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集
書迷正在閱讀:我撿了只重生的貓、嬌妃逆襲帶著系統忙虐渣、危險甜妻:大叔難招架、妻貴、超凡狂徒、星劍成道、大道逍遙游、舊愛入骨,恨久成疾、荒西秘事、萬世至尊
1、赴寧州路上 日 烈日炙烤下,山塘干涸,稻田開裂,成片枯黃,旱災十分嚴重。 此時,一對快馬飛奔而來,為頭便是趙抃攜帶毛彥志由遠而近,又由近而遠急奔而去…… 一路上,到處都是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的災民,不時可見骨瘦如柴餓死之軀,臟臭彌漫。 (旁白):“至和二年(1055)趙抃奉仁宗皇帝之旨前往寧州(今甘肅寧縣)調查寧州知州馬慶長一案……” 快到寧州城時,趙抃與毛彥志的兩匹馬緩慢平行。毛彥志道:“老爺,馬慶長短時間從一個七品的左藏庫副使,一下子變成了五品知州,這里肯定有貓膩!” 趙抃憤怒道:“官職一升再升,現又擔任迎接外國使節來大宋的接伴副使,可謂優厚之至,所以此番必要搞清此事?!?/br> 毛彥志重重地點點頭,并說:“一路看來寧州災情十分嚴重??!” 趙抃長嘆一聲:“真是天災人禍,叫老百姓怎么活呀!” 趙抃與毛彥志騎著馬進城…… 2、寧州州衙前 日 一群饑餓的災民,跪在州衙門前…… 為頭跪在地上的一位老人拉著一位六歲的小孩叫他跪下??墒?,小孩卻喊道:“爺爺,我餓,我餓!” 老人也有氣無力地說:“孩子,爺爺也餓……”老人話音剛落,人已倒地了…… “爺爺!爺爺!”小孩撲到老人身上哭喊起來。 此時,跪在旁邊的一位年輕書生站起來到老人前面,用兩指放在老人鼻子前,已無氣息,便對小孩說:“孩子,別哭了,你爺爺已經過世了!” 這時,一位跪在后面的婦女,久未聽到懷中嬰兒哭聲,也用手指一探鼻息,“哇——”地一聲放聲大哭起來…… 婦女哭喊道:“寶寶呀寶寶,我可憐的寶寶,你才出世三個月呀!” 此時,一位中年男子“唰”一聲站起來,大喊道:“人都餓死了,難道這個知州大人還不出來?” 跪地的人們紛紛站起來,眾人附和道:“知州為什么還不出來!” 中年男子又大聲喊道:“難道讓我們大家都餓死不成?” 眾人情緒激昂中,一位老者抹把眼淚,怒舉鼓槌敲法鼓…… 一陣“威嚴”的吼聲,衙役緊跟知州馬慶長上堂。 馬慶長坐堂后,驚堂木一敲:“何人擊鼓?” 老者上前道:“老朽擊鼓!” 馬慶長看了一眼堂下老者,便問:“有何冤情?” 老者道:“知州大人,寧州旱災百年罕見,百姓餓死無數,小民實在活不下去了!你看,剛才不到半個時辰,又餓死兩個了!” 眾人大喊:“大人,救救我們吧!請大人開倉放糧救災!” 馬慶長道:“ 眾位父老鄉親,寧州遭災,身為知州,也痛心疾首??墒?,州倉空虛,實在無糧可放呀!” 年輕書生道:“朝廷設廩倉,儲賑糧,就是為災荒之年施行賑濟,‘無糧可放’?從何說起?” 馬慶長心虛地:“這……” 年輕書生怒責道:“莫非賑糧全進了知州大人的腰包?” 馬慶長連聲道:“冤枉哉!冤枉哉!本官怎么會做如此貪婪虧心之事?” 