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世祖 第323節
這幾年,歸義軍也來過東京幾次,進貢了些土特產,但也只是些沒什么營養的接觸。朝廷還沒有實力,對沙、瓜之地施以影響。 思來想去,劉承祐終是暗下決心,要想法與歸義軍加強聯系。然而,遠涉千里,中為諸胡所阻,又豈是那么容易的。 “史弘肇?!眲⒊械v忽然想到了在靈州的史弘肇。 “傳詔,讓鄭國公回京述職!”劉承祐召來一名崇政郎,吩咐道。 說起來,史弘肇坐鎮靈州,為大漢朝戍收西北邊陲,已經有些年頭了。也該召還,聯絡聯絡感情,說起來,這么些年下來,對這個當年的跋扈禁帥,劉承祐還真有那么一絲莫名的想念…… …… 冬至日這天,東京全城大慶,士民皆悅,穿新衣,吃餃兒。 宮中,劉承祐舉行了一場家宴,上下三代老幼婦孺加在一起,也算濟濟一堂,熱鬧非凡了。 天氣甚寒,漆黑夜幕下,有雪花飄動,落在屋檐、地面,發出些簌簌的聲響。身上穿著皇后親手所制錦襖,信步于宮室之間,喝了些酒,有些醉意,望著這宮廷雪景,劉承祐一時有些愣神,似迷似醉。 幾點雪花打在臉上,絲絲涼意浸人,精神清醒了些,劉承祐忽然想起了漢中的戰事。距離向訓兵臨西縣,已經有一個月了,而據前線軍報,蜀軍死守,一直未下。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天氣之故,一場持續十日的冬雨,大大阻礙了漢軍的進展。 因冬季鏖兵,挫于堅城之下,氣候又不對,新占州縣不穩,人心未安,糧道更是拉長兩百多里,轉運越發艱難。是故,沒能避免的,朝中又有臣子建議,勞師日久,徒耗錢糧,讓劉承祐下令撤軍。 “冬季進軍,終究是逆時而為??!”背手仰面,劉承祐不由吐出一口白汽,輕嘆道。 已是仲冬,氣候嚴寒,事實上,劉承祐已然心存退意。向訓那邊,始終不得進展,他已經有所決斷,讓向訓退兵回興州,休整一個冬季,待到明歲春,再圖進取。 這一次的狀況,倒也怪不得向訓,原本料想李廷珪那支由敗兵與新丁組成的烏合之眾,必不能擋。兵馬、錢糧、民夫,都準備好了,但那場雨,太致命了。 想到退兵,劉承祐最不甘的,卻是顧忌給蜀軍更多準備調整的時間。原本蜀軍大敗,漢中兵力薄弱,大漢趁勝勢而進,意欲一舉拿下,為南進蜀中打好基礎。 但待到來年春,劉承祐只憂慮,蜀軍屆時恢復些實力,投入到漢中的守備上了…… 第279章 喜從天降 冬夜下的崇政殿,靜謐一片,殿宇森嚴莊重,字匾寬而厚,閃著凜然幽光,似乎都透著皇權的威懾。不似平常的燈火通明,只有點點微弱的燭光從里邊探出,信步而至,竟成習慣。 透過偏殿的窗幕,尚能看見一道人影,帶著點好奇入內,發現趙普正在書案后,整理著一些公文。注意到動靜,抬眼看見劉承祐,趕忙起身:“陛下!” “今日冬至,朕與爾等休沐,人人皆歸,你怎么也不回府,陪陪家人?”劉承祐擺了下手,提袍悠然而坐,問道。 “時辰尚早,這些奏章終需整理好,以備陛下御覽。陛下雖有恩典,卻也不好怠慢,以免陛下查閱之時忙亂出錯!”趙普道:“臣已經知會過家里了,晚些回去!” 看著趙普,劉承祐心頭異樣涌動,不管是否有作秀的嫌疑,趙普這番表現,也是難得的。