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節
隨手揮退欲先解開檢查的親衛,他自己親自拆了。 韓菀這般鄭重的,這顯然是個重要物事。 太子丹何等人物,見識經歷極其多,早已泰山崩于眼前而面不改容,但打開方匣那一刻,他還是瞬間失了色。 “這是……”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失蹤,消息靈通的諸侯王都已知道,信王亦然,此物的重要性和意義不言自喻,幾年來,大家都在使盡渾身解數找,也包括信王和太子丹。 可惜,一直無所獲。 在這個越發渺茫的關口,驟不及防,太子丹大震,隨即大喜過望。 “啪”一聲闔上方匣,他也不遞給旁人,趕緊打開另外一個長匣。 之后,又見到韓父的親筆記錄。 “好,好好??!” 他激動得,連說了三聲好。 這代表什么? 現在這可不是他們找到了玉璽并占為己有了! 從韓菀手中接過此物,有了韓父這張親筆記錄,代表著他們是姜氏王室選取的繼任者。 托之于江山社稷,托之于天下黎庶。 仁義之君,得到姜氏承認。 一旦舉旗,就是王旗,名正言順的正義之師。 良久,太子丹闔上匣蓋,自己親自拿了布袋也不交給旁人,他快步上前,俯身扶起韓菀。 “汝及汝父之誠,我與父王盡知??!” 他肅然:“我姞丹在此立誓,斷不負姜氏所托??!” 他親自扶起韓菀:“元娘好極,我必親自書信一封,向父王陳明此事!” “你放心,日后,我們便是如一家之親,同進共退,共襄盛舉!” 他肅然說罷,拍了拍韓菀的肩膀。 此時,也不論男女,只論立場,太子丹力道不會輕,韓菀不覺疼,她的話同樣鏗鏘有力。 “謝殿下不棄??!” 她也很激動。 至此,她攜韓氏相投信國,才算正式成了。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也是肥肥的一更噠!哈哈哈明天見啦寶寶們,么么啾!(づ ̄3 ̄)づ 第74章 廳內氣氛很熱烈,比韓菀剛進來時熱烈太多了。 韓菀情緒高昂之余,心徹底落到實處。 她這步棋走對了。 及時送上玉璽血詔,第二個目的是給自己給韓氏增加分量。 分量不夠,一旦到了萬不得已之時,很容易會被當成棄子的。 現在她獻上了玉璽血詔,這不但是誠意還是大功。這件事情,信王及其一干心腹肯都會知道的。據她了解,信王賞罰分明,太子丹亦然,這既是這對父子一貫的用人原則,必要時也會是一個約束。 有大功,自然不能輕易被舍棄的,否則寒的不是一個人的心。 韓菀愿意相信信王父子的原則,但這也不妨礙她多想一些,身處刀刃風口,如何謹慎都不為過的。 事到如今,韓菀得先給己方謀一條退路。哪怕一切失敗,她和母親弟弟,以及一干忠心耿耿的心腹下屬,必須得有一個撤退的方向。 信王,信國,就是她謀的退路。 接下來還很險,但好歹是有了退路了。 韓菀心里長長舒了一口氣,這些事情,事前她沒法跟其他人說,唯獨一個穆寒。 似是不經意,她回頭看了他一眼。 果不其然,在那雙淺褐琉璃珠般的眼眸里,她看到和她一樣的那種隱晦如釋重負的欣然,另外,還夾雜一種淡淡類似自豪的情緒。 她唇角不禁翹了翹,笑意加深了幾分。 …… 大家情緒都很有些激動,說了好一陣子,才緩和下來,太子丹攜韓菀一同入座。 沒有分席,幾個人就圍著長案一同坐下。 除了太子丹河張允以外,另還有兩人分別叫燕北瞿容,這二人一明一暗,俱是太子丹的心腹謀士。 這二人見了玉璽血詔,也是激動得滿面紅光,自我介紹過,和韓菀連連說了好一陣的話,最后不禁嗟嘆:“韓君真真仁義君子也!” 真讓人感慨且敬佩啊,這世上能有多少人,能為了社稷天下黎庶百姓而置自身安危及家小都不顧的。 這不是一時熱血上涌的決定,而是足長達幾年,步步兇險且謹守不變的信念。 