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世祖 第650節
說到底,欒城之戰作為對劉皇帝神化不可避免的一個大場面,曾經有各種版本,但如今從官府到民間,都只流傳著其中一個版本了,而這個版本顯然與籌寧口中所述有所沖突…… 第303章 兄弟之間 幽州城的進出,控制得仍顯嚴密,既因為戰爭期間戒嚴的慣性,也因為皇帝在此,再加上這段時間,往來幽州形形色色的人更多了,再加上一些從前線退下來,仍未還鄉或歸建的官兵,對幽州城的治安形成了巨大考驗。 皇長子的隊伍,自然不用同那些商旅行人一般,接受盤查,甚至都不用劉煦發聲,只由護衛軍官出面,車駕便不經停留地過關進城。 沿途駛過幽州寬闊的街道,密集的人群,熱鬧的市集,透過車窗,籌寧看得有些出神。見狀,劉煦笑問道:“與二十五年前相比,大王覺得,如今的幽州城氣象如何?” 聞問,籌寧很是感慨:“這般天寒,如此熱鬧街市,也只有中國大城了,上京雖為遼國都城,也比不過幽州??!同樣一座幽州城,二十多年前,雖稱繁庶,也難同今日相比!幽州尚且如此,卻不知如今的開封、洛陽,又是何等氣象?” “大漢東西兩京,都經過修葺重建,大王自可同行南下,屆時,我可以親自導游,帶大王領略京師盛景!”劉煦道。 聞言,籌寧眼神微動,臉上閃過少許的尷尬,干笑著道:“殿下如此盛情,老夫萬分感謝!” 顯然,到幽州都心懷忐忑,怕被扣留難返,何況去中原兩京,不管那里是如何的繁華,至少此時的籌寧沒有如何動心。這也不像二十五年前,同遼軍作為征服者南下,如今,他只是個需要大漢天子寬仁施恩的胡酋老朽,個人權勢地位與子孫前途富貴,都在劉皇帝的一念之間。 劉煦雖然難以完全窺探籌寧的心理,但也能察覺到他的那種不安與迷茫。事實上,對這個老奚王,劉煦偶爾也會生出一些憐憫,對奚人的政策雖然還沒有徹底定下,但基調是有的,只看何時實行,何時將奚人部族及其領地徹底消化罷了。 這顯然與籌寧所期望的羈縻、自主,差距甚大。不過,作為大漢的皇子,作為被劉皇帝委以奚族差事的臣子,劉煦的立場也是堅定而明確的。 將來籌寧若識趣,那么在保留奚王名位的同時,可縱享榮華,他與他的子孫,富貴無虞。而若不服,那也就怨不得朝廷這邊的手段了,真到最后,奚王那也是想換就能夠換的,此番來幽州,可還有奚族六部中的幾名高級貴族。 “啟稟殿下,晉公殿下帶人于宮門前等候!”一直到幽州行宮前,車駕方才停下,侍衛的軍官策馬至駕外,稟報道。 “停車!”聞報,劉煦當即吩咐道。 宮門前,劉晞領著兩名僚屬候于侍衛之間,見到下得車駕的劉煦,立刻樂呵呵地迎了上去:“恭迎大哥歸來!沒有出城迎接,不會怪罪于我吧!” 看著劉晞仍舊如尋常一般的漫不經心,劉煦也是如常的謙和,應道:“哪里話!讓你在此吹風受寒以迎,為兄已然過意不去了!” “大哥總是這般正經!”見劉煦的反應,劉晞不由說道,還攤了攤手。 對于劉晞的觀感,自然不如對太子那般復雜,劉煦還是能放下些架子的,因此也笑著拍了拍他肩膀:“你我兄弟之間,還是不必客氣了!” “應該如此!” 注意力從劉煦轉移到籌寧身上,打量著如老樹枯木的籌寧,問道:“這便是奚族大王吧!” “正是!”劉煦親自給籌寧介紹著:“大王,這是我家三弟,晉國公劉晞!” 聞言,籌寧立刻行禮,有些謹慎:“老夫見過晉公殿下!” “大王不必多禮!”面對籌寧,劉晞果然也正經了幾分,拱手回禮,說道:“大王親來幽州,陛下很是高興,特令相迎!” 籌寧頓時露出受寵若驚的表情,拱手道:“天子如此厚待禮遇,老夫虧不敢當,有勞殿下了!” 