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集
書迷正在閱讀:我撿了只重生的貓、嬌妃逆襲帶著系統忙虐渣、危險甜妻:大叔難招架、妻貴、超凡狂徒、星劍成道、大道逍遙游、舊愛入骨,恨久成疾、荒西秘事、萬世至尊
1、崇安南城門 日 天剛朦朦亮,城門旁除個別早餐店及進城賣菜菜農外,冷冷清清。此時,趙抃和毛彥志騎著兩匹馬,隨后跟著一輛載著趙抃家眷馬車緩緩地駛出了城門朝南方而去…… (字幕打出)慶歷三年(1043) 崇安縣南城門 (旁白):“一道圣旨,三十六歲趙抃從崇安知縣被調到宜州(今廣西宜山)任通判。于是,趙抃攜帶家眷悄悄地離開了崇安縣前往宜州赴任……” 2、路上 日 趙抃與毛彥志并排騎著馬由遠而近走過來,載著趙抃家眷的馬車緊跟而上,車后揚起了一陣陣塵土…… 毛彥志不解地問:“抃兄,我們為什么要提前一天,悄悄離開前往宜州赴任?” 趙抃解釋道:“為官一任當造福百姓,我們離開百姓萬人空港歡送。彥志啊,我們別麻煩崇安百姓了!” 毛彥志重重地點著頭:“抃兄,真是愛民如子??!” 趙抃:“公兼而有之,不幾于全乎!”說著,他兩腿一夾馬兒飛奔往前而去…… 毛彥志一鞭,馬兒緊跟而上,馬車也隨急緊跟,公路上揚起一串長長的塵土…… 3、龍江邊 日 青山綠水,山峰秀氣,一條滾滾江水緩緩而下,兩岸石林錯落,瓦藍天映襯在江水里一片澄碧…… 趙抃一行來到江邊,他和毛彥志下得馬來,夫人帶著兒子也下了馬車,趙拊、趙揚背著琴帶著鶴走過來,眾人一起來到江邊捧水洗塵…… 毛彥志道:“抃兄,我們已經進入宜州境內了……” 趙抃點點頭:“這條江就叫柳江,這里是柳江的上游叫龍江?!?/br> 夫人望著一片郁郁蔥蔥的稻田道:“老爺,你看宜州這片稻田,長勢喜人,一片豐收在望的景象,宜州今年的收成一定不錯?!?/br> 趙抃點點頭,若有所思地說:“真是光陰如箭,離家轉眼已經十年了……” “是啊, 兒,?兒,奶奶都沒有見過?!狈蛉说?。 趙抃感慨道:“也不知娘親身體是否康???大哥,二哥他們都好?今年收成如何?” 夫人連連點頭,道:“老爺,雖然有時收到家書,總是叮嚀關切之音,平安相慰之言??蛇@些都無法撫平老爺對娘的牽掛之情,思親之苦?!狈蛉死斫庹煞虻乃寄镏?,便說:“老爺,我看不如將娘親接來宜州……” “知我者,夫人矣!”趙抃不能再等待了!他轉身對毛彥志道:“彥志,到宜州后稍作安頓,你立馬趕回衢州,小心迎護姥娘來宜州?!?/br> 毛彥志重重地點點頭:“放心吧,我一定小心護送?!?/br> “拜托您了!”趙抃感激道。 (旁白):“趙抃一行到宜州后,稍作安頓,毛彥志即刻動身趕回衢州,迎護小徐氏去了……” 4、常平倉 日 正值青黃不接之時,趙抃帶著屬下對州府的常平倉檢察儲糧情況…… 常平官打開糧倉,一股濃重霉味撲鼻而來。趙抃隨手抓起一把稻谷,放手心稍用力搓了搓,幾粒谷子即碾碎呈粉末狀,趙抃細看了片刻,便問道:“這些稻谷何時入庫的?” 常平官曉得遇上懂行的官員,便如實相告:“回大人,都是四年前入的庫?!?/br> “四年前?”趙抃追問了一句。 “是的,”常平官點著頭說:“盡管年年翻曬,但此地暖濕多雨,早已成陳谷了?!?/br> 趙抃默默地點了點頭。 5、府衙 日 趙抃回州府急找知州商議…… 趙抃道:“常平倉稻谷入倉四載,早已陳霉,須換新谷?!?