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449節
隆慶皇帝實在不想繼續西狩了。 但是上一次的大沽之戰,已經徹底將明廷上下的軍心打散了。 李成梁死活不肯繼續帶兵攻打大沽棱堡,九邊的將領也都不愿意領兵。 而士兵聽到大沽棱堡也是聞風喪膽,天津衛的士兵更是連天津城都不肯出,更別說去攻打大沽了。 皇帝看了看自己的首輔,又看了看高拱,最后還是決定用老辦法。 “讓工部派遣能臣,前往天津修葺城防?!?/br> “按照楊閣老的意思,在京師和天津之間設置烽火臺,隨時觀察大沽動向?!?/br> 楊博滿臉喜色,高拱則是臉色黯淡。 大沽城中,上一次夸父號的試驗并沒有人受傷,熱氣球的損傷也不嚴重。 李言恭讓人換了一個更加結實牢靠的絞盤,又讓人縫補氣球,準備進行第二次測驗。 高務觀疑惑的問道:“為什么要在大沽測試呢?” 李言恭說道:“這是參謀部的計劃,一是北方和南方的氣象條件不同,要對熱氣球在北方抗風能力做一個測試?!?/br> “第二個目的就是要威懾明廷了?!?/br> 高務觀這才點頭說道:“這倒是,明廷見到夸父號,肯定要惶恐,這等于是增加明廷在大沽這邊的防御投入,減少山東前線的壓力?!?/br> 李言恭點頭說道:“高兄你不知道,如今東南的壓力也大?!?/br> “大都督不止一次說過,東南擴張太急,無論是是行政還是軍事都沒跟上,如今要先消化已經占領的地區?!?/br> 高務觀也點頭,從今年開始,除了送上門的廣西和武昌,東南只是在消化已經控制和占領的區域。 甚至在進入武昌城之后,都沒有擴大戰果進攻湖廣其他地區。 高務觀很清楚,新軍和舊時代的軍隊不同,想要擴軍不是大都督府一個動員令就能完成的。 新式軍隊需要更高素質的兵員,這不僅僅是身體素質,還包括了文化素質。 火槍手需要嚴明的記律,需要能聽得懂號令,還需要團結協作精神。 而炮手的要求更高了,需要能寫能算,比普通賬房需要的算學水平還要高。 更不要說培養周期更長的海軍軍官了。 南京陸軍學校的基層軍官結業周期是四個月,算上后期進修培訓,訓練一名合格的中層軍官需要平均七個月的脫產學習,還要加上至少半年的軍營實戰訓練。 而福州水師學院的基層軍官結業周期是八個月,這八個月還只是基礎的船員課程,要成為一名合格的艦船指揮官,還需要學習天文學、地理學、海洋學、氣象學、彈道學等眾多學科的知識,還需要豐富的航海經驗。 這樣恐怖的培養成本,就連富庶的東南都有些吃力。 更不要說蘇澤在東南實行的長期減租減稅運動,要將龐大的農業人口從土地束縛上解放出來,但是工坊還沒能提供足夠的稅收,在這樣的轉型期間,東南也需要大量的時間消化。 李言恭說道:“現在參謀部唯一算不準的,是明廷會在天津修建靜態防御工事,還是擴編訓練新軍,來加強大沽的防線?!?/br> “為了日后的山東決戰考慮,明廷訓練新軍會有些麻煩,這會增加江淮防線的壓力?!?/br> 高務觀露出笑容:“這個你放心吧,以明廷的尿性,他們肯定會在天津修建城防的?!?/br> 李言恭疑惑的問道:“高兄為什么會下如此判斷?” 高務觀笑著說道:“這是參謀部不懂大明文官?!?/br> “不懂文官?為什么是文官?” 高務觀說道:“我爹曾經和我談論過大明軍事之弊,其中一大弊端就是這個修建城防?!?/br> “這是為何?” 臨淮侯家已經遠離朝堂很久了,從李言恭父親才復爵,他家還是久駐在南方的勛貴,自然對大明朝堂缺乏了解。 高務觀說道:“我爹說過,看歷代實錄,凡是在軍務上有建樹,能夠超品提拔的文官,幾乎都會有修建多少米的城墻,整修多少城池,修了多少堡壘的記載,并且都因為這些功勞得到擢升,還被當做名臣事跡記錄到了實錄中?!?/br> 李言恭當然沒有看過實錄,但是他疑惑的問道:“難道這不是有能力大臣的作為嗎?修建城墻難道不好嗎?” 高務觀說道:“修建城防不是問題,問題是修建城防成了考核的標準,這才是問題?!?/br> “?” “對付北方邊患,無非就是練兵和修建城防兩個方法?!?/br> “練兵這個事情,又要親自cao練,又要得罪兵頭和士紳,還要籌措糧草后勤,管理的士兵一旦出問題又要被朝廷問罪,帶出兵太精銳了,又會被朝廷猜忌?!?/br> 李言恭沉默了,他家是勛貴,他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修建城防就不一樣了啊,修了多少米的城墻,修了多少堡壘,這些都是切切實實看得到的,都是實打實的功勞?!?/br> “朝廷也不會猜忌,地方上也因為城防修建的工程可以是得到好處,修建者也很容易得到朝廷認可升遷,那當然選擇修城防了?!?