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節
畢竟等蒸汽機開始防范運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之后,各行各業對新知識,以及懂得新知識的讀書人的渴望也會與日俱增,他們可以接觸到的機會自然也比以前多出不少。 若是有人不想當官兒,也有了其他選擇。 比如,科研。 但這些具體細節,就不好與大衛等人討論了。 他們也都理解,于是沒有再追問。 只是等到林柳走后,一個個暫時都沒了研究的興趣,反倒開始談論起自己的家人會不會過來,又會等多久才會過來,過來之后自己又要怎么教導孩子,讓他們擁有比其他人更多的優勢…… …… 林柳拿到研究成果之后,便直接找到鴻臚寺的官員,讓他們將文章內容全部翻譯成大白話。 “若是有不懂的,就去工部找大衛?!?/br> 鴻臚寺的官員接到這個任務之后,不敢懈怠,立刻開始了翻譯工作。 然而,等到翻譯結果出來后,一群人看著文章內容兩眼茫然—— 大地是個球?地球圍著太陽轉?天空沒有實體,是由氣體組成? ??? 所有人都懵了,幾乎要懷疑自己翻譯水平下降,翻譯出錯了。 一群人一臉忐忑地找到皇上,卻不想沒有受到一點兒責難,反倒捧回來了不少賞賜。 所有人:“……” 所以,他們沒有翻譯錯? 可是那些文章上的東西都寫得是什么狗屁?大地怎么可能是個球?明明是平的! 天圓地方可時流傳了幾千年的至理! 一群人直接沖進了工部,想要找大衛等人理論,然后直接被大衛等人甩出來的數據與證據給砸懵了。 一群人氣勢洶洶地沖進工部,卻又垂頭喪氣地走了出來。 這樣的場景著實引人注目,成功在文武百官中掀起了一陣討論熱潮。 不少人還在看鴻臚寺的笑話呢,沒想到過了幾天,當今皇上就直接在大朝會上扔下了一個大雷—— “朕與林首輔、季將軍等人商量之后決定,下一屆科舉之后,每一次科舉都會逐年增加部分算學與物理、化學等知識,直到最后單獨列為一門考試,比重與四書五經相等。具體內容等到大朝會之后,朕會讓人以邸報的形勢發到各位手中,下次大朝會,再就此事進行認真嚴肅的討論?!?/br> “除此之外,京城的三所女學學生人數已經超過不少,全國各地也都上書想要在當地開辦女學,朕仔細思考之后,覺得可行,著吏部右侍郎盛蔓負責此事,定要在全國各省城都開上至少三所女學?!?/br> “朕已讓人將海外前來的各位先生的研究成果整理出來,不日就要出書,全國刊印發行,以后科舉采用的知識都將從中選取。國子監不強求,但女學必須增加一門相關課程!” 第124章 林柳話音剛落, 其他官員還未反應過來,國子監祭酒便直接站了出來:“陛下不可!” 林柳低頭看向國子監祭酒:“愛卿倒是說說,有何不可?” 國子監祭酒沉聲回答:“皇上不可厚此薄彼,既然準備為女學增加一門課程, 如何可以落下國子監?難道, 國子監的學子, 就不是天子門生了嗎?” 林柳挑眉, 這老頭兒…… 這是想要和自己唱雙簧? 她笑了笑, 道:“方才不是說了,只是不強求國子監開設這樣一門全新的課程而已, 但若是國子監祭酒愿意給國子監的學生開設這么一門課程,朕自然欣喜萬分!” 國子監祭酒立刻跪下叩首:“懇請皇上,準許國子監祭酒開設相關課程?!?/br> 林柳看著國子監祭酒, 良久后點頭:“準!” 國子監祭酒退下之后,其他官員暫時失語,半天都沒人站出來回話。 林柳沒想到國子監祭酒回話之后,效果會這么好。 她環視一周, 開口道:“若是沒有其他意見, 今日就……” “臣,有不同意見?!?/br> 林柳看了一眼, 是翰林院的一位官員,已經胡子白花花了。 她立刻坐直身體,低頭看著對方:“你說?!?/br> 老翰林顫巍巍回答:“微臣,覺得皇上貿然將海外傳過來的知識加入科舉之中, 不太妥當。我華夏泱泱大國, 傳下的所有書籍都是先人的智慧結晶, 歷經幾千年而經久不衰, 這才會被當做科舉考試的內容??赡呛M庵R,不過是一群洋人剛剛做出的學問,不曾經過時間的考驗,不知是否于國于民有益,怎可貿然將其加入科舉之中?” 林柳掃了對方一眼,看在對方年紀的份上,到底沒有口出惡言,只是說道:“趙翰林甚至不曾看過那些書籍,只是因為他們做出學問的時間是在你還活著的時候,而不是你出生之前,就武斷地認定,那些學問不值得學習嗎?若按照你的說法,孔孟圣賢當年剛寫出論語四書等文章的時候,豈不是只會受到旁人輕視,而不會被人尊崇?” 老翰林啞然,但不想服輸,仍硬著頭皮開口道:“可皇上,安歇都是海外蠻夷之學,如何與華夏相提并論?” 林柳皺眉想著措辭,擔心自己說話太狠,氣到了這位老翰林。 林如海直接站了出來:“趙翰林這話可就不對了,孔夫子都曾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這樣的話難道你就只是簡單粗暴地當做人與人之間的做事準則?國與國之間,同樣適用?!?/br> “老夫曾親眼看過那些海外過來的先生做的學問,雖然與我們如今學的文章不同,都是天文地理格物之學,但不夸張地說,真是字字珠璣,讓人看過之后恍然大悟,必將對這個世界生出更清晰的認知?!?/br> “看過之后,老夫也曾深恨自己年歲漸長,已沒有年輕時候的精力刻苦求學,不然定是要拜他們為師,好生學上一學的。如今陛下愿意將這些知識交給孩子學習,是陛下仁慈,趙翰林若是不愿讓自家孩子學,也不會有人強迫?!?