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節
雖然她長大后絕對不可能嫁給這種,還未成婚,房里就放了好些丫鬟的男人,但這件事還是很有教育意義的。 她一定謹記在心! 因為這場意外變故,女眷這邊一直到新娘入門,氣氛都一直不算太好。 等到婚宴結束,賈敏幾乎是迫不及待起身,直接讓星花到去找林如海,準備趕緊回家了。 林如海想著自己送還的那幅畫,也擔心待久了,甄應嘉會找到機會將畫再送給他,聽到小廝傳話后,便立刻帶著龜齡找到甄應嘉告辭,然后與賈敏母女會和,一起回了林家。 不兩日,果然聽說甄家長子與新婚妻子鬧了別扭,新婚第二天甚至都沒有進妻子的屋子。 好在他還有些腦子,并未一怒之下去找丫鬟妾室,而是直接宿在書房。 但就算如此,他的行為也不吝于給了新婚妻子一巴掌。 回門當天,東平郡王的庶女便找到幾個哥哥哭訴一場,然后東平郡王的幾個哥哥便浩浩蕩蕩地帶著一群人找上了甄家。 …… 一場好好的婚事,鬧得一地雞毛,讓江南一帶的人看夠了甄家的笑話。 那甄家老太太知道林家退還了她讓兒子送去的《洛神賦圖》,本來還有些生氣,可這事兒鬧出來后,對林如海生氣? 不了,沒那個閑工夫,她如今所有的經歷都用來和東平郡王府的人掰扯去了,就連林如海那原本在她看來有那么點點不識抬舉的舉動,如今都顯得那么省事兒,那么可愛,那么給她面子! 老太太都快要被二太太與甄家長子給氣死了—— 你說人東平郡王家的得寵庶女千里迢迢地嫁到江南,圖得是什么?還不是甄家長子前程遠大?還不是嫁到甄家不會吃苦?還不是甄家雖然在宮里有位太妃,又有一個女兒嫁給了北靜郡王做繼室,但本家男丁無一成器,她嫁過來也算是低嫁,可以拿捏甄家長子,不至于被丈夫欺負? 可如今?新婚當天鬧事兒,第二天丈夫就不進妻子的房,人東平郡王府的人能樂意? 反正這事兒吧,鬧了大半個月。 一直到東平郡王的幾個兒子沒法子逗留在金陵,只能回京了,這事兒才算勉強掰扯清楚。 但甄家長子房里的丫鬟,卻全都被換了個遍。 就連最初鬧事兒的甄家太太,那也吃了不小的掛落—— 甄應嘉本就不喜歡這個夫人,如今甄家又因為她的緣故鬧得雞飛狗跳,讓他在所有人面前顏面大失,他對這個夫人哪兒還有半點兒感情? 東平郡王鬧事兒的這大半個月,甄應嘉愣是一次都去甄家太太的房里,每天晚上都睡在寵妾的屋子,讓甄家太太肚子里憋了一肚子的火。 這事兒看著像是東平郡王家的庶女大獲全勝,但以后的事兒…… 賈敏搖頭:“婆婆拿捏兒媳的手段多了去了,這東郡王家的姑娘還是太莽撞,以后有她的苦頭吃?!?/br> 畢竟東平郡王府遠在京城,她卻還要在甄家生活。 以后若是吃虧,想要求助可沒如今這般容易。 林柳被這事兒嚇得不輕,幾乎要絕了長大以后嫁人的想法—— 這事兒從頭到尾,東平郡王家的姑娘就沒做錯過,可聽賈敏的意思,最后吃苦的只怕還是這位新嫁娘。 這也太可怕了些。 賈敏見林柳嚇到,忙笑著說了幾個她眼里的和睦婚姻。 但古代與現代的思想吧,就有非常大的隔閡。哪怕是賈敏印象中非常好的婚事,在林柳看來,那也是三妻四妾不知足,讓人實在沒辦法對婚姻生出半點兒向往。 但她沒有多說,只是一味點頭,將賈敏給糊弄了過去。 因為甄家的事兒與京城榮國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林柳總擔心甄家如今發生的事兒,也會發生在賈珠身上,忙讓賈敏給老太太去信,打探一下情況。 好歹這兩年也與她培養出了一丟丟的親戚感情,若是賈珠婚事也如甄家長子一般,鬧到如今地步,她還是會生出那么一點點的擔憂的。 