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節
五皇子點點頭,“本王知道了,你給父皇開些養身的方子?!?/br> 太醫退了下去。 五皇子問韓總督,“韓將軍,太子問責本王,韓將軍可要給本王作證?!?/br> 往常五皇子除了照顧皇帝,別的一句話都不說,今日太子這樣問責,五皇子就不得不開口了。 韓總督心里清楚,太子怕是有了不臣之心,“為今之計,等陛下醒了,只要陛下回一封信,想來就能消除太子殿下對王爺的誤會了?!?/br> 五皇子點點頭,“但愿如此?!?/br> 話雖這么說,但眾人心里都清楚,太子走出這一步,怕是無法回頭了。 五皇子一直在皇帝床前守著,等皇帝醒來后,他喂他吃藥吃粥,還勸慰他,“父皇不在京中,想來二皇兄是著急了。父皇要不要先給皇兄回一封信,安定人心?!?/br> 皇帝冷笑,“朕回信,只會讓他們更瘋狂?!?/br> 五皇子給皇帝擦了擦嘴角,“兒臣倒不怕被人誤會,就怕有損父皇的威嚴?!?/br> 皇帝看了五皇子一眼,“你拿紙筆來,朕給這個逆子下封詔書,我看他敢不敢接?!?/br> 五皇子領命,拿來了紙筆,把皇帝扶了起來,又在皇帝的病床上放了一張小桌子。 皇帝龍飛鳳舞只寫了一行字,“著太子來西北覲見,命誠王監國?!?/br> 五皇子看的瞠目結舌,咽了下口水,然后垂下了眼簾。 鄭訟賢知道詔書內容后后,立刻擔心了起來,太子怕是要謀反了。 劉悅薇也看出了其中的關竅,“三哥,咱們得早做準備了,太子連皇伯父都不顧及,我們怕是會被算成五哥的同黨?!?/br> 鄭訟賢安慰她,“娘子別怕,就算太子反了,陛下還在,能指揮的動韓總督?!?/br> 詔書很快到了京城,太子一接詔書,立刻痛哭起來,“父皇,父皇啊,兒臣不孝,未能救下父皇?!?/br> 哭完之后,他把詔書給諸位大臣們看。 眾人看后心里都打起了鼓,看字跡是陛下的字,但這命令有些奇怪,若是陛下健在,直接回來就是,何故讓太子前去西北,若是陛下不在了,那真就是宣王挾陛下遺體要挾太子和朝廷了。只要太子去了西北,還不如羊入虎口。 周大老爺立刻跪了下來,“殿下,宣王謀反,陛下已經遇害,請殿下主持大局,即刻登基,然后誅殺逆王!” 莊大人立刻呵斥道,“住口!” 太子又哭了起來,“父皇遺體未歸,孤怎么還有心思想這些?!?/br> 立刻有別的人跟著附庸,“請殿下登基,主持大局?!?/br> 附和的人越來越多。 莊大人知道攔不住人心,只問周大老爺一句話,“若是陛下健在,歸來后如何安置?” 周大老爺毫不猶豫,“可尊為太上皇,殿下仁孝,必不會讓陛下受委屈。這詔書不知真假,若是陛下已經遇難,我們豈能讓太子殿下以身涉險。宣王與韓世梁勾搭成jian,手握西北二十萬軍隊,又扣押陛下,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莊大人冷笑,“既然如此,臣老了,請告老還鄉,請殿下準奏?!?/br> 太子急忙道,“莊大人是國之棟梁,沒有莊大人,孤如何能獨自挑擔子?!?/br> 莊大人面無表情,“殿下嚴重了,自殿下入主東宮,一直跟隨陛下聽政,早就能獨擋一面。臣為大周朝效勞了三十多年,如今老了,也想回家享受幾天清閑日子。如今朝中人才濟濟,臣年紀大了,也該給年輕人讓位置了?!?/br> 話音剛落,劉文謙忽然道,“殿下,臣愿替殿下前往西北,迎接陛下歸來?!?/br> 周大老爺冷笑,“王爺何故說這種話,誰不知道王爺和宣王好的和親父子一樣?!?/br> 劉文謙忽然大步沖了過去,劈手抽了周大老爺一個嘴巴子,“你是什么東西,本王去迎接皇兄歸來,輪得到你冷嘲熱諷。從皇兄遇到山石開始,你就像只猴子一樣上躥下跳,今日更是攛掇太子殿下登基。你說,你有何居心,你就這么等不及,盼著皇兄死了,你就是新任的皇帝舅父了是不是?我和宏瑞好不好,是我們親叔侄之間的事,關你屁事!母后沒發話,康王叔也沒發話,你一個外戚,就敢私自說皇位更迭之事,你說,誰給你的膽子!孫侯爺正經的國舅都沒說話,你是什么狗rou上不了的席面的東西,這里有你說的地方?” 