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節
二人正要拆閱,卻忽然聽庭外一陣嘈雜聲傳來,緊接著便有浩浩蕩蕩數十人井然有序地闖入,將整座庭院都圍攏起來。 裴濟眼神一凝,忙將信收入袖口中,踏出屋去,對上來人,問:“敢問劉尚書,何故忽然入我家門?” 來人是刑部尚書劉寄,雖帶著不少人闖入,卻不見半點囂張跋扈的模樣,反而戰戰兢兢先沖他點頭致意,隨即小心道:“小裴將軍,裴相公涉舞陽公主謀逆案,我奉陛下之命,先將裴相公帶入刑部大牢中,等候審問?!?/br> “我父親怎會牽扯入此案?”裴濟眉心一跳,登時驚愕不已,“他為人素來磊落,為官多年,從不與人結黨,就連先前有人勸立睿王為儲,也不曾參與過!” 劉寄面露惶恐,道:“小裴將軍,我不過奉陛下之命辦事,自不敢有半點隱瞞。聽內侍省的人說,是陛下在此案物證中查出一封短信,同裴相公的字跡一模一樣,這才要帶回刑部大牢問話?!?/br> 他頓了頓,說了些細節,又生怕裴家不放人似的,又補充道,“連御史大夫也因審案不力被陛下呵斥,如今也在刑部大牢中待著呢。此案如今已交三司推事,實在非我一人能定?!?/br> 原本來拿人入獄這樣的事根本不必刑部尚書前來,實在是因裴琰身份非同尋常,劉寄才不得不親自前來。 裴濟皺眉,還想說話,才離開不久的大長公主已領著下人趕來,見院中這樣的陣仗不由嚇了一跳,忙行到兒子身邊,四顧問道:“這是怎么了?好好的,怎么忽然來了這么多人?” 劉寄亦不敢沖撞這位陛下的親姑母,忙帶著身后的眾人沖她行禮。 裴濟沉著臉將劉寄方才的話低聲同大長公主說了。 “你父親怎么可能會做這樣的事?”大長公主先是面露詫異,似有些不敢相信,隨即便有些焦急和緊張,“你父親近來身子骨不利索,哪里守得住這樣的牢獄之災?這——根本沒影的事,怎么就像已定罪了似的?” 母子兩個站在屋外面對著刑部來的人,裴琰則坐在窗邊,面色頹敗地望著案上已喝了大半的蓮子羹。 早料到自己要出事,卻沒想到竟是被牽扯入謀反案中。 他沉默著伸手將剩下的羹喝完,這才慢慢起身,在眾人目光下走出屋去。 “裴相公,多有得罪,望能見諒?!眲⒓膶⒆藨B擺得極低,上來依舊是先恭恭敬敬行禮。 裴琰沖他點頭,強撐著臉色肅然道:“既然是陛下的旨意,我沒有違抗的道理,你放心,一會兒我便跟你走,只是眼下,請先容我同妻兒說幾句話?!?/br> 劉寄忙命眾人退后些,給一家三口留出空間來。 “夫君——”大長公主忙上前來拉裴琰,眼眶也忍不住泛紅,“我要入宮見陛下——” “華兒,”裴琰握住她的手喚她的閨名,令她鎮定下來,“你聽我說,這事你別管,安心在家等著便好,待事情查清楚與我無關,我自會回來的?!?/br> 大長公主緊緊凝視著他的雙眼,過了片刻才慢慢點頭,算是答應。 裴琰轉向兒子,低聲囑咐:“三郎,為父不在時,你定要顧好你母親,祖母那里有你幾位叔伯在,為父倒不大擔心。此事——你莫沖動,謀定而動,幾房叔伯兄弟那里,也定要讓他們穩住?!?/br> 他說著,將目光悄悄移向裴濟方才收信的那只袖口。 裴濟眼神一凜,鄭重點頭應下,心中卻有些悲哀難言的滋味。 他的父親被陛下下令捉拿入獄,卻還記掛著要他處理正事。 “兒子明白?!彼瓜卵?,悄悄捏緊雙拳,壓抑著心底的憤怒與不滿,“也請父親定要看顧好自己的身子,凡事莫強撐?!?/br> 裴琰點點頭,拍拍他的肩,隨即轉身。 臨去前,他沖大長公主微笑:“華兒,蓮子羹我已喝完了,一點兒也不苦了?!?/br> 大長公主的眼眶倏然盈滿淚水,下意識想背過身去,可一瞥見周遭數十個刑部的人,又生生忍下,直等看他昂首闊步跟著眾人離開,才真的落下淚來。 “三郎啊,這可怎么好?你、你可是同你父親商量好了什么?”大長公主攥著兒子的手,滿眼憂慮。 裴濟心中亦是七上八下。 今日這樣的情境,即便自那日聽過陛下的警告后,便已隱隱料到,事到臨頭,仍是有滿心不忿與失望無處發泄。 父親忠于朝廷,連私下議儲的事都做不出,更何談謀反?