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世祖 第637節
關鍵問題在于,完顏與達盧古之間秘密達成共識的條件,讓黃龍府女真很是不滿,兩大部相對于他們,本就屬于外來者,一方還是室韋人,憑什么分他們黃龍府部的地盤,還把他們排斥在外。 這種不滿乃至怨恨,到了戰場上,反應出來是很危險了,本就出軍不出力,再加上耶律休哥不顧一切的猛攻,很快黃龍府部就潰退并迅速撤出戰斗。 這對于聯合猛攻遼軍中軍的完顏、達盧古兩部來說,無異于背刺。耶律休哥在戰場上,也果斷指揮軍隊,不管黃龍府女真,而側擊打兩部。 戰局就此徹底扭轉,隨著小部落開始潰散逃逸,完顏、達盧古兩部最終還是陷入了失敗的境地,不得不選擇撤退。 然后,在撤退的過程中,被遼軍狠狠追殺,傷亡慘重,作為被主要追擊的對象,完顏部更是傷筋動骨,最終通過鳧水渡過第二混同江的完顏部眾,只剩下凄零零的一千來人,南下擴充的人馬、吞并的部眾、繳獲戰利品,幾乎全丟了,只有一座寧江州小城,聊以自慰。 至于其他大小部族,哪怕不是重點打擊對象,損失也少不了。三大部中的,達盧室韋逃回老巢,比慘雖然比不過完顏部,但也好不到哪里去,有了此次的經歷,雙方之間,也再難取得信任,或許還會回到過去對抗的狀態。 至于戰場上當了逃兵,導致遼軍敗退的黃龍府女真,下場也不會好到哪里去,完顏、達盧古有自己的老巢,他們的老巢,可就是黃龍府。 如今,遼軍打回來了,在解除了黃龍府危機后,最先要打擊的,除了他們,還能是誰。 黃龍府一戰,雖然戰爭規模還是戰爭結果,對于漢遼戰爭來說,都顯得微不足道,沒有任何可比性,但對已經失敗到地的遼軍而言,也不啻于灰暗寒冬之中看到了一縷溫暖微光。 至少,他們還不至于連女真、室韋都打不過,收復了黃龍府諸城,也增加了幾分抵抗漢軍的實力與底氣…… 第275章 令人絕望的未來 “立刻將這封捷報,通報全軍、全城,協報咸安榮韓諸州!再附件一封,派人火速追上蕭思溫,讓他將捷報,代呈天子!” “追不上?如果追到上京,追到皇宮殿帳,那就直接呈稟陛下!” 耶律斜軫難得的有些失態,好不容易將心中的波瀾起伏給平息下來,說道:“看到了嗎?我們還遠沒未到日暮窮途!黃龍府平定了,其余叛亂就同樣可以! 有黃龍府,我們就還有后撤的余地,還有繼續與漢軍周旋的機會。東京道還是我們的福地,漢軍每進一步,就多一份負擔,我們每退一步,就積攢一分勝算,拖下去,拖到冬季,嚴寒厲風、冰天雪地,就是漢軍最大的敵人,是我們最大的幫手。 縱其百萬之眾,也難敵天地之偉力,只要漢軍還敢繼續北上,那么他們必將像四百多年前隋軍東征一般,覆滅于此,漢軍的尸身將成為我大遼土地最上佳的養料……” 耶律斜軫說著,手忍不住地揮舞了起來,意態更顯神采飛揚,可惜,此時接受他演講的,只有蕭撻凜與報信的下屬以及幾名侍衛。 類似的話,耶律斜軫此前已經反復說過無數次,但時局的發展,卻同他描述中的天差地別。他們在后退,舍棄,在失敗,但漢軍,卻仍舊不慌不忙,從從容容,帶來的那種壓力仍舊令人窒息。 其他人的想法不為人知,但就耶律斜軫自己,捫心自問,說的這些話,有幾分可信? 但是,不論如何,耶律休哥在黃龍府的勝利,都是個利好的消息,過去的經歷的已經是最糟糕的了,或許接下來仍舊會面臨更惡劣的形勢,至少對目前來說是個小消息,值得宣揚,提振一下遼軍將士的信心,緩和一些緊張的矛盾…… “再通令嘉獎!遣使告訴遜寧,他有什么要求,有什么計劃,我都答應支持他!告訴他,我在通州布防抵御漢軍,為他爭取時間,后方戡亂平叛之事,我全權托付與他,臨機決策,任其自專!”耶律斜軫繼續吩咐著。 