太子丹也嘆:“韓君之胸懷,孤敬服?!?/br> 眾人嗟嘆一番,又安慰了面露幾分黯傷的韓菀,由于時間緊迫,很快就開始商議正事了。 這商議的對象,正是剛剛正式相投的韓菀以及韓氏。 太子丹沉吟片刻,對韓菀道:“若家主愿意,孤即命人護送汝等返信?!?/br> 其實昨日商議并非如此,但由于玉璽和血詔,他臨時多給韓菀一個選擇,若她愿意,即可立即脫離旋渦。 有太子丹渠道和信王庇護,遁離安全系數大大增加。 韓菀沉默片刻,最后很堅定搖了搖頭:“謝太子殿下.體恤,元娘并不想就此離去?!?/br> 遁離即等于舍棄韓氏,這并非韓菀意愿。 信國是退路,退路之所以叫退路,是最后才走的,迫不得已實在無法堅守才不得不選擇撤退用的。 韓菀要保住韓氏,保住父祖和自己的心血。 產業挪不動,人員無法撤退,楊膺李翳布置的天羅地網仍在,并且在一步一步絞緊。 她卻是決心拼盡全力要在郇王手里掙出一條路的。 另外再有一個。 很重要的一個。 父親去世后,偌大韓氏即如莬絲浮萍,左右尋找欲依靠,最后卻靠上了楊家這一匹餓狼,終究還是緣于自身不穩。 現她既已將玉璽血詔托與信王,何不就此拼一把?爭取多建些功勛,以期日后自己從根本上立起來。 自己便是靠山,才能一勞永逸解決問題。否則,今日有襄平楊侯,來日也會有李侯趙侯。 這是危險,也是機遇。 這是一個最壞的時候,也可能是最好的時候。 綜上二者,韓菀沒想過走,她必須留下。 至于后續要怎么做,這幾日和一干心腹閉門商議,她輾轉反側思索,她心里有了個火中取栗的主意。 不過韓菀沒急著說,她想先聽聽太子丹意見。 太子丹就道:“既然你不愿,好!”他抬頭看韓菀:“以進為退,險中求存,你逆流而上,佯裝不堪楊膺逼迫,毅然投向郇王如何?” 這是他們昨日商議的結果。 實際上,對太子丹等人乃至背后的信王而言,韓氏深植郇國枝干龐大,就這么放棄送給了郇王,實在是太過可惜了。 需知信與郇,乃中原乃至關東諸國中,國力以及軍事最強的二國。將來,這郇國必會是信王逐鹿中原的第一個強勁對手以及最大的絆腳石。 若韓菀能夠將勢就勢,破險尋機,佯裝不知背后主謀是郇王,裝作被楊膺李翳逼得走投無路選擇直接倒向郇王,繼而成功潛伏,韓氏將會給他們在布置和刺探情報還有其他方面增添非常大的助力。 既然韓菀不愿遁離放棄韓氏,那正正好,太子丹便將他們昨日商議的結果說出來。 他道:“我們的人會全力協助你?!?/br> 他們評估過,這等情況下,郇王很可能會緩和下來的。 郇王若無顧忌,他就不會這般曲折迂回,倘若能不用剛烈手段便能得到韓氏,那當然是更好的。 順利的話,韓菀及韓氏很可能會進入一個觀察期。 至于能不能順利通過這個觀察期?通過后能不能走遠,能不能盡可能地打入郇國核心,這個就看韓菀的手腕了。 當然,這些說得有些遠了,上述一切都得順利投了郇王再說。 “若投郇王,可通過太師公羊夷?!?/br> 公羊夷是王師,還是從國丈,投他就等于投郇王。 這么些年下來,太子丹對郇國乃至郇國重臣們,乃至郇王本人,都恨下了一番苦工的,了解不可謂不深。 他估摸了一下:“應有七分成數?!?/br> 成功率,太子丹判斷在七成左右,他看韓菀:“元娘以為如何?” 韓菀點頭:“甚好?!?/br> 太子丹的破局之策,乃至后續間諜之謀,和她想的正好一樣。 唯一有點差異的,就是通過相投的人選她還沒確定,公羊夷還只是備選之一。 現在不用想了,太子丹對郇王乃至郇國朝廷的了解,肯定遠勝于她,那就是公羊夷。 若沒有成功投了信國,若沒獻上玉璽血詔增加自己的分量,韓菀是絕對不會考慮這個法子的。郇王無義,不擇手段,相投不亞于虎謀皮。 現在前面鋪墊一切順利,太子丹計策安排也與韓菀所想不謀而合,她毫不猶豫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