互相恭維了幾句,劉晞命僚屬引籌寧上車,皇帝特許的,以車駕迎奚王,算是給足其面子了。劉晞呢,則被劉煦叫到車上,兄弟倆同乘敘話。 “這兩月,我一直待在北邊,對各條戰線的情況有所耳聞,卻不了解,眼下,北方諸道都進入善后工作了吧!”劉煦問道。 劉晞也沒有藏著掖著,點頭應道:“眼下,整個北疆,也只有董遵誨那一路軍,尚處于戰爭之中了,其他戰場,戰火都已平息,北方道州各級官府,也都進行休養歸置。 前兩日,郭海安侯也來報,說已收兵,停止對高麗沿岸的襲擾,率舟船返回軍港。遼東那邊,大軍基本都撤出來了,待戍防安排妥當,二哥也要回來了!” “開寶北伐,漢遼大戰,幾乎貫穿這一整年,如今總算有個收尾了!”劉煦深深地感慨道,意態之間流露出一種憂國憂民的情緒。 “雖則勞民傷財,比起預期要嚴重,但所收獲的戰果,也要豐碩得多!”相比之下,劉晞要淡定地多,評價道:“尤其是水師那邊,我可聽說了,在高麗國內,繳獲了大量財貨物資,也算是對國庫巨額虧耗的一種彌補了……” “大漢兵威雖盛,但還是過于鋒芒畢露了,處處樹敵,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劉煦嘆了一句。 聞之,劉晞有些意外地看了劉煦一眼,眼珠轉悠圈,輕聲道:“大哥,這些話若是讓爹聽了,只怕要不高興了!” 聽其提醒,劉煦不由苦笑:“我只是有感而發罷了!” 晃了晃腦袋,劉煦關心地問道:“北方冬寒酷烈,聽說爹還親臨塞北督戰,可曾安好,腿疾無憂吧?” “爹身體一切安好,只是娘娘前幾日病倒了!”劉晞道。在如今的漢宮之中,為皇子皇女們以“娘娘”稱呼的,只有皇后大符了。 “怎么回事?情況如何?”劉煦追問。 劉煦長于宮廷,只敬重兩個女人,一個是撫養他長大的太后李氏,一個就是符皇后了。雖然不是親生的,但大符過去對劉煦的關懷,劉煦還是十分感念的。 “還不是漠北遠征將士的事情,被娘娘得知了,怎能不憂心發作,以致于氣急攻心,病倒了!”劉晞說道:“所幸,休養了這些時日,已逐漸恢復了!” 提及此,劉煦眉頭皺了皺了,道:“但這心病,仍需心藥療養??!這么長時間了,遠征軍還未有消息嗎?” “還是有些線索的!”劉晞嘴角微微勾起:“綜合各方面的消息,可以推測,遠征軍殘部,西撤往金山以東地區了,已然安排人去找尋,或許明年,或許更早,就有更具體的消息了!” “金山!那可真夠僻遠的!”劉煦顯然也有些認識,說道:“也不知四弟、六弟,如今處境如何了?!?/br> “除了祈禱,并著手尋覓,我們也無能為力!”劉晞似乎永遠都看得開:“戰陣兇險啊,諸兄弟中,也只有四弟、六弟弟,有此膽略豪情,戎裝縱馬,馳騁疆場。此番若能平安歸來,正如雄鷹經歷磨煉,可振翅高飛,一展羽翼了……” 聽劉晞這么說,劉煦意外地看了他一眼,想了想,也笑道:“只盼他們能的完好歸來??!” “三弟,弟妹也已然分娩了吧!” “多謝大哥關心!”聞問,劉晞嘴角揚起些笑意,道:“九月便已經臨盆,給我添了個兒子……” 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 籌寧與劉煦兄弟被引見至行宮正殿時,劉皇帝正于其中接見將吏,濟濟一堂,氣氛很是熱烈,受命覲見的,都是一些前線退下來的中上級將校,以及在供饋北伐事宜上表現出色的地方官僚。 籌議功勞,慶功授賞,還需各軍將帥以及兵部后續的核定,待還京之后,再行犒賞,但在幽州的這次,算是一個鋪墊。 