/br> 知州相告說:“朝廷規定,常平倉糧食存放三年后即作耗處理,去年本該更換,可州府無錢賤買新谷,只好耽擱下來?!?/br> “今歲如何是好?”趙抃若有所思問道。 知州無奈地說:“州府錢庫空虛咋辦?” 趙抃道:“如此拖下去,常平倉糧食報廢不說,后患不小呀?!?/br> 知州默默地點著頭。 趙抃建議道:“去歲受災,如今正是青黃不接之時,部分鄉民開始借貸購糧。不如本州向朝廷上報,開倉賑災,置換稻谷,可否?” “如何置換?”知州一臉惘然地問道。 趙抃道:“如今本府將糧食借于缺糧農戶,等新谷收齊后加一成歸還常平倉?!?/br> 知州聽后點點頭,但又提出了顧慮:“辦法好雖好,可農戶到時不還如何是好?” 趙抃胸有成竹地說:“農戶借高利貸需按一至兩倍歸還,衙門只加一成,更為實惠。再五戶借糧戶之間相互擔保,應無須擔憂?!?/br> “好,好,”知州一聽連聲叫絕:“就這么定了! ” 6、大街 日 衙役敲鑼張貼州府告示…… “——,——,”衙役喊道:“皇上有旨,放糧賑災啰——!” 衙役在墻上貼上告示,百姓紛紛圍上前觀看…… (旁白):“半月后,朝廷回復,宜州放糧賑災立刻啟動。知州貼出告示:三日之后,在常平倉門口開倉賑災……” 7、常平倉 日 清晨,常平倉門前早早地聚集了來自州府各地的百姓,他們提籃、挑籮、推車擠擠挨挨,將倉門擠得密密匝匝…… 這一天,州府上下所有人員都來協助開倉賑災…… 百姓們按次點名畫字,搬糧稱谷,秩序井然…… 突然,隊伍中一陣sao動…… 有人喊著:“不可欺辱老人家。搶著插隊,討這個便宜作甚?” “有你啥事,給老子一邊歇著去!”一個阿混對著那人喊道。 “啊呀,你這無賴,我們大伙兒就不答應怎的!”說著,此人也不示弱便喊道:“官差大人!官差大人!” 維持秩序的兵士撥開人群,見一位老人已跌躺在地上,蒲籃甩在一邊,蓬頭垢面,佝僂著身子直哼哼…… 兵士一看,那小子也斜著眼,抄著粗膀子正要插隊…… 此時,有人在隊伍里喊道:“這個阿混,沒爹沒娘,是宜州城出了名的無賴,見官衙放糧,也來蹭些對付眼前飯食?!?/br> 眾人見官差到場,趕緊攙扶起老人,讓他坐在地上,搓撫揉擺照顧著。一個年輕兵士一把抓住阿混的衣領,喝道:“大人交代,依次排隊,老小無欺。你,霸道欺老,官府可無糧借與你!” 阿混一聽官府不借糧他,索性鬧騰起來:“要不借,都沒得借!”他對著借糧隊伍大喊著:“你們全給我散嘍!” 阿混見眾人怒目相向,索性張開大手掌,嘿呦一聲,用力推搡起來,呼啦啦隊伍被全散倒了…… (旁白):“那個年輕兵士是剛招募入府的衙役,愛打抱不平,瞧這阿混不僅不聽勸,還要橫,于是他……” 年輕兵士便一拍腰上的大刀,威嚇道:“你,犯了眾怒,擾亂朝廷賑災秩序,當心押你下獄!” 阿混撒潑,大喊大叫:“你今日要么借糧與我,要么押我下獄,別的本大爺一概不受了!” 年輕兵士不想與他糾纏,便退一步說:“老實到后面排隊去,這事就不與你計較了?!?/br> 阿混一看他軟下來,反而變本加厲:“本大爺今日插隊就插定了,要么送我去牢房待著也成!” 年輕兵士一下被阿混激怒了,嗖的一聲拔出刀來,對著阿混道:“放糧賑災,朝廷大事,如此胡鬧,必不輕饒!” “不饒,不饒,帶我衙門玩一遭!”阿混該尋死,撲上去還要鬧。此時,不知怎么人群一動蕩,沒撲準,卻向那刀口撞了上去,正中頸脖!