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12節
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 長寧衛中,蘇澤將紅薯的秧苗種下,土豆也被埋進了田壟中催芽,開荒的工作終于進入尾聲。 最讓蘇澤驚喜的,是種田技能終于突破lv4升到lv5了! 急忙返回家中,蘇澤立刻打開系統,只看到面板上顯示道: 蘇澤,男性,25歲。 智力:7 力量:4 敏捷:4 魅力:6 目前掌握技能: 趕海:lv1,20/100 宗教知識:lv1,30/100 算命:lv1,2/100 祈禳:lv1,15/100 歷史學:lv4,5/400 廚藝:lv1,10/100 種田:lv5,1/1000 剩余自由屬性點:1 系統又發出提示音: “技能‘種田’突破lv5,請選擇被動技能!” 只看到蘇澤面前突然出現了三張卡片,這就是一項技能突破lv5后,可以選擇的被動技能。 因為只是第一階段的突破,三張卡片都是綠色的,蘇澤微微有些失望,在lv5突破的時候也是有小概率出現藍色卡片的被動技能的,看樣子自己穿越了也沒能改變游戲非酋的命。 蘇澤可以從三張卡片中選擇一項作為被動技能,但是看到這三個被動技能他糾結起來。 這三個被動技能分別是: 【綠色被動——吃苦耐勞:從事體力勞動時體力消耗減少10%?!?/br> 【綠色被動——汗滴禾下土:努力耕種可以提升5%的糧食產量?!?/br> 【綠色被動——粒粒皆辛苦:正餐后半個時辰內獲得精力充沛buff,提高腦力勞動效率10%】 雖然都是綠色技能,但都是非常實用的技能,甚至可以說是相當的bug。 第一個體力減少10%,這對于從事體力勞動的人簡直就是神技! 第二個增加糧食產量也是,原本lv5的種田技能,已經讓蘇澤掌握了很多增產增收的辦法,這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再額外增加5%的產量,今年種田能手的稱號就要從林七叔轉到蘇澤身上了。 而第三個被動技能更是相當的實用,半個時辰就是一個小時,每天飯后一個小時的增益,日積月累效果也是非??植赖?。 蘇澤想了想,在《百景圖》這個游戲里,還是“讀書”這個技能的收益最高。 畢竟在大明朝,那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自己有了衛所軍籍的身份,如果好好運作一下未必不能參加科舉。 既然如此,蘇澤果斷選擇了“粒粒皆辛苦”這個被動技能。 一股暖流涌入蘇澤的腦中,被動技能已經選擇完畢,剩下的就是屬性點。 智力、力量、敏捷和魅力,首先排除敏捷和魅力。 按照垃圾氪金手游的設定,屬性點對應技能,比如讀書、習字這些技能,對應的是智力屬性,智力屬性越高,那這類技能掛機獲得經驗就更快。 而大部分體力勞動,比如“種田”技能對應的屬性是力量,力量越高這些技能提升的就越快。 到底是提升力量還是智力呢? 蘇澤有些糾結,種下了紅薯土豆不代表萬事大吉了,想要糧食豐收,一直到收獲之前都閑不下來。 除草、治蟲、排澇、灌溉、追肥、控旺,到收獲前幾乎每天都有事情要做,必須要每天精心伺候著。 如果增加力量屬性點,力量高了干活也輕松些,也能提升“種田”技能的經驗增長,這樣也能多出時間做些其他事情,將其他技能練上去。 但是智力屬性是蘇澤優勢屬性,日后又想要走科舉的路子,提升智力屬性也是長期投資。 蘇澤糾結了一下,最后還是決定加在了力量屬性上。 一方面是種田是吃飽飯的根本,飯都吃不飽自然讀不起書。 另外一個方面是因為如今倭寇動亂,東南沿??刹皇鞘裁窗踩牡胤?,長寧衛上一任的百戶就是戰死的,如果沒有點防身的本事,好不容易穿越一回,中道崩殂就太cao蛋了。 加上了屬性點之后,蘇澤感覺到一股力量突然涌入他的四肢和軀干中,一種“我變強了”的感覺油然而生。 蘇澤站起來揮舞了一下拳頭,只覺得力道比之前大了一些。 “阿兄,師父喊你吃飯了?!?/br> 門口傳來小小蘿卜頭的聲音,蘇澤連忙打開門,和林彩娘一起去了食堂。 