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集
書迷正在閱讀:我撿了只重生的貓、嬌妃逆襲帶著系統忙虐渣、危險甜妻:大叔難招架、妻貴、超凡狂徒、星劍成道、大道逍遙游、舊愛入骨,恨久成疾、荒西秘事、萬世至尊
1、越州 日 烈日炙烤下,江南越州(現浙江省紹興市),山塘干涸,稻田開裂,成片枯黃,災情十分嚴重…… (字幕打出)熙寧八年(1075) 2、宮殿 日 宋神宗上朝,官員奏本道:“萬歲,目前,江浙一帶遭受嚴重旱災,特別越州更加嚴重,哪里百姓衣衫襤褸,面黃肌瘦,饑餓的人們肚子里燃燒,請皇上派任得力官員去治越?!?/br> 宋神宗默默地思考著。 丞相道:“萬歲,資政殿大學士、成都知府趙抃,四次入蜀,治蜀有方,應將其調任越州治越?!?/br> 宋神宗點點頭道:“調任資政殿大學士趙抃、任越州知州?!?/br> 朝中文武百官連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3、路上 日 一條沿山傍江的山路上,張沖護著一頂小轎一行幾人,由遠而近又由近而遠漸漸消失在大山間…… (旁白):“熙寧八年(1075),六十八歲的趙抃再一次臨危受命,出任越州(今浙江省紹興市)知州。他千里迢迢從成都日夜兼程趕往越州。這一年的九月,進入浙江地帶路過家鄉衢州……” 4、趙家 日 這天,趙抃在家設家宴為張沖餞行。 (旁白):“原來經趙抃推薦,皇上任命張沖為‘入內都知’,負責京城的社會治安?!?/br> 張沖滿臉淚水,在趙抃面前跪下,連叩三個頭:“大人——!” 趙抃扶起張沖道:“望你一定要效忠大宋,保護皇上,一心為民?!?/br> 張沖重重地點頭道:“一定牢記大人的教誨!” 夫人,毛彥志都分別與張沖依依不舍告別…… 趙抃及夫人、毛彥志共同與張沖敬酒…… (旁白):“次日一早,張沖便騎上快馬,火速趕往京城……” 5、路上 日 趙抃攜夫人和毛彥志乘馬車前往越州…… 烈日下,馬車來到越州境內,趙抃和夫人下了車來。他倆站在路旁,放眼望去,稻田干裂,山塘干涸,莊稼成片枯黃。 趙抃看到眼前有部分稻田仍然綠油油地。他有點疑惑便走了下去,毛彥志忙隨即跟上,拔了幾株稻穗遞給趙抃…… 趙抃細細一看并用手掌磨開稻粒,不覺搖著頭道:“彥志,這稻穗要么頂端變黑,要么皆為空粒?!?/br> “是啊,老爺越州的災情如此嚴重!”毛彥志道。 趙抃長嘆一聲:“百姓又遭難了!” 6、馬車上 日 馬車在路上緩緩而行駛著,趙抃撩開窗簾往外望去,只見路上,到處可見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的人們。臟臭的味道也在廣袤的田野里彌漫。趙抃見到一個個骨瘦如柴,無望的眼神,干涸的嘴唇,心里十分難過。 遠處,只見一個老漢跌跌撞撞地走過來。趙抃一看不對勁,忙喊道:“停車!停車!” 馬車停車時,趙抃沒等馬車停穩就急著跳下馬車,趕緊迎上去…… 沒等趙抃趕到,老漢已經跌倒在溝渠里。毛彥志跑過去,將老漢救起。一股難聞的臭味撲面而來。毛彥志連忙攔住趙抃:“老爺,你不要過來!