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448節
年輕的車夫小心翼翼的說道,言下之意就是要加點錢。 沈一貫冷冷的說道:“堵點就堵點吧,我也不著急?!?/br> 車夫繞路加價的計劃失敗,只好拉著車走了原來的路。 沈一貫坐在車上,這兩個月以來,京師的人多了起來。 一部分是從山東涌入的流民,一部分則是周圍鄉村進入京師找機會的年輕人。 只不過大明的新工坊沒有能夠提供這么多的工作崗位,大量涌入京師的年輕人要么成了街溜子混混,要么就和車夫一樣成了出賣廉價勞動力的底層服務業者。 綠包車的速度不快,京師大部分還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拉起來相當的費勁。 等到了城東的區域,這里是京師達官貴人云集的地方,地上鋪上了青石板,拉起來就輕松多了。 車夫很快抵達了目的地,沈一貫讓他在原地等待自己,抱著一堆書走到了這座不起眼宅子的側門。 敲開門,一名老管家打開側門,接過了沈一貫遞過來的書。 “這是高閣老要的書,小店好不容易才湊齊了?!?/br> 沈一貫難得的擠出笑容。 老管家立刻說道:“多謝沈老板了?!?/br> 老管家又遞過來一份書單說道:“這是閣老前幾天寫的書單,還請沈老板費心了?!?/br> 沈一貫接過書單,這又是一批東南流行的“反書”,他點點頭說道:“小店一定盡力備齊?!?/br> 誰能想到,當朝內閣輔臣,竟然是沈氏書店購買禁書的頭號客戶呢? 沈一貫返回車上,綠包車夫的態度更加恭敬了。 他小心的問道:“這座宅子是高閣老的宅子吧?” 沈一貫抬起頭說道:“你怎么知道的?” “上一次小人拉過一位貴客,就是來拜訪高閣老的,但是連門都沒能敲開?!?/br> 沈一貫冷淡的說道:“我只是給高閣老家送書,也沒有面見過高閣老?!?/br> 綠包車夫卻很恭敬的說道:“能做上閣老家的生意,掌柜的一定生意興隆,財源廣進!” 說了幾句吉祥話,這個綠包車夫逐漸健談了起來。 “公子,小人名叫祥子,您以后要用車可以叫我,隨叫隨到,價格便宜?!?/br> 沈一貫點點頭,他看著滿城的綠包車,卻開始思考起來。 “祥子,你這樣的車夫現在多嗎?” 祥子立刻說道:“多啊,以前綠包車少的時候,隨便跑跑都能賺錢,現在可就難了哦?!?/br> “我這車還是租的,一天接不到五單生意,光是每日的租金都要賠本?!?/br> 祥子嘆息一聲說道:“羨慕那些來得早的前輩,他們賺的早,有些人已經買下了車子,現在跑多少都是賺的?!?/br> “你們這車都是租的?” “大部分都是租的,我們這些人哪里買得起車,都是車行買了車,然后租給我們跑,每日都要交租子?!?/br> “手??谕?,一天不跑就吃不上飯啊?!?/br> 祥子抱怨著京師物價高昂,生活不易,沈一貫卻看到了別的東西。 等到將書送完了,沈一貫返回書鋪,他步行到地下印刷廠,找到正在忙碌的陸二。 “你說開一家綠包車行?” 陸二問道。 沈一貫說道:“是的,這些綠包車夫消息靈通,每天都在街頭巷尾走,熟悉京師的街道,還能和不同的客人交談,利用好能搜集到不少有用的消息?!?/br> 陸二摸著胡子問道:“可是京師已經有不少車行了,我們還要和那些車行競爭,京師這么大,也不可能將所有綠包車夫掌握在手里啊?!?/br> 沈一貫說道:“這個簡單,從東南訂購一些舒適的綠包車,加上擋風擋雨的車棚,把車弄得高檔舒服一些,專門做高檔一些的生意?!?/br> 陸二點頭說道:“這倒是個不錯的辦法,我這就去聯系?!?/br> 此時,大沽集市上,東南的熱氣球夸父號升天的消息傳到了京師。 聽說了東南研制除了能夠飛上天的裝置,隆慶皇帝大為驚恐,連忙著急諸臣進文華殿開會商議對策。 過渡章節,少1k字,晚上七點那章補上 第408章 廣筑城? 高拱拖著疲憊的身體,隨著傳侍太監走進了文華殿中。 這些日子以來,高拱更瘦了,臉上的皮都快掛不住rou,和當年擔任翰林時候微胖的樣子判若兩人。 如今整個京師的官員,都稱呼這位高閣老為拗相公。 高拱聽到這個綽號反而以為喜,拗相公是當年宋代官員稱呼王安石的綽號,能夠和這位北宋著名變法家并列,更能表示自己推行新務維新的態度。 但是這些日子,高拱越發的覺得國事艱難。 