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當大佬[系統]_111
他這些年間收購不少石礦,不斷提升工藝提煉出大批生石灰,完全可以用來防疫。等到將來平定天下,也還能有別的用途。 眾人果斷信了。何進命人將石頭磨成粉,按照糜荏的要求于每日深夜撒入圊溷中。 …… 時光在練兵、偶爾的切磋之中飛速度過。 一個半月后,前線送來消息: 隨著戰火波及,各地紛紛響應。越來越多的平民百姓加入戰爭,他們為黃巾軍送糧、送錢、送武器,不奢求任何回報。甚至還有朝中官吏叛變,給了當地官府巨大的打擊。 不出荀攸所料,兩軍初次交戰時朱雋與皇甫嵩被黃巾波才擊敗,退守長社; 至于盧植,作戰時忽如其來下了一場雨,抬著戰旗的士兵腳滑被摔倒身亡。于是軍心動蕩,被張角、張梁夾擊,退守天口。 至此,兩方戰線分別請求何進派兵支援。 朝廷聽聞消息,連夜修正出兵方案,下令曹cao、袁紹等將士領兵前去支援皇甫嵩與朱雋。 至于盧植一方,朝廷也不敢賭這是巧合抑或妖術,干脆令都尉糜荏領兵前去支援。 于是這年三月十五日,糜荏帥率一萬五千精兵前往冀州支援盧植。 四月初,兵至冀州。 此前,糜荏與曹cao等人多次于沙盤中演練布陣,早已將一切了然于胸。他決定不與東南方向圍困盧植的黃巾軍的大部隊相抗,轉道往天口北方的逢山長谷行軍。 途經山谷腳下,忽然聽得隔壁縣城中傳來一陣若有似無的打殺之聲。 糜荏抬手,整支軍隊停下腳步。 前往查看的斥候很快回復道:“回都尉,三千黃巾軍正在攻打元氏縣?!痹峡h便是這個逢山長谷北邊的縣城。 糜荏便領兵向北,從后方剿滅這支黃巾軍。不到半個時辰,擊殺其首領,以投降不殺為口號俘虜近兩千人,準備觀察幾日后再將這些人收編入隊。 他命黃忠打掃戰場,對著元氏縣的小城門陷入了沉思。 這縣城門殘破不堪,看起來遭受過不止一次的沖擊,卻還能久攻不下,想來城中有能人異士相助。 他只思考了一瞬,便見城門從中打開,一名白衣少年策馬而來。 第四十二章 等少年縱馬至眼前,眾人才看清他穿的白衣外頭還縫著一層銀白胸甲,應當曾與黃巾軍搏斗過。 他在糜荏身前勒馬站定,下馬后行了一禮道:“小子趙云,多謝將軍解救元氏縣中百姓?!?/br> ……趙云? 糜荏上下打量這個少年。見他雖是年少但身姿欣長、容貌俊朗,不由古怪道:“你是元氏縣人?” 少年朗聲道:“回將軍,云乃常山真定人?!?/br> 元氏縣與真定縣都屬于常山郡,四個多月前他與兄長隨嫂嫂來元氏縣探親,哪曾想正巧遇上黃巾軍謀反起事,而冀州遍地受難嚴重,他們一家人便被困于元氏縣中無法回鄉。 少年說罷自己的經歷,又試探道:“您是朝廷派來救援盧將軍的將領嗎?” 他不認識糜荏,但知道這支大軍的人數,定然不是朝廷派來圍剿這些邊緣黃巾軍,只可能是去救援被圍困的盧植。 這個時候,元氏縣縣守終于反應過來,匆匆帶著人出來迎接糜荏:“下官趙歷,參見將軍。將軍可要入城稍作歇整?” 糜荏溫和道:“不了,一會還要趕路。趙縣守,這段時間辛苦你了,本將軍會上書朝廷說明此事?!?/br> 趙歷的眼淚瞬間流了下來:“不苦不苦,這都是下官應該做的!”怎么會不苦,實在太苦了??!若非這位將軍今日路過此地,元氏縣就要彈盡糧絕被黃巾軍攻下了! 糜荏知道他心情激動,也不怪他失態,重新將目光放回趙云臉上。 見少年眼中透出期待神色,心下好笑:“怎么,你還想跟著本將軍去救盧將軍不成?” 趙云大聲道:“正是如此,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