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公子與紅妝(十二)
不曾想,這一腳跨過的勾欄院,舊年一別如斯,月圓又月缺,待梅花落盡,那臺上忽又見舊時人。 那一年,清風樓內,有人淚眼汪汪,有人昏昏欲睡,有人站在臺上,身著藍布衫,手持一止語,說完:“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便是一轉身的道別:“說書人我走了,你們也多保重?!?/br> 那一年,說書人離開歡喜鎮前,講的最后一個故事是青樓女子杜十娘的故事。 那一年,鄰家的董公子告訴李家姑娘,青樓女子之所以被無情拋棄是因為她不是世俗眼中的好姑娘。 那一年,十三歲的李家姑娘攛掇著十三歲的小和尚下山一睹青樓女子的風采,回家后被阿爹打得上躥下跳。 而今,而今,在這燈宵月夕的盛京,在這座勾闌院里,臺下有人聽得一臉認真,臺上有人身著藍布衫,手持一止語,仍在經年不變地舊調重彈著:“內中有一人,姓李名甲,字干先,浙江紹興府人氏…… 故人重逢,故人卻不識故人。我忽然就淚流不止。 世事滄桑,人海茫茫,兜兜轉轉,說書人仍在他鄉說書。 他可知曾經有個小小的姑娘在小小的地方做著他最忠實的聽客? 那個小小的姑娘一直懷著個小小的愿望。 可惜后來還是沒能實現。 我怕眼淚叫人瞧見,埋沒了這佳節的興致,于是一邊往里走著一邊悄悄地用袖子抹著眼淚。 那臺上的說書先生手持著止語,還在繼續繪聲繪色地講述著:“那名姬姓杜名媺,排行第十,院中都稱為杜十娘,生得:渾身雅艷,遍體嬌香,兩彎眉畫遠山青,一對眼明秋水潤……” 我忽聽得前方有女子溫溫婉婉地喚了聲:“寄歡?!?/br> 然后溫家小姑娘歡呼地聲音瞬間便洋洋盈耳:“平遙jiejie,駙馬哥哥,你們怎么來了?” 我放下了抹淚的衣袖,抬頭循著聲音,遠遠地便望見那臺子的另一端,燈火闌珊處,并肩站著二人。那梳著墮馬髻,穿著紅衣裳的天之驕女正同那手抱火爐的白衣駙馬談笑風生。 有生之年,終是避不過狹路相逢。 我苦笑著轉回了頭去望臺上,那臺上的說書先生又照舊賣起了關子:“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br> 我深深地吸了口氣,直到把眼底的淚水狠狠地逼了回去,才裝作云淡風輕地轉回頭,并暗暗地囑咐自己如果一會兒有人過來寒暄,一定要記得謙卑地說句:“小人見過公主和駙馬?!?/br> 可是不能夠。 李家姑娘在董公子面前從來都是狼狽慣了的,既不夠淑女也不夠優雅。 這一次也不例外。 天時地利人和。 那勾欄之下,不知是哪位小廝路過時弄灑了茶水,我還未能云淡風輕地轉回脖子,腳下一滑便跌坐在了地上。 游棚內的賓客三三兩兩,說書人歇場的片刻,有個姑娘她女扮男裝跌在地上,比那戲臺上耍雜技的伶人還引人矚目。 溫家的小姑娘寄歡瞧著她張大了嘴巴,端莊嫻靜的公主瞧著她一臉驚訝,身披大氅手抱火爐的駙馬瞧著她照舊皺起了眉頭。 只有那身旁的段相爺,瞧著她,極快地彎下了腰,嘆息著伸手抹去了她臉上的淚水,將她扶起,輕輕柔柔道:“怎地這般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