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169節
他們是讀書人,又有府試的關碟,進城也沒有人收稅。 對于很多讀書人來說,這次去南平趕考,賣貨要比考試重要。 借著各縣的讀書人齊聚南平,蘇澤果斷讓《拍案驚奇》加印了兩百份,果然全部都賣出去。 到了三月一日,各縣趕往南平的童生都到了,南平城內的商業氣氛達到了頂點,幾乎每一條街道上都是擺攤的讀書人,就連閉門讀書的蘇澤也忍不住了,和陳朝源林清材一起出門,看一看各縣讀書人帶來了什么土特產。 “將樂白布!將樂白布!” 大部分讀書人還是不好意思公開喊賣的,不過也有一些例外,就看到一個年輕人大聲喊著自己賣的貨物,吸引了不少路人圍觀。 陳朝源是南平縣人,自然對這樣的場景不陌生,每次府試都是這樣,街頭巷尾都是販賣的讀書人。 “將樂縣的棉布全省出名,甚至能遠銷南洋?!?/br> 蘇澤走過去,果然這個童生販賣的白布柔滑,比普通葛布潔白,已經和長寧衛的織布機織出的布不相上下了。 “將樂縣有棉田嗎?” 那個童生聽到蘇澤的問題,笑著說道:“將樂縣都是成片的棉田,光是我家就有棉田二十畝?!?/br> 棉田二十畝,看來是個地主啊。 蘇澤打量這個讀書人,只看到他穿著藍染的袍子,但是袍子上有花紋,這一看就是有錢人家的子弟。 現代印染上花紋并不復雜,但是古代要在衣服上印花紋,需要先用蜂蠟在白布上用蠟刀手工畫上花紋。 蜂蠟先封住布之間的間隙,然后再進行印染,等到布全部染好之后,再用熱水煮開蜂蠟,才能得到一塊有花紋的布料。 所以窮人根本穿不起有花紋的布料。 “在下將樂縣邱倫,兄臺是要買棉花嗎?” 邱倫也是看蘇澤氣度不凡,又看他問起棉田的事情,也起了結交的心思。 這年頭商品流通不頻繁,想要找到大客戶不容易,讀書人結交人脈,有時候就是為了賣貨。 蘇澤拱手說道:“南平縣蘇澤,我家開了一座織坊和染坊,想要買點棉花?!?/br> 長寧衛的織布產業越來越大,在陸氏的組織下,長寧衛的婦女都加入到了織布坊中。 從張?;⒛沁呝徺I的棉花已經用完了,背山陳氏的棉花也全部賣給了長寧衛,但是依然有缺口。 聽到將樂縣產棉花,蘇澤頓時來了興趣。 “是寫牡丹亭的蘇汝霖嗎?” 邱倫連忙問道。 這就是出名的好處了,蘇澤點點頭, 邱倫頗有些自來熟的說道:“蘇兄若是去將樂縣,可一定要下榻寒舍??!買棉花的事情好說,我家世代經營棉花,蘇兄只要說個數字就行!” 蘇澤也是大喜,他正愁棉花的來源,沒想到將樂縣就有這么多棉田,他說了一個數字,邱倫抬起頭看著他說道: “沒想到蘇兄家的織坊開的這么大,失敬失敬?!?/br> 邱家也是產棉織布的,但是他家的織布坊只有十幾個工人,根本織布完布,剩余的棉花都要賣出去。 邱倫也聽說在松江有幾百人的大織布坊,每個月消耗大量的棉花。 可沒想到蘇澤也一口氣要這么多的棉花,就知道蘇澤的產業極大,心中更是起了結交之心。 邱倫立刻和蘇澤交換了拜帖,雙方相約府試結束后暢飲,蘇澤也表示等到考試結束要去將樂縣一趟,商議長期購買棉花的事情。 蘇澤還看到了各種賣土特產的,賣藥的,賣水果的,賣蜂蜜的,最離譜的還有人帶著雞鴨鵝來南平販賣。 蘇澤買了一些應季的春筍,“估價”和“買賣”技能都刷到了lv2,這才戀戀不舍的回去。 三月三日,府衙張榜,府試登記工作開始了。 第174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 府衙的禮房吏員打開府衙大門,大聲喊著:“一個一個進!先南平縣的來!” 延平府下各縣的讀書人站在一起,蘇澤等一批南平縣的讀書人先進府衙登記。 和縣試的登記工作差不多,同樣在考用簿上登記上姓名籍貫家庭信息。 禮房的吏員認識蘇澤,笑著說道:“蘇案首,這是您的號牌?!?/br> 蘇澤接過一看,甲一。 吏員在蘇澤的考用簿上寫上了一個皿字說道:“各縣案首都在甲字號考棚,蘇案首放心,甲字號考棚是最好的?!?/br> 原來如此,怪不得之前說案首一般府試都能取中,原來,各縣案首都是集中在一起考試和閱卷的,考卷上也做了記號,防止他們被黜落。 