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
書迷正在閱讀:風月情詩、無法可恕、男主他實在過于綠茶、盛世妝娘:妝者攻略、男神投喂指南、隨性錄(各種中短篇H合集)、渣女每晚都在修羅場(NPH)、韓娛之燦、改命渣女集郵史(NPH)女強、快穿之卿卿我我(1v1 劇情H)
那這些人圍在這里,難不成還想和她培養青梅竹馬情誼? 太液湖上的水榭,檐邊飛翹,玉簾重影。 一群年齡最大不過九歲的總角孩童言語成熟,不斷在你來我往中套出自己想要的消息,他們此時或許是一個人,背后卻站著令人驚懼的勢力。 幾句話打發走沈清然,段嫣找了個安靜的地兒坐著。 “阿嫣這么做,可傷了沈六那家伙的心了?!睖赝竦穆曇魪暮竺鎮鱽?,段嫣不用轉身也知道這是誰。 王皇后是王氏主支嫡長女,地位高,身份貴重,不管在謀略還是才能上都絲毫不遜色于男子。不用細想都知道是不能放棄和得罪的大一助力。 逢年過節,王氏都會遞牌子進宮,聯絡感情。 段嫣這位表姐入宮的次數多,偶爾為顯親密當著眾人的面叫她的閨名,段嫣還是不介意的。 效果也是很顯著,當話說完后,兩人身旁一大片摩拳擦掌的貴女就停了動作,選擇觀望。 雖然王皇后是說讓他們隨自己的想法,段嫣卻知道王氏這回對這個伴讀的位子勢在必得。反正,也不過是個伴讀的位子罷了,能讓王皇后輕松些,也沒什么。 這樣想著,段嫣就接了王琦靈拋過來的話引。 “那也未必,他不是都習慣了?” 沈清然是個畫癡,曾拜讀過王皇后尚在閨閣時所作的畫作,一見便驚為天人,將王皇后奉若神明,每回在宮宴上都激動的不得了。就連見了段嫣,都熱情非常。 偏偏段嫣殼子里裝著個現代人靈魂,對這種詩書棋畫評鑒交流極其不感興趣,所以每回沈清然熱情湊上來,段嫣都敬謝不敏。 聞弦歌而知雅意,自段嫣接了這話,王琦靈臉上笑意頓時就濃厚了起來,親近的神色更添了三分,“今日倒是熱鬧,京都里有頭有臉的人家,可都來了?!?/br> 她說話含著幾分親昵,打趣有分寸又不至于讓人反感。段嫣聽到她話里的揶揄之意,直起了腰,淡淡掃她一眼。 這個年紀說起那些話來,倒是放得開不扭捏。 今日來的人,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一是將目標定在伴讀上的,也就是來做正經事的。另外一類則早早考慮起了終身大事,眼光可能從進來是就放在他們三人身上了。還有最后一類,不想當伴讀,對未來的皇子妃或者駙馬也沒興趣,純屬來湊數的。 方才王琦靈的意思就是暗示段嫣,不少人都是沖著她來的。 這話倒是提醒了段嫣,她粗粗掃過在場的人,神色淡淡,教人看不清在想些什么。 “那位今日是不打算選伴讀了?”王琦靈怒了努嘴,段嫣順著看過去,見段妘還是一個人坐在那兒,既不主動找人交談,也不搭理旁人。 “說起來真是慘呢,年紀小小的母妃就成了庶人?!?/br> 段嫣將手上淡青色的茶盞放入盞托,細微脆鳴打斷了王琦靈的話。段嫣看她一眼,“今日母后準備的茶點不錯,你嘗些罷?!?/br> 被堵了嘴,王王琦靈也不尷尬,從善如流嘗起了小盤里的糕點。 旁邊還有不少世家貴女沒有離開,她們含笑站在一旁,從柔美的肩頸線到玉立的脊背,無一不顯露出良好的教養禮儀。 見此時氣氛有些微妙,她們便紛紛笑著遞了梯子過來。 “今兒這日頭正好,極適合賞花品茶呢?!?/br> “殿下這身衣裳也應景,正如詩上所說,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令人見之忘憂,頗有柳暗花明之意,妙極?!?/br> 說話的人頗為識趣兒,兩三語便讓旁人熱烈地談論起了今夏時興的衣料。 段嫣抬眼看著那人,見她舉止大氣,容貌秀麗。想了想,似乎是謝氏嫡次女,謝元溪,自幼便有才名。 水榭上已然熱鬧起來。 