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節
李三爺立刻讓李七奶奶往行宮里送信,李太妃收到信之后,讓劉家人明日去行宮覲見。 已經是二月底了,京城這邊還冷得很,李七奶奶讓人給魏氏母女幾個送來了炭盆,還有幾件大氅。 魏氏親自去道謝,把李七奶奶嚇一跳,“嬸子,不過是些小事情,嬸子不用和我客氣?!?/br> 魏氏笑,“多謝七奶奶關照,我們娘兒幾個沒頭蒼蠅一樣就來了,連城門口朝哪里開都不知道。若不是有貴府引薦,怕是什么事都辦不成?!?/br> 李七奶奶客氣道,“嬸子言重了,原是我們兩家有緣分,不管結果如何,您也是我們河間省的老鄉。嬸子不知道,祖母常常囑咐我們,在京城這邊看到老家的人,不說幫什么忙,管兩頓飯必定是要的?!?/br> 魏氏知道李家人現在不大好和自己說話,過于客氣顯得巴結,但她現在身份不明,人家也不好太親近。說了幾句之后,魏氏就回去了,帶著孩子們一起吃飯。 京城里的菜色和老家還是有些不一樣,這邊更冷一些,大伙兒喜歡吃熱的。李七奶奶讓人備了一大桌的飯菜,葷的素的都有,中間有個大大的熱鍋子,底下放了上等的銀絲炭,鍋子里咕嘟咕嘟冒著熱氣。 魏氏吃著吃著就想到了劉文謙,也不知道他在反賊手里能不能吃飽穿暖。 劉悅薇時刻觀察著魏氏,連忙小聲勸慰,“娘,您別擔心,明兒咱們見了太妃娘娘,要是,要是真有那個命,爹的身份貴重,朝廷必定不會隨便不管他的?!?/br> 魏氏回過神,“好,我曉得了,明日你跟我一起去,別怕?!?/br> 第二天天還沒亮,李七奶奶就來了,把魏氏娘兒幾個都叫了起來。 李七奶奶親自去魏氏房里說話,“嬸子,我家里離行宮且有一段距離,咱們不好讓娘娘久等,我就貿然來打擾您清覺了?!?/br> 魏氏連忙道,“七奶奶客氣了,多謝您來叫我,不然起遲了,豈不是失禮?!?/br> 李七奶奶讓人上了些飯,除了兩個孩子,其余人吃的都是比較干的東西,防止在太妃娘娘面前要出恭,那可就丟人了。 鄭頌賢今日不能去,他留在李家。 娘兒幾個匆匆吃了頓飯,魏氏也沒心思過多裝扮,穿的稍微得體一點,帶著幾個孩子就跟著李七奶奶就走了。 李太妃今日起的更早,她去太上皇那里看了看。 太上皇雖然中風了,半邊身子還有感覺,人也不糊涂。 李太妃面無表情地看著他,忽然道,“陛下,您還記得三十多年前,臣妾生了個克星的事兒嗎?” 太上皇這些日子生病了,脾氣有些大,他見不到杜太妃和南安王,心里清楚,外頭肯定出事了??伤磉吶硕急焕钐鷵Q掉了,那些小女孩子們,李太妃通通放在一個院子里養著,等太上皇死了,她準備把她們都發還原籍。 太上皇每日只能見到李太妃的棺材臉,心里有些不痛快,聽見她說克星的事兒,從鼻孔里哼了一聲。 李太妃冷笑,“陛下,你不過是生一場病,怎么就能怪到我兒子身上去?什么克星,一個小孩子,你是皇帝,他能克到你什么?我實話跟你說,那個孩子他沒死,我把他送出去了?!?/br> 太上皇瞪大了眼睛,他倒是不在乎孩子,而是沒想到李太妃居然會騙他。 李太妃挪開了雙眼,“我在宮里不受寵,卻連生兩個兒子,你的皇后,你的寵妃,哪一個不想弄死我。你就眼睜睜看著她們誣陷我兒子是克星,看著她們搶走皇兒,把我關在皇莊里六年。我不受寵我認了,我本來也不稀罕做你的寵妃。