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岳家這真是全心全意的想“還京”吶,避難的地方也考慮得到貴人的得體與身份。 東西家什雖然不多,但件件精美足見用心。 恰好,在這同一個時刻,冰天雪地里的李威想到見過的云州官員,人都是盼著登高的,岳家的念頭其實不可笑。太子,也這么想著。 他放下筆,把新寫好的一封公文推到一旁晾著,端著茶碗沉思。 岳家奉命前來幽塞居住,不安心于幽塞,這不能稱為好。但太子忽然也愿意成全岳家。 促使這結論的原因,如果讓岳老夫人知道,只怕會驕傲的吧。還真的,離不開岳家的姑娘。 天亮以后,又有一波攻城。幾個城門兵受傷,太子親自撫慰傷兵時,和他們坐上好一會子。 幾個人反復的回想,最后還是認定英王帶走的,應該就是岳家的姑娘。 答案,早就猜出來,也并不難猜。 英王不認路啊,所以要帶上一個向導。 讓太子上心的關鍵點在于,英王完全可以要個士兵當向導,還多一個打仗的幫手,為什么肯帶上柔弱女子? 李威沒有多想過,岳繁京更沒有。那匪夷所思的想法,全到太子李名一個人腦海里。 李名這么關心,倒有一個拿得出手的原因。英王李威喪妻數年,至今還是讓人追逐親事的最權貴。 說到李威的原配,李名難免有了唏噓。他和李威情同手足長大,他知道李威對原配高氏全無情意,高氏王妃也沒有為英王帶來一絲家的cao持。 高王妃幼年多病,凡是知道她的人,對她的年青夭折毫不奇怪。英王李威和她成親后,據太子知道的,二人根本不曾圓房。 之所以娶一位病秧子,高王妃姓高啊。老英王夫妻去世后,皇帝把侄子李威交由寵妃高貴妃撫養。 高王妃,和高貴妃同出一族。 李威出于對高貴妃的尊重,高王妃在世時,沒有納妾也不曾納婢,李名想到這里,就心疼堂弟名分上有妻,其實孤零零過日子。 李名曾想過,如果李威有心愛的人,他很愿意成全。李名這樣想,是他知道李威再娶妻,如果出身不扛得住追逐李威的貴族門第,事情未必和諧。 竟然帶了個姑娘出城? 太子縱然不想歪著推敲,也讓帶出十萬八千里。岳家的姑娘實在美貌也是原因之一,此時陪侍在太子身邊就有兩位。 岳朝環、岳吉環形影不離的坐在小間外面。 這小間的隔壁睡著酈明先,岳愛京活似個丫頭般的候著。 ------題外話------ 錯字再改,么么噠。 第六十四章 危急時刻換地方 岳家奉命來到幽塞居住,卻不安心于幽塞,這個不能叫好。但是在這戰亂里,太子就是動了惻隱之心。 對岳家的加恩也要等到幽塞安全以后,太子低下頭來,繼續去寫公文。 耳邊出現號角聲時,仿佛天邊的雷鳴。 太子手中的筆一頓,又聽到不甘示弱驟起的擂鼓,仿佛迎戰的雄兵。 “大人,” 岳朝環和岳吉環奔進來,面上沒有過多的慌張,但是急迫嚴肅:“敵兵大攻城了,請跟隨我們躲避?!?/br> “哦?這鼓聲是我們的,難道不是援兵到了,廖將軍大反擊?!碧勇牴穆曂湫蹓?,竟然還有些欣賞的閑情雅致。 他徐徐的起身:“我去城頭觀戰?!?/br> 左手臂上一緊,讓岳朝環拽住。右手臂上一緊,讓岳吉環拽住。太子方揚起眉頭,一左一右的姐妹兩個急匆匆地道:“號角先吹,這是敵兵的總攻。廖將軍說過,沙場上勇者勝。每到最困難的時候,他反而擂鼓以壯士氣。如果援兵到了,不應該只有一個鼓點?!?/br> 兩個人增加力氣,一個拉著太子,一個推著太子:“這是最緊急的時候,往往不到城破不罷休。大人,請速速跟著我們躲避?!?/br> 太子奇怪,環顧一下四周:“這里,不就是避難所嗎?” “這里是城不破的避難所,如果城破了,再換一個地方?!痹莱h說到這里,鼻端聞到太子的衣香。 男子的氣息,反倒退后一步。 岳朝環在侍候太子的這兩天里,每一回走近,每一回就能體會到祖母讓姐妹們侍候的深意。 一個男人能把衣裳熏的比人還要香,這是他的衣裳見天兒的就擺在香薰里。 這位大人還是出門在外,可見,他家的香不但多,而且好,留香持久,也表示他家的門第高高在上。 岳朝環的父親二老爺人精明,交際廣。家中請得到云州的官員,結下通家好,妻女偶爾出去見個面。在岳朝環見過的,幾個讓幽塞足以仰望的官員,不管外表多精潔,衣裳多出色,也沒有眼前這位大人的風范。 他一舉手一投足,都似帶著日光。走在他身邊,儼然沐浴到什么。 這樣人的縱然不能帶給姐妹們前程,也不會虧待岳家。 岳朝環也聽說過姑母遇到的那個男人,二奶奶周氏在仰望太子的同時,也提醒女兒小心,不要和姑母相同的遭遇。 岳朝環掂量多回,最后還是折服在眼前這位大人的風采之下。他的安危,也就太重要了。 而這個時候,岳朝環意識到自己和meimei的舉動失態,不但辜負祖母的教導,并且會讓眼前這位大人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