況且,父親做事一向謹慎,又怎么會寫下那樣一封一眼就能辨出字跡的書信,給人留下把柄?這分明是有人故意將禍水引到父親身上,又恐怕被查出,便干脆不署名,到時連有意誣陷的罪名也算不上。 不過是正中陛下清理朝中勢力的下懷罷了。 “是,今日的事,父親早就料到了?!彼聪滦乃?,答道,“待事情查清就好。母親放心,明日一早,兒子便入宮見陛下?!?/br> 大長公主頭一回感到六神無主,想親自進宮見陛下與太后,又惦記著方才裴琰的話,只得暫且忍下。 好容易將大長公主安撫好,裴濟又趕往隔壁府中的裴老夫人處,將事情一一說清楚,再安撫好眾人,這才得空回到書房。 此時已是戌時,他坐在燈下,取出方才匆匆塞入袖中的書信,展開仔細閱讀。 信中言語十分質樸,只有區區兩頁紙,卻看得他臉色一緊,心口砰砰直跳。 據張簡信中說,他派人在幽州境內暗中觀察數月,終于有了發現,先前被私扣下的鐵礦,實則并未全數為朝廷派去的人收繳,其中有近半的上等鐵礦早已被偷偷運至邊境線處——那兒有人私建冶煉之所,正以那些上等的鐵礦日夜鍛造精良兵器! 這儼然是犯了大罪! 須知這一年里,為鑄蒲津渡的鐵牛,舉國鐵礦都投入其中,就連各衛軍中配的戰甲、兵器,也未有換新,幽州卻有人偷偷鍛造武器,根本就是蓄意謀反! 如今,長安城里風風火火地徹查如同兒戲一般破綻百出的謀反案,真正的謀反,卻在據此千里外的邊疆悄悄醞釀。 背后之人是誰,他不必猶豫,幾乎就能斷定是睿王李景輝。邊陲之地多是貧苦出身,以軍功升遷的武將,又從沒有過一家獨大之勢,他們根本不會生出這樣的狼子野心,唯有同樣是先帝親子的睿王才會如此。 信中還提及,原本冶煉鐵礦的事被壓得極隱秘,幾乎尋不到蛛絲馬跡,直到范懷恩被捉拿定罪,幽州刺史之位暫時空缺,他們才敢放開手腳行事。如今的新任刺史是蕭齡甫的人,對當地事務并不熟悉,幾乎便是被從前范懷恩的手下牽制著,幽州一地的權柄恐怕早已落進旁人手中了。 裴濟猛地想起當初御史臺審案時,便說過,所有供詞都由范懷恩手下的人招認,偏范懷恩本人,無論如何不愿認罪,直到蕭齡甫一再催促進展,才忽然傳來招認的消息。 如今想來,范懷恩恐怕只是個替罪羊罷了,興許他才是真正的清流,因不愿與人同流合污,反被設計誣陷,最后丟了性命! 他猛地起身,在屋中來回走動,只覺胸口被壓得喘不過氣來。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事情竟已發展到如此地步! 當初睿王仍在長安時,他還妄想能讓這兩位表兄的關系有所緩和,如今看來,根本就是他一廂情愿。 親兄弟間多年的情誼,似比紙還薄。 他本已數次或明或暗地向陛下進言,提及范與陳的案子恐怕并不簡單,偏偏陛下一再漠視,只將眼光放在朝中的形勢上,又有蕭齡甫等人的急功近利,才令事情發展至此。 當務之急便是要入宮稟明陛下,請其迅速穩固朝廷情況,調動義武、河東兩軍前往平定即將掀起的叛亂。 只是,父親才被刑部的人押走,眼下應當被關在刑部大牢中,不知何時才能出來。 想到此處,裴濟只覺渾身被人澆了一桶涼水,僵硬不已。 他效忠的并不是個能明辨是非忠jian,分清輕重緩急的君主,一味的忠誠不一定是好事。 他站在窗邊,雙手緊緊握著窗框,眼神沉沉,凝望著寂靜的庭院。 或許,他該好好用一用此事。 若借機向陛下請戰,興許能換父親安然無恙。甚至,他還能求陛下主動將麗娘放了——兄弟二人的反目與相爭源起于一女子,唯有主動放開這女子,才能堵住悠悠眾口。 第100章 猶豫 第二日仍無朝會。 裴濟一早便起身, 穿戴齊整后便匆匆趕往大明宮求見皇帝。 因不必上朝,李景燁到天亮后各處宮門開了才起身,一番洗漱用膳、打坐服藥后, 已又過了半個時辰,眼看裴濟也已在外等了兩三刻, 他才坐回榻上, 揮手讓何元士將人帶進來。 裴濟仍是面無表情地恭敬行禮, 可兄弟二人間的氣氛,卻再沒有從前的熟稔與親近。 李景燁坐在殿上看著,頭一回沒有叫他不必行禮, 起身坐下, 只淡淡道:“子晦,你若是為你父親來的,便不必多說了。