雖然有些詫異于耶律斜軫對耶律休哥這幾乎毫無保留的信任,但是僚屬還是快速地記錄下來,應命稱是。 耶律休哥縱使年輕,且因此前的失敗受到了大量指責,但真正了解的人都清楚這個皇族中的軍事俊杰。就算不論過去的表現,就此番耶律斜軫派出平叛的幾支軍隊中,就耶律休哥取得了戰果。 耶律休哥的戰報中,還有提到,在收復黃龍府下諸城后,將繼續對參與叛亂的女真諸部窮追猛打。首要目標,放在肅清境內女真上,尤其是黃龍府女真,以逼降收服為主,不臣則死。 肅清第二混同江以南之后,再行北進,平滅完顏部,將他們豎起的松漠都督旗幟攔腰斬斷,打擊周遭部族的野望。 對達盧古部,仍以招撫為主,如果順利,一拉一打,可將兩大部的威脅徹底解決,并誘降其余小部落,如此,松遼平原上為患的女真、室韋諸部可徹底平定。 在此基礎上,向北進討突呂不室韋為主的室韋叛軍,同時將其余渤海舊地的平叛軍隊與堅守官兵聯絡組織起來,徹底平定東北大叛亂…… 耶律休哥的計劃,在取得了黃龍府戰役勝利后,已經有了實現的可能。但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缺乏實現的時間,短則三兩月,長則一年半載,而時間,同樣是他們缺乏的…… 耶律斜軫當然也看得出來這一點,因此他才會說出,他在通州御敵,而讓耶律休哥在后平叛的話來。 雖然,不論耶律休哥的平叛計劃,還是耶律斜軫的御敵計劃,實現的可能都顯得不那么高,但就像即將溺死的人,只要還能多喘一口氣,就要多撲騰掙扎幾下。 而作為遼國在東北地區的最高軍政主官,耶律斜軫對局勢的了解與判斷,當然也是很深刻的。因此,少有熱血興頭過去之后,壓力與無力便再度從四面八方逼迫而來。 說到底,如果沒有外力的支持,遼軍在東北最終結局,還是注定無望的,僅憑東京道殘存的軍事實力,是根本無法維系目前日漸惡化的局勢。但是,該做的事情還是得做,該表態支持的更不能含糊。 而能夠破局的外力,何來? 夜幕降臨,秋寒益涼,室內的燈火都多了幾分寒冽,耶律斜軫站在稍顯粗糙的地圖面前,看著上邊的漢遼雙方形勢地圖,沉默嚴肅的面孔之下,大腦瘋狂轉動,思考挽救危亡之策。 到目前為止,他已經勉強構建了一條以通遠城為核心,輔以柳河城的通州防線,二城都在夾河之內,互為犄角。 至于南面的歸化、咸平二城,過于突出,不利防守,且沒有足夠的兵力再鋪開,只要漢軍大規模北上,那邊直接放棄,焚城墮邑。 不過,此前的布置,是做好了與城池共存亡準備,完全不留后路的做法。通遠、柳河二城,雖夾河,南北兩條水脈限制了漢軍的兵力布置的空間,同時斷絕了后撤的可能,一旦被圍,如果沒有意外,那就真的只有同城池共存亡的結果了。 但是,如今形勢又有了變化,黃龍府的叛亂平定了,那也意味著還有繼續后撤的防御的可能。再望北撤,那又是三百里,三百里原始的交通,輔以必定惡劣的天氣,那帶給漢軍的壓力,可想而知。 想到這些,那么在通州這邊的防御策略,似乎又可以適當地進行調整了,可以留下足夠撤退的余地,一定不能被圍困。 但是,黃龍府那邊,還未徹底平定下來,并且平定下來需要多少時間也未定。而他又需要拖住漢軍,給耶律休哥爭取足夠的時間,兩難的問題來,如何把握這兩者之間的平衡? 或許,只能期待,漢軍能夠再休整更久,聽說他們在遼東進行鄭軍安民,意圖安撫遼東,他派人慫恿、蠱惑、組織的sao亂、匪亂都快被平息了,難以再掀起多大的波瀾。 但是,一個多月過去了,不論怎么算,漢軍也休整得差不多了,是不可能再拖延下去的,還有一個暮秋可以利用。 同時,即便漢軍北上來攻,他也見機順利地擺脫,撤到黃龍府,那仍舊有一個問題。