三三兩兩,低聲私語,貴女與世家子漸漸分成兩邊。小姑娘們湊在段嫣身邊,討論些衣服首飾。世家子弟圍在段啟那兒,用自己僅有的知識引經據典,企圖給這位喜愛詩書的皇長子留下博學多才的印象。 突然,一個錦衣小公子摔在地上,正好臉朝著地。旁邊候著的幾個宮人見了,連忙涌過去將人扶起來,生怕出了岔子,畢竟這兒每個主兒都不是什么小貓小狗的,金貴得很。 被人攙扶起來,那小公子卻不在意自己的傷勢,他好像剛剛聽到段啟說了什么,眼睛亮亮的問道:“你也喜歡《屋山集》?我有一整冊的,你有嗎?” 他說話沒個分寸禮數,看起來單純又靈氣,讓人不由自主地把他的話順下去。 段啟捏緊小拳頭,嚴肅眼神里迸發出亮光,“你、你也看嗎?”頭上的小發髻因為激動一顫一顫的。 “我看完了,就是到了后面這個故事和我想得不一樣,感覺......嗯,不太好?!卞\衣小公子被人攙扶到凳子上,他晃蕩著兩條腿,鼓著腮幫子,面色有些不滿。 親耳聽見心頭愛被人批評,段啟瞪大了眼,滿是控訴,“你怎么能這樣?!”連平時慢吞吞的調子都顧不得了,說得又急又快。 “可就是寫得不好啊,我看過比那更好的?!?/br> 剛還沉浸在憤怒里的皇長子頓時不氣了,他眼巴巴瞅著面前的人,小小聲問:“真的嗎?” 都說大雍的皇長子自幼酷愛詩書,手不釋卷,日夜誦讀??珊苌儆腥酥蓝螁⒆钕矚g的是民間神異小說,尤其是那本《屋山集》,風譎云詭,穿雜駭人神鬼,段啟每每讓身邊伺候的人念了來聽,都嚇得縮進被子,卻又忍不住多聽一些。 現在竟聽到有比《屋山集》更好的故事,段啟不禁往對方那邊靠,悄悄道:“那、那過幾日,你帶來我瞧瞧吧?!?/br> 直言過幾日對方會再次進宮,其中意思已經很明確了。 段嫣的目光落在那錦衣小公子的衣領,手指,眼睛各處,最后意味深長地瞇起眼睛。 這可有些厲害了。 衣服雖然是好料子,卻不合身,明顯是倉促間套上去的。手指關節突起,因該是長期干了粗活造成的。還有那雙眼睛,看似明亮純凈,段嫣卻清晰地從中捕捉到幾分不似兒童的深沉陰翳。 整件事情,說是志趣相投,還不如歸為蓄謀已久。 段嫣一向敬佩有手段的人,想要什么,就靠自己去爭去搶,贏得漂亮,輸得磊落。雖然這回被算計的,是與她有血緣關系的弟弟,段嫣卻不打算去破壞。 看來不久后,宮里就要熱鬧起來了。 段嫣收回視線,淺笑著應對圍在身邊的眾貴女。 作者有話要說: 男主他來了! 第14章 挑選伴讀的事情告一段落,等真正確定下人選估計還要幾天時間。 在這期間,某一日,陳氏同裴氏的女眷都被邀請到宮中,說是淑妃遭人誣陷心中郁結,皇后娘娘希望她能夠在家人的寬慰下恢復心情。那兩家的人在宮里碰上,寒暄了一陣子后便一齊往跟在引路的小內侍身后。 路上隔著綠蔭,卻聽到有小宮女閑聊。 “那庶人吳氏,真想不通為什么要拉淑妃娘娘下水,明明是表姐妹?!?/br> “這誰想得通呢?不過啊,聽說淑妃娘娘幼時身體不好,吳氏那邊就仗著同陳氏有點血緣關系,想把剛出生的女兒送過去陳氏養,當嫡小姐呢!” “也不掂量掂量自己,什么德行?!?/br> “估計就是沒能進陳家,那吳氏就恨上了淑妃娘娘吧?!?/br> “人家想飛上枝頭變鳳凰呢!這吳家比起陳氏,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兒?!?/br> “說起來,你覺不覺得貴妃娘娘同那吳氏有幾分相像?那眉毛眼睛,仔細一看可就真跟一個模子刻出來似的?!?/br> 聽到這話,陳、裴兩家的人紛紛神色一動。 吳嬪的母親與淑妃的母親,都是裴家的女兒,長得同裴氏那位老祖宗極像。吳嬪肖母,淑妃反倒是看不出來。如果說張貴妃同吳嬪長得像,就說明她同淑妃的母親,裴氏老祖宗也長得像。 都是在圈子里摸滾打爬的人精,陳、裴兩家的人不可謂不敏銳。聽到這個消息后心下都百轉千回,面上倒是都保持得很淡然。 