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節
書迷正在閱讀:總裁傲嬌又粘人[娛樂圈]、莓果松餅、校草同桌掉馬后竟然是、都市之傳道宗師、拯救病弱冰山計劃、豪門長嫂攻略了反派大佬他全家、與你常在、我的老婆是女王、朕與將軍都穿了[古穿今]、網戀到渣男以后
一邊想著,祭先一邊不由面露為難之色。 祭先為商數十年,一向都是小心使得的萬年船,自是不會如此輕易的答應下來。 “爹!” “你若是不答應女兒……女兒……女兒便要隨李然離家出走了!” 祭樂一看撒嬌居然不管用,當即使出了殺招。 以往每每她有所求而祭先不應時,她都會使出這一招,祭先當即就范,屢試不爽。 這一次,祭先顯然也無法擺脫“女兒奴”這個光榮稱號,一聽祭樂要離家出走,臉色頓是一變。 “不可胡鬧!” “你才剛從晉國回來幾日?又這般胡鬧?!你娘若泉下有知,指不定如何罵你爹我是究竟如何管教于你的呢!……” 祭先話雖強硬,但嘴里的音量卻是越來越小,最后干脆什么也聽不見了。 祭樂一看有戲,當即嘟著小嘴,滿不在乎的道: “哼!爹爹不肯成全女兒,女兒便只能離家出走!我要……我要去楚國!然后去吳國!” “停!” 耳聽祭樂越說越理直氣壯,祭先哪里還敢繼續堅持,轉過頭滿臉無奈的看著祭樂。 “樂兒啊……你說說那李然有什么好的,能讓你這般愛慕于他?為父真是拿你沒辦法……” “爹~~~” 祭樂繼續撒嬌。 “好啦好啦!爹答應你便是?!?/br> “不過,你也要答應爹一個條件才行?!?/br> 商人本色,總要有利可圖。 祭樂聽得父親松口答應,喜不自勝,急忙問道: “什么條件???爹?” 只聽祭先捋了捋胡須,若有所思的言道: “李然在魯國聲名顯赫,可在我們鄭國終究還少了番名堂。況且此人如今無身無分,與區區白身無異。若將你嫁給他,世人豈不是要笑話我祭氏一族?” “所以你與他的婚事,須得他干出一番事業來,爹才能為你做主,如若不然,他李然便休想跨進我祭氏大門!” 從他這話便不難看出,即便他答應祭樂與李然的婚事,那也是讓李然入贅其祭氏一族。 不過想來也對,祭氏在鄭國乃是首屈一指的大戶,即便是在鄭國國內,都有不少豪門就算是爭破了腦袋的想往里擠,那也是毫無門路。更不用提那些外邦來提親的了。 而今無奈之下,卻只能勉強便宜了李然那渾小子。那他李然還有什么說的?只能是入贅! 祭樂哪里會想到這些,她只聽到父親已經答應了自己,當即高興得手舞足蹈。畢竟在她看來,以李然的本事,想在鄭國干出一番事業,簡直就如同砍瓜切菜一般,何其簡單! “好!一言為定!女兒謝謝爹爹!” 恭敬一禮后,祭樂一蹦一跳的離開了,留下滿臉黑線,兀自嘆息的祭先在原地發呆。 一陣后,祭先整理了一番剛剛被祭樂胡亂拉扯后的衣襟,朝著空無一人的大廳沉聲喊了句: “進來吧?!?/br> 隨后,兩名身著勁裝的門客便出現在了大廳內。 “主公!” “如何?” 祭先頭也不抬的問道。 其中一人拱手道: “回稟主公,一切正常。李然去往別院后便一直未曾出來過,他身邊的那個孫武也一直不見動靜?!?/br> 聞聲,祭先微微點頭,將目光看向了另外一人。 那人見狀便道: “主公,齊國那邊接連兩日未曾傳來消息,不過據屬下推測,此時齊國商團應該已經進了魯國境內?!?/br> 祭先聽罷面露思索之色,片刻后道: “此次運糧前往衛國,茲事體大,一切當以兩位公子的安全為先,若兩位公子出了任何差錯,老夫唯你是問!” “是!請主公放心!” “下去吧?!?/br> 待得那匯報齊國消息的人走后,祭先這才對著之前那人道: “別院那還需繼續監視,無論李然有任何動靜,都要第一時間稟明于我?!?/br> “主公,您的意思是,此番李然前來鄭國,有可能與此次齊國出手賑濟衛國有關?” 那人倒顯得有些不甚明白起來。 祭先看了他一眼,淡淡道: “季氏一路派人暗殺于他,雖是迫切兇險,可他李然前有羊舌肸之邀,后又與韓起是里應外合,把季孫宿給拘在了晉國。如此說來,此人若真是逃難,也該是晉國是第一選擇,為何卻要千里奔波來我鄭國?” “此子智謀之深,當世少有人可及,無論他此次前來與齊國賑濟衛國有沒有關系,他的一舉一動都要嚴加防范,切不可讓他生出任何事端,明白嗎?” 要說這齊國賑濟衛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原來,今年衛國鬧了旱災,糧食絕收,眼下其境內已是出了餓殍。因此,衛國上下只能是對外求援。 晉國身為霸主國,自是應該第一時間派人賑濟。