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節
無所謂,老子當年被兩任知府穿小鞋都沒怕過,如今孩子們都送走了,老子怕個屁! 鄭老爺光棍的很,大大方方住進了誠王府,我們就是結義兄弟,我們還是親家,我們就是穿一條褲子的,你想打我,你來??! 他這樣豁出去,那些找茬的人反倒虛了起來。 再說太子,他沒有遵從皇帝的詔令去西北,心里知道自己和父皇算是翻臉了。如今西北在父皇和老五手里,他不能再坐以待斃了,只能先給自己正了名分,才好行事,一個太子,說出去總是差了些。 在以周家為首的一群人簇擁下,太子終于登基了。 為了表示自己心系父皇,太子拒絕了三次,第四次終于勉強同意了。 太子登基的前幾天,莊大人辭官了。莊大人是朝堂上的中流砥柱,太子始終不同意他告老,但莊大人交了三次辭呈之后,眼見太子要無詔登基,直接就不去上朝了。 太子也不能硬來,莊大人是父皇跟前第一人,若是自己剛登基莊大人就辭官,他臉上也無關。他仍舊保留著莊大人吏部尚書的官位,派了太醫進莊家,讓莊大人養一養身體,等大安之后,再回來為國效力。 太子登基后,立刻發了第一道圣旨,著宣王奉大行皇帝回京安葬。 皇帝在西北很快就收到了這個消息,他很平靜地接受了這個現實。他是做皇帝的人,比誰都了解皇權的骯臟。所以他一直努力,想盡了一切辦法,想讓自己的兒子們少一些骯臟,多一些人性。但他沒想到,他做出的努力越多,兒子們之間越是分崩離析。 皇帝在心里嘆口氣,朕不如母后活得通透。朕以為能保全你們,最后卻是朕害了你們。 皇帝一個人沉思了一會兒,然后對著來送消息的韓總督揮了揮手,“你去把老五叫來?!?/br> 五皇子一直守在這邊,很快就過來了。 皇帝讓他看了看太子發來的“圣旨”,“朕已經是個死人了?!?/br> 五皇子連忙跪下,“父皇,兒臣心里只認父皇,請父皇吩咐?!?/br> 皇帝又擺手,“起來說話?!?/br> 五皇子站在了一邊。 皇帝問韓總督,“韓愛卿,你說朕該怎么辦?” 韓世梁是皇帝心腹,現在手握二十萬兵權,控制住了北邊三省,自然不會去認太子為主,“陛下可要回京?” 皇帝冷笑,“這個逆子說朕是大行皇帝,朕回去了站在他眼前,他也會說朕是個假的?!?/br> 韓世梁道,“陛下,朝中并非全是指鹿為馬之人,臣聽說莊大人辭官,誠王罷朝,可見人心還在陛下這里。臣愿意護送陛下回京,太子雖然登基,但各方兵權并未全部收攏,臣建議就趁著這個時候回京,再等下去,若是倒戈的人太多,于陛下不利?!?/br> 皇帝半晌后嘆了口氣,“就照你說的做,韓世梁聽旨?!?/br> 韓世梁立刻跪下,“臣在?!?/br> 皇帝言語利索,“命你立刻點十二萬人馬,隨朕回京?!?/br> 韓世梁聲音洪亮,“臣接旨?!?/br> 皇帝又道,“宣王與朕同行?!?/br> 五皇子也應諾了。 皇帝心里清楚,此次回京,肯定少不了會流血。他心里仍舊在糾結,不行自己就退位算了?也省得血流成河百姓遭殃,但這個逆子這樣的做法,如何能是個明君。 五皇子看出了皇帝的糾結,加了一把火,“父皇,不知道母后和大皇兄現在怎么樣了?” 這一句話頓時提醒了皇帝,他想起了太后和他說的話,想讓你所有的兒子都活得久一些,那你自己就要活得久一些。 自己不在京城,皇后和大皇子危矣。被廢掉的嫡長子,從來沒有好下場。 不光是這母子兩個,怕是別的兒子早晚也沒有什么好日子過。 五皇子一句話,堅定了皇帝的主意,他必須回京。就算和那個逆子打一仗,他也要回去。 五皇子說的一點不假,京城里早就翻了天了。 太子登基后,先忙著抓兵權,然后就是封賞問題。 在周家和他的一群心腹協助下,京城里的兵權已經被他抓了一大半,剩下的也都是墻頭草。 至于封賞,太子也絲毫不小氣。