這老漢似乎染上疫病了,身上奇臭無比?!?/br> 沒等毛彥志說完,趙抃早已走近老漢,只見老漢滿是污泥的發皺老臉上露出兩只渾濁的眼睛。 趙抃扶起他,遞上一個饅頭,說道:“老人家,快將饅頭吃了吧?!?/br> 老漢搖搖頭:“我已是將死之人,還是留著給需要的人吧?!崩蠞h懇求的眼神讓趙抃心頭一酸。 老漢嗚咽著,從破衣兜里摸出一個銅板,一字一字地說:“大人,求你……求你行行好。用這個銅板……這個銅板……把我埋了。我不想死了也沒個歸處啊?!闭f完,干涸的眼里流下兩行苦澀的眼淚,干癟的嘴角露出一絲解脫似的坦然的微笑。 趙抃聽了,心里難過至極。他對著蒼天說道:“蒼天,饑餓使得漫山遍野都是流浪之人,餓死之軀都沒個地方安葬。百姓死后都不得安息哪?!?/br> 趙抃傷心地吩咐毛彥志:“要手下在附近的高地上,為老漢找一處相對干凈的地兒埋葬老人吧?!?/br> “是?!泵珡┲净貞?。 7、路上 日 趙抃一行繼續向前趕路,燥熱的空氣中沒有一絲雨水的氣息。只見一群群漫天飛舞的蝗蟲時而趴在樹枝上,時而鉆進草叢里,時而匍匐在地面上,見到行人,就急急忙忙地一陣狂蹦亂跳,發出呼啦啦的聲響。 一些粗大的樹干上,爬滿了蝗蟲,一片柑桔葉片上竟聚集著十余只,隨手抓一把便可捉住十幾只,地里的土豆秧苗、甘薯葉片、柑桔葉片、桃樹葉片被啃得七零八落。 趙抃停住了馬車下來,驚訝地喊道:“怎么這么多蝗蟲?” 此時,一只大蝗蟲撞在趙抃的臉上,一陣劇烈的疼痛,夫人趕忙用手巾護住趙抃的臉。 趙抃一行人匆匆趕往越州城里…… 8、越州城里 日 越州籠罩在一片哀吟聲聲、死氣沉沉的陰霾之中。到處都是面黃肌瘦的災民,餓死后未葬的尸骨,令人不寒而栗。整個越州城大街上見不到幾個人影…… 突然,白鶴掙脫籠子,飛向一條小巷…… 9、小巷 日 循著白鶴的叫聲,趙抃與夫人等走進一條灰蒙蒙的胡同里,只見一個骨瘦如柴的小女孩,捧著一個缺了口的碗,在挨家乞討…… “夫人,給我一口吃的?!毙∨⒁姷节w夫人,忙哀求說。 “你娘呢?”夫人心痛地問道。 “我娘病了,在床上躺著呢。她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都快說不出話來了。夫人,請您給點吃的吧,我娘快餓死了?!毙∨⒈吹卣f道。 “走,趕緊去看看?!狈蛉说?。 趙抃和夫人跟著小女孩,來到破爛的小屋前…… 10、小屋里 日 趙抃與夫人跟小女孩進屋一看,滿是灰土,一個干瘦的女人躺在床上。女人應該只有二十幾歲,可饑餓已經讓她形如槁木了。蒼白的嘴唇、零亂的頭發,一陣陣地咳嗽著。 趙抃上前用手慢慢靠近她的鼻孔探她的氣息,這女人一把抓住趙抃的手,滾下床來。 “大人,救救我的孩子?!币痪湓捄椭蹨I一起涌出。 “來,先喝口水?!壁w抃急忙扶起這女人。 “大人,我已染了疫病,孩子她爹前個月就餓死了。我也將命赴黃泉,我就這么一個女兒。請大人收養,小女子來世一定做牛做馬報答大人?!痹拕傉f完,女人就咽氣了。 一時,屋里只聽到小女孩的痛哭聲。 “唉,可憐的小女孩,別哭,以后我做你奶奶,好嗎?”趙夫人心疼地撫摸著小女孩的頭。 