對受召的文武們而言,顯然是一次難得機會,也是一個積極的訊號,不論是北伐功勞的酬賞,還是今后官位職銜的提升,都有好處。 對于一般的文武將吏,想要快速爬升,還得逢時勢,抓機遇,得有為,得做事,并且做出成績。換作是太平盛世,無兵無戈,無波無瀾的,攀爬仕途高峰自然很難。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大漢的敵人們一個個倒下,周邊的威脅逐漸被剪除,國家政治也愈趨于穩定,過去波瀾壯闊的大時代也逐漸走遠,對于有雄心野望的人而言,像北伐這樣的大業,也越發可遇而不可求了。 同樣可遇而不可求的,是得到皇帝的召見,一睹天顏。劉皇帝雖然時常出巡,但對于大漢九成的官員將士而言,一輩子或許都難以有這個機會。 這一點,越是遠離乾祐時代,劉皇帝當皇帝越久,就越突出,畢竟,如今的劉皇帝與中下階層的距離越發遙遠了,皇帝高高在上,官民將吏匍匐于下,兩者之間,隔著天塹般的鴻溝。 “朕對你們過去的表現與作為,很是欣慰!再贈你們一句話,再接再厲,砥礪前行,努力為朝廷辦差事,為生民謀福祉,既要對得起你們的職位差遣,也要對得起朕與朝廷對你們期望!”得知劉煦以及奚王已然進宮,劉皇帝適時結束了這場接見,態度溫和地對一干文武說道。 面對皇帝垂訓與勉勵,一干下臣自然表現地很積極,伏首稱是,保證謹記皇帝陛下的教誨。 “都先退下吧,各回賓館,歇息一番,朕今夜于行宮設宴,晚間入宮赴宴,朕屆時再犒勞你們!”劉皇帝擺擺手,吩咐道。 “是!臣等告退!”在官職品階最高的燕山布政使楚昭輔的帶領下,一干文武躬身行禮,應聲而出。 因此,在進殿地參拜之前,籌寧見到的是一干朝服士冠、神情雀躍的大漢文武,恭恭敬敬,魚貫出殿。 “陛下口諭,召奚王籌寧、秦國公煦、晉國公晞覲見!”跟到殿前迎接的,乃是內閣學士張雍。 聞言,等候著的三個人立刻提起了精神,見劉煦兄弟整理衣冠,籌寧也學著扶了下頭頂戴得并不習慣的玉冠。 此時的老奚王,穿著一身華麗的蟒袍王冠,翠玉腰帶掛身,這是劉皇帝特賜。被引導著入殿,籌寧的心理活動十分豐富,雖然這華服玉冠穿戴得并不習慣,但心里莫名地感受到一種舒適與滿足。 “臣籌寧,參見皇帝陛下!”入殿,緊張地趨前兩步,籌寧行大禮,匍匐在地。 老奚王年級大了,但這彎腰下跪,動作還是很利索的。如果說對劉煦這個皇子,他是謹慎中帶著恭維,那面對大漢天子之時,態度只能用卑微來形容了。適才換裝時,內侍簡單地給他講解了一些漢宮的禮儀,但此時,早就忘干凈了,但是,他知道展現出最恭敬的姿態,表達自己的臣服。 “奚王請起,賜座!”劉皇帝的聲音在大殿中顯得有些縹緲。 “謝陛下!” 對劉煦兩兄弟,劉皇帝抬手一指,讓二人陪坐,目光則放到籌寧身上,觀察著這位年邁的奚族大王。不得不說,他這卑敬的姿態,讓劉皇帝覺得舒心,感到滿意。 “老奚王英雄一世,名高望重,朕雖久居中央,也曾聞名,今日總算是見到真容了!”劉皇帝笑吟吟地對籌寧道。 落座之后,籌寧雖竭力控制著眉眼,但還是忍不住小心地打量著劉皇帝。四十歲的劉皇帝,已經難以給人年富力強的感覺了,面容之間有些老態,但是那種執掌乾坤、吞吐天地的氣勢,很令人心驚。 劉皇帝高坐龍床,穿著很簡單,除了那一身明亮的黃袍,并沒有什么特別吸人眼球的地方,寶座背后是一面巨大的畫壁,上邊雕刻著精致的山河社稷圖案,下邊爐火正熊熊燃燒,驅散著殿內的寒冷,也照亮劉皇帝的背影,使劉皇帝顯得更加神秘莫測。 同此前第一次面見劉皇帝的大漢文武們一樣,籌寧心神也為之所懾,聽其言,有些驚喜,應道:“陛下竟然聽過臣這微賤之名?