阿混立刻血流如注,掙扎了幾下后,倒地一命嗚呼了! 放糧出了人命,常平官趕緊羈押了年輕兵士,上報州府…… 8、龍江河畔 日 趙抃站在龍江畔,兩眼望那奔騰不息的江水…… (趙抃接到毛彥志稟告的畫外聲):“自彥志奉抃兄之令,千里迢迢趕回衢州接姨娘。姨娘也思念孫兒心切,顧不得路途遙遠,一路舟車,經數月奔波,趕來宜州團聚……” 趙抃得知時日,便從宜州趕赴龍江親接娘親。直至暮色時分,趙抃終于見到載著娘親的小舟緩緩駛來…… 船漸漸靠岸,毛彥志扶著小徐氏步出船艙時,趙抃一看,眼眶就紅了。眼前娘親一副農婦裝束,衣衫規整略顯寒酸,鬢發全白,背也微微有些駝起來了,眼里的笑意卻難掩舟車勞累疲倦…… “娘!”四郎不顧失態地奔過去抓住姨娘的雙手,跪伏在姨娘的懷里。 “四郎,娘也想你,想你們一家,這下好了,我們終于團圓了?!毙⌒焓蠍蹞岬啬﹃睦傻哪橆~:“瘦了,我四郎為官辛苦,為百姓cao勞啊,唉,為娘既心疼,又高興!” 四郎望著姨娘心疼地:“娘,你也……” 小徐氏道:“老了,娘也老了!” 9、趙家 夜 傍晚時分,趙抃用轎子載娘親回到官舍,夫人、趙拊、趙揚及孫子趙 、趙?都圍住小徐氏,又是一番灑淚歡笑。 小徐氏動情地說:“一家人總算團圓了,大哥振家侄兒峒已滿十一歲,聰明伶俐,農事雖勞碌,但一家和順安泰?!?/br> 一家喜笑顏開,灑淚歡笑。 “開飯啰!”內屋喊道。 “快,坐好,坐好,”夫人招呼著大家入座。 趙抃扶娘親坐上正堂道:“今晚全家好好吃一頓團圓飯!” 一桌熱氣騰騰的各樣菜肴送上桌,四郎和夫人不時為娘親夾菜,全家歡聲笑語…… 此時,一家人剛剛開始吃團圓飯時,常平官急匆匆上門來稟報…… 常平官稟報道:“大人,今日放糧時,一位衙役誤傷人命……” “人已死了?”趙抃驚訝地問道。 常平官重重地點點頭。 趙抃上前與娘親附耳幾句,便與常平官匆匆地趕去衙門…… 10、府衙 夜 蠟光燈下,趙抃和常平官等官員討論年輕兵士誤傷人命的突發事件…… 趙抃痛心道:“按大宋法律,誤傷人命者須得償命。這年輕兵士雖為公務,但處理不當,出了命案,悔之晚矣?!?/br> 常平官無奈地望著趙抃…… 11、趙家 夜 深夜,趙抃從府衙回來,只見娘親住的廂房燈燭未滅。 趙抃正欲悄悄入房…… “四郎——”娘在屋內喚他。 “娘!”趙抃叫了一聲,便推開廂房門,只見娘坐在床頭,并未睡倒。 趙抃走進廂房,忙為娘整理被褥,并安慰道:“娘,您安心休息,衙門里的事四郎能應對得好的?!?/br> “四郎啊,”小徐氏道:“我兒做事哪里需要為娘cao心?!彼?,頓了頓:“不知咋的,娘老啦,倒是在替那個孩子擔心呢?!?/br> 趙抃一時沒領會:“娘,哪個孩子要您老cao心?” 小徐氏只顧自己說:“日間出了人命的那個小兵士,當真要以命抵命?”她兩眼望著四郎:“為娘聽說了,他還剛入衙門,沒有見識過,又偏碰上這么個討命的,實在可憐!” “娘啊,王法難違,這世間難做的事多著呢?!壁w抃才聽明白,娘是替那個年輕衙役揪心,他搖了搖頭說。 “四郎,人家也是爹娘生養的,孩兒無故遭這份死罪,爹娘也活不下去呢?!蹦飫忧榈卣f。 趙抃良久默默地點點頭。 (趙抃畫外聲):“娘是用自己的愛子之心去體味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啊。自己奉請王命,為人父母官,不正是替天下的父母照顧好他們的子女嗎?