小女孩滿臉淚痕地點著頭,撲進趙夫人的懷里,叫著:“奶奶,奶奶,你帶我走吧,我會很聽話的,會做很多事?!?/br> “奶奶知道,告訴奶奶,你叫什么名字,幾歲了?”趙夫人點著頭問道。 “奶奶,我今年四歲了,大家都叫我糧兒。從我出生起,爹娘就給我取名糧兒,希望老天保佑莊稼有好收成,我們就能吃上糧食?!奔Z兒說。 聽著糧兒的話,趙抃的眼角流出兩行清淚,他捋捋山羊胡須,風中的身影更顯瘦削了,可眉宇間還透著一股英武之氣。 11、越州府衙 夜 趙抃正在連下文書詢問所轄各縣遭受災害的情況…… 趙抃喊道:“來人!” 毛彥志匆匆進來:“老爺,有何吩咐?” 趙抃將下達各縣詢問文書遞給毛彥志,吩咐道:“立即派人將各公文送到各縣府!我要迅速了解遭受災害的有多少鄉村?百姓能夠養活自己有多少戶?多少人?應當由官府供給救濟糧的有多少戶?多少人?須加固修筑的溝渠堤防有多少處?國庫里錢糧可供發放的有多少?可以征募出糧富戶有多少?寺院、道觀在保證自食的情況下,能募集到可供救濟的糧食有多少?” 毛彥志重重地點點頭。 趙抃加重語氣地說:“要各縣府三天后必須搞得一清二楚稟報知府?!?/br> “是!”毛彥志堅毅地回應道,并速速轉身離去。 12、一組短鏡頭 (按下列畫面旁白):“趙抃調查令下達后,各級官吏們見知州大人做事如此決斷,紛紛進村入戶實地調查,迅速摸清情況。三天后,各縣所屬縣府陸續上報……” 知縣連夜召開會議布置任務…… 官吏們紛紛進村入戶摸查情況…… 某官吏進某富戶進行調查核實…… 某官吏進寺院、道觀調查情況…… 知縣清查糧庫進行摸底調查…… …… 13、越州府衙 夜 趙抃將各縣調查項目一一查對匯總…… 趙抃親自執筆寫了一張告示稿子交毛彥志:“立即交付印刷,到處張貼?!?/br> “是!”毛彥志拿了告示稿子急速離去…… 14、十字街頭 日 衙役敲著鑼“——,——,”喊道:“州府最新告示哪——!” 兩位衙役在十字街頭張貼告示,一群群眾立即圍過來看…… 有的人還念了起來:“越州災荒,州府決定,放開糧價,日漲一文,上不封頂。州內糧商,屯糧不售,罰沒充公?!?/br> 人們聽后個個伸著脖子,瞪大雙眼,看完之后個個傻眼了,大家七嘴八舌議論起來…… “什么放開糧價?” “不但放開糧,而且還上不封頂!” 一下子,像炸開了鍋似地紛紛議論開了…… “你算算,今天糧價每升十文,明天十一文,后天十二文,十天漲了一倍?!?/br> “這什么狗官!” “唉,攤上這號知州,我們死定了!” 人們嘆氣,個個搖頭,一臉無奈。 忽然,人群中一聲炸雷般地響起:“走!我們到州衙去問問那狗官?!闭f著,他便奮力撕下告示,欲帶大家去官府問罪。 “兄弟們,息怒!”只聽一位老大爺上前阻攔說:“還不快去買糧!” “是呀,今天不去買糧,明日就漲價了!”有人說。 一時,議論紛紛的人群一下子安靜了下來,忽地散開了,有的喊道:“對,對,快回家拿米袋、挑籮筐趕去糧店買糧去!” 大家紛紛離去,趕回家買糧去…… 15、某糧行 日 老板甲正喜笑顏開地清點銀兩,對著同行道:“老兄,發財的機會到了,這糧價一放開,我將全部銀兩去外地采購一批糧食。十天后,第一批外地采購糧食運到越州,價格就漲一倍了!” 