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
隨后,林知夏充滿熱情地介紹道:“這是我的爸爸。那邊的男孩子是我的同學江逾白,還有那個年輕人……他是江逾白的叔叔?!?/br> “來吧,”朱嬋為他們引路,“跟我來,沈教授在等你們?!?/br> 林知夏和她的爸爸走在前方,江逾白跟在后面,只有江紹祺原地不動。 江紹祺幾乎沒和科研人士打過交道。他只知道沈昭華教授非常厲害,學術水平一流,并在國際上享有盛名。等他見到沈昭華,難免要和沈昭華寒暄幾句,那他應該說什么呢?他都不曉得“物理”是個什么東西。 他靜立幾秒鐘,他的侄子喊道:“叔叔,你不走嗎?” 江紹祺這才邁開腳步。 路上,朱嬋低頭對林知夏說:“咱們學校的海洋實驗室,每年都有一個開放日。普通人通過郵件預約,就能在開放日的當天……參觀這個實驗室。今天啊,我們知道你要來,比碰上開放日還高興?!?/br> “真的嗎?”林知夏好奇地四處張望,“可是你們都不太認識我吧?!?/br> 朱嬋透露道:“你給我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你還記得牛思源嗎?他姓牛,名叫思源。那天在海洋館,牛思源說他的模型做不出來,你把正確的思路教給他,他回學校以后,三天兩頭就念起你?!?/br> 聽完這話,林知夏的爸爸錯愕又驚訝:“牛思源也是博士嗎?我女兒幫助一個博士……做模型?” “牛思源是研究生,”朱嬋微微一笑,“牛思源是沈老師今年剛招進來的研究生?!?/br> 朱嬋在一間辦公室的門口停下腳步。 辦公室的門前掛著一塊金色的牌子,刻有“沈昭華教授”五個字。朱嬋直接推開門,領著林知夏等人踏進辦公室。 沈昭華坐在辦公桌前,正為一個學生批改論文。她戴著一副老花鏡。當她聽見林知夏的腳步聲,她抬手摘下鏡片,掀起眼皮,目光落在林知夏的身上。 林知夏說:“沈老師好!” 沈昭華扶著桌子站起身:“你好啊?!?/br> 辦公室里沉靜了兩三秒鐘,林知夏沒再說話。她低頭看著沈昭華攤開的筆記本。 沈昭華的桌子上擺著一本筆記,一沓論文,還有一臺聯想電腦。 顯而易見,沈昭華是一個很負責的老師。她把學生的論文打印出來,用圓珠筆在空白處做批注,注解的內容十分詳盡。 江紹祺抬步走向她:“沈教授,你好,久仰大名……”然后,他準備做個自我介紹,再談一談他對“物理”的理解。 不過,“物理”這個東西,對他而言,幾乎是不存在的。 江紹祺絞盡腦汁也想不出開場白。 沈昭華適時開口道:“我這兒有兩份實驗室簡介,先拿給兩位小朋友?!彼_抽屜,找出兩份文檔材料,分別遞給了林知夏和江逾白。 在此之前,江逾白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他原本以為,這份實驗室簡介上,會充斥著他看不懂的公式和理論。他緩慢地翻開第一頁,只見目錄上寫道:深水海洋實驗室、風浪流多功能水槽、風動循環水槽、高性能計算機集群實驗室…… 他沒讀完。 他合上這份簡介,抬頭時,剛好對上了叔叔的視線。 他跟叔叔交換了一下眼神。叔叔做了個無聲的口型:乖侄子,我們回家吧。 不。 江逾白絕不半途而廢。 作為一個成長中的男子漢,他絕不會被一點點小挫折打敗。 更何況江逾白早有準備。 江逾白拉開書包拉鏈,掏出四篇論文,從容地站到了林知夏的身邊。 林知夏果然注意到了他,很驚訝地問道:“江逾白,你也看過這幾篇論文嗎?” “看過?!苯獍缀喡缘鼗卮?。 他的家庭教師,教過他一個訣竅。 閱讀一篇論文,不必瀏覽全文內容,只要掃一眼摘要,就可以確定一個大方向。 于是,他簡述道:“沈昭華教授最新一篇論文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陸架環流?!?/br> “對的!”林知夏自然而然地接話,“那篇論文總體上對二十世紀的渤海、黃海、東海的海陸架環流進行了模擬,模型產生的計算結果與實際觀測的趨勢數據相吻合?!?/br> 說完,她提筆,筆尖指向桌上一篇等待批改的論文。 “我……我可以在紙上寫字嗎?”她抬頭望著沈昭華。 沈昭華從她的眼睛里看到了一種對科學的天然向往。在面試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時候,沈昭華總是希望自己能招收到類似的學生。 這樣的學生,將在學術領域大有作為?;蛘哒f,沈昭華更愿意培養他們,幫助他們大有作為。 每一個研究生或者博士生,都是沈昭華的人生作品之一。她今年六十七歲,已經走完了至少三分之二的人生歷程。趁著自己尚未老眼昏花,她想竭盡全力,多培養幾個接班人。 海洋物理學是個新興學科,廣袤的未知世界仍在等待探索。 沈昭華和她的學生們,只要向前邁出一小步,爭取代代相傳,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他們就能推動人類史上海洋科學的最重大突破。 