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429節
沈明臣疑惑的說道:“這是為何?” 沈一貫拿起一本書說道:“言公的這本新書,叔父看過沒有?!?/br> “言公?是那位寫書教大家怎么開會的言公公?” 沈一貫點頭說道:“就是那位言公公,這位言公如今是南京國子監教授,據說深的大都督器重,這本新書也是大都督親自作序,并且將這本書上的內容列為南京國子監的課程?!?/br> 沈明臣立刻說道:“那我可要好好看看,《論行政》?這是什么?” 翻看一看,沈明臣看完了蘇澤的序言,就徹底看不下去了。 叔侄兩人對文章的喜愛完全不同。 沈明臣喜歡用詞華麗,內容生動的書籍。 而沈一貫則喜歡說理性強,思想有深度的書籍。 沈明臣合上書說道:“還是你給我講講吧,高肅卿這么做,為什么反而是是壞事?!?/br> 沈一貫說道: “大都督給言公這本書的序言,第一句話就是:‘行政是一門高深的學問’?!?/br> “無論文官體系有多糟糕,凡是能由文官主導的朝代,在歷史上都是難得的安定時期?!?/br> 沈明臣點點頭,文官黨爭再糟糕,也比世家九品中正,宦官專權,武人亂政要強多了。 沈一貫說道:“文官體系最大的穩定之處,就是層級?!?/br> “以官品明尊卑,以官職明職權,從上到下的層級體系,才能構建出一個穩定的官僚系統?!?/br> “言公的這本書,就是討論的‘行政’,也就是官僚體系如何從上而下的行使政令?!?/br> 沈明臣的臉色有些古怪,由一個太監研究文官體系,這怎么都有些怪怪的。 沈一貫沒在意叔父的臉色,繼續說道: “層級,可就是科層,就是文官系統有別于外戚、世家、宦官的地方,也正是文官體系的穩定內因?!?/br> “上級控制考核下級的工作,從內閣首輔到基層小吏,一層一級的官員掌控朝廷,就像是一臺精密的印刷機,每一個零件都按照規定運動,最后印出報紙出來?!?/br> “這和你說的高拱新政有什么關系?” 沈一貫慢慢的說道:“叔父,言公這本書中說道,整個文官體系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層級?!?/br> “叔父,官員往上升遷,位置是越來越少?!?/br> “就拿一個縣衙為例,一個縣衙八十多官吏,幫書和衙役人數最多,其次就是書辦,再上就是典史,典史上的有品級官員只有三人?!?/br> “一個府幾到十幾個縣,只有知府一人?!?/br> “福建八府,只有布政使一人?!?/br> “全國兩京十三道,也只有閣臣幾人,六部尚書六名而已?!?/br> “當然侄子說的這些,只是正印官,官場上還是有很多位置的?!?/br> “但是越往上職位越少,歷朝歷代的朝廷都是這個樣子的?!?/br> 沈明臣點點頭。 “所以其實從整個官場來講,大部分人其實是沒有升遷機會的?!?/br> 沈明臣想了想,沈一貫說的好像沒錯。 官場就和科舉一樣,大部分官員都只能在低品文官的任上兜兜轉轉。 就算是進士出身,甚至是庶吉士,在翰林院沉淪一輩子的也大有人在。 沈一貫說道:“升遷就是難,一個知府升遷了,他不可能將手下所有知縣都推薦上去,頂多向朝廷推薦一兩人?!?/br> “知縣調任了,也頂多將幾個書辦提拔成典史?!?/br> “做官之道,就在于用這少數的位置,將手下的人都調動起來?!?/br> “正所謂二桃殺三士也,這個桃子,就是維持整個體系運轉的關鍵?!?/br> 沈一貫的講解淺顯易懂,沈明臣撫掌說道: “言公這本書,我一定要好好讀讀,精妙??!這才是做官的精髓?!?/br> 沈一貫話鋒一轉說道: “而高拱做的事情,就是拿走了下級的桃子?!?/br> “超品提拔,就是官場大忌。一來被提拔的官員不能服眾,大家都是辛辛苦苦等著升遷,憑什么你就能超品提拔,一步頂別人一輩子?” “而且超品提拔,就是侵奪下權?!?/br> “侵奪下權?” “對,超品提拔,那等于將下級推薦提拔任用的權利抓到了自己的手里?!?/br> “剛才我已經說了,基層主官能夠將衙門運轉起來,靠的就是二桃殺三士?!?