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427節
“我推測,鼠疫桿菌感染患者肺部,通過咳嗽和噴嚏進行傳播,所以在密閉的船艙內很快傳播,和這艘船接觸的其他船員也很快染疫,并將鼠疫帶到了其他船上?!?/br> “而在浪白澳研究的時候,所有醫者都佩戴了棉布的口罩,遵循大都督制定的消毒步驟,不幸染病的醫者多是外國船醫,沒有堅決按照衛生cao作?!?/br> “此種鼠疫,我命名為肺鼠疫?!?/br> “我對肺鼠疫的建議如下:” “引航員和醫政署的人員,在登船檢查的時候佩戴口罩?!?/br> “對從麻六甲等南洋到港船只,所有船員需要隔離兩日,報告有沒有出現發熱癥狀的船員,肺鼠疫發病快,如果兩日沒有船員發熱,再允許船員下船貿易?!?/br> “加強對進出港口區的東南百姓健康排查,在廣州城外設立專門的地點,收治疑似病人?!?/br> 曹望寫完了這封信,突然劇烈的咳嗽起來。 在他身邊的羅蘭佐驚恐的看著他,曹望立刻說道: “不要靠近我?!?/br> “這封信你找人謄抄一份,再送到廣州?!?/br> “如果你能活下來,在我的書桌里,有一封我寫的推薦信” “羅蘭佐你完成入境審查可以拿著信去蘇州,你在浪白澳島上的工作經驗很有用,我的老師李時珍大人會安排你入學?!?/br> “《十日談》的結局是好的,可惜那不是我的結局?!?/br> 今天還是一更,抱歉,明天就恢復兩更! 第391章 授時千年 曹望最后的信被謄抄送到了廣州醫政署,譚綸按照他的建議,布置了隔離進港的方案。 肺鼠疫果然沒有傳播到廣州港口區。 曹望在染病第三天還是沒撐過去,羅蘭佐也被隔離在新的房間中,等待他瘟疫的最終審判。 肺鼠疫最終還是放過了他。 分開隔離之后,浪白澳島上的瘟疫也被控制住。 死者被焚化,他們的隨著物品也被銷毀,曹望的所有手稿都被消毒保留了下來。 羅蘭佐拿到了他的推薦信,在確定他沒有染病之后,醫政署的醫官將他送到了廣州港口。 新任醫官是一名姓孫的女性,從她的口中得知,曹望是她的師兄,是李時珍醫學院的第一批學生。 曹望是江北人,父母都是死于血吸蟲病,所以他進入醫學院攻讀的就是和所有人都避之不及的瘟疫方向。 對于曹望的死,羅蘭佐覺得非??上?,他不明白這樣一個前途遠大的醫者,死在這樣瘟疫中的意義。 孫醫官說道:“防治瘟疫是曹師兄的研究方向,他也是死得其所?!?/br> “曹師兄給你寫了推薦信,他說你是一個很好的實驗助手,能夠嚴格遵守醫學研究的規程cao作?!?/br> “你要去蘇州嗎?” 羅蘭佐沉默了。 孫醫官說道:“我聽說你是因為生意失敗才去的浪白澳,醫政署已經準備好你的薪水和獎勵了,這一次所有登島的醫者和助手,還能獲得廣州府的旌表嘉獎,你如果不去蘇州,以后可以來往廣州做生意?!?/br> 羅蘭佐抬起頭問道:“孫醫官,我乘坐的那艘船離開了嗎?” 孫醫官查看了一下記錄說道: “沒有,那艘船因為新政策滯留在港口了,明天才會返航?!?/br> 羅蘭佐說道:“能不能將獎金先給我?” “當然可以?!?/br> “可以借我紙筆嗎?” “請自便?!?/br> 羅蘭佐拿起紙筆,給遠在薩法維王朝的妻子寫了一封信,將自己在廣州的遭遇告訴他。 羅蘭佐委托船長將獎金和信送給他的妻子,請妻子在接到信之后,再乘坐船來遠東,他將會和妻子在蘇州會合。 將信件和錢委托給船長,羅拉佐乘坐北上蘇州的船,拿著曹望的推薦信前往李時珍醫學院。 四月二十五日,南京,欽天監。 在府內閉門不出很久的蘇澤,終于離開大都督府。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蘇澤沒有去巡視官府衙門,也沒有去軍校視察,也沒有去國子監講學。 而是直接去了南京欽天監這個冷門到不能再冷門的衙門。 南京是明廷的二都之一,在南京有一套完整的備用朝廷。 這其中也包含欽天監這個部門。 不過在蘇澤進入東南的時候,南京欽天監的官員逃的差不多了。 蘇澤從國子監從選用了一批算學好的學生,進入欽天監工作。 并且將欽天監從一個對內廷負責的機構,改為大都督府直屬的機構。 除此之外,蘇澤還親自給欽天監設計望遠鏡,并且手工繪制設計制作了很多儀器,交給欽天監使用。 