這一夜,趙抃徹夜難眠……” 12、公堂 日 幾天后,放糧殺人案再次開庭。 趙抃傳喚年輕兵士到庭,年輕兵士被衙役帶上堂。 趙抃趕緊命:“左右替他去了手銬,給凳子坐下?!?/br> 衙役上去取手銬,又搬來凳子…… 可是,年輕兵士哪敢坐,只是跪倒在地上…… 旁聽的人多為上次放糧時在場的鄉民,有的為年輕兵士出庭作證,大家都為年輕兵士鳴不平…… “懇請青天大老爺法外施恩呀!” “請青天大老爺開恩哪——!” …… 跪倒在地的年輕兵士卻神情黯然低落,齜咧著嘴,半響才迸出一句話來:“大人,小的命該絕。情愿一死抵命,也好免去痛苦?!?/br> 趙抃一聽他話一看他身體異常,面容發青,病態畢露,忙關切地問道:“你有何難言之痛,但講無妨?!?/br> 年輕兵士道:“回大人,小的幾日前身上似乎長了癰疽,尚未潰爛出膿,故而疼痛難忍,了無生趣?!?/br> 趙抃聽后即令:“官醫上堂察看?!?/br> 衙役喊道:“傳官醫上堂!” 官醫上堂后,立即對年輕兵士進行檢查,趙抃見他艱難地抬起左臂,剝下右肩衣裳,只見右肩靠后背已腫得饅頭大小,皮色不是發紅而是晦暗無光,細瞧也找不見膿頭。 官醫稟告道:“趙大人,犯人得的恐怕是癰疽,而且是無頭的瘡瘍。此種病癥多因毒邪深陷,寒凝氣滯而成,腫脹疼痛,較為兇險?!?/br> (趙抃畫外聲):“死罪易受,活罪難熬。難怪年輕兵士痛快求死,可見其病痛折磨之烈……” 此時,趙抃耳旁響起娘親的憂心話聲:“人家也是爹娘生養的……” 趙抃交代官醫道:“是啊,普天之下,四海之內,同是為人兒女,不都是兄弟姐妹嗎,遭罪受苦,怎不感同身受!此犯人雖是死罪,然為官者仁愛為本,還需在牢中就醫治病,好的照看。否則,傷筋爛骨起來,無異于虐殺生民啊?!?/br> 官醫:“遵命!” 13、街道 日 下班時分,街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趙抃從府衙下班急匆匆回家。此時,毛彥志十分急呼呼趕來,兩人在街上迎頭碰上…… 毛彥志焦急地:“抃兄,姨娘不好了……” 趙抃急忙問道:“娘親怎么啦?” 毛彥志:“下午,姨娘在堂前跌了一跤,扶起來時已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邊動彈不得……” “那,現在怎么啦?”趙抃急問,便拉著毛彥志回頭往家跑…… 毛彥志:“已請郎中瞧治,恐怕患了中風癥?!?/br> “中風癥?”趙抃頓時心內既焦且悲反問。 毛彥志邊重重地點頭邊回答:“是的?!?/br> 兩人迅速朝府上奔去…… 14、趙家 日 趙抃與毛彥志回到趙家,趙抃便直奔姨娘的房間喊道:“娘——,”他來到床前拉起娘親的手,兩眼濕潤望著她…… 小徐氏躺在床上,口眼歪斜渴望地望著四郎…… (旁白):“小徐氏年近六旬,大半輩子cao持勞累,本就體弱氣虛,加上長途跋涉到了宜州,精氣神損耗極大,心神迷糊,堂前跌跤得了中風癥……” 15、一組短鏡頭 下灶頭,趙抃親自為娘煎熬續命湯…… 娘床頭,趙抃坐在床頭為娘一匙匙喂藥湯…… 深夜里,趙抃衣不解帶,寢不安席,日夜看護料理親娘…… 每日里,趙抃耐心地喂娘喝稀粥米湯…… …… (上述畫面畫外聲):“自從姨娘病后趙抃求醫問藥為娘調治,早晚在家時,就流連于姨娘身旁。