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當大佬[系統]_291
糜荏便反問道:“諸位可還記得,今年軍餉發的是什么?!?/br> 百官面面相覷。 楊彪道:“是鹽,棉花?!?/br> “不錯,是鹽與棉花?!泵榆蟮??!胞}是我拿出方子令朝廷制作,棉花是我令麾下種植?!?/br> “仗是我帶人打的,軍隊的軍餉亦是我所發?!彼淅涞?,“那么,朝廷在其中又有什么作用?” “這個朝廷姓的是糜嗎?” 此話如雷貫耳,震得百官羞愧掩面,訥訥不言。 成功頒布這兩項政策之后,糜荏又以五年前張機張仲景在洛陽時,以“曾用五石散治愈三千傷寒疫病患者”為由,尊其為“醫圣”,封為涅陽侯,食邑七百。 收到詔書的張仲景整個人都懵了。 他年輕醫術高,這幾年就被時常隨軍作為軍醫。幾年下來,不但醫治好數以萬計的傷員,更帶出好些名軍醫,如今就在軍中領醫官一職。 想不到現在居然會被糜荏尊為“醫圣”,封為侯爵! 他又驚又喜,既感激于糜荏的照拂,又覺得自己根本不配這一頭銜——應當給自己老師才是! 便親自拜訪糜荏,請求收回成令。 糜荏笑了:“仲景先生可還記得你我第一次相見時,我對你的承諾?” 張仲景當然記得。 糜荏說他會令醫術發揚光大,會為天下有德行的醫師正名!這些年來,也確實在做這些事! “‘醫圣’之稱,我認為仲景先生當得;百官沒有反駁,亦同意這一觀點。仲景何必妄自菲薄呢?”糜荏微笑道,“畢竟殺三千人輕而易舉,救三千人卻是難若登天?!?/br> 其實朝臣是有反對的,認為即便拯救三千傷寒疫者,張仲景的獎勵也實在太過了。不過封爵并不在“九品中正制”中,糜荏直接無視他們的反對。 張仲景信以為真,激動地半晌說不出話來。 糜荏道:“更何況這只是開始?!?/br> “給先生封爵,不過是吸引天下有才醫師的手段,告訴他們學好醫亦能光宗耀祖?!?/br> 他直言道:“這只是第一步,往后我還會有更多的動作?!?/br> 這個世界上還有不少出名的醫者,譬如華佗。華佗早年婉拒了他的請求,如今云游四方行醫。聽到這個消息,或許會回來找他。 除此之外,他還打算請張仲景著書印刷成冊,請張仲景遠在家鄉的老師培養更多的醫生…… 張仲景聞言熱淚盈眶,頓首再拜。 …… 這年臘月的時候,長安之中雪下的很大。 每逢下雪時,糜莜便在朐縣支起攤子施粥與嬌耳,贈與路人驅寒。 今年也不例外。 在征得糜荏的同意后,她便安排人在長安城的四個城門處支起了攤子。除了粥與嬌耳,還額外用羊骨熬湯,以便進出城、抑或窮苦百姓,能在天寒地凍的冬天獲取一些溫暖。 見自家小妹有趙云陪著,又有周管家跟著幫忙,糜荏便放心讓她去做此事。 正是休沐。 送走糜莜之后,荀彧裹著披風烤著炭火坐在房中看書,心思卻飄得遙遠。 糜荏看出來了,詢問道:“在想什么?” 荀彧這才回神,嘆道:“子蘇,我在想安定平靜的地方,或許有像阿莜這般心思純善的人賑災施粥,拯救本會凍死在路邊的窮苦百姓;但是戰亂頻繁之地,還會有這樣的人嗎?” 這個答案,其實他心知肚明。 戰亂之地,就連士族都自顧不暇,哪里還會有人去管如同草芥般卑賤的百姓呢? ——這并不是杞人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