老者:“大人,你說州倉空虛,能讓我等看看嗎?” 馬慶長心虛:“這……這個……”他使了一個眼色給役頭。 役頭大喊道:“大膽!州倉重地,豈能讓你們隨便進出嗎?來人,將他們亂棒趕走!” 衙役們舉起水火棍驅趕民眾…… “住手!”毛彥志大聲喝道。 此時,身穿便服的趙抃從人群中擠到前面…… 馬慶長上下打量了一番趙抃,問道:“你是何人?” 趙抃:“你不必管我是何人!,堂堂州衙前驅趕無辜百姓,難道沒有王法了嗎?” 役頭惡狠狠地:“你竟敢如此對知州大人說話,來人哪,給我打!” “誰敢!”毛彥志上前攔住道:“你可知站在前面的是何人?” 役頭:“管他是誰,給我打!” 眾衙役舉起水火棍,欲向趙抃打去…… “誰敢!”毛彥志舉起印章高呼:“殿中侍御史趙抃趙大人在此!” 馬慶長一看慌了!忙上前揖拜道:“寧州知州馬慶長參見鐵面御史趙大人!” 趙抃嚴肅地:“馬知州,百姓遭災走投無路,來求官府??墒悄悴坏粦z憫,反而亂棍交加,這就是你的為官之道嗎?” 馬慶長:“下官正為災情吃緊,日夜焦慮,適才也是一世情急,望趙大人見諒?!?/br> 趙抃追問道:“寧州如此嚴重旱災,為何不稟報朝廷?” 馬慶長哀聲道:“這……” 趙抃憤怒道:“遇上你這樣的父母官,真是黎民百姓的不幸哪!” “大人——,那該怎么辦?”馬慶長問道:“請大人明示!” 趙抃道:“邊稟報朝廷,邊開倉放糧,解救災民?!?/br> 馬慶長大吃一驚:“開倉?” 趙抃大聲道:“百姓饑餓哀號,餓死無數,你難道熟視無睹嗎?役頭,帶路州倉!” 老者大聲喊道:“眾位鄉親,快來叩謝趙大人的救命之恩!” 眾災民齊聲道:“謝趙大人救命之恩!”說聲一落,眾人都下跪了! 趙抃雙手作揖道:“眾父老鄉親們,受苦了!快,你們去州倉領糧去吧!” 眾災民站起來,便跟著毛彥志押上役頭朝州倉而去…… 趙抃和馬慶長也隨即跟去…… 3、州倉大門前 日 趙抃與馬慶長剛剛來到州倉大門前,馬慶長向趙抃請求道:“趙大人,下官今日身體不適,就先行告退……”欲溜走。 此時,毛彥志押著役頭從大門走出來,便大喊道:“大人!”身后跟著憤憤不平的災民。 毛彥志稟報道:“大人,州倉內糧無一袋……” 趙抃反問:“怎么?” 毛彥志:“一座空倉?!?/br> 趙抃一把揪住馬慶長問道:“馬知州,這是怎么回事?倉內之糧呢?” 馬慶長顫抖道:“這這這……” 趙抃怒責道:“莫非被你全數侵吞?” 馬慶長否認:“不……滅門之罪,卑職怎敢?” 趙抃嚴厲道:“馬慶長,你連救災之食也敢貪?” 眾災民舉拳怒吼:“交出來,交出來,否則打死他!” 年輕書生說:“我曾在衙門當過差,官場之事略知一二。他一人獨吞怕也不敢,怕是拿賑糧去換更大的烏紗帽!” “???”馬慶長像漏了氣的氣球一下癱地。 趙抃瞪了一眼馬慶長道:“看來這空倉背后有文章!”他攔住要打馬慶長的憤怒的災民,道:“眾位父老,別動他!待本官將他押解回京,交有司嚴辦?!?/br> 眾災民道:“那,賑糧呢?” 趙抃:“本官一定奏明皇上,調撥賑糧?!?/br> 老者哀求道:“大人哪,眼下餓死之人已有數千,再等調來賑糧,寧州百姓只怕也死得差不多了?!