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世祖 第630節
曹彬的表達,則越顯流利:“依榮國公及將帥之意,遼東鏖戰已達四月有余,遼軍傷亡巨大,其精銳之卒,幾乎折損殆盡,遼河大戰之時,就已發現遼軍兵馬戰力嚴重下滑。 如今,遼主帥耶律斜軫僅率殘部三四萬眾,退守咸、通地區,兵微將寡,士氣衰落。更重要者,因渤海、室韋、女真諸部之亂,遼軍難以彈壓,已失后方,后繼無力,如無上京之兵東援,遼國在東北敗勢難挽。 而今,耶律斜軫軍,已不足為慮,只需王師休整結束,再舉大兵從容北上,穩扎穩打,便可一舉破之!” “不急不躁,穩中求勝,趙匡胤還是這般老辣!”劉皇帝沉吟幾許,露出了點笑容:“其他將帥有無異見?” “回陛下,上述所言,行營將帥已達成共識!”曹彬應道。 此言落,劉皇帝下意識地蹙了下眉,眼神微閃,意味難明,看著在場的劉煦、李業、曹彬以及楚昭輔、宋雄等內外大臣:“你們什么想法?” 這下,是個人都能感覺到皇帝態度的異樣了,互相看了看,一時不敢發話,還是秦國公劉煦出列,說道:“收到奏報后,臣與李相、曹樞密等商討過,也覺得該當取穩,準行營所奏,與將士以休息!” 點了點頭,劉皇帝聲音突兀地大了些,問道:“太子什么想法?” 聞問,李業站了出來,躬身稟道:“太子殿下上報,經過漢遼數月鏖戰,契丹窮兵黷武,整個遼東慘遭兵燹,生靈涂炭,遍地殘垣。 時下遼東諸城雖在王師手中,但民間一片混亂,秩序全無,因契丹大肆征調糧馬牲畜,遼東各族已是嗷嗷待哺。 并且,此番降眾雖多,卻也只是迫于大漢軍威,面服心非,人心不定。因此,太子殿下認為,不只將士需要時間休息,以緩解一連月日征戰之疲,遼東民間也需要時間安撫。 太子殿下請示陛下,希望能迅速調動一批干練官吏,緊急派遣遼東,接手諸城民政,建立統治,恢復治安秩序。 另需再輸錢糧,以賑濟當地各族百姓,以收民心。待遼東稍安,再行舉重兵,北上征討不臣!” 李業說罷,劉皇帝臉上再度露出點淺笑,道:“太子的建議不錯,養兵撫民,以打熬基礎,遼東戰局既定,大漢自然無需急躁。收復遼東,雖然難免生民死傷,百姓罹難,但既然已經做到這一步,也該考慮收治的問題了!朕也不希望,遼東徹底淪為一片廢墟殘垣!” 劉皇帝對太子的偏向,可謂明顯,類似的建議,別人說就是淡漠少語,劉旸上奏,就是一臉寬和了解。當然,以劉皇帝一直以來對待戰爭的態度與作風,求穩妥縱然不能得其意,至少不會失其心。 劉皇帝這么說,劉煦等臣自然齊聲附和:“陛下英明!” 擺擺手,劉皇帝思吟幾許,做出指示:“對行營所請,一概應允!救濟糧的調運,制下韓徽,讓他安排,另外,若事急,可讓行營適時劃撥軍糧,以為賑濟?!?/br> “至于遣遼官員!”劉皇帝又瞧向李業與楚昭輔二臣,道:“就近調遣,從燕山及河北遴選官吏,前往遼東赴任,必須要是得力干才。此事,就由國舅負責居中協調,楚使君也在,你二人稍后即可著手此事! 總之,朕不求遼東民心迅速歸服,但統治秩序之重建,朕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看到效果!” “遵命!”