吐出一口酒氣,劉承祐道:“趙曮生性謹慎,做事雖然周全,但總是束手束腳,身子骨也不好,崇政殿事務繁雜,今后同在朕身邊,你當替他分擔些!” 趙普心明眼亮,聽其言,顯然是要給自己身上加擔子了,心中微喜,不由躬身一拜:“多謝陛下信任!” 雖然到崇政殿侍候不久,但上下已被他熟悉,十幾名崇政郎,除了趙曮之外,皆不被他看在眼里,早有取而代之的念頭。但是,趙曮有個最大的硬傷,就是身體不好,常年帶疾。 事實上,趙普自負才干,區區一個趙曮,也未太高看。只是皇帝信任,再兼其父乃宣慰司使趙上交,所以只是謙恭卑下,勤勉做事,低調以待機會。 并且,這段時間下來,趙普仔細研究了一番,崇政殿學士接觸的都是軍政大事,位卑而權重,天子明顯有用崇政殿制衡的政事堂的意思。照目前的情況來看,隨著時間的推移,日后權力只會更重,因為離天子更近。 趙普自己權衡過,當今朝上的宰相們,多在壯年,如果不出現什么劇烈的變故,他想要上位,是千難萬難,打底也要熬個十年八年。 是故,他直接將目標放到崇政殿學士上,這個位置,相對好爭取,畢竟近水樓臺。而眼下,從天子話里,明顯有流露出那個意思,雖有醉態顯露,但皇帝又豈是那么容易醉的? 見趙普眉角都帶著些喜色,看他鄭重躬身,劉承祐不由擺手,笑道:“這里就我們君臣二人,不必如此拘束,坐吧!” “謝陛下!” 看著那疊整理好的奏章,劉承祐直接問坐下的趙普:“有什么要事?” “駙馬宋使君上奏,西縣相持不下,勞師日久,請陛下降詔,讓向都部署撤軍!”趙普道。 奪取秦鳳后,劉承祐即以四州為基,新設秦鳳道,并將漢中、岷州、洮州等未復之地囊括其中。不管如何,從名義與地圖上,先把地盤給占了。以姐夫宋延渥為布政使,坐鎮秦鳳。 此時聽趙普之言,劉承祐嘆了口氣,道:“朕正在考慮此事,你是什么意見?” 趙普不假思索,道:“如今內外之臣,都奏此議,確實當慎思。宋使君在秦鳳,對于前方軍情,要更熟悉了解,他的建議,值得聽取。 其從奏章中言,如今散關道雨雪不停,糧道幾斷,關中之糧械難以轉運補充。鳳、成、階、興諸州新下,府庫幾竭,也難以支持?!?/br> “看來你也是建議撤軍了!”劉承祐瞟著趙普。 趙普說:“正是!臣聽聞,陛下南征之時,以冬季之故,在壽春城下屯兵數月。秦鳳之寒,更勝于淮南,兼以糧道艱險,兵力也不如南征之時。以目前西縣的情況,若是久挫于堅城,只恐為蜀軍守兵所趁……” 擺了擺手打斷他,嘆了口氣,劉承祐吩咐著:“罷了,讓樞密院降令退兵吧!” “朕只是可惜,此冬之后,給蜀軍以喘息之機!給奪取漢中,造成更大阻礙??!” 趙普臉上,則掛著點淡定而自信的笑容,拱手道:“陛下勿需過慮,試想,孟蜀精兵盡喪于秦鳳,以故道之艱難,都難擋我大漢兵鋒,如今興州已下,興元府在望,蜀軍又豈能擋?況且,我軍也需要休整了!” “另外,為供前線作戰,以成、階等州征調頻繁,以致州縣民怨沸騰,出現了幾次民亂,雖被迅速撲滅,但值得警惕,百姓需要安撫!” 君臣二人言談之間,張德鈞走了進來,躬身稟道:“陛下,樞密院承旨李處耘求見,似有急事?!?/br> “哦?”劉承祐有些意外,眉頭一凝:“這么晚了……宣!” “是!” 很快,李處耘急匆匆地入內,手里拿著一封奏書,免了他行禮,直接問道:“今夜樞密院你當職?