雖然她攛掇賈敏寫信的最大原因,還是想要吃瓜…… 但賈珠的婚事,卻并未如林柳預料那般鬧出什么事兒—— 王夫人在婚禮當天倒確實給新娘找了點兒事,但也許是賈珠獨自離家兩年,與身邊丫鬟感情不如以往,他對兩個丫鬟沒有那么在意;也可能是林如海在他臨行前的提前起了效果;也可能是賈珠經過這兩年的歷練,也生了幾分心機,看出了母親的挑撥之舉…… 總之,賈珠與夫人李紈的感情,好著呢。 這倒也挺好的,林柳想,原著中的李紈枯木稿灰一般的生活,著實讓人有些心疼,如今賈珠身體健壯,且與她琴瑟和鳴,想來應當不會再落到原著一般境地。 林柳很快便沒再關注京城那邊了,因為…… 薛家家主在堅持了幾個月后,還是在一日清晨被人發現,已經沒了呼吸。 薛家在金陵這地兒也算得上是首富了,薛家家主的身份自然非比尋常,他死亡的消息剛傳出來,不但金陵,就連其他幾個省府都受到了影響。 薛家更是鬧成了一團兒,不少人想要競爭家主之位。 有些人甚至以薛蟠年齡還小,擔不起事兒為由,試圖接管薛家嫡脈的所有財產。 但住在薛家的王子勝也不是吃素的,所有意圖染指薛家嫡脈財產之人,全都被他強行鎮壓,不少鬧得太狠的,甚至被他報復,連原本的家產也都丟了。 王子勝手段太狠,那些懷有異心的薛家人這才安分下來。 可王子勝到底只是外人,就算有他幫忙鎮壓,薛家人至多也只會在薛蟠一家為父為夫守孝的這三年安分下來,而三年之后到底如何,哪怕是王子勝也沒辦法干涉。 但這三年已經是王子勝能為自己meimei爭取到的,最長的安全時間了,他到底只是一個被太上皇厭惡之人,威懾力自然不如權柄在握的弟弟王子騰。 王子勝可憐meimei孤兒寡母,便想將薛蟠這個侄兒親手調、教一番,好讓他在三年后能頂立門戶,不至于被人欺負了去。 可等與薛蟠這個侄子深入接觸之后,王子勝險些沒被氣死。 這薛蟠若只是調皮混蛋也就罷了,偏偏不學無術,且一見到他這個舅舅就跟老鼠見了貓似的,整個人縮成了一團兒。 王子勝倒是想要下狠手調、教,卻被溺愛孩子的薛王氏哭著攔下,愣是不讓他揍人! 王子勝在薛家那是越呆越氣,最后干脆直接離開了薛家回了王家,眼不見心不煩。 不過他仍舊給京城去了一封信,讓弟弟王子騰好好考慮一下該如何安置meimei一家—— 薛蟠這個字兒眼見不成器,若是不提前籌謀,三年后那些人蜂擁而上,這孤兒寡母三人只怕會被吃得骨頭都不剩。 王子騰又能有什么辦法? 他向來不喜歡薛姨媽這個性子軟弱的meimei,也不愿為這個meimei浪費精力。 但王子騰對王子勝這個大哥有些愧疚,大哥都寫信求到他面前了,他也不能如以前一般視而不見,只能給這一家子想條出路。 他想起薛家家主以前與他信件往來的時候,曾經提起兒子不成器,女兒的資質卻相當不俗,若是生為男子,只怕不比自己差的話。 于是沒多久,他便直接給兄長去了一封信,讓他好好培養這個侄女,母親兄長都不成器,便只能靠她這個女兒了。 不說讓她擔負家業,至少培養好后,以后可以嫁入高門,也算為她的母親和兄長多了個保障。若是真的出色,等這個侄女兒長大,他直接將人送進宮里不也是條好出路? 王子勝雖然疼惜meimei,對這個沒怎么接觸過的侄女兒卻沒什么感情,所以見了弟弟建議,便毫不猶豫地轉告了薛王氏,并直接將夫人身邊那個宮里出來的嬤嬤調到了侄女身邊—— “你母親兄長的未來,便看你如今努力的程度了。到底是想要成為宮妃,或是嫁入高門,過人上人的生活;還是嫁給門當戶對之人,眼看著母親兄長落入泥潭,都看你了?!?/br> 原本還沉浸在父親去世打擊之中的薛寶釵聽到這話,當場嚇傻了,等想明白了這話的意思,立刻噙著眼淚,淚汪汪地開始跟著嬤嬤學習她能學習的所有。 琴棋書畫詩酒茶,管家女紅看人心…… 她就像是個不知疲倦的機器,急切地想要抓緊每一瞬,試圖將這世間的所有知識都往自己的腦子里填。 薛寶釵小小年紀,還是個rou嘟嘟的沒抽條兒的小女孩兒,卻因為擔負起了一家三口的未來,而慢慢失去了所有童心與愛好,連臉上的笑容,也越發規矩僵直,沒有一絲小孩兒活氣。 