老板乙連聲附和道:“是啊,是啊,我剛才已差伙計去外地進糧了!一定乘此機會大賺一把!” 兩人哈哈大笑起來…… 16、街頭 日 許多老百姓里三層外三層圍著看一張新張貼的告示…… 一位不識字的壯年漢子在問旁邊的一位書生模樣的人:“先生,上面寫什么?不是又漲油價了吧!” 書生模樣的人搖搖頭,道:“越州要大興土木,興修城墻,興修水利,需要雇傭大批州內的百姓。壯勞力一工五升米。當日付清,多勞多得?!?/br> “五升?!而且,當日付清!”壯年漢子高興地喊道:“我一家有救了,有救了!”說著,他飛奔而去…… 一位老者見壯漢飛奔而去,還說:“知州趙大人已開倉賑災了,每人每天領一升救濟糧,孩童每天領半升?!?/br> 眾人異口同聲道:“太好了!太好了!這樣,再不會餓死人了,越州有救了!” (旁白):“趙抃統計,全州不能養活自己的孤寡病弱者,二萬一千九百多人,按往年規矩官府每年發糧救濟窮人,應當發到三千石糧米就停止了。這次征收富戶人家上繳來的糧食,共得谷物四萬八千石,供應有了保證。為了防止領糧擁擠,州知又規定男人女人不再同日領米。而且,還增設發糧點,讓災民就近領糧,即使自己不能養活自己的人,也有了生活保障?!?/br> 17、趙家 日 這一天,趙抃難得休息半天,毛彥志正在向趙抃報告道:“老爺,自從出了糧價上不封頂的告示后,糧商不論本地的外地的,現在是翻倉庫,扛麻袋,裝上大船小車,紛紛向越州運糧回來。只等著賣一個好價錢。過一把銅細數到手抽筋的財癮,想想那個高興啊,白日做夢也會發出喜悅的笑聲?!?/br> 趙抃點點頭,笑了笑。此時,糧兒走過來,叫道:“爺爺,糧兒許久未見爺爺了。爺爺,今天可以帶糧兒出去玩玩嗎?” 趙抃內疚地高興回答:“好,糧兒真乖,爺爺今兒帶你去越州城河上坐烏篷船,好嗎?” “爺爺,糧兒不想坐烏篷船,糧兒想回家看看?!奔Z兒說。 18、路上 日 糧兒跟著爺爺趙抃后面,蹦蹦跳跳,快樂得很。趙抃一邊走一邊給糧兒說著故事。 穿過兩條大街,走進一條小巷,又轉進一個胡同…… 19、胡同 日 趙抃被糧兒拉著手,走進了一個胡同,再走幾步就看到了糧兒家的破房子…… 糧兒站在自己破房子門口一看,屋里已經沒有人居住了,布滿了灰塵。糧兒朝屋里看了一會兒,卻沒有走進去。 趙抃感到奇怪,便對糧兒說:“糧兒,爺爺帶你進去看看嗎?” 糧兒搖搖頭,回答道:“爺爺,我不想進去了。我帶你去另一個地方吧?!闭f著,糧兒拉著爺爺趙抃的手,拐過幾個彎,又走進一條小弄堂…… 20、小弄堂 日 糧兒拉著爺爺趙抃走進小弄堂里。不一會兒,傳來一陣陣咳嗽聲。幾個病人躺在地上,有氣無力地用臟手帕捂著嘴,那臟手帕上隱隱地滲出了血跡。 趙抃長長嘆了一口氣:“哎,蝗災、饑荒,使得百姓染上了瘟疫啊?!?/br> 糧兒拉爺爺趙抃再進去,看到一間破舊的草屋…… 21、草屋 日 趙抃一看,只見草屋門口,一個身染病患的老婆婆,倚在低矮破舊的門框邊,手持一根下端開裂的竹棍,眼神呆滯,臉上每條皺紋里都寫著一個“愁”字。 糧兒對爺爺趙抃說:“爺爺,老婆婆孤寡一人,雙腿又不能走,太可憐了。前些日子,還是我幫她領救濟糧的?!?