/br> “有桃子在,那下屬就能競爭,就能認真做事,那主官才能當好這個官?!?/br> “高拱做的事情,等于將桃子從手下拿走,將任用提拔的權利全部抓到了自己的手里?!?/br> “那下官手里沒有桃子,再下面的人會怎么做?” 沈明臣愣住了說道:“不聽號令?” “對,科層制度,可以說是等級森嚴,按步晉升,對于那些特別有才能的官員不公平,阻礙了他們的發展?!?/br> “可這個世界,大部分都是普通人?!?/br> “普通人能力平平,大部分基層官員的水平都差不多,做的事情也差不多,很少有人能做出什么大事,但是也惹不出大紕漏?!?/br> “大部分的普通人心里也知道,自己吃不到那個桃兒,但是人生在世,總要有一個盼頭?!?/br> “而這些的工作,大人物是看不到的,知道自己屬下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的,往往就是直接上級?!?/br> “就拿一縣做例子,縣里如果提拔典史的權利,都掌握在知府手里,那縣令如何讓書吏效力?” “那知府平日里根本不去縣衙,他提拔典史的時候,又怎么知道誰干得好誰干得差?” “那縣里的書吏發現,自己要升任典史,靠著縣令沒用,那縣令布置的公務,他們還會好好做嗎?” “如果每一次提拔典史,都平日里的工作沒關系,那書吏為什么要在縣衙好好做事,多想辦法巴結府衙的人不好嗎?” “又或者他們去搜刮民脂民膏,去府衙走動不好嗎?” “長此以往,整個縣衙還有人好好做事嗎?” 沈明臣悚然。 沈一貫繼續說道: “高拱這么做,就是壞了規矩?!?/br> “超品提拔一人,就有不得提拔的十人百人怨恨,就有十人百人不愿意好好做事?!?/br> “閣臣侵奪了部權,那閣部大臣要怎么辦?” “難道閣部大臣就要做閣臣的提線木偶嗎?” “肯定不可能,閣部大臣被侵奪了部權,就會繼續向下侵奪布政使司、府縣的權利?!?/br> “布政使司被侵奪了權力,就會跨過府衙去侵奪縣權?!?/br> “那整個文官體系就被破壞,再也沒有什么規矩可講了?!?/br> 沈明臣沒想到一個“超品提拔”,竟然牽涉到了這么多的東西。 他相信高拱的人品,高拱提拔應該是沒有私心的。 可是高拱的人品值得信任,大明其他的官員呢? 沈明臣想到大明的這些亂象,似乎都是和“侵奪下權”有些關系。 還好自己已經投了東南。 沈明臣連忙問道:“大都督既然為此書作序,那我們東南有什么什么辦法?” 沈一貫說道:“大都督已經在《警世報》上刊文,明確各級官府要職權相等,各級主官一定要‘慎權’,不可侵奪下權?!?/br> “選官任官的制度也要建立起來,日后超品提拔要堅決杜絕,官員選任要明確程序,公開選拔?!?/br> 沈明臣想了想還是說道: “難??!實在是難??!” 沈一貫說道:“要當權者慎權,確實是世界上第一難的事情?!?/br> “幸虧有大都督?!?/br> 沈明臣嘆息一聲說道:“幸虧有大都督?!?/br> 第393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 紫禁城,玉熙宮。 自從回鑾京師之后,上皇嘉靖就一直住在玉熙宮中。 為了讓父皇安心,隆慶帝還在玉熙宮中準備了不少煉丹用的藥材,甚至還將太原兵變時丟棄的那座煉丹鼎爐給找了回來。 但是嘉靖自從回鑾京師之后,就對煉丹修道失去了興趣。 不過嘉靖也沒有離開過玉熙宮,他唯一的要求,就是讓孫子朱翊鈞多進宮陪陪自己。 對于父皇的這個請求,隆慶帝自然沒有什么不允的,隔三差五就讓大伴馮保,帶著朱翊鈞去看望上皇。 可能是因為自己長期沒有被立為太子,隆慶帝從登基之后,就將目前唯一的兒子立為太子。 今日又是這樣的日子,馮保將太子送入玉熙宮后,馮保不敢走遠,卻也不敢進入玉熙宮,只能在屋檐下候著。 “干爹?!?/br> 馮??吹搅艘粋€熟悉的身影,他連忙上前打招呼。 黃錦抬頭看了一眼馮保,并沒有多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