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節
只是以前夫妻二人都克制,并未將自己心底的期盼訴諸于口,而如今得知英蓮為了科舉連婚都不想成了,著急之下,下意識就將自己心里的想法說了出來。 英蓮想到了妥協,想著等成婚之后再參加科舉。 英竹到底經歷少,完全沒辦法給出自己的意見。 甄士隱得知女兒的想法,反倒勸阻了她:“為父必須提醒你,一旦你成婚,不管對方是多么開明的人家,都會希望你趕緊給家里生一個孩子。若是第一個孩子不是兒子,還會讓生第二個,第三個,甚至第四個?!?/br> 他看著疼寵多年的女兒,張了張嘴,一時竟也不知道該說什么。 猶豫許久,他道:“若是你真的想要在科舉這條路上走下去,先考中進士再成婚,幾乎是你唯一的選擇?!?/br> 說完,甄士隱便閉嘴,留出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讓英蓮思考。 子嗣問題,向來是家族延續的首要問題。 若是英蓮嫁過去后,頭胎生子,那么她在出月子之后,只要還能狠下心放任自己的孩子與公公婆婆,甚至奶娘嬤嬤等人親近,能在孩子哭鬧的時候視若無睹,能在學習的時候不受打擾,自然可以再按照自己之前的想法繼續科舉。 但事實卻是,這樣的情況太過理想。 同為男人,他很清楚若是自己的妻子在生了孩子之后,對孩子忽視到這等地步,心里到底會生出多少不滿。 若是成婚,這便成了一個無解的難題。 ——哪怕在現代,真的想要深造的那些女生,也絕對不會在學業未完成的時候,就讓自己陷入婚姻當中。 因為婚姻,真的會分去女人太多的精力。 聽完甄士隱的話,英蓮沉默下來。 她忍不住去想,若是如今是弟弟與自己一般處境,若是他在這樣的處境下,說出不考中進士就絕不成婚的話,母親是否還會如面對自己一樣,說出那樣的話來? 想過之后,英蓮露出一抹苦笑。 甄士隱有些心疼:“英蓮你其實沒必要現在就做決定,就像你弟弟說的,他在二十二歲之前根本就不可能成婚。你若是在科舉與你母親之間無法抉擇,不妨再努力幾年,等到了英竹二十二歲的時候再來選擇?!?/br> 畢竟如今距離英竹二十二歲,還有好幾年呢。 英蓮笑著點了點頭,然后告辭離開了甄士隱的書房,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輾轉反側一夜,英蓮終于做下決定:“父親,女兒想要去京城上女學?!?/br> 她無法看著母親抱憾而終,可要讓她這么輕易放棄剛剛產生的想法,她同樣覺得不甘心。 所以…… 讓她試試看吧,給自己設定一個期限,讓她試試能不能在這最后幾年,達成自己的目標。 封氏當場表示的反對。 甄士隱本來也不愿意答應,但在封氏開口之后,他沉默片刻,到底還是點頭同意了英蓮的請求。 去了京城,許是才能真的靜下心來讀書吧。 英蓮松了口氣,決定回去立刻就收拾行李。她不想再留在家里浪費時間了,她必須將接下來的每一瞬都抓在手上,才能距離自己的目標更進一步。 英竹見jiejie去京城的提議得到同意,立刻開口:“兒子也要去京城。今年的科舉兒子就已經錯過了,下次兒子可不想再次錯過?!?/br> 甄士隱知道兒子的不滿,也對兒子有些愧疚,而且也擔心英蓮一個人上路會不安全,所以沒怎么猶豫就答應了英竹想要一起離開姑蘇前往京城的請求。 兩姐弟得償所愿,臉上的笑容都多了幾分。 封氏不高興地看看英蓮,又看了眼英竹,抿了抿唇,開口道:“他們兩姐弟去京城不安全,生活上也沒人看顧,不然我也跟著去京城吧?!?