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106節
蘇澤又說道:“但是鴛鴦陣時對倭作戰的利器,百戶可以將鴛鴦陣的用法一五一十的告訴俞總兵?!?/br> 林默珺驚喜的看著蘇澤,她驚喜的說道:“真的可以嗎?” 蘇澤點頭說道:“若是岳武穆泉下有知,知道他的陣法是用來抗倭的,肯定也會贊同我的決定?!?/br> “兵者,國之大事也,兵法也是國之大事,不可輕傳,但是也不可敝帚自珍,當做秘笈束之高閣?!?/br> “鴛鴦陣對倭作戰有用,教給俞總兵肯定能殺更多的倭寇,肯定要比藏在長寧衛有用?!?/br> 林默珺站起來說道:“多謝蘇先生?!?/br> 蘇澤拿著《續武經總要》問道:“林百戶,這本兵書能否給我一觀?” 林默珺連忙說道:“先生盡管拿去看?!?/br> 收獲兵書一本。 蘇澤也沒想到小小的長寧衛竟然和俞大猷有關系,不過俞大猷也是福建軍戶出身,和上一任百戶相識也很正常。 作為抗倭名將,俞大猷和戚繼光都曾經在浙江作戰過,兩人被后人稱之為俞龍戚虎。 也不知道蘇澤提前將鴛鴦陣教給俞大猷,能不能改變大明朝的抗倭局勢? 蘇澤很快搖頭,東南局勢潰敗,其實和打仗關系不大。 張經到了浙江之后,確實做了不少事情整軍備戰,但是在嘉靖皇帝平衡術的安排下,嘉靖三十四年,嚴嵩一黨的趙文華被委派巡視浙江。 這趙文華一到浙江,就向張經索賄八萬兩,張經自然拿不出來,趙文華憎恨張經,就經常上書說張經的壞話。 而嘉靖三十四年,張經和俞大猷在王江涇大捷,趙文華冒為己功,又同胡宗憲誣劾張經“養寇失機”,致張經枉死。 又誣劾浙江巡撫李天寵,李天寵也遭枉殺,薦胡宗憲代任。 又先后論罷總督周珫、楊宜等,顛倒功罪,牽制兵機,倭勢因是愈熾,反以敗報勝。 從此之后,王江涇明明是大捷,殺了倭寇兩千多人,但是東南倭亂依然不絕。 就算是俞大猷能打,上層的黨同伐異和嘉靖朝的腐敗,也足以葬送任何一場軍事勝利。 明白了這一點后,蘇澤干脆收起僥幸思想,只是每天看兵書cao練士兵,又或者練習書法肝科舉技能,空閑的時候巡查長寧衛的水利設置和剛開墾的荒田,指導長寧衛的百姓種植土豆。 “水利”、“種田”、“射擊”、“科舉”技能都有增長。 兵法技能也漲到了lv4,320/400,書法技能也漲到了lv4,60/400。 文學技能漲到了lv4,20/400之后就不再增長了,看來《拍案驚奇》第二期要盡快弄出來。 文學到了lv4之后,蘇澤腦子里又多了一些名家名篇的內容,不過也還都是一些短篇內容,蘇澤也在思考到底要抄什么內容,才能湊出第二期的報紙來。 這一次月底進城,要將《拍案驚奇》的編輯部弄起來,除了版一之外,剩余的版面最后都讓本地讀書人投稿,要不然蘇澤就是將文學技能刷到lv4,也會很快被掏空的。 等到了月底進城的前,新開墾的土地已經丈量完畢,蘇澤將田冊交給家老阿公,又將新的水利圖交給宗祠,將新開墾的荒地授予了在長寧衛勞作了一個月的投誠黑山賊。 這些黑山賊感恩涕零,他們本來就是被裹挾上山的普通人,那些殺過人做過惡的黑山賊,都被押送到了縣城去了。 有了土地之后,這些黑山賊徹底在長寧衛安定下來,而他們干活也更加有動力了。 這期間,孫典史和背山村都派出青壯,林默珺派了一名小旗,在長寧衛建了一個新的軍營。 朱七手下的鹽丁,熊五手下的羅漢腳,和這次歸順的黑山賊,也和這些青壯一起,在每月農閑的時候一起cao練。 林默珺不指望這些烏合之眾能上陣殺敵,只是訓練他們簡單的軍旅紀律,以及一些巡邏偵查的技巧,只是讓他們充當后備隊和聯防隊。 處理完了長寧衛的是事情,六月底的時候,蘇澤騎著海瑞借的馬,向南平縣城而去。 沒想到蘇澤才到縣城門口,就看到了于宗遠那張熟悉的臉。 對于這位頭號天使投資人,蘇澤也是不吝嗇熱情的,他還沒上去打招呼,就看到于二公子看到自己,熱情的沖了過來。 原來于宗遠是在城門口等自己的啊。 這位于二公子十分的熱情,一把拉著蘇澤說道: “蘇兄!你瞞得我好苦??!” 蘇澤一頭霧水,只聽到于二公子說道: “沒想到你竟然還會寫戲文,伱知道《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現在多火嗎?我在城門等了你半日,就是為這事求你!” 戲文? 蘇澤這才想起來自己授權拓湖先生把改編成南戲,沒想到這位拓湖先生動作這么快? 聽完了于宗遠的話,蘇澤終于知道了原委。 何良俊也確實是戲曲名家,他月中返回縣城后,閉門三日不出,將《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從改為了南戲。 