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節
這個確實,知曉前情者,推測出韓伯齊意圖不難,否則張允先前也不會去告誡韓菀。 張允點點頭。 “是襄平侯府一眼線見勢不對,唯恐我不知前情受難,不顧舊年父親的封口令,將舊事告知于我?!?/br> “我花了些時間,了解了好些前情,也湊巧,曉得了伯父身份?!?/br> 她看著張允,十分認真:“父親還在時之意,我已知曉。我欲彌父親遺憾,也欲為自己為韓氏謀一條生路?!?/br> 張允在這關口冒險過來給韓菀一句告誡,足以證明他說欽佩韓氏行事,欽佩韓父為人,是確有其事的。 韓菀便不全說漂亮話,她很坦白,又添上幾分動之以情的親近:“求伯父助我?!?/br> 張允沉吟,說實話,他是很欽佩韓氏和韓伯齊,還頗有幾分惺惺相惜,對韓菀這故人之女亦心懷憐憫。 只不過,他這身份,牽一發而動全身,考慮事情肯定得以大局為重的。 其實,在韓伯齊去世之后,他們已放棄韓氏了。 原因無他,韓氏無人。 但韓菀這一年多時間的表現,尤其今日,讓張允刮目相看。 此女有其父之風,年少果決,巾幗不讓須眉。 有她掌舵,韓氏可重新提上來。 現條件達到了,能得自然是最好的,韓氏龐大且深植郇國,想當初察覺韓伯齊意向,他們可是非常積極爭取過的。 另外,如果可以的話,張允也想助故人一把。 他上前,扶起深深下拜的韓菀:“好!” “只事關重大,伯父不能一口應下?!?/br> 張允說:“改日,伯父給你引見個人?!?/br> …… 張允欲給她引見的人,必是太子丹。 這位太子丹,韓菀也了解過。 他在郇都并不高調,落落大方又進退有度,不示弱人前,也不高調出頭,換而言之,就是這個度把握得非常好。 而據私下探聽,這位是個非常英明果敢的主,很得信王信重。在郇王的眼皮子底下他就能指揮張允等人并定時見面,足可見其能耐。 郇都細作網,必然是由他掌握調度的。 這對韓菀來說,其實是個好消息,這太子丹如此能耐,信國三代能君,籌碼押上去也不怕中途出岔子生什么翻大船意外。 她目前肯定沒法見信王的,見太子丹,直接向太子丹投誠,已是意料之外的好。 韓菀回府后,第二天,張允就通知她,讓她明日巳初到城南的一處宅子等他。 當天黎明,韓菀讓穆寒帶她去了一趟庫房。 存放玉璽血詔的那個庫房。 啟動機括,從暗格里取出一方一長兩個檀木匣子,韓菀垂眸摩挲片刻,最后還是打開匣蓋,把二者都放進她提前準備的布袋里面。 玉璽,血詔,還有韓父寫的那張記錄。 她不是父親,她沒有受牧伯臨終重托,倘若相投后窺視許久,才再取出這玉璽血詔,難免令人芥蒂。 要送,就該這次就送。 既示她相投之誠,另外,這也是她給自己增加分量的關鍵。 后者非常重要的。 至于那張記錄,除了拉近距離以外,更多則是韓菀的私心了。她希望,旁人能知曉她父親為大義黎庶做出過的犧牲。 輕輕摩挲著兩個木匣,這是她父親以生命背負的東西。 這些天下來,她心緒平復了很多,但此刻依舊感到難受。 “主子?” 穆寒低低喚了她一聲,她抬頭,對上穆寒蘊著擔憂心疼的一雙眼。 她沖他笑笑:“我沒事?!?/br> 靠著他肩膀平復了一下情緒,韓菀直起身,把布袋系繩系上牢牢捆住,鄭重交給穆寒保管。 穆寒當即端正了神色,肅然接過,小心檢查了幾遍,而后用一塊包袱皮裹住,打了幾個死結背在背上。 他們立即吹熄蠟燭,趕在晨曦沖破黑暗前離開庫房。 韓菀沒有再回酈陽居。 等稍候到了時辰,便會有一個“韓菀”照常登車往朱雀大街去。 而韓菀本人,趁著此刻猶有夜色,穆寒這就直接帶著她悄悄離府。 他背上背上東西,這回卻是不好背她,兩人一路至西墻下時,他直接抱起了她。 他生得異常高大健碩,直接便能像個小孩子般把韓菀抱坐在臂彎上,足尖一點,人已飛躍而起。 韓菀就覺得這姿勢挺有意思的。 風聲呼呼,她環著他的脖頸,湊在他耳邊說了一句什么,穆寒差點踩碎了瓦片。 韓菀說,小時她爹也這般抱她的。 