但我兒子難道就該死嗎?都說母憑子貴,我生了兩個兒子,沒得過你一句好話,等我兒子做皇帝了,你還要封杜氏做太后來羞辱我?!?/br> 太上皇的嗓子里立刻呼啦啦響了起來,誰也不知道他在說什么。 李太妃用手摸了摸他的臉,然后笑了,“你看,你們做皇帝的都是這么糊涂。你明明是個□□凡胎,卻妄想自己與常人不同。你吃五谷雜糧,生病有什么稀奇的,你卻怪別人克了你。我把兒子送走了,你不還是照樣會老會生??!” 李太妃放下了手,“希望陛下能長命百歲,陛下放心,南安王謀反逃到南邊去了,我把杜氏送過去了,她們母子很快又會團聚??上Я肆?,她們母子跑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惦記陛下死活?!?/br> 太上皇用能動的那只手狠狠錘了錘床邊,把床頭邊小柜子上的東西都扔了出去! 李太妃呵呵笑了,“陛下何必生氣,等我找回了兒子,我帶他來見你。陛下,你一定要活著,看著我們一家子快快樂樂地生活在一起?!?/br> 說完,李太妃頭也不回地走了。 她才回到自己的院子里,嬤嬤立刻來報,“娘娘,人來了?!?/br> 李太妃忽然激動起來,“在哪里?” 嬤嬤把她往正屋里引,“娘娘先升座,我去偏院帶她們過來?!?/br> 魏氏和劉悅薇正在偏院里等著,母女兩個一人抱一個孩子,心里都有些打鼓。 元寶和蘭姐兒都乖巧地依偎在娘和jiejie身邊,大氣不敢出一個,李七奶奶在一邊陪著,到了李太妃這里,她也不敢過多口舌。 旁邊的宮女見她們母女緊張,端了盤果子給兩個孩子吃,魏氏笑著道謝,讓兩個孩子一人拿一個吃。 兩個孩子剛吃了一口,外頭嬤嬤進來了,“劉太太,娘娘有請?!?/br> 魏氏立刻起身,和劉悅薇一起先檢查了娘兒幾個的衣裳,然后跟著嬤嬤一起往正殿去了。 才進門,魏氏和劉悅薇照著李七奶奶教的,跟著李七奶奶一起跪下行禮,“民婦劉魏氏(鄭劉氏)見過太妃娘娘,娘娘萬福金安?!?/br> 李太妃正在發愣,她剛才見到那個年輕的小媳婦就有些挪不開眼。她想到了自己年少時,大致也是這副模樣。 連她從娘家帶來的老嬤嬤也跟著驚詫,和娘娘長得真像,看來是跑不了了。 李太妃抬抬手,“都起來,賜座?!?/br> 魏氏和劉悅薇一起起身,坐在了西邊的兩張椅子上,李七奶奶坐在了東邊。 忽然有些冷場,李七奶奶趕緊道,“太妃娘娘,昨兒嬸子才到,接到娘娘傳召,我就帶著她們來了?!?/br> 李太妃點頭,“你辛苦了?!?/br> 她見兩個小孩子一般大,心里有些歡喜,“孩子多大了?” 魏氏一直微微低著頭,“回娘娘的話,再有一個多月,就兩歲了?!?/br> 李太妃一時語塞,也不知道要說什么了。 旁邊的老嬤嬤看向李太妃,“娘娘,是我來問還是娘娘問?” 李太妃捏緊了帕子,“還是我自己問吧?!?/br> 李太妃松開了緊捏的雙手,讓嬤嬤把閑雜人等都打發了出去,然后親自對魏氏說道,“想必你也知道,此行是來做什么的。如今孩子爹不在,我只能問你了?!?/br> 魏氏低眉順眼,“娘娘請問,民婦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br> 李太妃點頭,“那塊玉佩,真的是你家男人的嗎?” 