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583節
于宗遠一拍大腿,是啊,自己不懂,但是自己有錢??! 難不成大都督還真的指望自己懂得技術??? 于宗遠想了想,自己麾下的那些臥龍鳳雛們,到底誰能夠勝任建造電報公司的任務。 如果說最懂得技術,那自然是任福了。 對了,就是這個家伙! 于宗遠想起來,任福最近正要了一筆錢,準備改良蒸汽機,如果被這家伙搞出來,豈不是又要再大賺一筆了? 還不如將電報公司的項目交給他,可以轉移他的注意力,讓他沒辦法好好改良蒸汽機。 于宗遠立刻對老管家說道: “去,拿著我的拜帖去找任福任廠長,請他來松江府搞這個電報公司的項目!” 于宗遠心滿意足的趴在馬車上,這個電報公司一看就是撲街項目,任??隙ㄒ筇澮还P,同時還能耽誤蒸汽機的項目,真是一舉多得! 自己難道真的是天才? 于宗遠心滿意足的睡去。 與此同時,漢中通往四川的陰平山中。 熊況已經徹底失去了和漢中第五旅的聯系,他實在是低估了野外作戰的艱險程度了。 好在熊況的軍中還是有懂得地理學的參謀的,參謀們用星星定位,確定他們還在陰平山脈中。 實在是太難走了! 熊況這一次探索入蜀的道路,攜帶了足夠的補給,就算是這樣他的補給也已經消耗了一半。 他很難想象,魏晉時期鄧艾伐蜀的時候,到底是如何翻越陰平山脈的。 陰平山并不是一座山,而是一大片連綿不絕的山脈,其中最高峰足足有三千多米,山中懸崖峭壁無數,熊況在山中探索了半個月,已經有好幾名士兵失蹤了。 不用說,這些失蹤的士兵大概是死了。 而且熊況要探索的不是單人探險的路線,而是能夠容納一支軍隊通過的可靠道路。 號稱老家是陰平的參謀金湛,手里拿著族譜中的古老地圖,也已經沒有了方向。 “團長,要不然還是回去吧?” 金湛也打起退堂鼓,再這樣險峻的山中,探索出一條能夠容納軍隊通行的道路實在是太困難了。 但是熊況卻說道:“不行,昨天我們宿營的地方不是看見陷阱了嗎?這附近肯定有村子,看看這些村子里知不知道出山的路!” “團長!” 一名斥候激動的沖過來,對著熊況說道: “團長!我發現村子了!” 熊況立刻站起來,他隨著斥候快步走出這片臨時扎營的森林,拿起望遠鏡看去,果然看到了山林中的炊煙。 村子! 熊況放下望遠鏡,立刻下令:“全體開拔,出發!” 一行人順著炊煙,這炊煙看起來很近,實際上望山跑斷腿,一行人用了半天時間才到了這座古村寨。 熊況進山偵查的時候,裝作是客商的樣子,他攔住村子口一名樵夫: “兄臺,我們是客商,在陰平山中迷了路,不能去村子里討口水喝?” 樵夫看著熊況一行人都是年輕力壯的男人,內心就有些不愿意,熊況則掏出一些銅錢說道: “我們就在村子外歇著,只是想要打聽一下路?” 樵夫看著銅錢,這才點頭讓他們在村子外歇著。 熊況激動起來,這樵夫能認識大明流通的銅錢,證明這個村子不是與世隔絕的村子,他們肯定知道出山的路! 感覺中招,不知道是甲流還是陽了,不舒服,今天欠一千,抱歉。 已經吃藥了,希望別發燒。 第544章 翻山入蜀! 這座村子里認識大明的銅錢,說明這里并不是與世隔絕的。 和樵夫聊天之后,熊況驚喜的發現,果然有路! 樵夫說道: “村子里是有一條山路通向山下,下山后走上一段路,就能到江由了?!?/br> 聽到樵夫這么說,熊況大喜過望的說道: “我們是漢中的商旅,因為如今漢中交戰,商路斷絕,所以才入陰平山開鑿商路,若是能知道前往江由的道路,那日后必有重謝!” 聽到熊況這么說,淳樸的樵夫卻說道: “這路可不好走啊?!?/br> “此路按照我們祖輩的說法,是當年魏晉三國魏國大將鄧艾伐蜀的通道,村里都稱之為鄧公道,這其中最險的一段路只能徒手攀爬,沒辦法載貨啊?!?/br> “我們村子里將山貨拿出去賣,都只能將貨物從山崖上先滾下去,然后人再下山尋找貨框,而山下的貨物更是完全運不回村里?!?/br> 聽到之類,熊況的狂熱表情消失了。 如果這條路這么險,那就根本沒辦法容納大軍通行,那根本沒有意義。 不過已經到這里了,熊況自然還是不死心,提出要樵夫帶他去鄧公道看看。 熊況拿出了隨身的火柴和肥皂,向樵夫演示了用法之后,樵夫對于方便的火柴非常感興趣。 熊況立刻用一大包火柴作為交換,樵夫帶領他們向山中走去。 