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當大佬[系統]_321
他大爺的,軍中二把手都這尿性,還打什么打? …… 收到張燕親自前來營中投降的消息時,糜荏還有些意外。 等張遼繳去他們的武器,將張燕與其部將押入軍營,糜荏挑眉:“你就是張燕?” 張燕被押跪在地上,低著頭不能抬頭:“回糜相,罪人正是張燕?!?/br> 方才被押進營帳時,他瞥了糜荏一眼,心道這糜荏果真如傳聞中說的那樣面似桃花。身形雖然修長,卻一點都不似武將該有的魁梧! 就是這樣一個小白臉,掌握著整個朝廷的權勢。更是每戰必勝,每戰必砍下敵軍大將的腦袋,著實邪門的很??! 張燕感覺自己頸間涼颼颼的,不由自主縮了脖子,滿面畏懼。 糜荏淡道:“黃巾軍趁我不在起兵幽州,如今又為何投降?” 張燕訕笑:“丞相高見,我就是受了公孫瓚的兒子公孫續蒙蔽挑撥,一時糊涂才起的歪心思?!?/br> “聽說您親自來了,哪里還敢再與您爭鋒,還是早早投降的好?!?/br>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泵榆筮有?,“你既投降,我自然不會殺你?!?/br> 張燕聞言大喜,磕起感恩道:“多謝丞相開恩!” 太好了,他的腦袋保住了!不會像張角兄弟他們一樣身首異處了! 糜荏瞧著他的動作,等他停下來才道:“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br> “文遠,待此戰結束后,將此人押回長安看管起來?!?/br> 他掌權后沒有再盤剝百姓,反而用屯田與均田制安撫流民百姓。張燕卻還被公孫續說動起兵,不可能輕易放過。 以罪論處,此人當誅。只是殺了這個張燕,往后誰還敢投降? 便帶回長安,終生□□。等到三代之后,子孫若是有出息,或許可以再入朝為官。 投降之際,張燕也料到自己的這一結局。對比全家被殺的慘狀,這樣總歸是好太多了吧!更何況三代之后子孫還能有入朝做官的機會,登時喜笑顏開。 引得一旁張遼、呂布、賈詡等人紛紛側目。 ——行軍打仗這么多年,都見過投降的,卻還沒見過投降后能笑的這么開心的! 看來丞相的威名,確實把這張燕嚇得夠嗆! 張燕被押下去關起來了,一旁賈詡微笑道:“恭喜丞相,丞相威震天下!已然僅憑姓名,便可嚇退千萬敵軍!” 糜荏失笑:“若是像文和所說,天下就該沒有戰亂了?!?/br> 賈詡又道:“天下各州都已經安定下來,無非就是公孫瓚與袁紹叛亂未定?,F在張燕投降,公孫瓚哪里還能與您對抗?何況冀州的袁紹,也支撐不住了?!?/br> 他說的不錯,自官渡大敗之后,袁紹引兵回冀州刺史部,無力再戰。 官渡之前,袁軍幾次錯失打敗曹cao的機會。等袁紹真正下定決心出兵,曹cao已從被背叛的落魄中回過神來,帶著糜荏的援軍與謀士,與之對抗。 當時袁紹麾下謀士沮授、田豐認為袁紹矜驕高傲,不聽良言;部下將士追求功利,心思浮動,此戰必不能勝利。兩人心生退意,裝病請求辭去軍師職位、回歸家鄉,被袁紹拒絕。 但兩人的這番舉動,無疑在袁紹心中埋下懷疑的種子。便減少他們統率的部隊,將兵馬交給郭圖。 之后袁紹又采取郭圖建議,令淳于瓊與顏良急攻白馬,結果被采納郭嘉與戲忠建議的曹cao領兵偷襲。倉猝之下,顏良被曹軍斬殺,軍隊潰敗。 顏良身死,袁紹憤怒不已,詢問田豐與沮授可有對付曹cao的良計。兩人卻只是搖首輕嘆,沒有多言。 再后來,家人犯罪的許攸逃亡曹營。曹cao聽取他的計策,火燒烏巢。 袁紹本想聽從沮授的建議,領兵救援烏巢,郭圖又獻計道:既然曹cao偷襲烏巢,那我軍又為何不能偷襲曹營呢? 袁紹聞之大喜,遣高覽與張郃前往攻打曹營。結果大軍留守在營中,高覽及張郃大敗。后來郭圖為平息袁紹怒氣,將戰敗緣由甩鍋給沮授、張郃等人,致使麾下不少將士投降曹cao?!?史實】 官渡之后,曹cao出兵攻打袁紹,俘獲沮授等人。 沮授拒不投降,曹cao本想殺了他,被戲忠與郭嘉阻止。 至于另一位謀士田豐,因為袁紹剛愎自用,聽從逢紀對他的陷害,以為他真的恥笑自己,便下令將之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