劉文謙一邊大聲痛罵周大老爺,一邊對著他拳打腳踢,眾人都看呆了。 要是說前面罵周大老爺的話他還能忍受,最后一句話實在是戳了周家的肺管子。周家為何這么積極,就是想早日扶正。只要太子登基了,就可以追封周貴妃為皇太后,周家就再也不是妾的娘家人了。 周大老爺一邊往后退一邊道,“誠王爺,殿下在上,你豈可咆哮朝堂,眼里還有沒有殿下!” 劉文謙對著他的臉狠狠吐了一口唾沫,“這是我們家的事,跟你有屁的關系。他是太子怎么了,皇兄讓本王輔佐他,本王就說得他!” 說完,他轉頭對太子道,“殿下,此人圖謀不軌,挑撥殿下和陛下之間的關系,臣請立刻誅殺此逆賊?!?/br> 太子沒想到劉文謙忽然發難,還說的冠冕堂皇,且他是皇帝任命的輔政王,莊大人不敢說的話,劉文謙說得。 太子安撫劉文謙道,“王叔息怒,周大人言語有不妥,孤會責罰他。如今西北情況不明,孤豈能讓王叔前去冒險?!?/br> 劉文謙把頭上的帽子一脫,扔到了地上,“本王是陛下任命的輔政王,既然殿下說陛下已經遇難,本王這差事也算結束了,剩下的事情,就和本王無關了?!?/br> 說完,他轉頭走了,直接回了誠王府。 眾人看的眼珠子都掉了,我的個天爺,誠王不要命了,打了周大人也就罷了,怎么還這樣和太子殿下甩臉子,要是殿下真登基了,他難道有好果子吃? 劉文謙回家后就閉門不出,魏氏有些著急,“王爺,孩子們還在西北呢,我是不相信宏瑞造反的,但如今到底是個什么章程,這亂糟糟的要到什么時候啊?!?/br> 劉文謙安撫魏氏,“娘子別怕,我看皇兄肯定沒死,不過肯定傷的不輕。太子之前換了人,就已經回不了頭了。我估摸著要不了多久,太子就會登基。我是輔政王,我若支持他,豈不是對不起皇兄,若是反對,咱們一家老小豈能活命。索性我和他翻臉,你愛登基不登基,我不管了?!?/br> 魏氏問道,“陛下如果還健在,為何不回來?” 劉文謙看了她一眼,“從皇兄被石頭砸中,他就不能輕易回來了。就算他到了城門口,太子說他是假的怎么辦?而且,目前還不知道山石是何人所為,皇兄就更不能輕舉妄動了?!?/br> 魏氏嘆了口氣,“如今往西北那邊去的信件都一去不復返,二丫頭和賢哥兒也沒送回來一個字?!?/br> 劉文謙冷笑,“太子這些日子忙著抓軍權,各處的通信都被他抓住了,豈能讓我們接到信。無妨,他越攔著信,我就越懷疑皇兄還健在。既然這樣,我撂挑子就是對的。退一萬步說,要是皇兄真沒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早晚我也要被打發回來?!?/br> 太子的反應很快傳到了皇帝那里,他這次沒有生氣,而是命令韓總督cao練兵馬,將北邊幾個省迅速控制住。 太子立刻又發了問責書,斥責宣王圖謀不軌,讓他立刻送皇帝遺體回京,皇帝索性直接把五皇子推出來主事。 京城和西北之間的博弈,很快就傳遍了天下。 遠在青州的鄭頌仁知道后十分著急,叔父和宣王好,三弟和妹夫都在宣王那邊,若是太子登基,爹和叔父豈不危險。 鄭頌仁想了好幾天,終于想到個好辦法,他悄悄去找了魏大老爺。 魏大老爺聽他一說,頓時也急了,“這要怎么辦才好,請賢侄拿個主意?!?/br> 鄭頌仁看著魏大老爺,“侄兒說了,魏叔叔莫要生氣?!?/br> 魏大老爺急忙道,“只管說,只要能救人,什么辦法都行?!?/br> 鄭頌仁緩慢道,“我爹娘和叔叔嬸子肯定回不來,如今只能想辦法把孩子們救回來。我有個主意,就是要讓貴府受些委屈?!?/br> 魏大老爺又催他,“賢侄快說?!?/br> 鄭頌仁一字一句道,“請魏叔叔給老太太發喪?!?/br> 魏大老爺瞪圓了眼睛,半晌后xiele口氣,“賢侄這個主意,也是個好主意,我去和老母親商議?!?/br> 魏老太太聽說女兒一家子在京城可能會遇到危險,二話不說就同意了,“正好,我近來總是生病,吃了這么多藥也不見好。今兒晚上我就死了,把棺木給我準備好,擺到大堂里,明日就四處發喪,讓你meimei一家子回來奔喪?!?/br> 當天夜里,魏老太太“斷氣”了,魏大老爺一邊把老娘送到別的地方藏起來,一邊往京城送信。 