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節
漱鳶抬了抬手,朝那盒子一揚下巴,問道,“元公公,這是何物?!?/br> 元珞答,“回公主。這是大角觀每日供奉的金丹,眼下到了大家該服藥的時辰,奴這才呈上來的?!?/br> “每日?” 漱鳶蹙眉吸氣,漠然薄怒道,“父親現在每日都服食么?那些身邊侍奉的人,為何不規勸?” 元珞弱聲說是每日服食,然后對于后面的質問,卻是面露為難,支支吾吾起來。 漱鳶聽出了意思,大概這事情是誰都勸不住的。她攬袖嘆息,沉思片刻,吩咐道,“這樣吧。以后父親食用完丹藥后,叫太醫令奉上參湯??偝赃@些也不是辦法,不如用參湯平衡一下丹藥的藥性?!?/br> 元珞說是,然后試探道,“陛下那頭若是問起……” “便說是本宮執意要人送過去的。父親,會理解的?!?nbsp;漱鳶不假思索地回了他,然后正要拂袖離去,忽然想起來什么,又叫住了元珞,微笑道,“元公公,近來宮中有些關于本宮的傳聞,不知公公可知?” 元珞神色溫和,恭敬答道,“奴不曾聽聞?!?/br> 漱鳶看了看他的表情,然后不再多言,只是簡短地說了一個好。 宮里人總是小心謹慎,看見了說沒看見,聽見了說不知道,這都是舊慣例了。 漱鳶仔細想了想,這種傳聞可是事關宰相與皇宮內眷的,即便是有宮人聽見了傳言,也斷斷不敢直接叫圣人聽見。唯一有這個底氣和膽子告訴父親的,大概只有跟了他多年的貼身內侍了。 元珞對父親很是忠誠,若是從別人那聽說了她和房相如的風言風語,就此悄悄地稟告皇帝,倒也不是什么怪事。他作為父親的心腹,是一定會將所看所聽,全數告知的。 可是,他究竟是從何處聽來的,源頭又在哪里,便不得而知了。 就她和房相如在大慈恩寺一起同行這事情,算起那些目睹過他們的人,若較真的一一細想,也是有一些的。 比如,當日去拜佛的香客,寺院里的和尚,隨侍的幼蓉,她的車夫,還有臨走前遇到的寧九齡。 懷疑香客和和尚,這似乎不是個明智之舉。天南地北的香客那么多,且大多是百姓,應該是不會認出來公主和宰相的樣子的。 而寺院里的和尚,這些紅塵之外的人,一向講究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便是看見了,也不該會如街頭婦人一般喜歡嚼舌根。 那剩下的,只有幼蓉,車夫,和寧九齡了。 漱鳶回了宣徽殿,屏退了左右,自己則進入書室。 公主要獨處,冬鵑幼蓉都明白。趕緊吩咐內侍和其他宮人出去前將筆墨紙硯都備好,幼蓉則走到金籠前,點了一粒降真香,又拿著香勾將下頭沉積的香灰整理好,立即拉起屏風與冬鵑一同退了出去。 降真香其實就是蕓香,不似平日用的翠云香那么濃烈,且燃燒的時候煙柱是直行,不會彌漫的四處都是,干擾讀書寫字的視線。公主很講究,入書室只燃降真香。 幔帳重重,日光自窗外照了進來,有細碎的塵埃在光道中打著旋。漱鳶坐在案幾前,執筆點墨,緩緩在紙上寫下三個人的名字。 幼蓉車夫寧九齡 大概問題很可能就出現這三個人身上了。 她重生前的日子從來都是無憂無慮的,心也很大,從來不在意這些小事。當了小半輩子的公主,不曾像這般費心過什么。 可現在卻不一樣了,書案前推理籌謀,倒是有幾分宰相的風范。大概是相處久了,自然就有幾分影響。 這三個人,到底誰在背后將她和房相如在一起的事情說出去的呢? 若說是那個車夫?他是宮里的老內侍了,從舊府邸跟過來的,并不是個多話之人。而且,他一直在寺院外頭等候,并未進入,應該不會知道房相如來尋他。所以,車夫看見宰相的時候,應該是她同宰相一起回來的那陣。 漱鳶思索片刻,拿筆將車夫劃去。 接下來便是幼蓉和寧九齡了。 