闭f畢,老者下跪哀求道:“大人何不打開儲備糧倉以解危難?” 趙抃深思道:“這儲備糧倉為軍用……” “趙大人,”老者嘆道:“你還猶豫什么?救人要緊哪!” 眾災民“唰”一聲跪地哀求道:“趙大人,救救我們吧!” “罷!”趙抃下決心命令道:“打開儲備倉,提糧賑濟災民!” 役頭道:“大人,小人不敢開倉……” 趙抃問:“為何?” 役頭:“兩座儲備倉,方倉有糧,園倉早空!” 趙抃大吃一驚:“什么?儲備倉之糧也敢盜用?”他命令馬慶長道:“本官特令:寧州方形儲備倉內提糧一萬石,以賑災民,倘若半月后朝中賑糧未到,再提一萬石!上述之令由寧州州衙發公文,交寧州通判去辦!” 馬慶長顫抖道:“是是是……” 眾災民連連叩頭大喊道:“寧州災民有救了!寧州災民有救了!” 4、獄中 夜 馬慶長睡在獄中的床上,兩眼緊緊地盯著天花板…… 突然,聽到獄頭喊道:“魯國公,王大人到!” 馬慶長一骨碌從床上跳起來,匍匐于地,渾身發抖,大聲哀求道:“魯國公,王大人,救命哪!” 王德用一把抓起馬慶長,轉身狠劈他一巴掌,惡狠狠地:“混賬東西!你惹出這么大禍,現在求保命!你你你……” 馬慶長哀求道:“魯國公,卑職為替大人祝壽,費了多少心力。三萬貫錢乃軍糧和賑糧變換所得。魯國公呀,卑職對大人的忠心唯天可表……” 王德用道:“你可知道,你落在京師人稱‘鐵面御史’的趙抃手里,不是找死嗎?”他jian笑兩聲:“馬知州,黃泉路上,你就慢慢走吧!” 馬慶長突然仰天長笑:“哈哈,哈哈哈!” 王德用指著他:“你!死到臨頭,還笑什么?” 馬慶長道:“魯國公,你想丟卒保車,卻不知卒丟了,車也保不??!” 王德用責問道:“此話怎講? “我馬某人人頭落之日,就是魯國公壽終之時!”馬慶長jian烈地說。 站在一旁王咸融不寒而栗:“這……” 馬慶長道:“不說當年兩匹西域汗血寶馬,何等價值!就這次你做壽的三萬貫錢,我多留了個心眼……” 王德用拉過王咸融問:“咸融,你是不是有把柄落他手上?” 王咸融連聲道:“兒糊涂,兒糊涂,在謝單上簽了字?!?/br> 王德用頓足:“你呀……咳!”他惡狠狠噴出兩個字:“死吧!” 突然,一聲獄頭喊話:“馬慶長提審!” 馬慶長一骨碌從床上跳起來,擦了擦一頭的汗珠:“原來是一場噩夢!” 鐵門打開,獄頭兩人押著馬慶長走出獄房…… 5、審訊室 夜 趙抃坐在審訊桌前,毛彥志站在他的身后。馬慶長被獄頭兩人帶進來,坐在一張方凳上…… 趙抃嚴厲地問:“馬慶長,你可知罪?” “知罪,知罪,”馬慶長顫抖地說:“吞賑糧,動軍糧……” 趙抃道:“這可是滅門之罪,身為朝廷命官,難道不清楚嗎?” “知罪,可是,這這這……”馬慶長低下頭來。 趙抃道:“難道這背后有何難言之隱?” 馬慶長大聲道:“趙大人,我冤啊——!” 趙抃說:“馬慶長,你可知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將功贖罪?只要你老實交代,我定會稟報皇上!” “小人交代,小人交代,小人全交代……”馬慶長連聲道:“小人馬慶長在西京(今河南洛陽)只是一名左藏庫副使七品官職,為了改變現狀,小人結交了王德用之子王咸融。