薛姨媽不忍兒子受苦,便只能眼睜睜看著女兒受累—— 能者多勞,女兒既然有這方面的天賦,又沒被人拿著鞭子在屁股后面追,而且她自己看起來也挺喜歡,她好像也沒必要去阻攔…… 薛蟠倒是心疼meimei,可他一見到舅舅就害怕,更不敢違逆舅舅的意思,只能時不時從街上買些小玩意兒送給meimei,希望她能多笑笑,能輕松一點兒。 等到趙姨娘再次生產,且生了個兒子的消息從京城傳來,距離薛家家主離世也有好幾個月了。 與這個消息一并傳來的,還有賈敬之妻懷孕的消息。 還有元春的未來,也在各方拉鋸之下,終于定了下來—— 明年小選,送元春入宮。 賈敏從母親寫來的信件中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驚得打翻了桌上了硯臺。 “王家瘋了嗎?怎么能讓元春小選入宮?”賈敏不敢置信地將信件翻來覆去地看了好幾遍,可上面的文字沒有一絲改變,“元春好歹是榮國府嫡長孫女,就算入宮也該走大選,王家怎么敢如此羞辱榮國府?” 林如海聽了,表情也不太好看—— 任誰親戚家出了一個伺候人的宮女,面兒上也不可能好看。 若是對方家境貧寒,只能入宮求活倒也罷了,可元春卻出身榮國府,根本就沒必要進宮走這一遭! 林如海嗤笑一聲:“那王子騰只怕一心想要將元春送進宮里搏富貴呢,可惜皇上不是個貪戀女色的,登基好幾年了也一直沒說要選秀,偏偏元春的年紀一日大過一日,眼瞧著就要錯過選秀的年紀了,王子騰可不就急了嗎?” 元春今年十六,虛歲十八。 而皇家選秀有明確規定,秀女年紀一般都在十三到十七之間。 可今年皇上不選秀,下一屆就要拖到三年后。 三年后,元春就算是實歲,那也十九了,根本就沒有入宮的機會了。 王子騰想要將元春送進宮也不是一日兩日了,就這么放棄,他如何甘心? 只要他不放棄讓元春入宮的想法,元春入宮的結局就無法改變。小選入宮,自然也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賈敏面色陰沉:“母親怎么連讓元春小選入宮都能答應?若是消息傳開,賈家的姑娘以后還能找到好人家嗎?” 可老太太又能怎么辦呢? 賈政管不了王氏,也不敢與王子騰爭論;王氏滿心滿眼都是皇家的富貴,對兄長的決定那是恨不得雙手雙腳都抬起來表示贊成。 若是元春不愿入宮也就罷了,可她卻對王氏的話言聽計從,老太太就算想要阻攔,對上元春乞求的眼神,也只能放棄。 人自己想要往宮里鉆,覺得自己入宮一定能登上高位,她一個老婆子,何必去阻攔別人的前程?若是阻攔成功,這孫女豈不是要恨自己一輩子? 元春以前在老太太身邊的時候,還算通情達理,可等回到王氏身邊后,便被教養得沒了腦子,老太太也是心累,早就不想管了。 于是這事兒就這么定下了。 賈敏倒是想要勸勸元春,但她如今遠在金陵,通信不便,能說服元春的幾率幾乎為零。又想到自己與王氏的恩怨,最后還是打消了這個想法。 只是之后很長一段時間,賈敏的心情都不怎么好。 等從其他人口中知道,王家竟然在薛家嫡女身邊放了個宮里出來的教養嬤嬤后,賈敏對王家的觀感那是蹭蹭蹭地往下掉,哪怕在宴會上遇見了王子勝的妻子,也會裝作沒看見,根本懶得搭理她。 這王家若真覺得入宮是好事兒,怎么不將王家姑娘送進宮? 林柳知道這事兒已經是很久之后了,她這段時間與季崧一直忙著布莊的事兒,就算是每日早上的請安都來去匆匆,根本沒時間打聽這些八卦。 等到他們之前買來種棉花的土地終于開花結果,那雪團兒似的棉花被采摘下來,運送到各處布莊與織戶手中,一切都走上了正軌,林柳才有了空閑時間,也才知道了這些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