他親自下灶頭,為娘煎熬續命湯,衣不解帶,寢不安席,日夜看護料理。兩個多月后,娘的病癥方稍緩解,能在床榻上扶坐起來,也能含糊說些話……” 16、客堂 日 兩個多月來,趙抃人也瘦了,話也少了…… 毛彥志勸道:“抃兄,這兩個多月來,心力交瘁,再這樣下去你自己也難以支撐.是不是……” 趙抃擺擺手:“別擔心,我撐得住?!?/br> 夫人也勸道:“老爺,你在衙門諸事cao勞,家里照顧娘親之事,奴家來做。再說彥志,五弟,十二弟也會幫襯著,你盡管放心,保管比你照顧得好呢?!?/br> 毛彥志也幫腔道:“小弟我也想盡份孝心呢。還有大嫂,五弟,十二弟,不可你一人獨得功勞?!?/br> 趙抃不理,顧自做,并含淚回應道:“夫人,彥弟哪,四郎爹娘死得早,若沒有姨娘,就沒有我們趙家這份家業,就沒有四郎我出頭之日,這份重生恩情就讓四郎盡量報償一點吧!” 夫人道:“老爺肺腑之言,怒家永記心頭?!?/br> 17、府衙 日 趙抃與知州議事…… 趙抃道:“去歲放糧誤傷人命案的年輕兵士被關押在監,因得了癰疽重癥,而無法行刑?!?/br> 知州點點頭。 趙抃接著說:“本待案犯病愈后今歲秋刑,剛好皇上有令赦免罪人。我想將年輕兵士亦被赦免了死罪!如何?” 知州點頭道:“放!” 趙抃立即下令:“赦免罪人,立放監外?!彼窒蛑萁ㄗh道:“為教化民眾,在宜州設堂講學?!?/br> 知州連連點頭:“好主意,好主意?!?/br> (旁白):“從此,趙抃親自去學堂講學,后人在此地建起‘清獻書院’,就是宜州歷史上最早的書院?!?/br> 18、趙家 日 趙抃從府衙回來三步并兩步地來到娘親床前…… 趙抃道:“娘,那位年輕兵士的死罪已被赦免令放了!” 小徐氏聽后喜不自禁,用枯瘦的手愛憐拍拍四郎的臉:“我兒為官心善,定有好報?!?/br> 趙抃輕輕地握著娘的手,動情地說:“娘得好好活著,讓孩兒長在娘左右,孝敬娘!” 小徐氏點點頭:“嗯,娘還沒享夠四郎的福呢。四郎自小懂事,是為娘前世修來的福?!?/br> 趙抃回應道:“是娘教兒自小做人知恩報恩,知禮明禮?!闭f到此時,四郎兩眼模糊起來,出現…… 19、(回閃)鐘樓底 日 四郎八歲時,學堂念書,一些小伙伴們恥笑他,“四郎,四郎,有爹沒娘?!?/br> 由此,他見了姨娘一聲不吭,從姨娘身旁蹭過去。姨娘見此也不理睬四郎…… 20、(回閃)廚房 日 四郎自知理虧,來到灶頭旁姨娘邊,只見姨娘順手從柴火堆里抽出一根細柴棒來…… 姨娘拿著細柴棒來:“你這個忤逆子,跪下!” 八歲的趙抃“撲通”一聲跪在灶下。 小徐氏哽咽著,淚也滑落下來:“咋的,瞧不起你姨娘,姨娘也是你的娘!沒有生你,也養你!”小徐氏狠狠心,將細柴棒抽了一下四郎的手心:“姨娘不欠你那聲叫喚,姨娘也不識字,不懂你學堂里學的啥,姨娘今日就讓你懂得怎么做一個人!” 小徐氏邊垂淚邊訓斥,趙抃一邊抽噎一邊撫著打紅的手心,一邊扯著姨娘的衣角,一副可憐狀。見此,姨娘心也軟了,她幫四郎抹去眼淚,四郎也乖巧地擦著姨娘淚臉,算是母子和解了…… 21、趙家 日 趙抃此時只見娘親大便郁結難下,突然輾轉床頭…… “娘,娘,”趙抃喊道。 因為娘的藥方性熱,病人又久臥床榻,小徐氏大便郁結難下。四郎見娘如此痛苦,趕緊在藥料里加了去火添涼的藥料,又幫娘親將大便摳出來,糞便在體內積久了,氣味難聞,四郎卻毫不避嫌…… 此時,趙抃卻見兒子趙 捏著鼻子跑到廂房外遠遠避著…… 事后,趙抃把兒子趙 叫到一旁好言教導:“你爹小時候,比這還臭呢。