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簇扁舟輕
太平時節,像司馬昶這樣的貴家子,在婚事上可以非常任性。但時逢亂世,家與國前途難料,聯姻是結盟的最佳手段。 崔氏在河南經營有年,控制著江淮與上京間的運輸通道。而司馬氏根基在江淮,要扶保上京帝室,締婚崔氏是必然之舉。 幸得崔女幽淑可愛,不失為嘉偶。 豪華落盡見真章。 自從梁王舉兵,中原峰煙起,昔日與司馬昶一起閑坐談玄、詩酒放誕的貴介子弟們,或避難故里,或流離四方,祖業與父蔭皆不再為憑仗,惟才干論。 司馬昶以天下兵馬副元帥之職都督揚、宣、青、徐四州軍事,北討叛逆的梁、燕,南狙側應梁王的江東,勝多負少,頗有青年將軍的志得意滿,甚至覺得活在亂世反倒比治世更有趣味。 因功業的提振,與從柔重逢時,他不復從前患得患失的少男情懷,更溫和從容了。 當然,自幼以來的情誼一直都在。 從柔的身孕,先由青君察覺,悄然告與他知。 司馬昶不由得頭痛。 如今匡扶帝室的諸侯中,最具實力的除了他,當屬掌西北兵、御守上京的王邯。而王邯忠順帝室,自然是為從柔。 兩夫妻不相見近兩載,從柔的孩子不可能是王邯的。若教王邯得知妻子不忠于他,反的心也會有吧。 司馬昶與從柔商量,“我送你去揚州避風頭,悄悄生下孩子。我替你養著,一定視同己出。你看如何?” 從柔低頭不語,顯然不愿。 揚州為名郡,亦是她外祖家。幼時,她曾幾度隨母親去揚州省親,春風舉國裁宮錦,何等富麗奢華。 如今,與大司馬后同母的幾位舅舅宦游在外,揚州故宅里,住的不過是繼外祖母及其子女。 從柔無心與之兜搭,想了想,對司馬昶道:“你替我備一只舟,我去漢陽?!?/br> 漢陽是她的封邑,置有田宅仆婢。中原雖亂,江漢數州仍在帝室治下。那里不失為一個避難的好去處。 司馬昶恐她無人照應,先是不肯,奈何她執意要去,不得不答應,又叮囑她,“不可中途折去燕地。燕王與世子父子相爭正酣,勝負難料?!?/br> 從柔道:“我惜命得很,才不要去涉險?!?/br> 但也不想倚仗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