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當大佬[系統]_265
這一番話太過振聾發聵,有深受董卓迫害的士族當即大聲道:“不,董卓是狼,他卻是虎!” 王允贊賞地看著他:“不錯,若非是一頭惡虎,他如何能趕走董卓那匹兇狼!” “他現在就急不可耐地用九品中正制對付我們,難道以后不會像董卓一樣,霍亂朝綱嗎?!” “……” 董卓余威實在太深,不少人被王允的話術說服,這會腦中全部被面對董卓時的恐懼與憤怒所占據,完全失了思考的余地。 也根本沒有發現上座王允眼中那微不可覺的jian詐笑意。 “說是改成九品中正制,考核官員,其實是為罷免我等,好叫他麾下那些門客上位吧?” “不錯,不然他為何以前不提,偏偏在這節骨眼提出來?” “王尚書,那糜荏是要借改制之手罷免我等,我等該如何是好?” “……” 不少人徹底被引導,以為九品中正制就是為了罷免他們,登時急不可耐地詢問起王允。 “諸位,且聽我一言,”王允沉著道,“現在只有一個辦法,我等可以自救?!?/br> “糜國師一個商賈起家的武將,今年堪堪二十六歲,不過是我等被舉孝廉的年紀,他懂什么叫朝堂?” “且由我等聯合施壓,好叫糜國師看看——” “士族不可欺!” 這場宴會之后,長安城中充滿了這般煽動性的話語,這令不少根本不了解糜荏的士族心中微定,決定跟隨王允向他施壓。 甚至還有人寫文章攻擊糜荏,斥責他有狼子野心,他們不會屈服在他的□□之下! 一時之間流言四起,鬧得原先認同糜荏的士族官吏都有些惶然。更多的士族則是做好一旦風向不對,就連夜逃離長安的準備。 楊彪得知此事,怒斥挑事的士族:“一派胡言,荒謬至極!” “糜國師當年在京洛時就建議種植雙季稻米,改良農具,這樣利國利民的政績,董卓與十常侍怎配與他相提并論?!” “九品中正制是要將你們趕走嗎?不可能!”他怒指宮殿,“朝中官吏少說都得有上百,糜國師麾下才幾人,他能將這些位置全部攬下?” “王允為何反對變革,你們難道不知道嗎?自從董卓身死,他往尚書臺派了多少人?!此人扭曲事實、居心叵測,你們非但被他所誆騙,居然還要與他同流合污,污蔑糜國師攬權?你們的腦子都在想什么東西?!” “倘若僅是因為他要變革,觸動了你們的利益,就將他說成董卓第二,那歷史上所有變革之人,都是以下犯上的逆賊嗎?” 士族大夫聞之,正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羞愧不已。眾人紛紛以袖掩面,許久無言。 許是被楊彪怒斥之故,朝中勸說糜荏的官吏們言辭也綿軟了下來,顯現出垂死掙扎的徒勞感。 有官吏道:“糜國師,如今董卓方死,百廢待興,您就頒布九品中正制,這是否太過激進?” “是啊國師,如今最重要的是掃平黃巾軍余孽、重建京師洛陽,其他的并不那般重要啊?!?/br> “察舉制與征辟制是立朝以來為官方法,您若是一意孤行,是要將老祖宗置于何處呢?” “……” 糜荏不為所動。 他傾身而立,玄色袍服穿在他身上,襯得他整個人芝蘭毓秀,超凡脫俗。 “察舉與征辟確實是老祖宗留下來的選拔官吏的方法,”他淡道,“一切正如流水而逝,并不是所有老祖宗留下的方法,都合適如今。不然哪里會有商鞅變法,哪里會有秦國的強盛?” 王允冷笑:“國師倒是好口才,三言兩語便將這大逆不道的變動引為商鞅變法!” 糜荏淡淡看了王允一眼,沒有再做解釋,而是道:“諸位,這是不是商鞅變法,我目前還不知道。不如這樣吧,我們暫且實行一次考評,等第一次評級結束再做定奪?!?/br> “屆時大家還是不滿,我便請陛下廢除這一旨意,諸位道是如何?” 眾人面面相覷。 這話說的云淡風輕,但糜國師對于改革之勢,顯然已勢在必行。強勢反對,屬實不智。 他們還在猶豫,楊彪已一口答應下來:“糜國師說的是,倘若將來還有疑慮,便請陛下定奪?!?/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