幼蓉一直跟在她身邊,在房相如找到她后,她就將人支開了。不過,這也證明不了什么。 又想幼蓉一直服侍她,很是細心周到,對于她的那些事情,從來不多問,雖然只比她大兩三歲,可行事穩重,不大像那種愛散播傳言的宮女。 漱鳶聞著那淡雅如蘭的降真香,思緒漸漸凝固起來。幼蓉從來都是周到之人,她那些挑剔的習慣,或者是獨特的喜好,幼蓉都會清楚的記得,且辦的很好。倘若那日跟她去的是冬鵑,她倒是還有幾分懷疑的可能。畢竟冬鵑平日話多一些,保不準說漏了。 可若說是幼蓉在背后出言亂語,她還真不敢相信。 那剩下的,便是寧九齡了。 其實她當時一開始最想排除的就是寧九齡,倒不是因為喜歡或是偏心。只是覺得,他看著為人正直又坦蕩,就連房相如都曾經贊揚過幾分。 房相如看好的人,能會錯嗎? 可是如今看來看去,只有他最可能了,再加上當時她撩開斗笠的面紗,直接和他打了個照面,又多說了幾句話,那時候房相如也是在場的。 再加上她那日和他道別的時候,他非得要再三相送,她沒辦法,只好推說,還與房相有些事情要談,叫他送回去就可以了。 筆尖半懸著,公主遲遲不肯下筆,終于那飽滿的墨汁滴落下來,在紙上暈開成一朵墨蓮似的痕跡,終究是沒有將這兩人任何一人劃去。 大概是重活一世變得小心翼翼了,就連對信任的人也要保留幾分。幼蓉也好,寧九齡也罷,既然是有嫌疑的,那就總要注意幾分。 漱鳶對此并不覺得悲哀,可能是上輩子徹底嘗過了背叛的滋味,所以這一次無論發生什么都不足為奇了。 —————————————— 聽說貴人有請的時候,寧九齡還站在太平坊里的論臺前頭聽兩位自稱某官門客的辯言。 題目是論西漢的邊境之策。 國子監在務本坊,與太平坊對稱。這一片算是長安考生們最愛聚集的地方,位置算是稱得上‘天子腳下’。 那些經不住長安城繁華的誘惑的考生,大都往西穿過一條街,直接進了平康坊,給里頭的紅巾翠袖寫詩去了。 而那些好學守禮,耐得住寂寞的,都往東進了太平坊,湊在論臺前聽一聽最新的時態和熱門的策論。 “是寧侍郎家的郎君寧九齡么?” 寧九齡正聽著入神,忽然身后有人拍了拍他。 一回頭,見此人陌生,寧九齡不禁疑惑起來,回禮后,又問,“正是。敢問您……” “主人有請。勞煩隨咱家走一趟?!?/br> “主人?” 寧九齡有點摸不著頭腦,可一聽那人自稱是‘咱家’,便推知定是宮里的貴人了,他環袖再拜,探聲問道,“敢問貴家主人是……” 內侍低聲道,“郎君去了便知?!?/br> 跟著內侍一路走過去,見太平坊坊口那里挺著一輛牛車,車上雕刻精致,很是眼熟。 走近之后,內侍對著車門道,“主人。人到了?!?/br> 車里傳來悠悠柔柔的一聲,“請上來吧?!?/br> “郎君請上車?!?/br> 寧九齡有些猶豫,看了看內侍,可他卻一言不發,守口如瓶。這時候,車里一聲熟悉的輕笑,朝外頭道,“子彥,不記得我了?” 寧九齡恍然大悟,當即眼中華光一閃,脫口而出,“原來是公主殿下,子彥失禮?!?/br> 車窗的簾子掀開一角,露出公主的下顎和朱唇,她笑了笑,低聲道,“今日下午特來尋你,料想你在太平坊聽辯辭,果然如此?!?/br> 寧九齡再三拜過,這才上了車,進去之后,只聞到車里暗香彌漫,很是華貴。他第一次坐進公主的車輦,心里不由得誠惶誠恐,臉色慢慢紅了,道,“臣失禮了?!?/br> 漱鳶微微一笑,道,“不必緊張。你我是朋友?!?/br> 寧九齡連忙垂眸,問道,“公主近來可好?上次大慈恩寺一別,再未遇見公主了?!?/br> 漱鳶淡淡笑了下,點著頭道,“都好。你近來如何?” 寧九齡回答:“臣一切都好?!?/br> 他言畢,總覺得公主和從前比似乎變了不少,變得對他有些疏遠冷淡,多了很多距離感。 公主沉默,車里也就沉默。