魏氏接到信之后頓時哭的差點暈了過去。 劉文謙捏著信,半天沒說話,他仔細看了信中的每一句話,又把前后的事情想了想,最重要的是,信是鄭頌仁寫的,他心里覺得這信來的有些蹊蹺。 但蹊蹺不蹊蹺的,這是個好機會。 他當機立斷,讓魏氏帶著幾個孩子回青州奔喪,同時把鄭老爺家的鵬哥兒也帶走。京城已經成了是非之地,把孩子們送走,他就不怕了。 魏氏不同意,“王爺一個人在京城,我如何能放心?!?/br> 劉文謙也不點破這信的問題,只對魏氏道,“我不能走,娘子趁著現在太子還沒登基,趕緊走。這是母孝,娘子出身市井,要回去奔喪,誰也不能攔著你。最重要的是,把孩子們都帶走?!?/br> 魏氏心里一驚,頓時明白了一些,只能點頭,“我走了,王爺千萬要保重?!?/br> 劉文謙抱緊了她,“娘子放心,我會保重自己的。當年南安王造反,我一個小商人都能留下一命。如今我是輔政王,誰還敢殺了我不成?!?/br> 魏氏不再猶豫,立刻向皇后請求,要回青州奔喪,皇后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為防止太子那邊的人攔截,劉文謙當天就把她們娘兒幾個連帶鵬哥兒全部送走,京城里只剩下他和鄭老爺兩口子。 第118章 新皇帝兄弟情深 劉文謙給魏氏等人安排了許多護衛, 其中一名就是剛剛被卸了差事的陸二老爺。 陸二老爺混在侍衛堆里,一點不打眼。 太子二話不說卸了他的差事,他現在就是個白身,留在京城也無用。侄兒身上有爵位走不了, 他索性帶著侄孫一起走了。 陸家已經不是第一次面對浩劫, 陸二老爺非常平靜。好在這次只是罷官, 他一個小小的副統領, 沒了職權,也沒多大用處了。 周家倒是建議過太子把陸二老爺看起來,若是后面萬不得已要和宣王兵戎相見,以宣王優柔寡斷的性子, 他能為陸家人放棄王爵, 未必不會做出別的犧牲。 但太子沒同意。 太子心里清楚,父皇肯定還在世, 宣王其實并不能做主,留著陸家也沒多大用,父皇不會因為陸家而手軟的。今日的陸家, 早就是昨日黃花,除了個陸二郎后勁足,其余人都不在太子眼里。 陸二老爺一路護送著魏氏娘兒幾個回了青州,同時悄悄給兒子傳信, 告訴他自己平安離京。 但陸二老爺絲毫不敢大意, 青州說白了還在太子治下,太子一句話,就能把他們通通捉回來。陛下雖然手握西北, 也鞭長莫及。 等到了青州。魏老太太還停靈在家里, 就等著女兒回來呢。 魏氏還不知道親娘裝死, 一頭趴在棺木上哭得死去活來,劉悅妍夫妻也帶著弟弟meimei們一起跪下磕頭哭泣。 魏老太太的喪事規格在青州算是非常體面的了,知府和知府太太都親自來吊喪。誰也想不到,當初這個市井中平平無奇的老太太,養了個女兒最后飛上了枝頭做了鳳凰,給太后娘娘做了嫡嫡親的兒媳婦,還有兩個親生子。 魏氏帶著兒女們在青州住了下來,時隔多年,她又回到了原來的舊宅里。 鄭家兄弟把宅子打理的很好,當初被劉文謙挖爛了的宅子都已經恢復好了,魏氏心思復雜地住了進來。 她已經知道了親娘詐死的事情,但她必須把這場戲演下去。 為了表示孝順,魏氏準備在青州住三個月,為母守喪。劉悅妍多年沒回來,也要去閆家公婆跟前盡孝,自然也不會走了。 送走了妻兒,劉文謙在京城徹底清閑了下來。 他已經不去上朝了,太子派人來請過兩回,劉文謙婉言謝絕,說是等陛下歸來再說。 太子見他執拗,也不再相邀,他還擔心劉文謙在朝堂上又做出什么不體面的事情來。 劉文謙怕鄭老爺老兩口在外頭被人欺負,親自帶人去把他們請進了誠王府。 鄭老爺也不拒絕,利索地帶著老妻搬家。這些日子他明顯感覺了出來,自從劉兄弟在朝堂上發威了一次,連他這個小小的主事,都開始明里暗里被那些太子黨的人找茬。 好在鄭老爺不是個怕事的,他只管辦自己的差事,你無故找茬,管你是上級還是平級,二話不說就給你頂回去,鄭老耿的外號可不是白叫的。 鄭老爺心里清楚,他兒子和女婿都在西北,如今是妥妥的宣王黨,跑也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