李、楚二臣,立刻應道。 并且,二者交換了一下眼色,都察覺到了對方的少許喜悅,這人事大權,往往是最誘人的。遼東新下,即便留用一些舊吏,缺額也必大,這可是提拔親近,安插人手的好機會。 唯一不足的是,事情緊急,又限制在燕山、河北二道,可cao作的余地不那么大,還得是干才能吏。尤其對知曉皇帝脾性的李業而言,如果在這事上面大打折扣,絕對免不了一番懲治。 沒有管二臣的那點小心思,劉皇帝琢磨了下,又對曹彬吩咐道:“王師告捷,遼東初定,皆將士奮戰之功,曹彬,你代表朕前往遼東,慰勞將士??斓街星锪?,不管趕不趕上,將朕對將士的祝福與期望帶到!” “是!”曹彬當即應命。 對此,劉煦忍不住看了看劉皇帝,欲言又止的,想了想,終是垂下了頭,沒有主動請命。 劉皇帝呢,則仍舊沉浸在整個北伐大局上來,走到御帳中掛著的北伐進軍路線圖前,思吟良久,問道:“遼東已經拿下,東北動蕩,遼國可謂失其半壁。但是,這仍未傷其根本,遼國實力猶存,接下來,遼國會有什么動向?” 沒人能給一個肯定的回答,交通不便,消息渠道更是受阻,在有限的條件下,對于敵情動向要做出一個準確的判斷,實在太難。 御帳內安靜了好一會兒,還是曹彬,謹慎地應道:“陛下,觀遼國前后之應對,遼東戰局已糜爛至此,又有王彥超老將軍兵進饒樂,他們應當不會再向遼東增遣援兵了!” “漠南地區情況如何了?劉廷翰還在同敵軍糾纏嗎?遼主征調的十數萬人,還在按兵不動?”劉皇帝目光投向李崇距。 “除增兵三萬,將劉廷翰軍徹底趕回漠南之外,再無其他異動。根據上京傳出的消息,因漠北以及王彥超軍的威脅,遼軍不敢輕動,因而踟躇!”李崇距道。 “那也不至于遷延到這種程度!”劉皇帝擰眉。 “軍情司那邊有無情況?”劉皇帝又問曹彬。 軍情司如今仍是從屬樞密院下屬的情報機構,并有對軍隊風紀糾察的權力,不過,論及內外密探的鋪設,比起武德司,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因此,李崇距這邊都沒法給出明確的情報,軍情司自然也難。面對劉皇帝問話,曹彬也只能坦誠地回道:“尚無!” “還不能太放松!”劉皇帝當即指示道:“繼續加強軍情刺探!” 第260章 論婿 時入中秋,氣候明顯轉涼,行在近海,風大天涼,對劉皇帝而言,身體的感覺也就不那么舒服了。 夜幕降臨,秋風更來勁了,吹得行在周邊的草木簌簌作響,也將劉皇帝自熟睡中擾醒。睡眠雖然不足兩個時辰,但因出海造成的疲憊也消去大半,更重要的,還是心中記掛著事。 御帳內閃爍的燈火有些黯淡,毀滅不明,似乎是怕影響到劉皇帝的睡眠。偌大的御帳,顯得空蕩蕩的,只有劉皇帝一人在內。 大概是受耶律璟遇刺的影響,如今劉皇帝已不允許任何人在他睡覺時靠近,所有侍衛都得了嚴令,任何人膽敢不加通報擅闖,都可直接斬殺。未能阻止闖駕行為的侍衛,也是死罪。 略微混沌的大腦也無法辨別時間,劉皇帝不由朝外喚道:“來人!” 入內的,乃是喦脫,在聽到呼喚的第一時間就入帳了:“官家吩咐!” “什么時辰了?”劉皇帝赤著腳,坐在榻邊。 “戌時未半!”喦脫答道。 “你一直在外邊守著?”喦脫也不是時時刻刻都侍候著的,見他來得快,劉皇帝不由問道。 