寧九齡被這一陣綿長的默然弄得格外緊張,這里仿佛將外頭的喧囂都隔離開來了似的,像大理寺審問的牢獄。 他的手在膝蓋上不由得抓緊成拳,過了很久,才小心問道,“不知公主來找臣有何事?” 漱鳶將他的一切小動作都看在眼里,如此,她沉默的目的也就達到了。敲山震虎,雖然寧九齡不是虎,可到底也要先打壓一下。 聽他這么問了,漱鳶也不再靜默,抬眼看向他,很是溫和,道,“快要考進士科了,你準備得如何了?” 寧九齡微微愣住,卻還是老實回答了,“準備得差不多了,臣會盡力而為的?!?/br> “可有請教過房相?” 寧九齡道,“不曾。房相是副考官,臣更改避嫌才是,所以一直沒有去拜訪?!?/br> 她的眼神忽然變得冷淡幾分,語氣毫無波瀾道,“你如此知禮,房相也待你不薄。既然知道當該避嫌,為何還大肆宣揚你和房相交往甚密之事。生怕別人不知道嗎?” 公主開門見山直截了當地說了,只是沒有直接說明傳聞的對象,就是為了想聽聽他如何說。 果然寧九齡大驚,環袖拜首道,“臣不敢!臣一直敬仰房相,如何會做這種事?” 漱鳶道,“若不是你親口說過你在大慈恩寺見過房相,如何現在宮里傳聞漫天,說你悄悄賄賂考官,欲套得考題?” “臣斷斷不敢!臣若是真有此意,早就去房相府上拜訪了,可臣一直沒有這樣做,那賄賂一事又從何說起!定是其中有誤會?!?nbsp;寧九齡當即就十分詫異,連連解釋,滿目冤情。 漱鳶深鎖眉頭,“哦?那為何都說,你自稱與房相在大慈恩寺見過?甚至大肆炫耀?” 寧九齡緊張得思緒紛亂起來,一時之間也不知道如何解釋,忽然,他想起來什么,趕緊抬頭稟告,“臣的確是說起過見過房相一事……” “和誰說的?” 寧九齡額角冒汗,慢慢拱手,皺眉道,“臣那日同宋公子一起溫習,無意中問起宋公子為何不回去。然后順口說了一句……在大慈恩寺見過房相……和公主?!?/br> 漱鳶忽然聽出了破綻,原來是宋洵。那便是了!寧九齡果然還是太年輕!不成氣候。 漱鳶定定地看他,“旁邊可有旁人?” “當日很多人一起溫習……不過,臣是同宋公子同案的。料想是被旁人聽去了什么……” 寧九齡悵然頹喪,垂下手低聲道,“是臣失言……引旁人誤會?!?/br> 失言的確是失言,可被有心人利用,也不是他的錯。雖然,也有可能是旁人胡亂聽去,斷章起義,可這宋洵,嫌疑最大。 漱鳶臉色緩和幾分,虛扶了他一把,曼聲道,“罷了,如今總算知情。我在宮中聽聞的時候,起初還不信,想起你是我的朋友,這才趕出來問一問。你沒有故意為之,那便是好的?!?/br> 寧九齡不起身,垂頭道,“是不是給房相添麻煩了?!?/br> 漱鳶淺淺抬了下嘴角,不咸不淡道,“你要記住,禍從口出。以后入仕,也要慎言?!?/br> 寧九齡懺悔抬袖,道,“公主教導,臣記住了?!?/br> 他到底還是無心的,漱鳶想,房相如也不算看錯人,只是寧九齡缺少經驗,還需要好好歷練。 “你也快成婚了吧。以后,要更穩重了?!?/br> 她面色溫和下來,事情總算搞清楚了,她也放松了幾分戒備,溫聲叫他坐回去。 寧九齡聽罷,沉默一陣,慢慢抬眼,復雜道,“臣先推辭婚事了?!?/br> “哦?為何?” 漱鳶倒是有些吃驚,這婚事幾個月前還有呢,如今竟告吹了。 寧九齡看了她一眼,見公主眨了眨眼很是不解,他欲言又止,然后簡短道,“臣心里有喜歡的人了。不能對不起別的姑娘?!?/br> 漱鳶看見他臉色微微紅了,眼睛定在她臉上久久不語。忽然,她大概也明白了幾分,有些尷尬,趕緊揚聲拐彎抹角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你父親可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