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節
她可一直沒有忘記, 自己開這個書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可是書肆開了之后,雖然店內來了許多客人, 但是盈秋空間內的積分,卻增長得非常緩慢。若不是盈秋一直盯著數據, 她甚至懷疑積分從來沒漲—— 為了更直觀地感受書肆能為自己帶來多少積分,盈秋直接將空間將現代和古代的積分分開顯示了。 明明書肆每天都有非常多的客人進去買書并學習知識,但卻根本不漲積分。 傅里都要以為空間的積分顯示壞掉了。 但看著現代那邊雖然放緩許多, 卻仍在緩慢增長的積分, 她又意識到,不是空間出了錯, 而是書肆對積分的增長, 真的沒有那么大的作用。 原因? 【因為書肆的大部分書籍, 來書肆的客人都看過了。而你特意放進書肆的那些科學農業等方向的書籍, 極少有人翻閱,就算有人無意拿到,翻了一眼也就會直接拋開, 根本不會專心學習?!?/br> 盈秋:“……” 果然,之前葉清秋的擔心還是很有道理的。 有什么辦法呢?盈秋只能找到葉清秋,兩人一起商量之后到底該怎么做,才能讓人真的在意這些真正能改變世界的知識。 “如果是現代就好了,”盈秋嘆氣,“我大學的專業是編導,畢業之后也是在電視臺工作,接觸的也都是這方面的知識。穿越之前也已經獨立執導了一部綜藝,成績也還不錯,算是熟手……” 可惜清朝連照相機都沒有,更不用說攝像機一類的東西了,她就算想要做節目,也根本無處著手。 盈秋轉頭看著葉清秋:“你有更好的辦法嗎?” 葉清秋比盈秋還要更苦惱:“你穿越之前好歹已經進入社會,工作了好多年了,我穿越之前可還是個高中生呢,每天除了吃飯睡覺便是讀書吸取知識,你問我該怎么傳播知識……” 她眼珠轉了轉,突然來了靈感,“要不你將那些知識寫進小說、漫畫一類的東西,然后賣話本兒?” 盈秋覺得不怎么靠譜:“這不和之前的效果一樣嗎?就算我將那些知識寫進了話本兒里面,難道那些原本看不上這些知識的讀書人就會在意書里面的知識?” 人家一心讀書考科舉,怎么會在意話本兒里面不知真假的知識? 葉清秋聽完盈秋的話,頓覺有理,于是嘆了口氣,煩惱地趴在了桌子上。 過了會兒,她有些好奇地看著盈秋:“雖然我能理解想要你想要改變大清以后命運的想法,但是這種事難道不應該盡人事聽天命嗎?盡到自己的一份努力也就夠了,為什么你一定要立刻讓這些人接收到新知識?” 因為她想要靈泉??! 當然,更重要的是…… 她太閑了。 因為胤禔已經隨軍出征,沒有了他在其中做潤滑劑,惠妃干脆告訴盈秋,沒事兒就不要進宮。而大阿哥府的幾個格格就算想要爭寵搞事兒,也根本沒有機會,也沒有權利。 她到底是大福晉,是大阿哥府正經的主子,在大阿哥這個身份更高的人不在府上的時候,她就是大阿哥府真正的老大,那些格格想搞事兒,先別說成功與否,就算能成功,又能將盈秋怎么樣呢? 而唯一能讓盈秋消磨時間的,也就只剩下孩子了。 可惜布爾和太乖,其他小阿哥白天又要進宮讀書,與盈秋實在沒有太多交集。 偏偏古代的那些娛樂消遣的方式,除了話本兒,像是刺繡管家啊,像是話本唱戲啊,像是…… 不對! 盈秋突然來了精神:“唱戲!” 葉清秋被盈秋突然開口嚇了一跳,聽清楚后不禁跟著笑了起來:“你還打算排戲???你以前不是做綜藝編導的嗎?” 盈秋斜睨了她一眼:“所謂編導,職責包含編劇和導演,雖然我以前做的是綜藝編導,但是單獨讓我做編劇又或者做導演,我也都是可以獨挑大梁的。你別看我之后進入電視臺后只能給人打雜,后來又一心撲在了綜藝節目上,但我大學時期自編自導的微電影還獲過獎呢?!?/br> 葉清秋也來了精神:“那你準備做什么呢?” 盈秋笑意清淺:“當然寫小說!” 