林良珺早就坐在了桌子前,看到蘇澤進門后,小蘿卜頭疑惑的說道: “怎么感覺你變壯了?” 蘇澤暗道不愧是百戶之子,軍將世家,能一下子看出自己力量屬性增加了。 蘇澤一邊盛飯一邊說道:“干活長力氣,這不是正常的嘛?” 小蘿卜頭立刻說道:“不正常,我爹就說過,農夫耕作日夜不休,身體都是虧耗的。只有精米rou蛋供養的精兵,才能長力氣,所以養兵之重在養而非練上?!?/br> 蘇澤抬起頭,沒想到這小蘿卜頭死去的父親竟然有如此的見識,這明代的衛所也不像是后世所講的那么無能啊。 “你家有兵書嗎?” 林良珺立刻警惕的說道:“你這個髡賊要看兵書?我朝兵書非是累世將門不得授,更不能讓普通人看的!” 蘇澤暗道自己問了一個傻問題,兵書這個東西在古代就和先進武器一樣,是普通人碰不得的。 蘇澤擺擺手說道:“我就是隨口問問?!?/br> 接著蘇澤向九姑婆問道:“阿姑,咱們長寧衛原來是有衛學的吧?” 九姑婆放下手里的碗,點頭說道:“家祠后的那排房子就是衛學,不過如今已經荒廢掉了?!?/br> 蘇澤連忙問道:“那衛學總有書吧?那些書呢?” 九姑婆說道:“那些書都被收進了家祠,你是要借那些書看?” 蘇澤點點頭,在穿越到大明后,蘇澤終于體會到了古代寒門讀書是何其的艱難。 且不說寒門根本供不起一個成年男丁脫產學習,光是高昂的書價就足以勸退大部分寒門子弟了。 在印刷術已經大發展的大明朝,書籍的價格依然高昂,就連九姑婆這樣的擁有免稅田的家廟廟祝都吃不飽,更不要說拿錢去買書了。 蘇澤也打聽過了,明代科舉只考四書五經,比之唐宋已經大大降低了參加考試的門檻了。 但是薄薄的一本《論語》,在福建也要賣五錢銀子,這還是因為福建建陽是全國書籍刻印刊行中心,福建的書價全國最低的優惠價格。 而五錢銀子可以買一旦大米了,普通人家一年收入也就是七八兩銀子,光是買起科舉考試的參考書,那就要花費一年的純收入。 書籍的珍貴可想而知,看到九姑婆有些遲疑,蘇澤繼續說道: “阿姑,這幾日田已經開荒好了,下午我可以教他們兩個識字,衛所里愿意學習識字的孩子,也可以跟著我學?!?/br> 九姑婆抬起渾濁的眼睛說道:“你想要把衛學重新辦起來?” 蘇澤點頭說道:“正有此意?!?/br> 第017章 衛學 衛學,顧名思義就是衛所的學校。 大明朝的學校制度,是洪武帝親自制定的,學校不僅僅是學術教育設施,也是官方機構。 不過衛學和衛學之間也有區別的。 比如張居正就讀的湖廣荊州衛的衛學,那是擁有廩生20人,增廣生20人,附學生10人的正經官方學校。 湖廣荊州衛學還擁有舉行科試,選拔參加鄉試的資格,地位和縣學一樣,又因為僅僅對荊州衛的軍籍和軍余子弟招生,競爭要比縣學府學還小。 而長寧衛的衛學,則只是衛所從外聘請啟蒙教師的私人性質學校,沒有衙門撥款,更沒有生員的資格。 雖然長寧衛的衛學只是私學,但是能辦私學的衛所,也已經是相當了不起了。 九姑婆陷入到了回憶中,在她年輕的時候,那時候東南地區還沒這么亂,長寧衛還是一個很繁華的衛所。 九姑婆還記得那時候衛學朗朗的讀書聲。 長寧衛的衛學設立于四祖時期,衛所還專門有錢撥給衛學,從外面聘請蒙師,教導長寧衛子弟讀書開蒙。 那時候長寧衛也有不少人家能吃飽飯,想讓孩子讀書開蒙,試試科舉的路子。 不過長寧衛的子弟在讀書上沒什么才能,從開辦衛學以來,連通過縣試府試獲得生員資格的讀書人都沒有。 而隨著長寧衛開始衰落后,衛所開始無力承擔衛學的費用。 要知道衛學可不僅僅要請一個蒙師,還需要筆墨紙硯,還要購買教材。 上衛學就要脫產學習,等于家里少一個勞動力,而衛學也需要繳納給蒙師的束脩,這一進一出下來,越來越多的衛所子弟退出了衛學。 也不知道在什么時候開始,衛學里那位嚴厲的蒙師離開了,沒了老師之后,衛學里再也沒有響起讀書聲。 九姑婆從回憶中返回現實,她看著蘇澤說道: “衛所這個樣子,是負擔不起衛學的,也不會有人將孩子送到衛學的?!?/br> 蘇澤連忙說道:“侄兒知道,也沒準備招更多的學生,只想讓他們有個讀書的地方?!?/br> 九姑婆又說道:“筆墨紙硯的錢,衛所也出不起?!?/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