為了投之所好,小人千方百計,費盡心思,從西域花重錢弄來兩匹汗血寶馬專送王咸融,王自然十分喜歡,就在其父面前極力推薦小人……” 趙抃細聽著,不時兩眼盯著馬慶長。 馬慶長接著說:“就這樣,小人做了寧州的知州。接著,又任命小人知德順軍。后來,還任命小人為迎接外國世界來宋的接伴副使?!?/br> 趙抃點頭問:“這兩匹汗血寶馬何價?” 馬慶長道:“每匹價值五千貫?!?/br> “這么說,兩匹就一萬貫錢?”趙抃問。 馬慶長重重地點點頭:“真是!”他又交代道:“這次為給王德用祝壽,王咸融胃口越來越大,小人動用了賑糧和軍糧變換所得送上三萬貫錢……” “三萬貫?”趙抃吃驚地問。 馬慶長重重地點點頭。 趙抃吩咐毛彥志拿來書筆,馬慶長簽字畫押。 馬慶長被獄頭押下。 趙抃對毛彥志說:“難怪馬慶長的官職一升再升,原來如此!”他命令道:“改日一起將馬慶長押回京城?!?/br> “是!”毛彥志回答道。 6、王府 日 王咸融焦急地:“父親,馬慶長被押解來京了,快想想辦法!看怎么對付那個趙抃?!?/br> 王德用沉思后問道:“不是說,趙抃在寧州也開倉放糧了?” 王咸融點頭道:“是啊,他從儲備倉內挪去軍糧一萬石,還命寧州通判,若半月后朝廷賑糧未到,再提一萬石?!?/br> “???”王德用靈機一動,道:“他趙抃也吃了熊心豹子膽了,敢擅自動用軍用儲備糧?” “是??!”王咸融道:“憑這一條,就能置趙抃于死地!” 王德用卻另有所思問:“馬慶長現押在何處?” 王咸融:“刑部牢獄?!?/br> 王德用滿臉殺氣地點了點頭。 王咸融心領神會。 7、趙府 夜 燭光下,趙抃正揮筆寫奏章《論王德用男納馬慶長馬》…… 站在一旁毛彥志問道:“老爺,你向皇上提出要求懲治王德用?他可是魯國公??!” 趙抃點頭道:“王德用的父親是當朝著名將領王超,因戰功顯赫,被封為魯國公,死后謚號武康。王德用十七歲就當了父親王超所率領部隊的先鋒官。從此,他也馳騁疆場,戍邊守土。王德用也武藝超群,戰功卓著,歷任多職,后被仁宗皇帝封為祁國公,至和元年任樞密使,后改封為魯國公?!?/br> 毛彥志點點頭。 趙抃道:“馬慶長如此膽大妄為的背后就是王咸融、王德用。因此,必須要懲治這位魯國公?!?/br> 毛彥志:“可是,這位魯國公也不是好惹的!” 趙抃堅決地:“只要罪證確鑿,我趙抃絕不放過!” 毛彥志重重地點點頭。 8、宮殿 日 朝堂之上,宋仁宗威嚴地端坐著,文武百官行禮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禮畢,太監高喊:“眾卿家有事早報,無事退朝?!?/br> 王德用手指朝芴出列,惡人先告狀上奏:“啟奏陛下,殿中侍御史趙抃,奉旨去寧州調查知州馬慶長,據寧州通判奏報,趙抃且無法紀,擅自動用寧州軍用儲備倉,提走軍糧一萬石!” 宋仁宗吃驚地:“哦?有這等事?” 王德用又奏道:“他還命寧州通判,若半月后朝廷賑糧未到,再提糧一萬石?!?/br> 宋仁宗:“好個趙抃,把儲備倉當成他自家的糧倉了!” 