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頁
云海堅持認為,最近發生的四起案件跟崔仁民的案件有關聯。 他說,心理咨詢中的“安慰劑效應”就是俗話說的心理安慰作用,利用的是暗示的力量。 比如一個失眠的人求助心理咨詢師,心理咨詢師給了他一盒有助睡眠的神藥,那人服用后果然不再失眠。 事實上,那只是一盒維生素,而那個失眠者只是受到良性暗示、精神放松,所以治愈了失眠問題。 這個就是崔仁民采取的心理暗示,只是他的心理暗示不是積極正面的,而是一種消極的惡性的暗示。 關于心理暗示真的能殺人的說法。 蕭默以前看過一篇報道,美國一個很真實的測試,一個人犯了罪被處以死刑。死刑是割腕流血致死,但是在行刑者割完了以后,有人在旁邊放了一盆水,讓水流一滴一滴的往下掉,犯人以為是自己的手腕在不停的滴血,認為自己死定了,所以他很快就死了。其實他的手腕的傷口早就愈合了,不過是給自己下的一個必死的心理暗示而已。 可是,崔仁民一直在監獄里關著,他總不能像神仙一樣,隔著千山萬水也能給別人心理暗示吧! 關于這么特別的犯罪問題,大家還都特別好奇。 特別是亞男,她說:“心理暗示真的有那么神奇嗎?這個崔仁民真的有那么厲害嗎?說得我倒想會一會這位大神,我倒想看一看,他有什么過人之處?!?/br> 齊南嘿嘿一笑:“你就不怕他將你給催眠了,讓你有仇的報仇,有冤的報冤?” 亞男道:“一看你就是思想開了小差,人家都說了,心理暗示需具備三個條件,首要的條件就是暗示的對象有心理方面的問題,才能趁虛而入。而我,健康得很。退一步來說,我沒有仇人,如果真的被暗示了,我第一個就找你,誰讓你成天總愛跟我抬杠來著?!?/br> 一旁的馬黑牛開起了玩笑:“人家瘋子都不會承認自己是瘋子,你有沒有心理方面的問題,有可能自己都不曉得。我懷疑你成天將自己整得跟個假小子一樣,怕不是也是一種心理疾病?!?/br> 這一幫人表示贊同,但扯得有點遠了。 但也有表示懷疑,這個人就是向來很理性的孫浩然。 他說:“如果心理醫生都這么厲害的話,隨便給個心理暗示,病人就可以出來殺人,這社會不安定因素就多了去了?!?/br> 云海瞥了他一眼:“兄弟,這是真實的案例,不是弄虛作假。厲害的心理醫生多得很,但跟崔仁民一樣變態的心理醫生那是極少數,所以你的擔心是多余的?!?/br> 蕭默有疑問:“云海,我想知道你認為這幾起案件與崔仁民關聯的原因,心理醫生多了去了,我相信心理暗示應該不是什么特別高深的學問。在我看來,心里暗示應該就是我們常見的催眠術而已。這個人就不能是除崔仁民以外的任何人嗎?” 云海慢條斯理:“說實話,其實我并沒有根據,全靠直覺來的。我在泉城監獄時見過崔仁民一次。這家伙狡猾得很,他什么也不肯透露,但他的眼神透著一股神秘感,讓人琢磨不透,臨走的時候,他的笑讓我覺得非常不舒服?!?/br> 蕭默:“我在想,這個被催眠的人會不會是跟崔仁民一同關在監獄里的人?后來刑滿釋放了?” 云海:“在我去見崔仁民之前,我也是有跟你同樣的想法的,但我去了之后才知道。因為他的身份特殊,而監獄里犯人又是魚龍混雜,屬于特殊群體,所以警方考慮其危險性,將其單獨關押的。所以,他平時除了接觸獄警之外,沒有與外界接觸的可能性?!?/br> 第12章 與崔仁民的會面 F省第三監獄位于泉城郊區,穿過長長的幽暗的過道,過道的盡頭那個不大的房間。 崔仁民就被關在那里面。 監獄的張警員與崔仁民算是打交道最多的。 他說:“在我看來,崔仁民與一般的囚犯沒什么兩樣,他很聰明,也很聽話,也許他并不像傳說中的那么讓人害怕?!?/br> 云海在一旁冷不丁地來了一句:“張警官,你確定沒有被崔仁民洗過腦?” 這么一句話成功地將天給聊死了。 云海在門口站住了:“蕭默,為了不影響你的判斷,我就不進去了。不過,我要提醒你的是,你與他對話的方式最好嚴肅一點,不要太過于隨意。不是我危言聳聽啊,你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被他牽著鼻子走,話題永遠不要偏離主題?!?/br> 崔仁民時年36歲,在蕭默看來,符合心理醫生在他心目中的印象,戴著一副茶色眼鏡,皮膚白凈,斯斯的樣子。 蕭默覺得用白面書生來形容他最為合適。 與蕭默的心理醫生路易斯比起來,崔仁民更符合心目中心理醫生該有的樣子。 路易斯,更多的時候給蕭默的感覺他是一個冒險家似的,跟云海一樣,喜歡戶外運動。 崔仁民正坐在桌前看書,見到蕭默進去,立時對蕭默展開了一個笑容。 說實話,蕭默有些緊張,以往,自己每次去路易斯那邊的時候,總是最放松的時刻。 崔仁民的笑容很和煦,但就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有一種莫名的緊張感。 蕭默將這歸功于云海的忠告,他有點危言聳聽的感覺。 開場白是這樣的:“崔醫生,我是春陽市刑警隊的蕭默,很高興認識你,我有一些問題想跟你談談?!?/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