聞問,喦脫心中暗喜,總算沒白受那秋涼,臉上則帶著謙卑的笑容,躬身應道:“官家返航,尚未用晚膳,因而小的在外候著,以備傳喚!” 掃了喦脫一眼,見他這副殷勤孝敬的模樣,劉皇帝笑了笑,道:“被你這么一說,朕還真覺餓了!” “官家想要吃什么,小的立刻安排備膳!”喦脫當即請示道。 “讓御廚不用多費心思了,一碗清粥,兩張粗餅足以!”劉皇帝吩咐道。 “是!”熟悉劉皇帝風格的喦脫沒有任何多余的話,只是應命。 “朕入睡期間,有沒有來見?”劉皇帝問。 “大娘子來了一次!”喦脫稟道。 “哦?為何不通稟?”劉皇帝隨口說道。 喦脫趕忙解釋道:“得知官家入眠,未免擾駕,大娘子不讓稟報,且回宿帳去了!” “看來,我家大娘子,還是心疼他爹的!”聞之,劉皇帝微笑道:“去,將劉葭喚來!” 等了約兩刻鐘的時間,大公主劉葭趕來了,一身素錦青羅裙,也罩著一件外袍,還是那般天生麗質,青春靚麗。 帳內經宮人添燭之后,也更加明亮了,劉皇帝身上披著一件棉袍,坐在榻上,正泡著腳讀書,一副愜意的模樣,邊上一名宮娥正小心翼翼地收拾著用完的碗筷。 “爹!”劉葭上前,甜甜地喚了聲。 “來了!坐!”劉皇帝放下書,指著邊上的椅子,慈愛一笑。 劉葭清亮的眸子轉悠了一下,見宮娥剛添了兩瓢熱水,示意其退下,劉葭自個兒蹲坐下,擼起袖子,探手入水,試了試水溫,然后將劉皇帝腳抓入水中,輕柔地替他捏著腳。 注意到其動作,劉皇帝微訝,調笑道:“今日是怎么了?我家大娘子,怎么如此孝順體貼了?” 聞問,劉葭嬌聲應道:“孝順爹爹,難道還有看日子嗎?” “呵呵!”劉皇帝輕笑兩聲,打量著他的愛女,和藹的目光中,帶有一絲明顯的好奇:“聽喦脫說,你來找過我,說吧,有何事?” 抬眼同劉皇帝對視了下,劉葭終是有些不好意思,別開眸子,低聲道:“行在內在傳,遼東那邊打了勝仗?!?/br> “確有其事!”劉皇帝頷首,不過看著劉葭的眼神已然帶上了一絲玩味:“你什么時候,也關心起前方戰事來了?” 注意道劉皇帝的眼神,劉葭俏臉微紅,不知是害羞了,還是被水盆中的熱汽給蒸的,支吾著說道:“那個,那個李繼隆,沒事吧!” 說完,劉葭如釋重負一般,大松一口氣,然后就直勾勾地望著劉皇帝,希望能夠得到一個答案。 “原來,關心的不是戰爭,而是作戰的人啊……”劉皇帝語氣抑揚頓挫地調笑道。 聞言,劉葭也是放開了,大膽地答道:“沒錯,我就關心李繼隆了!” “這才是我家大娘子嘛,坦率大方,方才那嬌羞忸怩的模樣,實在不習慣!”劉皇帝呵呵道。 再是大方,終究還是少女,哪怕情竇初開,面皮仍是很薄的。見劉皇帝調笑不止,劉葭頓時不依,以一種甜膩的語氣,喚了一聲:“爹!” “好了!不取笑你了!”劉皇帝臉上恢復了平和,應道:“你放心,你那心上人安全著,非但如此,還立了不小的戰功。遼河大戰,他指揮部下,英勇作戰,斬獲不??!你的眼光不錯,給爹選了個文武雙全、才智兼備的女婿!” 聽劉皇帝這么說,劉葭明顯松了一口氣,玉頰更紅,美眸中也閃動著異彩。見狀,劉皇帝心頭生出一股醋意,自己大娘子,還真是傾心于那李繼隆了…… 表情變得嚴肅,劉皇帝叫起劉葭,語氣認真地說道:“爹來問你,倘若李繼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在戰場上表現不堪,你又當如何?” 