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當大佬[系統]_112
“可你看起來如此年少,滿十五歲了嗎?” 少年不卑不亢道:“將軍,在下雖虛歲十五,卻有一身豪膽,早已將身死置之度外!再說,在下觀將如此年輕,應當也才及冠未滿二十三歲吧?” 身旁王輝正要大喝一聲“放肆”,糜荏已抬手止住了他的話語。 朝廷這會實行兵役制度,要求全國上下二十三歲及以上的男子都要入伍當兵一年。家中有關系的一般去京洛作衛兵,普通百姓到邊郡作戍卒,抑或在家鄉服役。朝中能當上都尉將軍的,也都是二十三歲以上的士族子弟。 糜荏是個例外。 他看了不遠處的元氏縣城門一眼,見城門上方探出一排腦袋,笑了:“我方才還在想,這元氏縣破敗不堪,黃巾軍久攻不下一定是有高人指點。那個高人是你嗎?” 趙云大言不慚地承認了:“倘若將軍問的是何人指揮元氏縣中百姓與黃巾軍周旋,是在下沒錯!” 他怕糜荏不信,請縣守趙歷一同描述了他近期的所作所為:他首先以地勢勸說趙歷此地易守難攻,莫要輕易投降;而后令趙歷集結城中豪紳富商,以盧植為由告訴眾人朝廷不會放棄冀州,勸說他們捐獻糧食給城中百姓,齊心協力渡過難關;最后集結城中青壯年男女,一起制作簡易弓箭與棍矛,上陣守城。 多方努力下,元氏縣果然沒有被黃巾軍攻下。 少年說完自己的履歷,再次自薦道:“將軍,天下大亂,百姓有倒懸之危,云既有一身武藝,又豈能安心茍活于世呢?” 這一席話義薄云天,聽得糜荏身后眾將士無限感慨。 是啊,家國有難匹夫有責,既有一身本事又怎能安心躲在一隅呢。 荀攸被打動了:“主公,自古英雄出少年,正如甘羅十二為相。趙小公子既有一身本事,帶上他倒也不是什么壞事?!?/br> 他顯然是看上了這顆水靈靈的小白菜,想要替糜荏攬入麾下,好生培養。 黃忠也道:“是啊主公,帶上他吧!”他也很喜歡這個有勇有謀的少年。 見大家都為他折服,糜荏退步道:“你家中大人呢?我要與他談談?!?/br> 趙云的兄長很快來了。 兄長名趙陽,看起來文質彬彬氣度不凡,身體卻不大健壯。聽罷趙云的想法,他拍拍少年的肩膀,嘆了口氣不舍道:“那便請將軍帶上舍弟吧?!?/br> 他今年二十有五,比趙云年長十歲。八年前父母雙亡,是他將這孩子拉扯大的,非常了解他堅強又執著的性格。 趙云本就是積極聰明的少年,這幾個月來幾次指導元氏縣守對抗黃巾軍,自然滋生了從軍的想法。這會想要跟隨糜荏前去救援盧植,或許只是他的一時興起。但當他說出口時,趙陽便知他已然下定決心。 于是糜荏帶上這個半道撿來的少年將軍,一道去往天水。 又行半日,入夜時大軍已臨近天水。見眾人疲憊,糜荏下令原地休整,明日再出發。 趙云暫時被安排到荀攸帳下,讓荀攸慢慢做思想工作。 反正這孩子才十五歲,就不信用幾年時間都拉不到陣營來。 翌日巳時,大軍終于抵達天水。 方至山腳,眾人便聽得城中一片廝殺聲。糜荏料定是盧植引兵殺出重圍,取出他的長刀大喊道:“諸位將領,快隨我前去支援盧將軍!” 大軍豁然一震,傾軋而去。 糜荏想的并沒有錯。這個時候盧植早已發現張梁等人魯莽、不擅作戰,已成功用計突破包圍圈。只是黃巾軍似乎也下了狠心,命人不斷圍攻盧植,想要不計代價將他斬殺于陣下。 眾人圍攻不下,本已心生退意。見南方忽然沖來一位面如玉冠卻身手非凡的殺神,手持一把古怪長刀,一刺一挑便將他們的頭目張燕殺落下馬! 這還不停歇,這殺神回手一揮刀又斬殺幾人,刀劍更向自己沖來,登時被嚇得肝膽俱裂,下意識棄盧植而逃! 頃刻之間,十萬黃巾軍被兩軍合擊殺的軍心潰散!張梁腹背受敵,兵敗逃往下曲陽。 這場戰爭就此結束。 盧植受了點輕傷,但這并無損于他的精氣神,瞧見來人十分欣喜:“子蘇,竟是你帶兵前來!”他走的時候糜荏還是監軍,怎么這會就能帶兵出征了? 糜荏行了一禮:“是,發生了一點事,晚些弟子再告訴師伯?!?/br> 盧植連道三個“好”字,指著一旁散落的一具尸體道:“你殺的這頭號人名叫張燕,是叛軍中的一個頭目,地位不低?!?/br> 他朗聲笑道:“當時幸好子蘇將他殺了,否則我可能就要含恨而終了!”當時情況有些危險,若是沒有糜荏相助,他的背后至少要被刺上一刀。 屆時還能不能活下去,就是不解之謎了。 糜荏謙遜道:“師伯勇武過人,雖被十余人圍攻卻能從容應對,弟子這番幫忙也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