魏氏立刻道,“回娘娘的話,我家里老太太說,當年老太爺見人販子抱了個孩子,見孩子身上穿的衣衫好,必定是富貴人家,逼迫人販子把孩子交了出來。孩子身上的衣裳現在都已經找不到了,只剩下這塊玉佩。聽說當時上面還有點金子,不瞞娘娘,我們小戶人家出生,眼皮子淺,我婆母娘家舅舅是個混人,悄悄把玉佩摸走了,他又不敢賣,就把上頭的金子撬走了,只剩下這塊玉,還被他磕了一下。前幾年因官人多掙了幾兩銀子,族里人想把官人趕出劉家,就把官人的身世捅了出來,拿出這塊玉為證,我婆母也承認了,這塊玉就是當年官人身上戴的?!?/br> 李太妃嗯了一聲,一塊玉,并不能證明什么,“那你告訴我,你男人身上有什么印記沒有?” 魏氏認真想了起來,慢慢回答,“官人手指頭上有一處刀傷,說是小時候玩刀割的;頭頂有一顆痣,一般人都不曉得。還有,還有,屁股上有一塊圓圓的疤痕;左腳小指頭蓋瞎了……” 李太妃聽見屁股上圓圓的疤痕時就忍不住激動了起來,是了,沒錯,肯定沒錯,那是她拿香燙的,孩子哭了個把時辰,等傷好了,留下個小小的圓圓的疤痕。 李太妃的眼淚瞬間就下來了,魏氏因為低頭看不見,還在繼續說,劉悅薇拉了拉她的袖子,“娘?!?/br> 魏氏抬頭一看,見李太妃在哭,立刻止住了話題。 旁邊的老嬤嬤安慰李太妃,“娘娘別難過,可算是好了,人找回來了,那疤痕我也記得。娘娘看這位奶奶,和您年輕時像的很,定然錯不了?!?/br> 李太妃忽然起身,她走到魏氏身邊,把元寶一把拉了過去摟緊懷里,“我的兒吶?!?/br> 元寶嚇壞了,立刻哭了起來,伸手要魏氏,嘴里不停地叫娘,除了這個字,他也不會說別的了。 李太妃反應過來,立刻松開了他,“我的乖乖,別怕,祖母嚇到你了?!?/br> 這一聲祖母,算是正式認下了這一家子。 李七奶奶立刻道,“恭喜娘娘,賀喜娘娘,一家團聚?!?/br> 旁邊的老嬤嬤也淚眼婆娑的,“恭喜娘娘,這么多年的心愿終于了了?!?/br> 李太妃擦了擦眼淚,“好,好,老天待我不薄?!?/br> 李七奶奶看了魏氏一眼,“恭喜嬸子和meimei?!?/br> 魏氏有些發蒙,旁邊的老嬤嬤提醒她,“娘娘快些見過婆母吧?!?/br> 老嬤嬤立刻改了口,管魏氏叫娘娘,魏氏反應過來后立刻跪下了,然后,她又不知道該怎么說了,這,皇家要怎么稱呼婆母呢。 魏氏索性不管了,按照民間的規矩,給李太妃磕了個頭,“兒媳見過婆母?!?/br> 李太妃知道她還不大懂皇家的規矩,也不計較,“起來吧?!?/br> 魏氏起來后坐在了一邊,劉悅薇趕緊上前,再次跪下磕頭行禮,“孫女見過祖母?!?/br> 李太妃也讓她起身,雖然沒見著兒子,孫子孫女都是親的,李太妃非常高興,囑咐李七奶奶,“今日仍舊讓她們回你那里去,明兒我去見過皇帝,看他怎么說?!?/br> 李七奶奶忙道,“謹遵娘娘吩咐?!?/br> 李太妃看向魏氏,“你仔細跟我說說,這幾個孩子都叫什么名兒,都多大了?!?/br> 魏氏有些拘謹,“回娘娘的話,大丫頭十九了,叫悅妍,有個哥兒,快三歲了。二丫頭十六,叫悅薇,還沒有孩子。她們姐妹都是自幼定的親,大女婿在給官人幫忙打理鹽鋪子。因叛軍作亂,鹽鋪子關了,兩口子現在在省城閑著。二女婿是官人結義兄長家的孩子,自幼讀書好,去年院試,又得了案首。三丫頭十歲了,大名悅蓁。四丫頭和哥兒是雙胎,四丫頭取了個蘭字,哥兒只得了個小名元寶,原說等到了三歲再取大名?!?