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仁宗皇帝本紀[歷史]_分節閱讀_305
書迷正在閱讀:C位學習,天選出道、在橫濱當守護神的日子[綜漫]、二世祖總在魅惑人心[重生]、他們都想抱朕大腿[綜]、馨香、【簡繁雙拼】皇帝的愛人【古裝動作大片】、弟妹(古風強取H)、公主攻主GL(舊文搬運)、劇情崩了關咸魚男配什么事、我在古代開書鋪[穿書]
此時崇政殿內落針可聞,八賢王的聲音忽然響起:“官家留步?!?/br> 趙受益腳步不停:“皇叔也有事要奏?若是家務細事,沒必要在崇政殿里議論?!?/br> 八賢王道:“臣要奏的,是國家大事?!?/br> 趙受益道:“國家大事自有宰相cao持,皇叔不必掛心?!?/br> 八賢王道:“宰相是官家的臣子,縱然官家的決策有所疏漏,也未必直言敢諫?!?/br> 趙受益轉身看他:“宰相不敢諫,皇叔如何敢諫?” 八賢王道:“宰相不敢進諫的事情,我敢進諫?!?/br> 殿內愈發鴉雀無聲,離得近的官員都偷偷地抬起頭來,圍觀皇帝父子吵架。 沒錯,父子。 誰不知道,八賢王其實就是皇帝的生父呢? 八賢王不是一向明哲保身么,怎么忽然又玩起立殿諫君這一套了? 前些天這父子倆不還濃情蜜意的嗎,又是請賜婚又是請祭陵的,怎么這會兒鬧成這樣? 趙受益道:“皇叔憑什么敢呢?” 八賢王道:“因為我是官家的叔父,先帝臨終前,曾將官家托付于我?!?/br> 趙受益笑了:“皇叔糊涂。先帝明明將朕托付給了母后和萊國公?!?/br> 八賢王道:“那現在他們人呢?” 寇準致仕了,劉娥昨天晚上又病了,趙受益親自派人去探的病,此時兩人都不在崇政殿。 八賢王輕聲道:“所以臣來勸諫官家,除了臣之外,還有誰敢呢?” 他從袖子里掏出劄子:“這是臣連夜寫就的奏章。臣口拙舌笨,不如諸位大人文采飛揚,唯有一顆忠心而已。請官家看完之后,能夠靜思己過,將狄青撤職,另擇年長賢德之人充任樞密使?!?/br> 小黃門將八賢王的劄子接過,傳遞到劉恩手里。 趙受益沒去接,又看了一眼八賢王,轉身回了內宮。 八賢王又在崇政殿里站立良久,才轉身出了殿門。 他的劄子,趙受益沒翻開看。 狄青自然沒被撤職,還住在清北大學里,橫豎清北大學離禁軍大營挺近,每天上下班還方便。 接下來的每一次,八賢王都會準時出現在崇政殿,也不做別的,就在趙受益和群臣議完事后,遞上一封奏章,勸趙受益罷了狄青的職。 一開始,御史臺有小御史抨擊過他這種行為——宗室不該干政,何況是皇帝的親爹。你是要當太上皇嗎? 這種言論,八賢王一概不理,只雷打不動地出現在崇政殿里,聽議事,遞劄子。 漸漸地,居然連御史們都不忍抨擊他了。 多好的一個賢王??!也不想干別的,只是想要讓皇帝撤了狄青的職而已。 說到狄青,大家伙也不是很服他,只是先前被皇帝一番嘴炮帶跑偏了,迷迷糊糊地就讓他當了樞密使而已。 仔細想來,御史們對他也沒什么好印象。 而八賢王從來就是賢德的化身,此時又如此靜默地替他們表達了對狄青的不滿——他們可是想參狄青想了好久了,可是皇帝就是鐵了心地要護著他,還編了一堆歪理邪說出來,搞得他們參無可參。 你說狄青年紀太輕,皇帝就說他熟諳兵法。 你說狄青只打了一場仗,經驗不足,皇帝就說他天生戰神。 你說狄青功高蓋主,皇帝就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你說狄青是皇帝的親戚,有走后門的嫌疑,皇帝就說這是太后首肯的。 而八賢王就不一樣了,八賢王不聽皇帝的解釋,他就只是默默地遞折子。 你免不免狄青的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