緊接著這位拓湖先生就帶著家養的戲班排練,拓湖先生親自給戲子講戲,給樂師講譜,不到七日就將這出戲排出來了。 南平白知縣的夫人愛看戲,于是求到這位拓湖先生,在后宅演了第一場。 結果自然是一劇爆火! 知縣老爺都贊不絕口,整個南平縣城的達官貴人,豪紳地主都忙邀請拓湖先生的戲班去家中唱戲。 因為朝廷并沒有公開解除戲禁,這年頭的雜居南戲基本上都是家演,也會邀請親朋好友去家中看戲(參見紅樓夢)。 拓湖先生的邀約不斷,成了南平縣文藝界最受歡迎的人。 而于宗遠的母親,也就是于指揮使的夫人要過生日,想要邀請拓湖先生去家演,卻被拓湖先生拒絕了。 原因自然也簡單,如今因為祖上那檔子事,于家在讀書人那兒的名聲臭不可聞,雖然他是正三品的都指揮使,但是拓湖先生拒絕他反而打響了士林中的聲望。 當今文貴武賤,而鄢懋卿還在福建清軍,于指揮使受了巨大的侮辱,卻也只能咬牙吞下。 這些日子拓湖先生在外宣傳,這劇是根據蘇澤的改編的,于宗遠靈機一動,就在城門等蘇澤進城上學。 蘇澤皺眉說道:“這可不好辦?!?/br> 于宗遠連忙求道:“蘇兄,我也是一片孝心,望您成全!” 看著自己的頭號天使投資人,蘇澤說道:“讓我再想想辦法?!?/br> 第124章 忙碌的文抄公 于家的名聲太臭,指望拓湖先生改變心意去他家恐怕很難。 蘇澤向于宗遠問道:“于兄,令堂何日過壽?” 于宗遠說道:“七月十六日,也就是下月中旬的事情了?!?/br> 蘇澤盤算時間,現在是六月末,距離七月十六也就十幾天的時間了。 于宗遠滿臉的愁容,這幾次回家都見到垂淚的母親,心中也確實不舍。 對于這位頭號天使投資人,蘇澤還是非常重視的。 如果月中的話,自己的文學技能應該就能肝到lv5,到時候應該能刷出拿得出手的名篇作品。 到時候大不了自己排練一出戲,給于宗遠的母親祝壽好了。 蘇澤說道:“拓湖先生也算是我的師長,怕是難以勸說他?!?/br> 于宗遠剛剛燃起的希望熄滅了,卻聽到蘇澤又說道:“你家可養著戲班?” 于宗遠說道:“養是養了一支,不過和拓湖先生家的戲班不能比,上不得臺面。而且他們也不會唱杜十娘啊?!?/br> 蘇澤說道:“等我這次回去,于兄要是信得過,就將戲班送到長寧衛去?!?/br> 于宗遠眼睛一亮道:“蘇兄還懂得排戲?” 接著于宗遠立刻說道:“明白了!蘇兄大恩大德,俺記一輩子!” 說完這些,于宗遠仿佛是怕蘇澤反悔一樣,匆忙的離去。 蘇澤搖了搖頭,牽著馬進城去了。 南平縣城終于從“徐士盛遇倭”的陰云下恢復了活力,街道上的店鋪重新繁榮起來。 蘇澤牽著馬去了縣學,無視沿途士子們的目光,蘇澤栓好了馬就走進宿舍。 剛剛進宿舍,就看到陳朝源和林清材已經到了。 見到蘇澤進來,林清材立刻說道:“蘇兄!” 只看到陳朝源身邊滿是信件,他正在給這些信件分類。 蘇澤疑惑的問道:“陳兄,這些是什么?” 陳朝源連忙說道:“蘇兄,這可都是你的東西?!?/br> “我的東西?” 陳朝源將一疊整理好的信遞給蘇澤說道:“這些都是寫給你的信啊?!?/br> 蘇澤拆開一看,原來這些都是寫給自己的讀者來信。 南平縣的讀書人圈子就這么大,稍微一打聽就知道蘇澤在縣學上學的消息。 這種讀者交流在大明朝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比如當今文壇的兩大領袖,貶謫在云南的楊慎和在刑部當官的王世貞,每天都能收到一車的信,當世人都以這個指標來衡量在文壇的地位。 這些來信基本上都是吹噓蘇澤的文章的沒營養的話,蘇澤放在一邊,陳朝源又拿出一疊說道: “這些是寄來的文章,請蘇兄點評的?!?/br> 投稿? 這不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嗎?蘇澤正在頭疼《拍案驚奇》第二期的內容,就有人上來投稿。 蘇澤拆開這些信,看了幾篇文章,揉了揉眼睛說道: “陳兄,快找幾篇好文章給我洗洗眼睛!” 陳朝源和林清材哈哈大笑,蘇澤揉著眼睛說道:“這都是些什么??!” 陳朝源笑著說道:“我就知道蘇兄看不上這些文章?!?/br> 林清材說道:“沒辦法,蘇兄一夜揚名,讓縣里不少人都覺得寫話本是個不錯的出路,這都是他們臨摹別人作品倉促寫出來的,自然入不了蘇兄的眼?!?/br> 鑒賞水平太高也不是好事啊,蘇澤初中高中讀的古文,都是精選到教材中的。 讀書的時候并不覺得稀奇,可是穿越了之后蘇澤才知道這些名家名篇和普通文章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