在繞過了幾條不算崎嶇的山路之后,眾人果然看到了一條極其陡峭的山道。 熊況看著山道有人工開鑿的痕跡,這里還真的有可能是鄧艾伐蜀的通道啊。 熊況來之前也看了三國志中,關于鄧艾伐蜀的記載: “冬十月,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余里,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于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br> 說的是鄧艾走到最后一條陡峭山道的時候,用毛氈將自己全身裹住,然后從山道上滾下去,眾將士跟著他才翻過了陰平山。 這條山路的陡峭程度,一不小心就會翻滾下山了。 樵夫走到一塊石頭邊上說道: “我們村里都會將貨物從這里扔下去,人再從山道上下去,將貨物撿回來?!?/br> “但是山石陡峭,十份貨物只有一兩份能夠平安滑落山下?!?/br> 熊況看到一塊比山道更陡峭的坡面,這個坡面的石頭是一塊整體,非常的光滑,從這里可以滑落到山下。 熊況看著這個山石說到:“這段山路大概有多遠?” “大概五里的樣子罷?!?/br> 熊況看著山路,心中已經有了一些想法,他又讓樵夫帶著他從步道下山,一行人小心翼翼的沿著山體盤旋而下,等到了山下的時候已經快黃昏了。 果然這條步道非常難走,有幾個地方需要躬身才能通過,也就是說除了隨身攜帶的少數物品,貨物是無法扛下山的。 熊況手下的參謀們都有些泄氣,山路是找到了,但是難道真的要學習鄧艾滾下山嗎? 鄧艾伐蜀可是相當慘烈的,部眾死傷大半,獨立團都是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精銳,折損在這里實在是太不劃算了,還不如直接攻打劍閣,戰死在沙場上呢。 而且現在的軍隊和魏晉時期的軍隊又不一樣了,現在的軍隊更需要穩定的補給線。 火槍手沒有補給,火槍只能發射幾輪。 炮兵沒有補給,火炮根本沒有作用。 這條山路無法給軍隊提供穩定的補給,那就算是士兵進入江由,也是需要用火槍火炮才能作戰的。 勘察完畢之后,熊況卻十分的興奮,他緊接著又讓樵夫帶著他前往江由。 果然下山之后的路好走多了,只用了三天時間,一行人就從陰平山脈中走出來了,看到了前方蜀地重鎮江由城。 江由,是蜀地的門戶,從這里就可南下到綿陽,而綿陽就是成都和閬中的補給中轉。 如今四川巡撫江東臣將自己的駐地從成都移動到了閬中,成都的物資補給都會運送到綿陽,然后從綿陽運送到劍閣前線。 而江東臣治理成都的命令,也會通過綿陽傳遞消息到成都,他在閬中遙控指揮。 只要自己能繞過陰平道,直接切斷綿陽,那么就可以將劍閣前線的川軍徹底切斷,那時候戰場主動權就掌握在東南手里了。 熊況并沒有直接去江由城,而是和樵夫返回古村,他們再次從陡峭的山路爬回村里,熊況又讓人留下了了不少銅錢,說明自己的商隊很快就會過來。 等到離開古村后,金湛問道: “團長,這陰平道根本沒辦法容納大軍通行,我們的物資很難運過去,難道真的靠刀劍去奪取江由???” 麾下眾參謀看向熊況,不僅僅是物資難運,這條古道最狹窄的地方只能容納一個人通行,那獨立團的五千人要通過,需要花費太長的時間。 這么長的時間,這么差的補給,那就很容易走漏風聲,要是江由增加了防御,五千人想要攻下來就很難了。 如果不能速攻江由,那川軍只要堵上綿陽這個缺口,熊況也很難取得太大的戰果。 因此熊況的部下都認為,這條陰平古道的意義不大,還不如直接攻打劍閣。 但是熊況卻不這么認為。 他從陰平山中返回了自己的營地之后,立刻喊來了隨軍的工程師。 “大都督當年曾經設計過這種滑索,你們能造嗎?” 幾個隨軍的工程師看著熊況的草圖,皺眉說道: “聽說南京已經有一種蒸汽驅動的鋼筋機,可以將拉長的鋼絲用機器纏繞成鋼纜,那種材料的強度應該足夠建這種滑索了?!?/br> “空中滑索確實可以運人運貨,確實可以滿足后勤需要,但是能不能建造這種滑索,還需要實地查看條件?!?/br> 熊況隨之大喜問道:“如果能建造這種滑索,需要多長時間完工?” 其中一個工程師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