通過簡短的學術交流,沈昭華察覺到林知夏的天賦異稟。 最重要的是,林知夏今年才九歲。 她太年輕了。以至于,她能創造無限可能。 除此之外,她明知自己與常人不同,仍能保持不驕不躁的態度,簡潔而謹慎地闡述思路。 旺盛的求知欲,使她跨出了安全區。 她主動向沈昭華提起:“我想修改一下這篇文章的數據模型?!?/br> 沈昭華為她搬來一把椅子:“你想寫多少,就寫多少?!?/br> 林知夏毫無猶豫地坐在椅子上:“這篇文章,構建了一個海洋特定區域的粒子動態濃度變化的確定性預測模型。我有一個不懂的地方,為什么這里采用了確定性模型呢?” 這篇文章,正是出自牛思源之手。 牛思源是沈昭華今年新招進來的研究生。 用通俗的眼光來看,牛思源是個積極勤奮,愛做學問的好學生。 不過,兩個多月前,牛思源在海洋水族館里提出的疑問,竟然被林知夏當面給予解答。為此,牛思源頭痛了好長一段時間。 牛思源今年二十三歲,正值大好年華,風華正茂。他被仰慕已久的導師選中,滿心歡喜地踏入科研世界,正準備大刀闊斧地猛干一場、證明自己的實力…… 然后,他就被一個年僅九歲的小女孩教育了。 這,怎么可能呢? 牛思源一直認定,林知夏的父母都是教授之類的高級知識分子。 教授夫妻在家聊天,難免會講一些術語。那些閑言碎語,就被林知夏聽進了耳朵。 聽說林知夏要來拜訪沈昭華,還會帶上她的爸爸,牛思源昨晚上都沒睡好。他失眠到半夜,今早好不容易才爬起來,馬不停蹄地跑向了物理海洋系的實驗樓。 牛思源來得正好。 他推門進入時,導師沈昭華雙眼一亮。 牛思源一下子跟著高興起來。他還以為自己剛交的那篇論文,寫得特別優秀,特別完美,獲得了老師的贊許和認可。 他一時沒留意趴在桌邊的林知夏。從他的角度看來,林知夏被臺式電腦的顯示屏擋住了。 他凝望著沈昭華,語氣里暗藏期待:“沈老師,我那篇論文,你看過了嗎?” 出乎他的意料,沈昭華面帶微笑地回答:“暫時沒有?!?/br> 沒有? 那為什么老師見了他就一副很滿意的樣子? 老師臉上溫暖如春天般的笑容又是因何而起? 為什么老師激動得像是發掘了人生的新意義? 牛思源正在思索,忽然,他聽見林知夏喊道:“我正在閱讀你的論文!牛思源學長,我可以和你聊一聊你的論文內容嗎?” 牛思源定睛一看,林知夏正好露出小半張臉。她的雙眼亮晶晶的,閃爍著一種對知識的渴望。 她還用粉紅色草莓發繩扎起了雙馬尾——在牛思源的眼中,那是來自地獄的小惡魔頭上長出的兩只角。 林知夏在那篇論文的空白頁,寫了一大段的概括和公式推導。 毫無疑問,這位來自地獄的小惡魔即將為牛思源帶來一場殘酷的末日審判。 牛思源的嘴唇失去了血色,宛如在大白天撞鬼。 旁觀許久的江逾白笑出了聲。 江逾白只笑了一聲。但他的態度非常明顯。他樂于看到林知夏給這位研究生帶來當頭棒喝——這證明了林知夏的實力強勁又雄厚。將來的某一天,江逾白打敗林知夏時,想必會更有成就感。 而牛思源終于反應過來,他的導師沈昭華因為林知夏的存在而欣喜不已。 他不由得挺起了胸膛,心里生出一絲羞恥,嘴上仍然倔強地問道:“你對我的論文有修改意見嗎?” “是的?!绷种幕卮?。 牛思源屏住呼吸:“我哪里寫得不對?” 林知夏平靜地闡述道:“我不能說你寫得不對。只是,按我的理解,確定性模型是隨機性模型的一個特例。你的數據模型涵蓋了摩擦風速和分層介質的界面波的影響,還用克勞修斯-克拉佩龍方程修正了水汽的正反饋,可是,因為確定性模型的局限性,這篇文章沒有辦法做到真實環境下的概率分布的預測,它保證的是實驗預測結果與實驗樣本的一致性。所以,我覺得,你可以重新考慮一下參數設置,把整個模型推廣到隨機樣本點上,讓它更具有數學意義上的普遍性?!?/br> 剎那間,滿室寂靜。 “她在講什么???”江紹祺偷偷地詢問侄子。 江逾白不冷不熱地提醒他:“早上出門前,我說林知夏是天才,你不相信我的話,你說我夸大其詞?!?/br> 江紹祺捂住了自己的嘴。他的膚色偏冷白,下頜骨的曲線完美,常年戴著黑色手套,捂嘴的動作就顯得很突?!@位崇尚高雅的音樂家突然有了一身的憨厚氣質。 不遠處,林知夏還在和牛思源爭論不休。 探討一篇論文的對立觀點,就好比打仗。 才華是武器,毅力是盔甲,膽量是金戈鐵馬。 牛思源輸人不輸陣。他握著一只簽字筆,筆尖在紙面上輕輕戳了兩下:“林知夏小朋友,我們這個學科里,有一批研究人員專門做確定性模型。你這么一說,可是把前輩們的功勞都抹去了啊?!?/br> “我的意思并不是……確定性模型沒有一點用呀?!绷种耐犷^看著他,一副很困惑的樣子。 她和牛思源的溝通不太順暢。 她覺得牛思源完全沒明白她的解釋。 既然牛思源不贊同她的修改意見,他就應該從數據建模的角度反駁她。牛思源和她談起前輩的功勞,又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