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當大佬[系統]_322
沮授聞之,對曹營的抗拒之意減少。如今就被扣留在曹營作為上賓,雖未曾投降,態度卻有軟化。 如今袁紹已返回冀州刺史部。 雖不打算繼續領兵出征,袁紹卻依舊不愿投降曹cao與糜荏。只當自己是朝廷任命的冀州牧,學著正常州牧模樣,平叛州中各處戰亂、征辟官吏、鈞田屯田勸百姓農桑,開設學?!?/br> 偏偏他素來因出生而賢名在外,冀州百姓非常支持他,以為他真是朝廷任命的冀州牧。 這可真是個好家伙。 糜荏聽得一時半會都無語了。暫時還真沒有什么好的辦法,來處理這死皮賴臉的袁紹。 …… 此事暫且拋開腦后,現在首要面對的,是公孫瓚。 得知張燕投降,公孫瓚麾下兵馬混亂不已。 他麾下忠屬關靖勸諫他道:“將軍,如今您的將士都各懷叛離之心,已無力再戰,不如隨張燕投降吧,至少還能保住性命與基業?!?/br> 公孫瓚聞言勃然大怒。 他若是要投降,早就在老師盧植勸誡他時便投降盧植了,哪里用得著到如今山窮水盡的地步? 便于十一月,又集結麾下兵馬。而后不顧眾人反對,強攻糜軍。 這一次,糜荏甚至沒有用陣法,僅令呂布領兵,憑著麾下士兵的精良裝備,便輕易打敗人心惶惶的幽州叛軍。 公孫瓚兵敗,麾下將士大多投降,只余他與幾千將士逃回易京。 糜荏追蹤而去,屯兵城外。 公孫瓚自知必敗無疑,便親自殺了他的妻女,自己于城中引火自焚。 一代梟雄,終究被烈火吞噬。以大地為墳冢,以漫天大雪為棺槨,沉埋幽州。 眾人望著熊熊烈火,心生感慨之際,糜荏只身前往劉虞墓地。 “答應要給你報仇,我做到了?!泵榆蠼o他倒了一壇酒,“那么,再見?!?/br> 第一百零五章 徹底告別劉虞之后,這一年又將到頭。 屯田與均田制雙重保證下,今年又是豐收之年。國庫糧食物充盈,流民也因此有了安身立命之地。就連因為戰亂而殘破的幽州,都比前兩年安慰不少。 如無意外,再穩定兩年就可以考慮興修筑水利之事。 糜荏領兵歸去長安時,沿途有不少百姓聽說此事,不計天寒地凍趕往糜荏所到之處,下跪感謝糜荏。 糜荏停下腳步。 其實可以不管這些百姓。只要他離開,百姓就會隨之散去。 只是當他看著當地一些百姓帶著全家老小,在這樣冰冷的日子里,僅是穿著麻布與稻草制成的殘破衣物。即便渾身凍得滿是瘡疤,還要帶著自家種出的鮮嫩白菜、蘿卜前來送給將士。 甚至被推拒之后,依舊虔誠跪伏在地,反復解釋:“是糜丞相帶兵救了我們,我們就送些自家種的白菜蘿卜,不值錢的!” 糜荏冷淡的內心,就被撬動了一下。 在最早的時候,這個世界對于他而言其實只是一個虛假的模擬世界。作為三千年之后的帝國最為年輕的將軍,他帶著任務而來,會在任務完成之后離開,如此而已。 他本無需在意這個世界普羅大眾的死活,不必煩惱他的手段需要激進抑或溫和。 是什么時候開始有了改變? 或許是老師同窗的理解與信任,抑或鄰里族人間熱情質樸的關切……又或許是最初的時候,他出生時糜氏父母兄弟,叫他感受了與上一世冰冷的家庭完全不一樣的溫暖寵愛。 縱使是一塊石頭也會被焐熱,更何況糜荏的心不是石頭做的,點點滴滴的溫暖使得他忍不住珍視起這一切,想要將這些保留下來。 早就不是最初的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