待事情過去, 只要查清的確與你父親無關,刑部自會放他安然無恙地回去?!?/br> 裴濟低垂著頭站在座下, 聞言只感到一陣怨憤。 他咬牙壓下, 盡力讓自己的語氣聽起來平靜些:“陛下,臣的父親為大魏效忠數十年, 從未有過私心,絕不會在這樣的大事上犯糊涂, 臣亦信清者自清,既有三司推定, 定能令事情水落石出??伤降啄隁q大了, 近來又時常舊傷復發,恐受不住牢獄之刑。望陛下看在母親的面上,也看在臣的面上——讓父親經審后, 能留在府中?!?/br> 話音落下,殿中一片沉寂。 他雖是臣子,也一向恪守君臣之間高低尊卑的界限,卻也從來沒有這樣低聲下氣地求過這位表兄,到今日,不得不走出這一步。 李景燁也不知是想起了什么,望著他的目光里閃過幾分昔日的溫情,可不過片刻,便恢復平靜。 “朕心中有數?!彼栈匾暰€,推了推案上的書冊,“到底是替我大魏立下過汗馬功勞,兢兢業業數十年,朕都記在心里,待查清楚,只要日后謹慎約束著,朕自不會虧待?!?/br> 裴濟聽明白了。 這是要待事了,便讓他父親主動致仕,如杜衡一般,遠離朝政,方能安享晚年。 可杜衡已是花甲之年,他父親卻未滿半百,本該是仕途中最頂峰的時候,如今不得不被逼激流勇退…… 他捏了捏拳,沉聲應下。 “臣今日來,還有一事要稟?!?/br> 他將袖中書信取出,雙手奉至李景燁眼前,面色凝重,道:“臣先前便始終懷疑范懷恩與陳應紹的案子還有隱情,如今果然發現盧龍軍中有異動,觀其形勢,應當與睿王有關——陛下,謀反之事,恐怕并非無中生有?!?/br> 李景燁接信的手一頓,隨即低頭閱覽,面色倏然變了。 “他——果然是朕的好弟弟!”他氣得一手捂著心口,一手猛地將信拍在桌案上,因日漸瘦削而突出的顴骨上浮現兩抹不自然的紅暈,雖穿戴整齊,整個人卻流露出猙獰可怖的面目,“在邊疆一年,不見好好收拾突厥,倒是跟著他們學來了狼子野心!” 裴濟垂下頭,掩住眼底異樣的光芒。 這樣的陛下,令他覺得一日比一日陌生。 “陛下,盧龍軍素來善戰,如今恐怕也已鍛造了不少精兵良器,待陛下所派的監察御史一到幽州,極有可能便是他們起兵的時候,臣以為,當務之急,須得下令集結河東、義武兩軍應對之?!?/br> 他頓了頓,看一眼慢慢平靜下來沉吟不語的李景燁,繼續道:“此外,亦請陛下放貴妃離開——放回鐘家也好,送去城外道觀也罷,總之,不能讓睿王以此為借口大肆興兵。師出無名,便少氣勢?!?/br> 說罷,他不由自主地悄悄捏緊雙拳,僵直著身子等待李景燁的回應。 李景燁瞇眼望著他,目光里滿是打量。 他一向是信任這位表弟的,直到現在,他將裴琰送入刑部大牢,也仍相信裴濟。若不忠心,也不會在這時候便急著將消息告訴他。 可談及兵權,卻不得不多思量一番。遠在邊疆的六郎是他的親弟弟,尚且能一朝反目,六親不認,更何況其他人? 多虧當初北方有戰事時,他始終未松口令各節度使除兵權外,將地方民財權力也一并收入囊中,否則,他們只怕早就起兵了。 如今,他還是該謹慎些。 至于麗娘—— 他眼中閃過一瞬恍惚,隨即冷聲道:“不,她是朕的人,是朕親自封的貴妃,斷沒有讓朕放手的道理——便是哪一日朕沒了,她也還是朕的貴妃!” 曾經是睿王妃如何?天底下哪里有比天子更貴重的人?但凡他想要的,沒人能阻止,親弟弟也不行! “出兵的事,容朕仔細考慮,再做定奪?!彼刂氐卮瓪?,閉眼扶額,揮手道,“你先下去吧?!?/br> 事情落空,裴濟竟半點也未覺驚訝。 他拱手行禮,慢慢退出殿外,回頭深深打量一眼這座巍峨富麗的紫宸殿,這才轉身離開。 北方邊地各軍因要抵御外敵,素來比國內幾路都勇猛許多,戰爭一觸即發,只有搶得先機,才有可能先發制人,以最小的代價平定叛亂。 然而陛下仍是猶豫,這樣做,無疑是延誤戰機,將事態擴大。先前面對軍情時的幾次猶豫能有好的結果,不過都是僥幸——這一回,未必能安然無恙。 他已做了自己能做的,幾乎算仁至義盡了,接下來,便只有耐心等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