/br> 李言恭想了想,和吃力不討好的練兵相比,修建城防好像確實好處更多。 也難怪明廷在北方修建了那么多城防,還是擋不住俺達的入寇。 高務觀又說道:“修建城防還有一點好處?!?/br> “什么?” “我爹說過,這練兵之事,可不是誰都能辦好的,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你們這些勛貴中家傳兵法,出一個名將都不容易,別說很多大臣中進士之前都沒讀過兵書,又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成為兵法大家呢?你以為人人都是大都督這樣的天縱奇才?” 李言恭點點頭。 “但是修建城防就容易多了,其中的奧妙就在于經費?!?/br> “經費?” 高務觀點頭說道:“若是能得到上頭的支持,工部肯給錢,是一頭豬也能將城防修建的漂漂亮亮的,到時候上報明廷驗收一下,就能因功升遷,這可要比練兵方便多了?!?/br> “當年嚴嵩父子得勢的時候,就靠著這一招提拔了很多自己人,明明從沒有帶兵打仗,卻能得到‘知兵’的名聲?!?/br> “而那些真正懂得帶兵的官員,如果不能得到上層的支持,一輩子也別想要升官?!?/br> “在練兵和修建城防之間,明廷一定會選擇修建城防的?!?/br> 李言恭感慨說道:“令尊真是大才啊,他能看到這些問題,難道不能改變什么嗎?” 高務觀低下頭說道:“正因為知道問題而無法改變,父親才會痛苦的?!?/br> “這些問題積重難返,不是他一人能夠改變的?!?/br> “而且這些癥結還有一個最大的死結?!?/br> “死結?” 高務觀說道:“這也是我到了東南才想到的,為什么明廷有這么多問題,為什么這些問題都成了連環死結,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這個死結——皇帝?!?/br> “這和皇帝有什么關系?” 高務觀說道:“皇帝,天下獨夫也?!?/br> “無論是明君還是昏君,都是私天下于一人,他們的敵人是宗室,是勛貴,是外戚,是宦官,是世家,是豪強,是文官,是武將,是百姓,是異族,是天下人?!?/br> “是個人都知道練兵最好,但是士兵并不能給皇帝安全感?!?/br> “無用的城防和堡壘,才能給皇帝安全感?!?/br> “如果李兄坐在皇位上,你選擇什么?是不受控制的軍官和士兵,還是沉默的城墻和堡壘呢?” 李言恭愣住了。 “無論什么明君圣主,不過都是獨夫爾?!?/br> 高務觀不再多言,看向遠方的京師方向。 果不其然,內閣首輔楊博的門生,工部侍郎錢鐸出任天津兵備道,整飭天津城防,并且在京師和天津之間修建烽火臺,即使向京師報告大沽棱堡的動態。 這位錢兵備到任之后,立刻大興土木,征發了大量民夫修筑城墻。 最夸張的還是烽火臺,這位錢兵備發了瘋一樣的修烽火臺,附近百姓苦不堪言,都稱呼他為“錢烽火”。 這樣荒唐的舉動,卻讓錢鐸得到了明廷上下的夸贊,稱贊他能干知兵。 對于這樣的結果,高拱也是無能為力,他只能將注意力放在新務之上。 與此同時,東南大都督府中的后院中,蘇澤和呂鋼看著面前復雜的機器。 方愛竹上前點燃了這臺機器,蘇澤往管道中灌入水,火焰燃燒起來。 呂鋼打開泄壓閥門,連接著活塞的連桿開始緩慢的轉動起來。 “大都督!成功了!” 呂鋼激動的看向蘇澤,但是蘇澤卻搖頭說道: “還早呢!這么大的燃燒艙才產生這么點力氣,連拖動一臺騾機的動力都不夠?!?/br> 蘇澤有些困惱,蒸汽機的原理很簡單,在解決了密閉性管道的工藝之后,他很快就做出了這臺原型機。 可是蘇澤穿越前是學習文科的,根本不知道蒸汽機的圖紙,他制造的蒸汽機效率太低,顯然不是瓦特改良的商用版本。 這樣的蒸汽機對比水力根本沒有任何優勢。 這段時間蘇澤都在工坊中肝【機械加工】技能,可是距離lv15還有很長的距離。 蘇澤熄滅了蒸汽機,開始思考如何改良這臺機器。 杭州的工坊中,得到于二公子投資的機械師任福,看著眼前復雜的機器,點燃了燃燒艙的煤塊。 真不是肥鳥降智,有些cao作就是立場問題。 社會問題就和治病一樣,哪有教科書那樣的典型癥狀,能夠藥到病除啊。 真正的大病都是多種疾病糾纏在一起,千頭萬緒互相扯后腿,最后才會藥石無效的。 第409章 李時珍醫學院 “成功了嗎?” 林安看著滿身油污的好友調試機器,連忙問道。 剛開始的時候,林安覺得任福的想法就是癡人說夢,造出能夠穩定提供動力的機器? 林安覺得自己相信人能飛上天,都比相信能造出這樣的機器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