烏鴉尚知反哺,孩兒須牢記?!?/br> 趙 懂事地連連點頭。 由于,趙抃言傳身教。從此,兩個孩子也和祖母更親了,給祖母打水擦身,洗腳穿襪的事,都和爹爹搶著做。 22、一組短鏡頭 (旁白):“一年后,小徐氏病情漸重,由半身不遂轉為半身癱瘓,右腿肌rou萎縮,小腿向后鉤起,像一把鋤頭的形狀,這讓小徐氏大小便帶來諸多不便……” (旁白聲中顯現下列畫面) 深夜,趙抃抱著娘,剛要放下,小徐氏的小腿把馬桶都鉤翻了,搞得屎尿潑得滿地都是…… 白天,趙抃就給馬桶用木頭做一個固定支架,裝在馬桶上又在邊旁安裝了座位。這樣,又省事又鉤不翻…… 白日里,趙抃去府衙由夫人和彥志幫著護理。 晚上,趙抃守在娘的床榻上打個盹。有時,小徐氏大小便失禁,四郎默默為她洗澡擦身。宜州天熱,為防止娘久臥皮rou潰爛,他每天夜里將娘擦背,幫娘翻身,從未睡過一個安穩覺…… 有一次,四郎拿了一大一小兩個桃子來到姨娘面前,對娘說:“四郎不孝,惹娘氣惱,給娘吃大桃子,四郎只能吃小的!”哄得姨娘笑了起來! 23、趙家 日 有一天,小徐氏清醒些,靠在床頭,見兒孫繞床,心中歡喜,又想起衢州老家……” 小徐氏向孫兒說:“ 兒,我們老家衢州城里,有座城隍廟,逢年過節,燒香舞獅,可熱鬧呢?!?/br> 趙 聽了,就纏著趙抃:“爸爸,爸爸,我要回老家衢州去!” 趙抃哄著說:“等奶奶身體好些,我們就回去?;乩霞?,見見你大伯和堂兄呢?!?/br> 小徐氏話在興頭上,拉過 兒到身邊:“ 兒,奶奶給你講個故事好嗎?” 兒高興地喊道:“太好了,太好了,奶奶快講!” 小徐氏道:“奶奶就和你講一個孝子四郎的故事……” “太好了,太好了,孝子四郎,孝子四郎?!?nbsp;兒高興得拍起雙手來…… 24、曹縣農村 日 一片金黃色的稻田,一片豐收在望的景象。 頭頂烈日,趙抃在曹縣官員陪同下,在田間地頭考察…… 突然,一匹飛馬奔馳而來,到趙抃一行前一位衙役從馬上跳下來,急報道:“趙大人,你母病?!?/br> “啊,”趙抃未等衙役說完,馬上接過衙役的馬,立刻跳上馬背速速飛奔而去…… 25、趙家靈床 日 “娘——”趙抃一生凄愴的大喊,踉踉蹌蹌地撲向靈床,長跪不起,哭喊道:“娘啊,四郎未能送終,大不孝??!” 趙抃的悲戚呼告聲,無人不為之動容…… (旁白):“小徐氏離世后,趙抃將宜州事務向知州做了交代后,他披麻帶孝棒,攜夫人、趙拊、趙揚以及全家大小護送姨娘靈柩,回衢州老家安葬。途中事務由彥志cao持,一路悲風凄雨,行了近兩個月,方到達浮石潭畔……” 26、一座新墳 日 十三載未親近衢江水,魂夢中幾回回歸故里。夢里盡是歡笑淚,夢醒方覺人世悲。 青松蒼翠立,桃李婆娑舞;一座新墳安葬著小徐氏,旁邊搭起一個草舍…… (字幕打出):“趙抃上書給朝廷,請求丁憂在家,為姨娘守孝三年,朝廷感念閱道的一片孝心,予以恩準?!?/br> (畫面顯現)趙抃每日墳前虔誠膜拜,焚香叩首,或扶碑敘話,整理墓地。平日里,則素飯蔬食,敝服褐衣,不會客,不言笑。夜間,趙抃挑燈讀書《金剛經》、《大藏經》、《陰符經》、《周易參同契》等…… (第四集 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