而更讓所有人驚訝的是,蘇澤竟然從國子監就讀的舉人監生中,找到了一名叫做邢云路的舉人,提拔他做了正六品的欽天監代理監正。 這之后,蘇澤從京師返回南京的時候,又從北京欽天監中,打包帶走了明廷所有的天文記錄,將整個《大統歷》修訂的資料也都帶回了南京欽天監。 此外蘇澤還不斷的向南京欽天監補充精通算學的官員,曾經只有十幾個人的皇家內廷機構,如今已經是官吏總數高達六十人的龐大機構了。 要知道這個編制已經讓很多衙門都感覺到了嫉妒了。 提高吏員待遇,打通官吏流通的同時,東南另外一項舉措就是嚴格控制各級官府衙門的人員數量。 比如南京太常寺這個衙門。 太常卿掌管禮樂、社稷等事務,職位為正三品,必須由熟知典章音律之大師擔任。 太常博士是太常寺中掌管祭祀的官員,官職正七品。 太常寺還在京郊地區設置太樂署、鼓吹署、太醫署等官署,作為太常寺的工作協助機構。 除此之外,太常寺還有協律郎、奉禮郎這些職位,這些要么是官員升遷過度的兼職,要么作為高級官員子弟的蔭官職位。 光是南京太常寺,原本就有官吏近二百人。 而蘇澤一下子將太常寺的編制砍到了只剩二十人,他雖然保留了明廷的社稷,但是取消了繁瑣復雜的日常祭祀,對于明廷的皇陵宮廟,也只是定期派人清掃。 有編制減少的,也有編制增加的。 比如原來太常寺下的太醫署,現在被蘇澤提拔為醫政署,定編二百人,第一任署長就是在蘇州辦學的李時珍,直屬于大都督府下的機構。 欽天監竟然成為大都督府出府視察的第一個衙門,這讓南京很多的衙門都鳴不平,頗有一種賈誼被漢文帝冷落,“不問蒼生問鬼神”的憤懣。 但是聽說了蘇澤前往欽天監的原因之后,所有人都不再不滿了。 因為蘇澤前往欽天監,詢問的是歷法的事情。 欽天監代理監正邢云路,誠惶誠恐的在紫金山下等待蘇澤。 欽天監原本在南京皇城內設公署辦公的,欽天監的主要功能是為皇帝解釋星相,占卜吉兇,日常都是住在皇宮中的。 但是蘇澤卻在紫金山上選了個地點,讓欽天監在這里觀測天象。 邢云路擔任欽天監監正之后,發現在紫金山觀測天象確實方便,為了辦公方便,他干脆將欽天監搬到了紫金山下。 而邢云路自己在長期在山上的天文臺辦公。 對于蘇澤的突然來訪,邢云路有些措手不及。 他才二十二歲,前年才中的鄉試,就來到南京國子監入監。 沒想到等蘇澤打進了南京城,要增補欽天監官員的時候,突然就從國子監的監生中找到了他,一下子提拔他做了代理監正。 邢云路整個人也是傻,自己好好一個國子監的監生,一輩子讀的都是四書五經,怎么就被提拔成了欽天監的監正呢? 但是邢云路也不敢推辭,只能硬著頭皮上陣。 結果是邢云路接觸了天文歷法之后,立刻展現除了非同凡響的算學天賦! 這可要比他在四書五經上的天賦強多了! 邢云路更傻了,自己從小被父親逼著讀四書五經,根本沒有接觸過算學,大都督又怎么知道自己的天賦的? 難道真的有生而知之者? 在擔任南京欽天監監正的時候,蘇澤單獨召見了邢云路,他對于南京欽天監只有一個工作——重修《大統歷》。 邢云路聽到這個任務,都快要驚恐的暈過去了。 重修歷法?大都督竟然將這么重要的事情交給自己? 歷朝歷代,鼎盛的王朝都會做的三件事。 修史、編寫典章、修訂歷法。 修史的重要性毋庸多言,這是對前朝施政得失的歸納總結,同時也是對本朝正統性的確認。 修史的班子都是最頂級的文臣,比如明初修《元史》,李善長、宋濂等奉詔修史,這三人是什么人? 李善長是宰相,宋濂是寫《送東陽馬生序》的明初文壇宗師。 編寫典章,那就是修訂律法,編纂典籍,明初修了《大明律》,后來永樂年又修了《永樂大典》。 《大明律》是明太祖朱元璋親自修訂的,永樂大典的總裁官是解縉、姚廣孝,這兩個也是重量級人物。 最后就是歷法了,明初的《大統歷》,是劉基修的。 就是跟隨張居正作戰的誠意伯劉世延的祖宗,輔佐朱元璋打天下的首任誠意伯劉伯溫。 邢云路還是有自知之明的,自己什么檔次,重修歷法這么重要的事情交給我? 他接手了欽天監后,自然不敢盲目開始動工,而是開始整理明廷的天文歷法資料起來。 除此之外,邢云路還不斷的搜羅懂得歷法的人才,甚至連懂得歷法的外國人都不放過,然后就埋頭在紫金山觀測日相月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