等小內侍引著他們到了地方,才發現是宮中一處荷園,水上有小亭,錯落而建,廊長曲折。 亭內坐著的不只淑妃,還有皇后與張貴妃。 不知道這里面打著什么算盤,陳、裴兩家俱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可是等他們一到亭內,見到張貴妃,都變了臉色。 有些話一旦聽了,就會記在腦子里。從前陳、裴兩家的女眷也見過張貴妃,不過八竿子打不著的關系,她們也沒盯著對方的臉瞧。這回冷不丁地聽到有人議論張貴妃同被降為庶人的吳氏長得像,她們看張貴妃時就忍不住帶上了一層濾鏡,這一照面,就驚了。 眉眼間簡直是一個樣! 只不過張貴妃的五官更精致,氣場更張揚些。 發現了這個事的陳、裴兩家女眷在亭內如坐針氈。不是忘了回淑妃的話,就是偷偷打量張貴妃忘了掩飾。 張貴妃今日也是看在王皇后的面子上,才來這小亭里坐坐,見那些個人偷偷打量她,心下不爽,直接起身朝王皇后道:“既然陳夫人與裴夫人都來了,臣妾就不在這里礙事了,臣妾先行告退?!?/br> 待張貴妃走后,陳裴兩位夫人才漸漸恢復正常。 王皇后動作優雅地泡茶,玉壺內山泉水劃出道弧線,落入淡青色小杯里,她將茶放在淑妃面前,打斷了她的思緒。 “品茶最忌心浮氣躁?!蓖趸屎鬁芈曊f了這話,仿佛意有所指,卻又像只是單純提醒。 淑妃定了定神,美目微微彎起,纖纖玉指搭在青茶盞上,“今日這茶,清香撲鼻,可是要多謝皇后娘娘了?!?/br> 看似平和的水面下暗流涌動。 陳、裴兩家的夫人陪淑妃說了些體己話,然后又感謝了王皇后一番,才匆匆離去。 估計是回去調查一些事情了。 王皇后一向將自己該做的事情與不該做的事情分得明明白白,她知道這華貴表面下的各種臟污,見過仗勢欺人,背主求榮,也看過人間險惡冤恨。她給自己劃出一片區域,從不踏出。 這一回卻為了段嫣,違背了原則。淑妃同張貴妃的事,她本不該插手的。 回宮后,白芍過來問惠嬪如何處置,王皇后撐著額角,道:“交予陛下,那批銀子可不歸我們管?!?/br> 之前在乾清宮沒有將惠嬪供出來,不是她心慈手軟念著舊情,只不過想到了至今還未找到的那批白銀的下落。王皇后無意給自己增加負擔,索性將事情捅到昌平帝那邊,讓他自己去cao心了。 “娘娘歇歇吧,”綠藥捧著疊紙張進來,“伴讀的人選過些時候再看也不急?!?/br> 段嫣的事情在王皇后心里總是排在第一位,她見綠藥將東西拿過來了,便直起身接了過來,翻開來細細看。 王琦靈是她侄女,顯然段嫣是顧及了她與王氏的關系。而另外是一個謝家嫡次女謝元溪。 雖說她不怎么干涉段嫣做出的決定,卻不放心每個接近她的人,總是要細細排查后確認安全才放心。 這時候的段嫣還在李先生的課堂上,她不敢分心去想別的,只面前這本書就足夠讓她應付不過來了。 旁邊還一個讓人頭疼的家伙搖頭晃腦背著書,“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br> 那日答應段啟聽他背書,本想著找什么法子躲過去,卻沒想到直接被人堵在了這里。李先生倒是不介意來個好學的學生,他過來教段嫣,不過應了某些人的請求,之前看不上段嫣的資質,這么些天教導下來,更是將她的底摸清了。 大俗。 分明腦瓜子聰明,卻用不到讀這圣人之書上,是個俗人。 李先生頗為惋惜。 他又是個愛看熱鬧的人,現在瞧著往日成熟得不像個孩子的段嫣被人煩得幾欲抓狂,他就更高興了。 “大皇子背得很好,”李先生的夸獎激起了段啟的表現欲,他挺了挺小胸膛,又背了一段冗長晦澀的古文。 末了,段啟邁著小短腿跑到段嫣桌旁,“泰清會背了嗎?” 就像他有了一顆糖,便以為別人也有,萬分期待地等著對方把他的糖拿出來,比比誰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