周大老爺被認命為吏部左侍郎,莊大人不在,他就是吏部第一人了。太子的岳父和他的一堆心腹,全部被安插在了重要的職位上。 然后,他給大行皇帝定了謚號,又封了李太后為太皇太后,并同時封了兩個太后。 孫皇后和周貴妃同時被封為太后,然而,孫皇后沒有接旨。 孫皇后住在昭陽宮里不出來,讓人給太子送了一句話,不見大行皇帝遺體,本宮就是皇后,不是什么太后。 這養母子兩個其實早就翻臉了,之前皇帝在的時候,維持著表面的和平,現在皇帝被太子定為死人了,自然不會把孫皇后放在眼里,他讓太子妃,哦不,新皇后來勸孫皇后。 新皇后才封了兩天,因為孫皇后不肯搬家,她仍舊住在東宮里。 新皇后給孫皇后行禮,“母后?!?/br> 孫皇后冷冷地看著她,“恭喜你,飛黃騰達了?!?/br> 新皇后趕緊再次行禮道,“母后,兒臣在母后面前,哪里敢說這些話?!?/br> 孫皇后垂下眼簾,“說吧,你來有什么事情?” 新皇后斟酌了下語言,“母后,父皇已逝,兒臣與陛下都很痛心,請母后節哀?!?/br> 孫皇后倏地睜大了眼,看著新皇后。 她死死盯著新皇后,新皇后因為被孫皇后打壓久了,忽然見她這樣,心里起了一絲膽怯,“母后?!?/br> 孫皇后起身,走到了新皇后面前,劈手抽了她一個嘴巴子,“誰告訴你陛下死了的?太子嗎?不忠不孝的東西,陛下還好好的在西北,他就迫不及待的登基了。想讓本宮搬家?死了這條心吧,大不了本宮就吊死在這昭陽宮?!?/br> 新皇后雖然挨了一巴掌,但她來前就做好了思想準備,知道孫皇后肯定不會妥協,只能繼續軟硬皆施,“母后,咱們婦道人家,哪里知道外頭的事情。六meimei還小,母后慈母心腸,總要為meimei考慮?!?/br> 孫皇后毫不軟弱,“哼,太子登基,早晚本宮母子幾個都是個死。既然注定了要死,站著死總比跪著死要體面些。本宮不妨告訴你,你以為你做了皇后就贏了?早著呢,本宮做了這么多年的皇后,生了嫡長子,還不是這個下場。周家兩個妃子呢,本宮就等著看你們再怎么殺個你死我活?!?/br> 孫皇后一句話就說到了新皇后心坎了,新皇這回可真是大方,封了皇后不假,周家姐妹兩個都封了妃子,周良媛封了貴妃,周昭訓封了賢妃,只有孫良娣,現在還是個良娣,仍舊跟著孫皇后一起住在昭陽宮里。 新皇后雖然心里不安,也不能說丈夫什么,畢竟她是靠著丈夫才做成了皇后,她爹之前得罪了孫家,新皇并沒有忘記,這回把她爹提到了一個重要的位置,絲毫不比周家人差。 夫妻一體,新皇后又道,“母后愿意住在昭陽宮,兒臣自然不能讓母后搬家。兒臣繼續住在東宮,等父皇回來了再說。兒臣過來,一則是陛下有命,讓兒臣來告訴母后,自從過繼到母后名下,陛下就把母后視作親生母,恭王殿下如今淡泊名利,陛下自然也不會為難他。等六meimei大一些,滿朝俊才,隨六meimei挑選。只要母后接了旨意,孫家舅父就是承恩公了。孫家舅父原就有世襲的侯爵,如今兩重爵位在身,這份榮耀多體面吶?!?/br> 新皇開的條件很優厚,只要孫皇后服軟,承認他新皇的地位,他可以保全孫皇后的一雙兒女,還能讓孫家繼續榮耀。 只要孫皇后點頭了,就算回頭皇帝真回來了,他也可以說是奉母命。 孫皇后忽然笑了,“你投錯了廟了,太后娘娘還在呢,她是咱們家的老祖宗,本宮一個做兒媳婦的,豈能越過婆婆做主?!?/br> 新皇后賠笑,“皇祖母又病了,兒臣還想請母后帶著我們一起去伺疾呢?!?/br> 新皇后的意思是想請孫皇后去說動李太后,承認太子的皇帝名分。祖母和母親都認了,就算爹回來了,他這個皇帝也能坐穩了。 李太后可不傻,立刻就病了。 她兒子生死不知,孫子奪了老子的位置,她雖然沒辦法,但可以裝聾作啞。 孫皇后再次拒絕,“你回去吧,告訴太子,不見陛下面,本宮不接旨?!?/br> 和孫皇后一樣硬氣的還有劉文謙。 