政治上的事情,從來都不是瞬息改變的。 這也是為什么在賭博國運的時候,總期待用軍事上的勝利來解決政治問題。 打仗難,但是和政治比起來,打仗這點難就不算什么了。 就好比一個一直在輸錢的賭徒,想要找到贏錢的策略慢慢回本太困難,還不如發動一場戰爭梭哈賭命反而更現實些。 可現在的問題是,東南根本不想要和明軍拼命,而三鎮的明廷新軍也沒有底氣和東南拼命。 事情就只能這么僵住了。 如今整個華北的糧食,都要投入到山東這個無底洞一樣的戰場上。 湖廣那邊也是壞消息不斷,雖然東南新軍進入武昌城后,也無法進攻湖廣其他地區。 但是這支扎進了明廷心臟的軍隊,還是影響了今年湖廣夏糧的征收。 攔腰截斷的長江航線,讓明廷運輸糧食的成本高了很多。 明廷的政治問題,主打就是一個積重難返,按下葫蘆浮起瓢。 文華殿中,高居在御座上的隆慶皇帝也瘦了一些。 皇帝臉上有著不正常的潮紅,精神也有些萎靡。 內閣三名輔臣和六部大臣走進文華殿之后,皇帝迫不及待的問道: “東南賊是否真的造出了能飛天的東西?” 內閣首輔楊博此時也不能再裝死了,他上前說道: “回稟陛下,根據天津衛查探的情況,東南賊確實制造出了能夠飛天的裝置,還有人目擊從裝置中走出三名東南賊的士兵,這裝置不僅僅能飛,還能載人?!?/br> 皇帝大為驚恐的說道:“大沽距離京師不遠,若是此物飛到紫禁城如何是好?” 果然,皇帝恐懼的并不是熱氣球對戰場偵查的作用,而是擔心自己的安全。 當敵人能夠飛在天上,京師城墻和紫禁城的城墻不能給皇帝提供安全感,這才是如今朝堂最大的恐慌。 看到皇帝這幅樣子,高拱只能站出來說道: “啟稟陛下,其實東南賊造的東西,并不是什么玄妙的仙器?!?/br> “這不過是大號的孔明燈罷了?!?/br> 聽到孔明燈,皇帝立刻明白了,鰲山燈才放過,當時一千只孔明燈升空的景象還留在皇帝的記憶中,他為此還夸贊了籌辦鰲山燈會的清遠伯李煒。 高拱繼續說道:“就和孔明燈一樣,東南的飛行器只能升降,不能在天上控制方向飛行,降落在大沽棱堡外的集市上,應該就是飛行器失控的結果?!?/br> “所以東南雖然能把人帶上天,就沒辦法開到紫禁城上空,陛下盡管放心好了?!?/br> 這下子隆慶帝總算才放心了一些,他再次看向群臣,內閣首輔楊博說道: “陛下如果不放心,可以在天津修建城防,在天津和京師之間修建烽火臺,一旦發現東南飛行器的蹤跡,就立刻向京師預警,這樣陛下就能安心了?!?/br> 隆慶帝聞言大喜,但是高拱立刻說道: “不可!” “東南在天津只有一千駐軍,為了這一千人修建城防,投入太大,還不如訓練一支新軍駐扎天津?!?/br> 明廷新軍原本計劃是訓練三十鎮的,但是當訓練了三鎮之后,明廷的財政已經吃不消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練新兵本來就是非?;ㄥX的地方,和大明之前那種自身自滅的世襲軍戶制度不同,新兵都是要發錢發彈藥的。 明廷制造合格火槍的成本也高,還無法造出輕便且氣密性良好的火炮,還要向外國商人購買。 這樣算下來成本自然是更高了。 如今東南也不過訓練了六個旅的新式軍隊,以明廷拉胯的財政,已經訓練不起第四鎮的新軍了。 高拱一直在奔走,希望盡快組建新軍第四鎮,這一次他正好趁機提出了組建新軍的計劃。 但是一向是老好人的楊博,立刻提出了反對。 “每增加一鎮新軍,就是長期的開支,養兵用兵也耗費巨大。在天津修建城防,只需要一次投入,日后只要派遣少量京營士兵輪值,還能監視海上的動向,防止東南賊再從海上攻擊京師,這才是一勞永逸的辦法?!?/br> 高拱立刻反唇相譏說道: “楊閣老,真的一勞永逸的辦法,就是訓練新軍奪回大沽?!?/br> 楊博這一次非常強硬,完全不肯退讓的說道: “奪回大沽?那就讓高閣老親自帶兵去試試!” 內閣首輔和次輔吵成這樣子,其他大臣不能再看戲了。 四輔李春芳立刻說道:“到底是練新軍還是修建城防,還是請陛下圣裁吧?!?/br> 眾人看向皇帝,御座上的皇帝也猶豫起來。 在大沽囤駐的一千東南士兵,一直都是皇帝心頭的刺。 有了大沽棱堡,東南大軍隨時可能從海上登陸,只需要一天就能殺到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