甲字號考棚在距離主考官最近的地方,也是考場巡查最嚴格的地方。 主考官也會看甲字號考生答題,這也是為了防止縣里的案首是作弊考出來的,府試的主考官要親自監考。 蘇澤接過號牌,向吏員表示了感謝,出門遇到了兵房當差的林顯揚。 “阿澤兄弟,知道你今天來登記,已經登記完畢了?” 蘇澤點點頭,林顯揚高興的說道:“我們長寧衛終于要出秀才了!” 上次蘇澤高中案首的消息傳回長寧衛,家老阿公就在衛所里擺了酒宴,讓長寧衛年輕一輩好生羨慕。 即使是長寧衛這樣的衛所,對于讀書考功名都有強烈的執念,考公熱潮到現代社會依然不停歇,足以可見這種思想的根深蒂固。 蘇澤也意識到,即使在倭亂這么嚴重的時候,福建人依然想著科舉,上升途徑確實是最牽動知識階級的事情。 若是日后造反,想要團結這些知識階層,也必須要給他們一條路才行。 接下來幾天,蘇澤繼續讀書,摹寫以前的科舉文章。 三月十日, 蘇澤信心滿滿的走入了府試考場。 府試的考試內容和縣試一致,也是考三場,每場考試之間相隔兩天。 主考官是延平府的方知府,同考官是延平府的李通判,監考官則是府學的訓導。 負責閱卷的是方知府的幕僚和各縣學的學正,海瑞依然以避嫌為由沒有參加閱卷。 府試前海瑞又給蘇澤和陳朝源開了小課,蘇澤終于在府試開始前將科舉技能刷到了lv7級。 lv7級的科舉技能升級后,蘇澤對于四書五經的掌握更加融會貫通。 提著考籃,搜檢完成之后,蘇澤坐到了自己的考棚中。 第二次考試,蘇澤也是輕車熟路,給考棚糊上油紙之后,就坐在考棚中閉目養神。 在考院的大殿中,方知府帶領眾考官祭拜了至圣先師,接著又要祭拜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是負責文運的神仙,文昌星,職在司命、司祿,也就是考試之神。 作為延平府知府,方知府所求的不過是考場平安,這次府試不要鬧出什么事端來就行了。 祭拜完成之后,方知府帶領眾人來到考棚,鎖上了考院大門之后,禮房的吏員開始舉著牌子,開始發放四書義的題目。 蘇澤看著牌子,“女與回也孰愈”。 這個題目簡單,看來方知府出題不像是白知縣,這是一道四書中的原文,屬于四平八穩的考題。 這是《論語。公冶長》中的原文。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問一以知十;賜也,問一以知二?!釉唬骸ト缫?,吾與女弗如也?!?/br> 但是再仔細揣摩,就算是四書中的原文,這道題目也不容易。 因為知道原文,并不能完全答好這道題。 這原文其實很簡單,女就是汝,就是你的意思。 回,是孔子最喜歡也是最出眾的弟子顏回。 這段話翻譯就是,孔子問子貢,你和顏回誰更勝一籌? 子貢說他不如顏回,顏回能舉一反十,而子貢只能舉一反二。 孔子感慨說,伱確實不如顏回,我和你在學習能力上都不如顏回。 論語這段話,是體現孔子因材施教,善于誘導啟發弟子。 可八股文,只能根據題目作答,如果將全文貼上去就得不到分了。 蘇澤不由的感慨,命題作文難,要緊扣題目又要寫出新意更難。 府試的難度就這么大了,自己如果沒有系統,還真的卷不過這些大明卷王。 不過蘇澤還是很快就有了解題思路。 還是從題目入手,“女與回也孰愈”。 子貢是孔子門下有名的弟子,是七十二賢之一。 而且孔子因材施教,能不知道自己門下弟子的成色? 孔子故意問子貢,就是為了讓子貢反省自身。 蘇澤提筆寫道: “以孰愈問賢者,欲其自省也?!?/br> 引出儒家推崇的自省,所謂“吾三日而自省”,從而開始談儒家經義。 這樣文章的題目就破了,蘇澤提筆按照八股的格式,開始引經據典論述起來。 蘇澤寫的認真,沒有注意到方知府已經站在他考棚邊上,看著他在草稿紙上筆走龍蛇。 破題的不錯,方知府摸著胡子,對蘇澤的科舉水平很滿意。 這樣的文章,就算是在院試也是十拿九穩了,考個舉人也是有機會的。 方知府越看蘇澤越是欣喜,以蘇澤的年紀,就算是這次鄉試不過,三年后也有機會。 而且他這篇文章,比上次縣試時候的文章又有精進了。 縣試結束后,方知府也調來了蘇澤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