新皇登基那一天,他連去都沒去,就在家里喝酒,還把鄭老爺也留下了,兄弟兩個邊喝酒邊說閑話。 劉文謙問鄭老爺,“大哥,你可要辭官?” 皇帝成了死人,劉文謙現在喊鄭老爺又恢復了以前的稱呼。 鄭老爺喝了口酒,“辭官也行,俸祿又少,天天受氣。我年紀也不小了,老三做到了三品,要是以后形勢不好,我們一家子的前程有限,不如辭了算了?!?/br> 劉文謙哼了一聲,“大不了就是打一仗,皇兄手里有二十萬軍隊,怕個球。太子就算把我們都掛在城門口,皇兄估計也不會手軟?!?/br> 鄭老爺低聲道,“不好這樣說陛下的?!?/br> 劉文謙有些不滿意,“要不是他糊涂,哪里有今日。兒子們爭來爭去,他還總是睜只眼閉只眼,這下子好了。你說他好好的待在京城不就好了,非要出去。要是他早些年就把太子定了,大皇子哪里會驚慌失措昏招頻出。嫡長子不立,立個庶子,還過繼給皇后,打量別人都是傻子?!?/br> 劉文謙說起皇帝來是一肚子牢sao,鄭老爺不好附和,只能默默聽著。 太子登基三天了,他還不去上朝,立刻有御史彈劾他,誠王目無陛下,肆意妄為。 劉文謙也不辯解,隨便吧,你們愛怎么樣怎么樣。 這一天,劉文謙正在家里歇著,忽然家里來了幾個人。他慢騰騰起身,帶著鄭老爺一起去了前院。 為首的是新皇身邊的內侍,旁邊還跟了一隊侍衛,侍衛首領正是鐵桿的周家黨。 內侍傳了新皇的口諭,著誠王進宮覲見。 劉文謙問道,“陛下回來了嗎?” 內侍被噎了一口,“王爺,大行皇帝尚未回京,這是陛下的口諭?!?/br> 劉文謙雙手背在身后,“本王的王位是皇兄封的,皇兄生死不知,本王無心當差,請轉告太子,等皇兄歸來,本王必定立刻回去當差?!?/br> 內侍立刻呵斥他,“王爺慎言,陛下已登基,王爺不可不敬陛下?!?/br> 劉文謙回身,用后背對著他,“本王只聽說過,父子傳承,父無命,子豈可私自上位。本王等皇兄回來,若是皇兄真不幸遇難,本王立刻辭官給皇兄守靈。若是皇兄還在,他說傳位給太子,本王立刻去給新皇磕頭賠罪?!?/br> 他這話等于就是不承認新皇的地位了,新皇已經失去了耐性,這一行人來之前就得到了新皇的暗示,若是誠王不就范,押進宮。 這會子劉文謙這樣口出狂言,內侍氣得兩眼發白,旁邊那個侍衛首領冷笑一聲,立刻抽出刀,“陛下有命,誠王與宣王勾結,意圖造反,立刻收監?!?/br> 他嘴上說的是收監,可那刀卻直接對著劉文謙砍了過去,明眼人一看就是想傷人。 他私自揣度新皇的意思,不殺一個立威,不論是太后、皇后還是孫家,都不會妥協。孫家是皇后娘家,暫時不能動,只有誠王,他兩個女婿都是宣王黨,如今又不尊新皇,在這些人眼里,最該殺了祭旗! 當然,殺人他還是還不敢的,但讓誠王吃些苦頭,說不定他回頭還能得賞。 劉文謙因為背對著他,不知道此人已經對著自己舉起了刀,但旁邊的鄭老爺看的清清楚楚。 鄭老爺急了,立刻大喊,“王爺快逃!” 他的聲音急,侍衛首領的刀更快,鄭老爺顧不得了,直接撲了上去,用自己的軀體生生接下了這一刀! 那一刀直接砍在鄭老爺背上,頓時,鄭老爺的整個后背都紅了,他本來緊緊抱著劉文謙,因為劇痛,雙手無力,倒了下來。 內侍嚇了一跳,立刻大喊,“住手!” 劉文謙也反應過來了,等他看到后背被鮮血染紅了的鄭老爺,頓時目眥欲裂! 他立刻大喊,“叫太醫!” 誠王府里的人迅速動了起來,劉文謙把鄭老爺交給了高管事,冷冷地看著那個侍衛首領。 侍衛首領現在心里也在打鼓,他在考慮要不要再接再厲,直接把誠王放倒,就說他口出狂言,為逆王說話。 劉文謙府里也有侍衛,他對著另外一個管事道,“把人都叫來,給我圍起來?!?/br> 誠王府里的侍衛立刻把這群人團團圍住。 內侍大驚,“王爺不可,陛下只是請王爺進宮,并無惡意?!?/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