漢軍若是在攻取通州后,再求穩,不再北上,而是干脆就地繼續休整鞏固,拖過此冬呢? 如果是那樣,所謂的誘敵深入,就又成笑話,漢軍絕對做得出來,憑借其雄厚的國力,也能支撐下來。而對己方來說,這個冬季,想要熬過卻很困難。 而想要取得對漢軍的勝利,那冰天雪地需要利用上,還需要漢軍深入,戰線拉長,還需要有足夠的實力,還需要后方能夠平定,還需要…… 需要的條件太多了,既需要客觀因素的幫忙,也需要漢軍犯錯配合,哪里那么容易。而想得越多,耶律斜軫就越覺頭疼煩躁,就像行走一條四通八達的迷宮里邊,但每一條都是死路。 “大王,我們在南邊的細作傳來一則消息!”侍衛軍官快步入內,稟道。 “有什么新消息?” “南朝似乎同高麗國起了沖突,漢軍正在朝遼東南抽調兵馬,高麗數萬大軍,已渡過鴨綠江,兵臨來遠城!”軍官稟道。 “哦!”聞報,耶律斜軫眼神中頓時閃現出一道異彩:“消息屬實?” “應當屬實!”侍衛軍官道:“據報,高麗軍陳兵鴨綠江,已經很長時間了,有挺進遼東的意圖!” “高麗!呵呵!”耶律斜軫哂笑兩聲:“蛇鼠兩端之輩!行動不趁早,這個時候,竟然還敢得罪漢朝,與其撕破臉皮開戰?” “若是這般,漢麗交戰,漢軍南北兩面開戰,倒也稍濟我之困!”思吟幾許,耶律斜軫又喃喃道:“不過,還是不夠……” “大王,咸平來報,銀州的馬仁瑀大軍北上了……”沒有多久,又來一道軍報。 第276章 君心難測 “說來就來了!”聽到馬仁瑀軍的行動,耶律斜軫眉頭鎖得更緊了,卻沒有多少慌張,沉聲道:“如高麗人的動作屬實,那漢軍還真是夠強勢,這是力敵南北?” “遣人秘密南下,去聯絡高麗人,他們也感受到南朝的威脅了吧!他們既然敢動兵北上,就必然存有同漢軍開戰的心思!”思慮良久,耶律斜軫指示道:“告訴高麗人,就說,大遼愿意同他們地協力抗漢,遼東之地,任其自選……” 如果是過去,高麗人要是摻和漢遼戰爭,那么耶律斜軫只有忌憚防備,但如今,熱烈歡迎。至于允諾,更是沒有什么舍不得的了,高麗要是有能力,將整個東北讓給他們,又何妨,前提是他們得有那個胃口。 不論如何,這個時候,遼東漢軍要是與高麗人打起來,對遼國這邊,都是好事,也必定能給漢軍造成牽制,緩解他這邊的壓力。 “是!” 想了想,耶律斜軫還覺有可利用的地方,在堂間徘徊一陣,忽然快速回座,攤開一張帛,落筆如飛,快速擬寫出一封信,又蓋好了自己的大印。 拿起帛書,檢查了一番,吹干墨跡,看著下屬,嚴肅道:“再挑一名死士,攜此書南下!務必交待好,這封書信,要恰當地落到漢軍手里……” 下屬微訥,有些不明白,但注意著耶律斜軫的表情,此時似乎帶有一種狡猾的氣質,這才后知后覺地反應過來:“大王是想巧施離間?” “不!”耶律斜軫搖了搖頭,沉著道:“只要漢軍與高麗沒有真正交戰,那一切都有回圜的余地,我此書,只是推動一把!” 事實上,比起高麗那邊的助攻,耶律斜軫更期待的,還是上京遼國朝廷那邊,能夠給到更多的支持。倘若耶律賢能夠給予東北全力的支持,那么他這邊,就仍然有翻盤的機會,至少平滅后方叛亂,守住松遼平原的希望會大大增加。 但是,就此前的情況來看,朝廷已然選擇了放棄,不再對他對東京道抱有信心,更不可能將最后的本錢,再投入到東北這片泥潭里邊。 而耶律賢與遼廷中樞,顯然也有他們的考慮,要顧念全局,與耶律斜軫這邊,也難以做到統一。畢竟,局勢發展到最后,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時,契丹王朝的游牧屬性便更加凸顯了,草原才是其根本。 …… 在耶律斜軫為抵御漢軍、守住東北而殫精竭慮之時,劉皇帝這邊,也沒有絲毫放松,坐鎮幽州,親自過問各條戰線的情況。