匆匆而來,說吧,莫非軍情有變?” “陛下,西縣軍報,西城破了!”李處耘面上帶著點喜色。 “什么!”劉承祐精神一振,幾乎躍起,上前一把從李處耘手中抓過,翻開快速閱覽起來了。 從皇帝有些失態的表現,可見他對前線軍情的關切,對于劉承祐而言,這封軍報,可算是喜從天降。 根據向訓前后奏報可知,他率軍迫城下寨,打造攻城器械,囤積糧秣,又聚集了上萬丁壯。然而,連月以來,受阻于雨雪,難以攻城,嘗試過進攻,也以失敗告終,一直遷延至今。 而向訓此報,四日前,風雨驟停,雪霽日出,天氣晴朗。抓著這個機會,向訓下令,精兵民夫齊出,不留余力,全力攻城。 城中的蜀軍,戰力本就不高,漢軍因天時之故,受阻城下,竟有所麻痹。漢軍猛地一攻城,并且一出手就是全力,也有些措手不及,雖在李廷珪的督監下,努力抵抗,但遭到漢軍連續的三個時辰的猛攻,終是沒能擋住。 破城的代價可不低,上萬民夫,死傷近四千(其中足有三百多人是被向訓臨時調配的督戰營所殺),而漢軍的戰兵,死傷也破千,死了五名營將,三名尉將。為了不負一月以來的苦楚,向訓將他用兵的狠辣徹底展現出來了,完全不惜傷亡,蜀軍意志不高,又豈能擋。 而西縣城中的守軍,死傷也不少,根據奏報,殺敵八千多,余者大多投降,只有零散的敗兵逃脫向南鄭。 “這是天佑漢軍,天佑陛下??!”了解戰果后,趙普有些激動,向劉承祐道。 劉承祐也不由露出了開懷的笑容:“朕才準備,下令退兵,這捷報便來??雌饋?,向訓也是不愿意前功盡棄??!從戰報來看,一場血戰??!” 李處耘在旁,輕笑道:“有趣的是,那蜀將李廷珪,將西縣修繕得固若金湯,戰前也放言,要同城池共存亡。城破之后,欲拔劍自刎,然而終未敢狠下心,劃了道血印子,棄劍投降了……” “哈哈!”劉承祐也不由樂了,道:“此人確實有趣,他莫非是怕疼了?” “定然是!”趙普附和道,語氣中帶著戲謔。 形容微斂,劉承祐恢復了嚴肅,道:“傳詔向訓,漢中戰事,朕全權委他。西縣既破,漢中難守,是否繼續進軍南鄭,由他臨機決斷!” 此令下,趙普與李處耘下意識地對視一眼,皇帝對向訓的信任,有些令人驚訝啊。 “是!” “還有!”轉過身,看著二者,劉承祐笑道:“此報來,去朕一塊心病,要去好好睡一覺。至于你們,朕也給你們一道命令,回府好好休息!” 第280章 傳國玉璽的消息 “嗖,嗖,嗖”的聲音,響起在漢宮苑內,周遭一片光亮的冬景,太陽難得露出,高高掛起。雨雪已霽,東京的天氣昏沉了幾日,趁著難得的放晴,劉承祐也難得有了興致,練習射藝。 高貴妃與折賢妃大小兩位娘子,也被叫上伴駕。經實踐證明,劉承祐的箭術沒有任何提高,甚至還有退步,連發十五支,竟然只中了四箭,并且遠遠偏離靶心。 倒是兩位美嬌娘,表現可比劉承祐要好多了,高氏大部分都射中,折娘子更是百發百中。甩了甩胳膊,劉承祐很干脆地收了弓,拋給隨駕的內侍,回身躺在靠椅上,嘟囔道:“不練了!” 高氏與折氏見了,都不約而同的收了弓,走到劉承祐身邊。冬陽之下,欣賞著兩位美嬌娘的曼妙身姿。折娘子面頰緋紅,額頭帶著一絲細汗,高氏則是前凸后翹,豐腴成熟的嬌軀包裹在緊致的武服下。 劉承祐還真是有些雞動,迎著皇帝灼熱的目光,高貴妃還故意地挺了挺胸脯,若不是人多眼雜,估計會露出更誘人的儀態。 “官家,你可不是半途而廢的人,這才十五支,就要放棄了嗎?”折娘子看著劉承祐,眨著眼眸,問道。 “你不必激我,十中一二,敗興致!”劉承祐朝箭靶方向努努嘴,看著兩位妃子,笑道:“誰說女子不如男,射藝箭術,二位娘子可比我厲害多了!” 高貴妃坐到劉承祐身邊,道:“官家只是國事繁重,疏于練習罷了,妾等在后宮,空閑時分,卻多加練習。不過,論射藝,還是折娘子,更精湛些……” 高氏說著,還瞟了折娘子一眼,折娘子則淡淡一笑,不以為意。 注意到兩個娘子之間的眉色轉換,劉承祐朝后一躺,翹起二郎腿,道:“朕看來,確實沒有射箭的天賦,這等射藝,都不好意思去頭射獵了!” “官家若是不喜,日后不練箭術就是了!”高氏道。 劉承祐則搖搖頭,應道:“有的事情,越做不好,就越想去做。射箭于我而言,只是興趣罷了,幾十步外,一矢中的,何等暢快……” 看著兩位娘子,在那豐胸細腰翹臀美腿間流連了下,露出一點sao氣的笑容,提議道:“二位娘子皆是將門出身,身被武藝,何不比試一番,讓朕欣賞欣賞!” “官家既由此雅興,妾自然沒有推諉的道理!”高氏嫵媚一笑,瞧向折妃:“meimei,意下如何?” “自當奉陪!”折娘子也是嬌媚一笑。 很快有內侍奉上兩柄鈍木劍,下場比試。雖說是比試,倒非真正的搏斗,更想劍舞,一招一式,儀態美妙動人。 兩個娘子打起來了,邊上,四皇子劉昉邁著小腿跑了上來,明亮動人的眼睛中透著興奮的色彩,只差拍手叫好了。 “你這小子,你娘和高娘娘打起來了,非但不擔心害怕,還這般興奮?”劉承祐摸了摸劉昉的腦袋,好奇地問道。 劉昉偏過腦袋,道:“不是爹爹你叫她們打的嗎?有爹爹在,就不怕!” 劉承祐聞言笑了,注意道劉昉手中的一把小弓,拿過來把玩一番。沒等發問,劉昉說:“我想陪爹爹一起練箭,可這把弓是假的,拉不開!” 劉承祐拉了拉,弓弦沒有一絲彈性,就是一把玩具弓,看著這虎頭虎腦的小兒,笑道:“我的射術只怕是練不出來了,但我兒當有資質。等你長大些,我給你一把真弓,讓你陪我一起練,好不好?” “好!”劉昉興奮地點了點頭。 “陛下,武德使李崇矩求見,正在苑外等候!” 一聲通稟,讓劉承祐一下子從閑適的氛圍中走出,起身,嘆了口氣。雪地間,兩位娘子也各自收手停了下來,劇烈運動后,波濤洶涌的,更加誘人了,可惜劉承祐已無空繼續欣賞、把玩、體驗。 “你們先回去休息吧,換身衣裳,不要著涼了!”劉承祐柔和地囑咐道。 “是!”兩個女人盈盈下拜。 “盧多遜出發了嗎?”身上加了件外袍,解著手上的護腕,劉承祐問躡步跟隨在旁的李崇矩。 “回陛下,其一行七十五人,都與折逋嘉施,離京西行了!”兩年武德使經歷,李崇矩也逐漸形成了一張特務臉,沉聲肅容地稟道。 微微頷首,劉承祐道:“安插了多少人?” “共計十三人,都是武德司下屬的精兵強將,皆有從軍經歷,五人曾為斥候,兩名探視官能識文斷字,會繪圖!”李崇矩應道。 “你辦事,朕素來放心!”劉承祐邁著從容的步伐,和聲細語地:“盧多遜聰敏、多識,但終究只是個文人。有的事情,他能看到,能做到,但有的事,朕必須得另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