穆寒窘迫,側頭瞅她,被她輕輕吻在眼睛上。 “好了,不逗你了,咱們走快些吧?!?/br> 還有正事呢。 這般打趣一句,韓菀感覺心里輕快了一些,今日太重要,她其實多少還是有些緊張的。 之后她沒再逗穆寒了,乖乖側臉伏在他的肩膀上,讓他扯過斗篷蒙住她的頭臉身體。 不管她做什么,穆寒都不會生她氣的,更何況只是親昵打趣,小心翼翼掖了掖斗篷,確保能阻隔寒風,他隨即收斂心神,飛速而去。 到了目標別院,羅承阿亞等人已經在了,俱換上一色不起眼的裝束,馬車也偽裝妥當了。 羅平則不在,他還得護送“韓菀”去總號。 沒辦法,他和穆寒兩人都是近衛標志人物,一個穆寒不再還能是進車廂議事,兩個都不在就不對勁了。 他人不能來,只這次隨行的都是他和穆寒以及韓菀仔細斟酌后帶的,人不多,個個都是鐵桿心腹好手。 穆寒再回頭巡視一番,之后兩人換了衣裳,韓菀登上那輛半舊的藍帷小車,在七八名近衛護持下離開小院。 一路繞了很久,換了幾個地方,再三確認確實無人尾隨,這才掉頭,往張允說的那處城南宅子去了。 張允也很謹慎,反復觀察確定沒有尾巴,之后才帶著韓菀快速出西城門,往城外而去。 這是已過午了,并沒有停下里用午膳,也沒人在意這個,張允取出備好的點心,兩人各墊了兩塊就了事。 未正,終于抵達目的地,位于南郊,云嶺山麓的一處偏僻別莊。 “賢侄女,我們進去?!?/br> 韓菀深深吸了一口氣,跟了進去。 …… 見的果然是太子丹,過程很順利。 甚至比韓菀想象中的最好情況還要更順利一些。 這別院雖小,布防也不著痕跡,但穆寒一進來就感覺到,這里里外外高手不少,遠近崗哨非常之多。 穿過廡廊,一繞,就是正廳,廊下階前肅立布衣護衛,尤其門前幾個,肅立如入鞘的寶劍,鋒芒內斂但寒意隱透,很像韓菀初見穆寒時的感覺。 她跟著張允進了正廳,廳中一二十六七的青年男子,皮弁冠束發一身藏藍錦袍,穿戴簡單無標志身份配飾,只身姿昂藏氣度斐然。 他容貌不算十分俊美,只已無人注意他是否俊美,韓菀遠遠見過郇國幾個皇子,竟無一人能及他龍章鳳姿。 太子丹雙目炯炯,褪去偽裝,他威儀盡顯,眸光極之攝人,聞得聲響轉過身來,正見張允正領著韓菀入內。 “見過太子殿下?!?/br> 韓菀眼觀鼻鼻觀心,與張允一同俯身見禮,隨即,感覺一道目光落在她身上。 太子丹打量韓菀一眼。 這一見甚是滿意,聽張允說得再多也不如自己親眼一見,此女舉止有度不驚不怯,確實如所聞一般無二。 其實該商議的都已商議過了,他能見韓菀,就說明接納之意,因而著意和煦,叫起張允后,他親自扶起韓菀:“韓家主巾幗不讓須眉,今日一見,果然風采斐然?!?/br> 太子丹笑道。 韓菀也笑:“太子殿下謬贊,我不過承前人之蔭罷了?!?/br> “怎及太子殿下威儀赫赫?” 太子丹笑:“誒,這般說來,我豈也不是得祖宗遺澤?” “說來,我與韓家主,還是血緣之親?!?/br> 這話倒是真的,信國祖上迎娶天家公主三次,和當年的韓國也聯姻過不止一次,不過最近也是幾代之前的事,而信國姓姞罷了。 其實這些諸侯國,除非是中后期篡國的,否則基本都和天家姜姓聯姻過,雖這關系不影響你死我活,但到了想拉近關系時,那也是很實在的話題。 如今太子丹這般說,就很著意表示親厚了。 韓菀自然不會不識好歹,她深深一禮,而后退后一步,利索撩起裙擺,一個稽首大禮。 “若太子殿下不棄,韓氏愿為信王及殿下效犬馬之勞??!” “好??!” 太子丹叫了一聲好,親自俯身,他扶起韓菀,不想,韓菀卻微微拒了,他有些詫異。 韓菀卻微微偏頭,穆寒利落解下背上包袱,將包袱交到韓菀手上。 韓菀雙手托起,有些哽咽,但聲音很清晰:“韓菀此舉,也算秉承父親遺志,此二物,當獻于信王駕前!” 太子丹有些訝異,實際穆寒背著包袱大家都看到,近衛也早已盯著留心了。 他伸手接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