/br> 趙抃聽了點點頭,便上前扶著老婆婆進屋去,并內疚地說:“老婆婆是疏忽了!您放心,官府會想辦法解決孤寡老人問題的?!?/br> 老婆婆嘴角露出一絲微笑,說道:“大人啊,您收養了糧兒這么乖的小女孩,您還為老婦所想。您真是我們的恩人哪?!?/br> 趙抃說:“應該的,應該的?!?/br> 22、趙府 日 趙抃回到府上立即叫來毛彥志。 毛彥志:“老爺有何吩咐?” 趙抃道:“你立即給老婆婆送去一些糧食和銀兩,以幫助她維持生活和買藥治病?!?/br> “是!”毛彥志回應道。 23、草屋 日 毛彥志帶著一袋糧食和銀兩來到草屋里。他把糧食和銀兩交給老婆婆說:“老婆婆,糧食和銀兩給你維持生活和買藥治病吧!” 老婆婆回過神來,撲通一下跪倒在地,連磕響頭,雙手合十:“活菩薩??!謝謝,謝謝……” 毛彥志忙扶起老婆婆:“老人家,要謝你就謝趙知州吧,是他讓官府及寺廟出糧出錢,幫助你們這些孤寡老人和殘疾人的……” 老婆婆恍然大悟,激動地大聲喊道:“原來那日的恩人竟是知州趙大人??!”并連聲喊道:“活菩薩,活菩薩??!” 24、越州府衙 夜 趙抃召開大小官吏商議瘟疫防治及孤寡老人、流浪兒童的救助問題。 趙抃道:“當前瘟疫形勢嚴峻,如何防治是重要問題。同時,我們要如何救助孤寡老人及流浪兒童也是當務之急。大家看看有何良策?!?/br> 通判道:“大人,治理瘟疫眼下重要的是治療疫病,防止傳染。孤寡老人的生活則可通過官府救濟,流浪兒童呢,只有發揚官員父母官的精神了?!?/br> 眾人紛紛點頭,異口同聲說…… “通判所言有理?!?/br> “有道理,有道理?!?/br> …… 趙抃掃視著大家道:“那,大家就立即行動起來,分工負責,做好各項事宜,并及時上報情況?!?/br> 趙抃吩咐通判道:“立即調查越州地區孤寡老人的生活情況,并且統計越州城內無家可歸的流浪兒童有多少?發動官吏收養這些孩子,使他們避免流浪,安定生活?!?/br> 眾官吏紛紛表示贊同州府舉措。 (旁白):“兩日之后,越州城里的孤寡老人、殘疾病人都得到了安頓、照顧和救濟。一些流浪兒童也都各有其所。同時,趙抃也組織動員州縣建造疫坊,收容治療病者。就這樣,越州百姓解除了饑荒和疫情,安定了人心?!?/br> 25、大街 日 街上到處是米商、糧鋪,真是處處糧行,滿街米鋪。但是街上買米的百姓寥寥無幾。于是,街上只要出現有老百姓過往,糧商們都搶著招攬,吆喝聲此起彼伏…… “買米啰,買米啰。白白鼓鼓的大米哦,最低的價格最新的米啊,來一升嘗嘗吧?!?/br> “好消息,好消息,白米買一送一啰?!?/br> 可惜街上還是看米者有,買米者無。 26、大街一角 日 十幾個百姓圍在一起邊聊邊笑著…… 一位壯漢笑著道:“趙知州良苦用心啊,沒有當時糧價上不封頂,哪有今日滿街是糧的局面?!?/br> 老婆婆笑著說:“趙知州英明啊,趙知州英明啊 !” 一位老者眉開眼笑地說:“天算不如人算,人算還是趙知州會算哪!” 眾人豎起大拇指哈哈大笑起來。 (第三十二集 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