聞言,少女立刻從美好的期待中被拉回了不確定的現實,柳眉頓時蹙起,有些不滿地瞪了劉皇帝一眼,但是還是認真地想了想,肯定答道:“若是那樣,那他就不配做我的駙馬!” 對劉葭的干脆,劉皇帝略感意外:“這般肯定!” “嗯!”劉葭又干脆地點了點頭,道:“女兒若要嫁人,對方不是英雄,就是豪杰,至少也要有出類拔萃的才干!倘若李繼隆名不符實,那就是我看錯人,也不值得可惜!” 看著三言兩語吐露心胸之語的大公主,那美麗玉容之間,盡展英氣,劉皇帝有些感慨,自家大娘子,將來也定是一位奇女子。 收起了臉上那假裝的刻板表情,劉皇帝點頭應道:“說得不錯,我的女兒,可不是一般的凡夫俗子能夠娶的!” 想了想,劉皇帝繼續道:“不過,李繼隆雖然目前表現不錯,但想要娶我的女兒,卻還不夠!看來,我還得設法,再給他一些磨煉,就當是考驗吧,通過了,他日回朝,我降詔給你們cao辦婚禮!” 劉葭微愣一下,旋即反應過來,顧不得羞臊了,勸道:“爹,兵兇戰險的,你安排,可要當心啊,萬一……” 見其關切的反應,劉皇帝頓時又大感吃味。 雖然女兒懷春望婿,讓劉皇帝心情復雜,但沖著她親自的洗腳按摩,就為這個孝順,也欣慰不少。 事實上,對于李繼隆這個女婿,劉皇帝是十分滿意的,這可是他看中的將帥之才,大漢未來頂梁柱國。 不過,也如他嘴上說的,想要娶他最寵愛的大公主,此次北伐,就對其最后的考驗,且看其表現了…… 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 原本的出巡計劃,劉皇帝走過一遍河北,視察武清港后,該乘龍舟南下登萊上岸,然后巡視河南軍政民情。 不過,這個計劃,到武清之后也就告止了。一則在于,出了一趟海,體驗了一番海上風光,劉皇帝不愿意再置自身于風險之中。 二則是北伐戰局的重大變化,遼東抵定,劉皇帝的心思徹底放在戰事上,鑾駕停駐燕山道,意欲就近,督促鞭策,也更方便就近支持北伐將士。 因此,沒有在武清港耽擱更長的時間,行營便拔寨起行,目的地幽州府。仿佛是個輪回,幾番變化,到最后,就像十二年前那般,劉皇帝駕幸幽州,以督北伐。 趕了些路,于八月十五當天,抵達幽州城,雖顯折騰,卻也還能同幽州士民一起,過個中秋。當然,也是戰事進入了一段緩和期,也帶給了劉皇帝過中秋的心情與興致。 不過終究是戰時,一切求簡,意思到位即可,劉皇帝只是命官府布告幽州士民,表達皇帝對燕山臣民的祝愿之情,同時放開戰時宵禁一夜。 至于燕山的官員職吏,如楚昭輔、宋雄等布政使司主要大吏在武清已經接見談過話了,至于幽州的其他官員,也只是簡單叫到一起,訓了一番話,讓他們親眼目睹天子尊顏,也就罷了。 說起來,曾經讓劉皇帝魂牽夢縈達十年的幽州城,但這還是劉皇帝這輩子第二次駕臨。整整十二年過去,幽州城的變化自然也是巨大的,即便是見多識廣的劉皇帝,也有種耳目一新之感。 城池還是那座城池,變化的,主要在人,在士農工商。事實證明,在城市的發展上,還得看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