/br> 英蓮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無蹤,整個人都變得緊繃起來。 英竹擔心地看了眼英蓮,開口道:“母親,我與jiejie都已經大了,身邊有丫鬟小廝照顧,怎么可能出現沒人看顧的情況?” 封溫柔反駁:“下人怎么可能有母親照料得精心?” “我們是去讀書學習,等著參加科舉的,照顧得精心與否又有什么可在意的?只要有吃有穿不被冷到,不就好了?” “若是生活得舒心,你學起來也有勁兒不是?” 英竹還想反駁,卻聽甄士隱開口:“兩個孩子年紀都大了,不是小孩子了,他們可以自己照顧自己,你去添什么亂?你就跟我留在姑蘇,跑去京城做什么?你擔心兩個孩子被人照顧得不精心,怎么不擔心一下我這個糟老頭子?” 封氏張了張嘴,到底沒有在說什么。 英蓮與英竹對視一眼,下意識松了口氣。 英蓮本來還擔心一年后還要回來參加科舉,浪費來回在路上的時間。沒想到這時候朝廷再次頒布了一道圣旨—— 只要實在女學讀書的學生,不論籍貫在什么地方,可以在京城直接報名科舉。 這道圣旨傳開之后,英蓮連最后一點兒猶豫也沒了。 …… 英蓮姐弟來到京城之后,便去拜訪了林如海一家。 在林家做客幾天后,英竹直接進了國子監,而英蓮則去了第二所女學,與傅秋芳做同學。 英蓮的到來對傅秋芳是有很大積極作用的,畢竟的以前就只有他一個學生,而現在終于有了第二個學生,傅秋芳的孤獨感至少沒有那么重了。 而且全校的老師也有了第二個可以關注的對象,也算為傅秋芳分擔了壓力。 但最關鍵的還是,英蓮在上課的時候展現出現的聰慧與只是儲備,讓傅秋芳看到了希望。 兩人雖然經歷不同,年齡不同,但目的相同,學習進度相似,一起打氣一起努力,在很短時間內就成為朋友。 學校的老師看著兩位學生拼命學習的勁兒,又是欣慰又是高興,但除了在兩人的學習與生活使勁兒,也不知道該做什么。 好在,這兩個學生將自己照顧得非常好。 之后又過了一段時間,全國各地陸陸續續來了七八個同樣考中了秀才的女性考生,她們也雖然沒有英蓮與傅秋芳兩人努力,對考中進士的想法也沒有那么堅定,但她們對學習的態度還是非常端正的。 …… 女學步入正軌后,林柳又讓人關注了一下那些離開皇宮的嬪妃的后續。進入寺廟的那些還算不錯,自己有錢,身邊也有照顧的人,生活雖然不算多姿多彩,但也悠閑恬靜。 那些選擇自己獨居或是與好友住在一起的人,也很快有了自己的新生活。 反倒是那些回到娘家的前朝嬪妃,如林柳之前預料的那樣,不少人都遇上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不過這些前朝的娘娘們一個個都是人精,又都提前被人提醒,所以將手中的財物捏得死緊,完全沒給其他人可乘之機。 等到發現在娘家過不下去了,大部分還是選擇了離開娘家。 有的去了寺廟,有的選擇獨居。 林柳想了想,干脆單獨給她們在京城最大的佛寺福晉開辟了一個地方,專門安置這些女人。 既然是京城最大的寺廟,香火自然旺盛,那附近人來人往的,也沒人敢大張旗鼓地對她們怎樣。就算真的被人欺負了,只要喊一聲,自然有人過來救人。 安全性絕對有保障。 等那片地方的房子真的蓋好之后,不但那些獨居在京城的前朝嬪妃們搬了過來,就連那些與好姐妹住在一起的,住在娘家的,甚至是住在寺廟里面的那些后宮嬪妃,竟然也都搬了下來—— 前朝還在的時候,大家都是情敵,斗得你死我活的;可如今離開皇宮之后,才發現她們在宮里生活那么多年,有些人甚至在里面生活了半輩子,原本的情敵早已經變成了自己最熟悉的人。 