為此,又愁白了幾縷鬢發。 由于秋涼的關系,幽州行在寢室內,已然架起了一座炭爐,劉皇帝呢,則縮在燒得熱烘烘的炕上,他那雙老寒腿又開始有反應,因此更加注意保養了。 賢妃承諭,侍候在榻邊,細心照料著。幾乎忍著惡心,咽下一口藥湯,劉皇帝推開折娘子手中的藥碗:“不喝了!” 哪怕這藥湯調得沒有那么地苦澀,但終究是藥,總歸不那么好喝的。不過,折娘子仍舊固執地舀了一勺,遞到劉皇帝嘴邊:“就差半碗了!” “是藥三分毒,差不多就行了!”劉皇帝搖搖頭。 但在折娘子的“逼迫”下,還是又喝下一勺,拿起絲帕便擦起嘴來,還忍不住咳嗽了幾聲。見狀,折娘子趕忙放下藥碗,輕捶其背。 榻邊,太子劉旸、秦公劉煦、晉公劉晞三人俱在。聞劉皇帝空咳聲,劉旸關切道:“爹,還請保重御體??!” “沒什么大礙!”劉皇帝擺擺手,回應道:“著涼而已,我還沒那么脆弱!” 說話的聲音,明顯有些沙啞,喝了半碗藥湯,喉嚨的不適也稍微緩解了一些。這每到秋冬,總免不了傷風感冒,劉皇帝對自己身體素質的下降,也有些無奈。 背倚靠枕,緩了緩,劉皇帝這才又將注意放在三個兒子身上,主要是回幽州復命的劉旸與劉煦,劉晞則是陪同。 劉煦這段時間,一直在燕山道內巡視,甚至北入山嶺,到王彥超軍前線去轉了轉。劉旸呢,在得到劉皇帝的首肯之后,也暫時放下遼東的軍政事務,交給趙匡胤與高懷德,快馬西回幽州面君。 “我沒事,都別站著了,坐!”指著三張椅子,劉皇帝輕聲道。 “是!”三名皇子,規規矩矩地坐下。 看著劉旸,劉皇帝的目光顯得十分柔和,說道:“這半年多,在前線統帥,辛苦了!你在軍中的表現,我都有了解,很不錯,繼續保持!” 劉旸年輕的面孔間,有明顯勞心費神留下的痕跡,眼袋深垂,一臉風霜。但聽劉皇帝這關懷的話語,心中頓生一種感動的情緒,對他而言,或許再沒有比得到劉皇帝肯定,更值得欣慰的事情了。 “只要不讓您失望,兒便滿足了!”劉旸嘆道:“多仰賴爹的教誨,尚有諸多不足為難之處,還請您指導!” 說這話時,劉旸身形都下意識地放松了些,語氣滿是感慨,顯然在軍前也承受了不小的壓力。 “作為統帥,自當擔三軍之重!”劉皇帝也能體會到一些他的心情,輕笑道:“聽說你已經發兵南下,主動進攻高麗了?” “是!”聞問,劉旸立刻打起了精神,回道:“兒此番回幽州,既是看望問安,也欲就此事,向你匯報請教!” “說!” 劉旸道:“高麗北來挑釁,狼子野心,定不能答允其非分請求!值漢遼全面交鋒,高麗想趁機漁利,大漢不能允許,否則,其貪得無厭,只會索求更多。因此,經過行營商討,一致認為,與讓高麗趁火打劫,不如率先發難,撲滅其野心。 并且,經過將帥籌謀,認為高麗聚兵,雖則來勢洶洶,但能夠給大漢造成重大威脅的,只有他們的水軍。將他們那支水軍消滅了,那高麗的威脅就消除大半。 因此,郭廷渭老將軍,已率東海水軍戰艦南下,直撲高麗海境,據報,他們的水軍集中在西國西岸的邵城港。只要能夠抓住其主力,海上對戰,我軍必能獲勝! 至于陸上,來遠諸城遼國舊吏,已然投誠,此前也已令史延德將軍前去接受布防。兒返回之前,又有安國公率三萬軍南下,進駐來遠城,以應對鴨綠江對岸的高麗軍。 算時間,應有戰果傳來了!” “既然你與行營已經商議做了決定,我這邊沒什么問題,支持你們的決議!”聽其言,劉皇帝淡淡一笑:“打就打了,小小高麗,也不需同他們多費什么口舌!” “多謝爹支持!”劉旸心情微松,而后拱手道:“兵貴神速,因此此前未及上稟,便已發兵。畢竟涉及大漢與高麗兩國之間的關系,行營將帥雖然決議進攻,動兵之后,也頗懷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