/br> “趙翰林放心,我們與皇上商量過了,因為考慮到不少考生寒窗苦讀十幾年,許是暫時沒辦法接受新知識,所以才會提出與四書五經等知識考核分開,單獨列為一門考試?!?/br> 季崧在旁邊幫腔:“趙翰林若是擔心不學相關知識會影響到科舉成績,也大可不必?;噬险f了,雖然相關知識的考核在考卷中的比例會逐年增大,但所有題目都屬于附加題,只會影響入朝為官之后的官職分配,并不會影響考生排名?!?/br> “等到兩門考試分開之后,考生可以選擇兩門都考,但也可以如以前一般,只考試四書五經一門。兩門考試單獨排名,四書五經的錄取名額也與之前相等,另一門考試的考生并不會占據傳統科舉考生的名額?!?/br> 話說到這兒,該明白的也都明白了—— 雖然皇上準備大力推行那些海外洋人研究的學問,但并不強制所有人學習。你若是覺得那些知識上不得臺面,比不得四書五經,完全一條道走到黑,反正不會影響到正常的科舉錄取。 雖然誰都知道這背后肯定有貓膩—— 若是沒有貓膩,以皇上對女學的看重,她怎么可能平白無故地強迫女學的學生耽誤科舉的時間,去學習那些海外傳來的知識? 但皇上都將話說到這份兒上了,其他人就算猜到,也不好再開口。 何況,林柳也沒打算再讓他們開口。 林如海與季崧說完之后,林柳笑著道:“還有其他細節,邸報上都記錄得非常清楚,諸位若是有何疑慮,等回家看過邸報之后,再在下次的大朝會上提出便是。諸位放心,朕絕對不會做那等強迫他人之事,學習這種事更是強迫不得?!?/br> 反正現在時間還早,歐洲都還沒有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苗頭,華夏的發展也可以慢慢來,完全不用著急。 文武百官:“……” 你說這句話之前,能不能先收回強行讓女學開設一門課程的命令? 林柳微笑,轉頭看向旁邊的碧春:“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 朝會結束,文武百官都受到了林柳口中的邸報。 所有官員都不敢忽視這次的邸報,拿道手后就像是研讀經典一樣,逐字逐句地將所有與科舉相關的事情都研究得清清楚楚。 上面的內容其實與林如海并季崧二人說的沒有太大差別,只是上面的措辭比兩人說的還要更寬容,是真的將“你愛學不學”這句話發揮到了極致。 甚至于,文武百官還隱隱有種感覺,當今皇上有心想要勸他們不要學這些新知識。 文武百官:“……” 然后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不約而同地得出了同樣的結論—— 皇上肯定是想要搞大動作了,而且這些動作肯定與這些海外傳來的新知識有關。 有那聰明的,瞬間下定決心,等皇上將那些洋人的文章整理成冊開始售賣之后,他們一定要盡快買回來,不但要自己學,還要讓家里的孩子學! 腦子聰明但喜歡瞻前顧后的,則想著等以后清楚皇上想要做什么之后,自己再做決定。 文武百官中,傻到看不透邸報的到底還是少數。 而看懂了的那些官員中,固執到明知道皇帝以后要用那些洋人做的學問來搞大動作,卻還不愿讓家里的孩子學習的,更是…… 一個也沒有。 人也不傻,明知道皇帝看重這個,還硬著頭皮與皇帝對著干。 雖然林柳說了不強求,但只要有機會,誰會想要留在原地被其他人拋在原地? 他們自己也就罷了,孩子可不行! 林柳這樣做的本意,是想要讓女學的姑娘們占得先機,這樣等到蒸汽車開始投入使用,開始改變所有人的生活習慣,開始改變整個世界的時候,她們能靠著這一步先機,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但沒想到自己都把話說到來份兒上了,這群本來應該死命反對的人當中,竟然全都反其道而行之,開始重視并期待那本書的發行了。 林柳:“……” 這大概是,“得不到才是最好的”這句話的真實寫照? 林柳有些猶豫,是不是改變方式,直接使用強制手段逼著所有人都學習科學知識?這樣他們許是反倒不會將這些科學知識看在眼里了? 不過她也就是這么一想。 她雖然想要提高女性的地位,卻也沒想著打壓男性。若是給出了足夠多的訊號,他們還是固執己見不愿去接受,最后被拋下也是他們自己的鍋,可若是人家接受了,你還想方設法地打壓他們,那就完全沒有必要了。 知道文武百官的選擇之后,林柳便直接將這件事拋在腦后,開始緊盯著工部那群人與翰林院合作,編撰出一本由淺入深的科學教材。 這個過程還是需要一點時間的,為了教材的質量,林柳也不會催促翰林院的這些官員。 不過在這期間,林柳也抽出時間關注了一下院試。 那群考中了童生的姑娘們,在結合自己的情況深思熟慮之后,還是放棄了這一次的院試。 但這并不代表,這次院試就沒有其他女考生了。 雖然少了女學的這些考生報名,這次院試的女考生報考人數又回到了之前的水平,只有寥寥十幾個,但這十幾個女考生愣是考出了千軍萬馬的氣勢,幾乎每一個考生的名次都在前排。 但這個消息已經不會再引起京城百姓的注意了—— 因為所有人都對女考生們的優秀,已經習以為常。 …… 院試結束之后,盛蔓便找到林柳請辭。 她如今身負欽差之職,即將前往全國各地考察當地環境,需要在每一個府城都建造三所女學。 師徒已經很久沒有單獨說過話了,如今共處一室,心情都放松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