王咸融一見皇上如此之言,忙上前奏道:“陛下,趙抃目無圣上僭越君權,應知其欺君之罪!” 宋仁宗思后道:“趙抃頗知法度,怎會胡亂行事?其中必有原委。待他回朝再行細問?!?/br> 內侍匆匆而上:“啟奏陛下,殿中侍御史趙抃趙大人上朝來了!” 宋仁宗:“宣他上朝!” 內侍:“萬歲有旨,趙抃上殿!” 趙抃內聲:“領旨!” 趙抃匆匆上殿,見宋仁宗便喊道:“臣趙抃參見陛下!” 宋仁宗:“趙卿歸來了,即行復旨,辛苦了!” 趙抃:“為國效命,何言辛苦?只是臣一到寧州,見奇災滅頂,餓殍遍地,實令臣心中憂慮!” 宋仁宗:“寧州有災,命知州開倉放糧了嗎?” 趙抃回稟道:“臣命知州馬慶長放糧,誰知打開州倉一看,糧無一袋,只有一座空倉!” 宋仁宗驚異地:“哦?” 趙抃:“非但州倉無糧,圓形儲備倉內的軍糧也不翼而飛!” 宋仁宗吃驚地:“???軍糧也被盜?不用說,定是知州中飽私囊!” 趙抃瞟了一眼王德用父子,道:“依臣之見,知州貪贓,卻未必自落腰包?!?/br> 宋仁宗問:“何以見得?” 趙抃嚴正辭言道:“侵吞賑糧,也是死罪,盜賣軍糧,形同反叛,滿門皆要斬首。知州難道一人敢如此大膽?馬慶長這么做,背后定有人撐腰。這撐腰之人,定是大權在握的朝中重臣!” 王德用父子一震。 此時,趙抃從袖中拿出奏章道:“陛下,請閱!” 宋仁宗接過奏章默默念了《論王德用男納馬慶長馬》…… (趙抃畫外聲):“方今朝廷清明,圣人求治,德用樞府大臣首亂大法,政以賄成,刑平無私,乞寘常憲?!?/br> 宋仁宗閱后問:“嗯!你將馬慶長如何處置?” 趙抃回稟道:“臣已將他解來京城,關押刑部大牢?!?/br> 宋仁宗:“此案關系重大,容明日再議。趙卿和兩位王卿隨我一道去后宮?!闭f后,便起身而去,趙抃與王德用父子緊跟而上。 太監喊道:“退朝!” 文武百官竊竊私語退朝…… 9、后宮 日 宋仁宗問:“趙卿,聽說你僭越君權,擅動軍用儲備,可有此事?” 趙抃:“確有此事?!?/br> 宋仁宗又問:“聽說你還命寧州通判,若朝廷后糧未到,再提糧一萬石。如此行事,意欲何為?” 趙抃:“陛下容奏!臣道寧州,樹死草枯,煙斷灶火,赤地千里,流民載道,死尸數千,真是慘不忍睹,災情如此嚴重,百姓已無路可走了?!?/br> 宋仁宗:“州倉無糧,你該回京稟奏。擅開軍用儲備倉,難道不知犯下欺君之罪嗎?” 王咸融火上加油,道:“陛下,軍糧儲備乃關于社稷存亡之大事,對敵作戰,往往有糧則勝,無糧則敗。趙抃擅自開倉,置國家安危于不顧,此舉形同反叛,當以謀逆罪治處!” 宋仁宗:“王卿是否言重了?趙卿也為救百姓才倉促行事,怎能與謀逆并論?” 趙抃嚴辭道:“陛下,有道是,為國家者,患莫過于棄民,值此奇災滅頂之際,州倉無糧,眼睜睜看百姓餓死,臣身為朝廷命官,于心何忍?為著大宋聲威,臣不能不管。擅開軍用儲備倉,是一時權宜之計,為君分憂!” 王咸融又道:“陛下,不是謀逆,至少是目無君上。圣人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圣上此番若放過趙抃,文臣武將就會效尤。圣詔圣名都可違抗,國法何在?君威何在?” 