葉清秋:“???” “你剛才不是還說寫小說沒用嗎?” “寫小說只是第一步,寫完之后才是開始?!庇镄θ轁M面,“寫完小說后,我可以讓人拿去說書,等打出名聲后,再請人將我的故事改編成戲曲,還有皮影戲一類更容易傳播的藝術表演,這些表演對觀眾沒什么門檻,只要故事寫的好,那些夾帶在書里面的私貨肯定可以引起老百姓的注意?!?/br> 說完,盈秋轉頭看向葉清秋,“你之前不是說你穿越之前非常喜歡看小說嗎?” 葉清秋心中一凜:“所以呢?” 盈秋笑迷了眼:“所以寫小說這件事就交給你了?!?/br> 葉清秋:“???” “?。?!” “那你做什么呢?”葉清秋瞪大眼睛。 盈秋失笑:“在你寫小說的這段時間,我會到茶館多聽聽那些說書先生是怎么說書的,到時候再按照說書的習慣將你的故事按照這個時代的說書先生的習慣改編,之后再改變成戲曲劇本,再交給有文采的人潤色……” 簡而言之,她還是做自己的老本行。 葉清秋:“……為什么是我?這個世界不是有那么多寫話本兒的書生嗎?你隨便請一個就好了啊?!?/br> 盈秋失笑:“就他們那些才子佳人,狐妖書生的故事?他們哪兒比得上你腦洞大,比得上你博覽群書?就算你文筆不如這個時代的書生,可以你在現代看過的那些套路而言,恐怕你隨便寫出來的一個故事,就能吸引所有人的目光,甚至讓所有人將你捧上神壇。清秋,難道你就不想讓那些人見識到你的厲害?不說太夸張的,你只要想想,若是你寫出來的小說大受歡迎你能賺到多少銀子,應該也有動力了吧?你好好想想,這書肆現在就是你在管,你若是愿意,甚至可以直接出版。若是你對尋常的小說沒興趣,甚至可以直接寫穿越小說,你想……” 話還沒說完,葉清秋突然拍桌:“我答應了!” 作者有話要說: 大家還是養文,等完結后再來看吧,最近在收尾,非???,我也不知道下一次更新是什么時候…… 第66章 66 每一個沉迷小說的讀者都是真心喜歡小說,也有成為作家的潛質。 葉清秋穿越之前雖然是個學渣, 那也只是因為自己數學英語地理這三門科目不好, 她的語文及其他兩門科目還是相當拿得出手的—— 就算不優秀, 也絕對算不上差。 語文里面的作文得分更是可以在班上派到前列,時常被老師拿出來當做范文念給全班同學聽。 雖然一開始葉清秋寫出來的小說完全就像是狗血的堆砌,實在沒有太大的可看性。但這不是還有盈秋在嗎? 盈秋作為編導,編劇是她的老本行。 雖然她以前做的是綜藝編導,但這并不代表她不能做影視劇的編劇。當年還沒進入電視臺之前, 為了賺錢,她也是到一些工作室去當過槍手,改編過一些小說ip的好嗎? 所以盈秋就算不擅長寫小說,但對小說的品鑒能力卻是葉清秋拍馬也趕不及的。 在盈秋的指點下, 不到兩個月, 葉清秋就寫出了一個還算不錯的開頭與大綱。因為擔心現代寫法的小說可能在古代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兩人猶豫之后,干脆直接將開頭的三萬字交給了一個茶館兒的說書先生, 拿錢讓他說書, 然后通過茶館兒客人們的反應來調整自己的寫法。 誰也沒想到,這個充滿了狗血的開頭,竟然火了! 這小說有多狗血呢?估計只要是喜歡看網絡小說的人, 就算沒有看過,也絕對聽過的一個?!?/br> 狗血替身梗。 葉清秋還不僅僅只是寫了替身梗而已,她還在盈秋的建議下,將另一個經久不衰的狗血梗加到了這一本書里面, 也即是代嫁替婚梗。 兩大狗血情節在小說開頭就直接堆了出來,幾乎跟火鍋里面的辣椒一般,立刻就抓住了古代這些忙碌之余根本沒多少消遣的老百姓的感官,這新鮮又刺激的感覺,在短時間內引爆了京城,并成功在京城內掀起了一股潮流,成功讓所有人注意到了葉清秋這個作者,以及這個話本出處的盈秋開的書肆。