一開始分開還不覺得,可時間久了才發現,長時間見不到那些熟悉的面孔,她們不但沒覺得高興,反倒有些失落與惶恐。 如今有機會住在一起,自然全都搬了過來。 不只是這些沒能進入女學當夫子的人,就連簡惠貞等人得知此事后,也拿著禮物過來探望了大家,之后也時不時就過來與其他人說說話。 林柳得知此事后,倒是對此樂見其成,并未阻止他們來往。 不過一群或風華正茂,或風韻猶存的美人聚集在一起,難免會引來一些人的關注。 一開始當然是看稀奇,但時間久了,也難免出現那么一兩對看對眼兒了的人。只是礙于女方身份,就算彼此有意,大多只能發乎情止乎禮,說說話聊聊天,再互相贈送一下禮物也就到了極限,更多的…… 就算男方不介意娶前朝皇帝的妃嬪,他們也擔心這樣做會讓當今皇上的生氣不是? 這樣的事情是好事,林柳得知此事后,并未介意,反倒小手一揮,打聽過男方家中并無妻眷后,便直接給兩人賜了婚。 這道圣旨一下,整個京城都沸騰了。 這無異于向其他人傳遞了一個訊號,這些前朝皇帝的嬪妃們,是可以嫁人的。 于是不覬覦這些女子美色之人,便時常在附近晃悠,希望踩到狗屎運,得到其中一位的青睞。 但結果,當然是…… 被人拿著掃帚打跑了。 “真是的,這些臭男人將我們當成什么人了?” 女人們忍不住開口抱怨,但對那對獲得皇上賜婚的有情人還是祝福居多。 不少人甚至生出了幾分羨慕。 尤其是在得知那位出嫁的女子婚后過得非常好,雖然婚后生活仍有有些或大或小的摩擦,但比起在宮里提心吊膽的日子可好太多的消息后,不少人都生出了再嫁的想法。 雖然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人,但能生出這樣的想法,而不是想著從一而終,就已經是非常大的進步了。 …… 前朝嬪妃安置妥當之后,林柳才將所有的注意力轉移到了后宮之中。 后宮已經只剩下一些宮女太監與嬤嬤等下人了。 之前簡惠貞出現在自己面前的場景,到底還是讓林柳生出幾分警惕心。后宮養著這么多人,人多眼雜,誰也保不準其中有沒有忠心于前朝皇室的人。 古代人講究忠義仁孝,很多人都愚忠。 林柳既不想要養這么多下人來浪費糧食,也不想要將皇宮當做牢籠一樣困住這么多鮮活的生命,當然,也更不想要將自己的生命置于危險之中。 所以這些宮人,是肯定要送出去的。 年輕宮女不用說,直接放人回家嫁人也就是了,林柳沒有將人留下伺候的意思,這些年輕宮女也不愿留在宮里蹉跎了年華。 那些年輕太監在猶豫之后,也都帶著自己這些年攢下的悌己銀子離開了皇宮出去闖蕩。 雖然身體殘缺,但到底年輕,未來還有無限可能。 但那些老太監與老嬤嬤們,就有些為難的,不少人都給林柳磕頭,說自己離開了皇宮就沒有活路了。 老嬤嬤其實剩下的并不多,畢竟其中一大部分都被抽調出來,送到全國各地負責女性考生的考前檢查了。但剩下的這部分,基本都是年紀太大,沒辦法四處奔波的老嬤嬤。 人肯定是要送走的,但她又不能真的將人送出去送死。 正在她糾結的時候,碧春開口道:“皇上其實不比太過為難,這些老太監老嬤嬤們大多有自己的一技之長。其他人奴婢不了解,但孫嬤嬤的剪紙技術實在讓人驚嘆,奴婢早前還想跟著孫嬤嬤學呢?!?/br> 林柳一愣,旋即失笑:“若真如此,他們就算出宮也有著落了?!?/br> 這樣的人才,她留在宮里沒有用,但教到鹿歲手上,他定然可以讓這些人發揮出他們最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