趙抃道:“馬慶長只是一個七品官職,只送王咸融兩匹極好之馬,官升寧州知州……” 王咸融:“這兩匹馬有何……” 宋仁宗:“王愛卿身為武將,收馬兩匹,無可厚非!” 趙抃道:“陛下,此馬乃是西域汗血寶馬,價值萬貫也!千里大堤,潰于蟻xue,一朝決口,禍患無窮??!” “哦,”宋仁宗一看懵了一下! 趙抃又道:“陛下,馬慶長又侵吞賑糧,盜賣軍糧,送王家壽禮三萬貫錢……” 王德用心慌了,忙反問道:“趙大人,你說的證據呢?” “會有的!”趙抃道。 宋仁宗一聽,道:“好吧,都別說了!今天到此,改日再議,退下吧!” 趙抃急了忙喊道:“陛下!寧州還急需賑糧!” 宋仁宗揮了揮手:“退下吧!朕會安排的?!?/br> 10、趙府 日 趙抃回到府上,夫人迎上前去:“老爺,王德用父子之事如何?” 趙抃搖搖頭:“我再寫奏章,一定要讓皇上明白?!?/br> 夫人點點頭,忙磨墨送茶。 趙抃提筆又寫題為《乞勘鞫王咸融納馬馬慶長馬》…… (趙抃畫外聲):“臣近累次彈奏樞密使王德用男咸融,納馬慶長馬兩匹,遂與慶長連并憂便差遣等事,至今未蒙施行?!?/br> 此時,毛彥志急匆匆帶進一個淚流滿面的小婦人,說:“老爺,不好了,馬慶長他,他死了!” 趙抃大吃一驚,問道:“怎么死的?” 小婦人道:“毒酒,毒死的!大人,小婦人之夫死得好慘哪!” 趙抃問毛彥志:“她?” 毛彥志道:“馬慶長之妻方氏,她要送保存的三萬貫禮錢謝單……” 小婦人忙從懷里拿出一張有王咸融親筆簽名的謝單遞給趙抃…… 趙抃一看,道:“好,鐵證如山,看他還敢抵賴!” 11、宮殿 日 趙抃提上了奏章又交上收集的一疊證據,宋仁宗看了氣惱得說不出話來。 宋仁宗氣憤地:“你呀,你呀,縱容兒子斂財數十萬貫,王法難容?!?/br> 王德用連忙匍匐于地,哀求道:“陛下,老臣知錯了,從今往后定嚴加管教,求陛下免了咸融之罪吧!” 宋仁宗:“起來吧!叫你兒子收起貪婪之心,不然的話,朕也救不了他?!?/br> 趙抃一聽,大聲喊:“陛下,王咸融貪的百姓的救命錢糧哪,因為他的貪婪,寧州一地餓死的百姓達數千人。陛下,國法難容呀!” 宋仁宗一聽道:“王咸融罪惡累累,理當嚴懲……” 趙抃:“陛下圣明!” 王德用撲到宋仁宗面前抱住宋仁宗大腿,乞憐地:“陛下……” 宋仁宗:“念在其父王德用擁戴之功,饒他這次吧!” 趙抃急忙大喊:“陛下,什么?其父擁戴之功?功是功,過是過,不能讓他逍遙法外!” 宋仁宗:“朕為之求情,難道都不能網開一面嗎?” 趙抃:“陛下……” 宋仁宗:“不要多說了!下去吧!” 趙抃失望又無奈地退下…… (旁白):“趙抃回家又寫奏章題為《論王德用乞正其罪》、《再乞罷免王德用》,接著又上了第五本奏章,請求仁宗皇帝盡快處理王德用一事。直至這一年九月,仁宗皇帝改‘至和’年號為‘嘉祐’,沒幾天,總算采納趙抃意見,嚴懲了王咸融,罷免了王德用的樞密使一職,命改任山南東道節度使兼侍中,趙抃彈劾王德用一事,也總算有了結果?!?/br> (第十四集 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