/br> 李太妃點頭,“養這么多孩子也不容易?!?/br> 魏氏忽然被觸動心事,她壯了壯膽子,抱著元寶就跪下了,“娘娘,娘娘,求您救一救官人的命。娘娘不知道,當日我們被關在家里,官人為了救我們母子性命,把自己關在正房,一把火點了屋子,我聽說,我聽說他頭發都燒沒了,臉也燒傷了。娘娘,兒媳,兒媳心里難過啊?!?/br> 李太妃的眼淚也止不住下來了,“你莫急,那是我的親骨rou,我豈能不管他。我在想辦法,想來要不了多久,總能有消息。你們才來京城,現在身份明朗了,先安心住一陣子再說?!?/br> 魏氏止住了哭聲,李太妃親自下來拉了她起來,魏氏擦擦眼淚,“讓您擔心了?!?/br> 李太妃又拉住劉悅薇的手,上下看了看,“這孩子跟我年輕時真像,我那時候也是你這樣,人前不大插嘴說話?!?/br> 魏氏雖然心里難過,機靈勁兒還在,“娘娘,您不知道,薇兒自小文靜,雖然話不多,但什么事兒心里都明鏡兒似的。原來她沒出門子之前,我帶著兩個孩子,家里的事情都是她cao辦,兩個孩子的滿月禮都是她一手安排的,我一丁點心沒費?!?/br> 婆母說女兒像她,夸自己女兒能干,能與就是夸婆母了。旁邊的老嬤嬤看了魏氏一眼,笑瞇瞇地什么話都沒說。 李太妃點頭,“這才叫好呢,心里有譜,總比嘴上咋呼好?!?/br> 說完,她又把雙胞胎拉到自己面前,憐愛地撫摸他們的腦袋,蘭姐兒精怪,魏氏讓她喊祖母,她就口齒不清地喊祖母,元寶還不會喊,李太妃也不勉強。 李太妃見魏氏身上穿的衣裳普通,看向老嬤嬤,“你去開我的箱子,把里頭顏色鮮艷的料子多拿幾匹,給她們娘兒幾個裁衣裳?!?/br> 魏氏忙道,“娘娘,官人不在家,我實在無心裝扮?!?/br> 李太妃卻道,“皇兒不在,你們才回來,多少人都盯著你們呢。你們的體面就是皇兒的臉面,等他回來了,看到你們娘兒幾個過得好,我,我也算對的起他?!?/br> 說完,李太妃就哭了起來,“是我對不起他,才兩個多月大,就把他送走了,幾十年沒管過他,讓他在外頭受苦受累?!?/br> 李太妃越想越難過,眼淚跟不要錢似的往下掉。 劉悅微在一邊安慰她,“祖母,我爹雖然小時候吃了些苦,這幾年家里日子也好起來了。等爹回來了,我們一家子又團聚了,祖母別難過?!?/br> 李七奶奶也在一邊湊趣,“是呢,娘娘莫要多想,如今總算是找到了,等表叔回來了,母子相見,娘娘的日子就更順遂了?!?/br> 李太妃哭了一陣子,怕嚇著孩子,自己止住了。 宮女們取來了許多料子,還有一只匣子。 李太妃對著劉悅薇招了招手,把她叫到自己跟前,“你娘掛念你爹,還要帶兩個孩子,現在無心管這些事,都說你是個能干的,你把這些東西帶回去,讓你七嫂子帶你們好生做幾件衣裳。這匣子首飾,都是內造的款式,你們先拿去用。我看你們頭上插戴的,都是老家帶來的,雖然能說的過去,等過一陣子見諸位皇親,還是內造的更好一些?!?/br> 劉悅薇點頭,“多謝祖母賞賜,孫女定會把家里照看好的?!?/br> 李太妃點頭,“太上皇病重不能起身,今兒就不去見他了,回頭等你們上了玉牒,成了正經的皇家子孫,我再帶你們去見他?!?/br> 劉悅薇屈膝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