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葉清秋就靠著一本狗血小說打開了自己筆名的知名度,連帶著還將原本死氣沉沉的書肆生意都帶火了幾分。 雖然大部分人進書肆只是為了話本,以及常用的四書五經等書,但人多了,總有那么一兩個注意到書肆角落里面擺放著的那些“雜書”,隨著時間的積累,這其中總會出現那么一兩個對“奇yin巧技”感興趣的人,如此,盈秋那空間的圖書跟著她來到這個世界,也就不算白來一遭。 小說如盈秋當初想象的那般火了,之后的安排自然不能落下。 沒多久,盈秋就讓人去將京城有名有姓的戲班全都請了過來,與人交流之后,很快就選定了一個在將故事改編成戲曲方面有著豐富經驗的戲班,并沒有收很多錢就將這個故事賣給了對方。 戲班里面的戲曲演員幾乎都是從小苦練,基本功相當扎實,在戲班班主將小說改編成了戲曲腳本之后,很快便開始排演起來,不過用了兩個月時間,就已經就將這一出劇目排練得有模有樣。 然后,一炮而紅。 戲班吃了最大一塊rou,其他相關的人自然也想要跟著蹭一碗rou湯。 盈秋對此只有歡迎的份兒,自然不會拒絕。 于是沒多久,葉清秋寫下的這個故事便靠著各種各樣的方式紅遍了大江南北。 葉清秋的筆名火了,同時積累了相當大的一批粉絲。 雖然難免有人說她寫的話本沒什么文采,故事主角更是充滿了離經叛道的行為與思想,有辱斯文,遭到了相當大一批酸儒的抵制。 而在故事的傳播途徑已然脫離了文字,有了其他更接地氣的傳播方法的現在,無論是葉清秋還是盈秋,兩人都不會將這些人的言論放在心里。 畢竟這些故事的真正受眾就不是那些整天之乎者也的酸儒,而老百姓對這樣的故事一直津津樂道,甚至對葉清秋的下一本小說也充滿了期待。 兩人不但完全沒有將那些酸儒的言論放在心上,甚至還反其道而行之,在葉清秋的第二本書當中夾帶了大量私貨。 雖然沒有作死到讓主角空喊“人人平等”,但一些小細節和不經意間,乃至于一些沒有明說的隱晦之處,卻夾帶了相當多的現代思想,以及一些不那么引人注目,但確實對如今的清朝老百姓有用的技術。 這個時代識貨的人雖然少,但也不是沒有。 當第一個按照小說的描述將其中的機器復制出來后,葉清秋的小說自然愈發火爆起來。 而與此同時,更多人也就注意到了盈秋書肆里面的那些“雜書”。 - 盈秋在京城這邊的發展可以說是順風順水,幾乎沒有太大波折,但遠在邊關的胤禔,卻陷入了危險之中。 除了過人的個人武力,以及非常占便宜的年齡及兄弟排序,胤禔在所有的兄弟當中其實并不算出眾,不論文學朝政,又或者排兵布陣,胤禔的兄弟當中都有更加厲害的。 也因此,盈秋對胤禔此次北行其實并無太大期待,只希望他能平安歸來。 胤禔也想平安歸來,但是…… 他抬頭環視四周,整個人rou眼可見地喪了起來。 這是一個還算不錯的房間,雖然比不上京城的大阿哥府,但在邊關這等酷寒之地,已然是非常不錯的住所。 按理,胤禔不應該不滿。 如果,這個住所不是用來軟禁他的牢房的話。 就在前些天,胤禔領兵出征,打敗,甚至險些被敵軍抓去做俘虜。若非清軍將領及時將他救回,他恐怕就成了大清第一個被敵軍俘虜的皇子,也將成為整個大清的笑話。 但就算胤禔被救回來了,他在軍營的名聲也急轉直下,變得人嫌狗憎起來—— 若只是差點被抓,軍中官兵倒還不至于對他這般態度。畢竟勝敗乃兵家常事,胤禔一個養尊處優的皇子,第一次打仗打輸了雖然讓那些因為他大清第一巴圖魯的名聲而心懷期待的將領和士兵感到失望,卻也還算正常。 恨就恨在,康熙為了自家兒子的名聲,想要讓另一個在戰場上有功的將領給胤禔頂缸。 也即使,打敗仗的名聲,康熙想要甩給其他人。 消息剛傳出來,胤禔就成了眾矢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