然而晉國因平丘之會,調動了二十萬大軍只為搞了個用來裝點門面的演習。也由此而嚴重耽擱了農時。 而眼下,晉國又與秦國在黃河邊上對峙,所以,能拿得出手的糧食真就不多了。 另一方面,齊國卻也不知是受了什么刺激,竟是破天荒的準備派送一批糧食前往衛國。 這種行為本身就極為反常,因為按理說,晉國與衛國關系可一直算是不錯的,兩個國家挨了又近,又是同宗。 而齊晉兩國又暗處較勁多年,如今幫了衛國,不就等于認慫了?所以,此事令天下諸侯都是大為不解。 另一方面,鄭國與衛國離著不遠,祭氏早就得到衛國旱災的消息,所以暗中也已準備好了一批糧食,打算是運往衛國做買賣。 但是,當他得悉,齊國已經押了糧食往衛國去了。倘若讓齊國的糧食先到了衛國,那他祭氏運過去的這一批糧食豈不就不那么值錢了嗎? 所以,祭先命人沿途時刻監視齊國糧隊的動向,為的便是要時刻搞清楚他們如今的進展,以便在他們抵達衛國前,好將自己備好的糧食運抵衛國。 可問題,就又出在了這兒。 第五十九章 鬧個烏龍 要說祭氏若只是要運自家糧食去衛國販賣,那倒也就沒事了。 祭先早早的就可命人出發。那樣的話,絕對是能趕在齊國運糧隊伍抵達衛國前,便將手中的糧食個給賣出去的。 可問題是,鄭國官方也組織了一批賑災糧,并且一并托付給了祭氏,委托他們代為運往衛國。 而這批糧食,因為是子產詔令全國各地統籌上來的。子產如今又因為推行新政,與各個貴胄同僚關系都極為微妙。而這些土地又一大半都在他們的手上,所以組織起來就極為緩慢。 這就好比你一邊砸人飯碗,一邊卻別人給你辦事,這能有效率嗎? 所以官方的這批賑災糧,就一拖再拖,祭先礙于情面,自然也不好催促子產,所以只能一邊干等著,一邊干著急。 如此一來,他自己的糧食自然也不好就這么堂而皇之的運到衛國去販賣了。畢竟,鄭國的官家糧都沒運去,你一貴族的糧食先運去了,這叫衛國人以后該如何看待鄭國?敢情你鄭國是先做買賣狠賺一筆,再假裝做好人是吧? 這要傳出去,鄭國官家的顏面還往哪擱? 祭先從商多年,自然對此間關系是了然于胸的,所以他自家的糧食也只能繼續等著,不敢直接運往衛國。 那這件事為什么會與李然有關呢? 答案是,祭先這邊一早就收到消息,齊國運糧的事,就是李然慫恿的! 消息是從齊國傳來的,說是晉國由于運往衛國的賑濟糧不多,又礙于自己的霸主地位,便有點過意不去。 畢竟是自己一附屬小國如今有了災,現在都賑濟不了。這事無論說到哪都是不怎么光彩的。 于是,晉侯便派了羊舌肸以盟主的口吻,去到齊國傳信,希望齊國也能出一份力。 這事,大致就是這么個情況。從表面上看,就是晉國向齊國施壓之后,隨后,齊國便欣然同意了。 但從齊國客商那傳到祭先耳朵里的消息,卻不是這樣。 祭先這邊得到的消息是,羊舌肸最一開始,便是得了李然的消息后才去向晉侯諫言的,而后才有羊舌肸前往齊國之事。 而且,羊舌肸到了齊國后,又是依照李然的謀劃,最終促成了此事。 而當祭先得到此消息時,李然卻已在逃往鄭國途中。 所以,祭先暗中派人保護李然,一方面當然是因為祭樂,而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弄清楚李然此番來鄭國究竟是想干什么? 他為什么要促成齊國運糧去衛國賑災? 祭先橫豎都想不明白這一點,而且各種時間點也有些對不上號,信息來源非?;靵y。故此,才讓人日夜監視李然所在別院的動靜。 他認為李然此番來鄭的目的并不單純,不然何以讓齊國前來攪局?這不是擺明了跟自己作對么? 而且,這李然放棄了更強大的晉國庇佑,反而來了相對也并不安穩的鄭國,這種行徑也實在是太奇怪了。 但事實上,這件事本身就完全一個烏龍。 …… 祭氏別院內。 孫武一連走訪調查了幾日,也沒有多少收獲。 “這個豎牛在祭氏的聲望很高。說來也是奇怪,此人雖然只是庶子,但地位似乎僅次于老宗主之下,縱是其他輩分更高的族老,也無有不服的?!?/br> “傳言此人極為干練。這些年,祭氏對外的大宗商貿皆是由他負責的,齊楚晉,衛魯陳,人脈四通八達,實力可謂不俗?!?/br> “至于他與季氏的往來,除了一些生意上的事,暫時還沒打聽到其他方面的往來。至少目前看來,他們之間似乎并沒有其他特殊的關系。先生,會不會是我們意會錯了?” 對于豎牛的調查,孫武一連進行了好幾日,可走訪來調查去,豎牛與季氏之間,似乎是清白的。而這一點,就讓孫武產生了些許的自疑。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