陛下乃是天神下凡,世之雄主,統馭天下英才豪杰,建立不朽功業,聲震天地,名揚四海,臣遠在塞北,慕名已久。今日得以瞻仰陛下天顏,恭聽天子訓誨,才是臣無上的榮幸!” 劉皇帝有些意外,沒曾想,這老奚王如此會說話。當然,或許不是他會說話,只是將他最卑敬臣服的姿態表現出來罷了。 不過,劉皇帝仍舊開懷不已,笑了幾聲,說道:“奚王不必客氣了,你可不是什么小人物,統領奚六部,管理數十萬奚人百姓,也是當世豪杰!” “陛下過譽了!臣與部屬,長期處于契丹人的威壓之下,過去不知天之高遠,地之遼闊,更有舉眾,隨著契丹南犯,與大漢為敵,如今想來,罪過實大!此番若非大皇子點撥,臣也難以醒悟,陛下才是天下之君,萬族之主?!泵鎸B度寬和的劉皇帝,籌寧使勁開舔。 見狀,劉皇帝揚揚手,一副大度的模樣,語調輕快:“朕早有諭旨,既往不究,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奚王此番能夠率眾來歸,重入大漢懷抱,迎導王師入城,對朝廷也是有大功的。今后,奚部百姓,也是朕的子民,只要誠心歸附,朕也當一視同仁!” “多謝陛下!多謝陛下!”聞言,籌寧當即激動起身,大拜于殿中。 俯視著好像很感動的籌寧,劉皇帝臉上沒有什么動容,仍舊保持著一點矜持的笑意,朗聲道:“奚王免禮!朕此番召你前來幽州,一是想見見你,同你聊一聊,聽聞奚部在遼國飽受壓迫,部民生計十分艱難,既然入漢,朕也當為部族未來,著想一番。 另一方面,便是對你進行正式的冊封,朕已命人著手準備冊書典章,待還朝之后,朕當于大殿之上,對你封賞,以昭天下……” 劉皇帝這番話不長,但值得挖掘的信息卻很多,老奚王也有些精明,體會到了一些別樣的意味。 站起身,抬眼望了下劉皇帝,試探著說道:“陛下能夠收納奚人,如此關懷部民,臣必定協助朝廷,治理部屬,以收其心?!?/br> 見他這謹慎狀,劉皇帝的眼神中似乎都帶著點笑意:“聽聞奚王統領奚部,已達三十年了?” “回陛下,已有三十一年了!”籌寧答道。 劉皇帝當即表示道:“奚王乃奚部之首,如此,正當你協助朝廷治理!過去的三十年,是在契丹yin威之下,此后,當為我大漢的奚王!” “臣必然竭盡忠誠!”籌寧也跟著表態。 “關于奚部事務,朕有許多疑問,需要奚王解惑,不過,朕已經打算回返京師了,鑾駕即將起行,這樣,奚王在幽州稍事休息,屆時同朕南下,也好沿途請教!”劉皇帝語氣趨于平淡,但十分強勢,不容置疑。 對此,籌寧顯然有所遲疑,有心反對,也不敢表現出來,只得伏首道:“臣謹遵陛下命令!但有所問,無所不答!” “聽說隨奚王南下的,還有一些奚部貴族?”劉皇帝將目光投向劉煦。 “正是!未有詔令,暫且安排在賓館!”劉煦答道。 劉皇帝說道:“今夜宮中有御宴,把他們也叫上,君臣共樂!返京之時,也一并帶上!” “是!” 聽完劉皇帝這般吩咐之后,籌寧的情緒莫名地低落了,他恍然所悟,身入南朝,或許此生很難有機會在返回祖地了…… 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后時間 在大漢北方道州開始承受著一輪輪寒潮侵襲時,遼闊的東北大地,已然是一片冰天雪地了,風雪漫天,冰寒刺骨。 雖然太子劉旸有移遼東治所于北邊沈州的意思,但對于初下的遼東,穩定恢復才是第一位的,目前軍政中心,仍舊設立于東梁河陰的遼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