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徐士山的媳婦叫王軒宣,本來就是個男人似的名字,親戚更多叫她“大王熙鳳”。 江水眠換了衣服走出去的時候,看見一個瘦長女人穿著水紅旗袍,個子頗高,肩窄頸長,纖細的像是一只瘦玉瓶。她帶著珍珠耳飾,披了個灰色的紗披肩,削弱了那衣服的艷色,轉過頭來,看起來也就二十出頭。 眉毛細細的,眼微狹長,聲音清晰卻不洪亮,笑的和氣體貼,沒有半分盛氣凌人。 看起來像個小女人,怎么都不像王熙鳳。 王軒宣穿著高跟鞋,比江水眠高出一大截,被旗袍裹得更顯纖細,拿著帕子笑起來:“我還真么想著能見到這么一號人,總覺得又是盧煥初說些話來搪塞我們?!?/br> 江水眠從面上來說,就是個姨太太,其實不該跟王軒宣這么說話來著。王軒宣卻拉著江水眠,跟魯媽道:“今天晚上要在石園吃飯,盧五爺說要帶著她來的,我們幾個都想著總算能見著一回人了,心里等不及,這不就來接了么。我還不知道名字呢,聽說姓江,家里行幾——” 江水眠笑了笑:“行六?!?/br> 王軒宣應該機靈得很,竟然沒明白她的意思,就笑著叫她:“江六。哎,不對,也該叫盧太太,看著年紀就小得很。魯媽,你跟盧五爺說一聲,人先讓我們帶走了,一起說說話去?!?/br> 魯媽臉色很為難,她剛想開口,王軒宣笑道:“怎么著,要不你給五爺打個電話。都一家人,我還能把她騙到哪兒去呢。剛剛你就不想讓我見人,我要不是說在這兒干等等到夜里,你是不是還不肯把小美人拉下來給我見一見?!?/br> 她倒是嘴厲害,這么一說,魯媽本來想打電話都不好再打,只能把江水眠送上了車。 江水眠換了套白色豎條高腰的簡便洋裝,輕薄的棉料,沒什么太多裝飾,更加顯小。帶著帽子,拎著小包上了賊船。 王軒宣一路上倒是特別會聊天,也不多問她的事兒,而是都聊別人的事兒。比如最近天津城里的笑談,比如最近唱戲的紅人,比如什么衣服的新款式。 王軒宣說到一半,捂著嘴笑道:“盧五爺跟我們說了多少次,你年紀小,又有點怕生,不要緊,這會子大家在石園聚,又有家里人,又都是熟人朋友。有什么事兒,你跟我說就是了?!?/br> 江水眠搞不清楚她們底細,就只是笑。 王軒宣叫大王熙鳳是有原因的。她成婚三天之后,她丈夫徐士山就直接搬出了家,跟在結婚之前就好上的一個女學生,搬進學校附近的公寓住。王軒宣哪里咽得下這口氣,她便給徐士山寫信,她文筆好得很,寫的也是情真意切,大概就是說最起碼要給彼此一個了解對方的機會。 徐士山就干巴巴回了兩行字。 大意就是:沒有緣分,快放棄吧。 王軒宣便去大學堵人。 堵了三天才堵到徐士山,徐士山說出來的話,比信上還干巴,簡直是不想多看她一眼。嘴里說什么想要找個接受新思想、有文化的女學生,可王軒宣在上海出生,讀的是英國教會辦的新式女中,會說英文德文,說文化水平、先進思想,不知比徐士山早好上的那個在末流學校讀書的女學生強多少了。 徐士山不回頭,她做出過挽回卻是這個結果。 王軒宣有意要給徐家臉色看,打算絕食。 她要離婚,光明正大的要徐家低頭,要徐士山承認對不起她之后離婚。 可要是王家女兒在徐家活活餓死自己,徐老這本來就不咋地的名聲當真要雪上加霜了。 徐士山死都不愿回來,還是徐士山的母親——徐老的三夫人從保定趕來,跪在床頭求王軒宣吃些東西的。 一是這兩家離婚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兒,二是三夫人承諾了別的。 這位三夫人管著天津徐家的宅子,幾個不管是不是她生的兒子,只要是在天津做事的,總要聽她的,不但手底下有家銀行,還有好多鋪子。她說銀行也可以交給王軒宣管,天津這半邊家里的管家權也愿意交給她。 而且三夫人也會幫著她服眾。 三夫人也算會做人,這才阻止了王徐兩家差點鬧起來。 從那之后,加上三夫人病弱,王軒宣上手極快,甚至插手了石園的大小事務,才真的成了“大王熙鳳”。魯媽說,年初王軒宣執意要讓手底下的銀行放款給一個化學廠子,還把名號牌子打到了洋人市場去,賺了不少錢,都做了徐老在保定的資金,徐老都很青睞這位媳婦兒。 她在家里已經比徐士山這個活著跟死了沒區別的混蛋兒子重要多了。 車開進了英租的中部,旁邊就是英租中心的花園,白色大理石噴泉池,四車道的寬路,圍墻內郁郁蔥蔥的高木。簡直和租界外的老天津是兩個天地。 沒開多久,就到了石園。是徐家人在天津的府邸。 恕江水眠沒見識,她在前世頂多是聽說有人在皇城根的四合院挖了地下三層,也沒見誰家在城內真有這么大的花園。 她以為盧嵇已經是壕的典范了,老子果然就是比兒子還會裝逼,這地方比盧家花園還華麗寬敞。 石園只有洋樓,規模也比盧家大了不少,車開進花園到洋樓樓下,王軒宣牽她進了樓。在天津這邊的年青一代徐家人都是比盧嵇輩分小的,二十來歲,幾位徐太太年紀也都還很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