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世祖 第294節
去歲,王彥升召集僚屬,并宴請境內部族首領,命人帶上一jian污漢女的虜犯。也不多說,當著眾人的面,扯斷其耳,取火燒烤,然后就著酒,食之。 場面很血腥,軍使很淡定,上下僚吏及胡虜首領,無不畏服。其后,每有重犯,王彥升都是這般,先食其耳,再治其罪。以至于“啖耳將軍”之名,不脛而走,揚于西北邊陲。 結果便是,鹽州治下,犯法之事雖然難以杜絕,但犯罪率直線下降,少有人,敢觸其法。到如今,不到一年的時間,王彥升已啖耳數十。 第221章 成長的王彥升 “軍使,定難軍那邊差人前來,想要購置食鹽!”被引入青石黃土壘就的官所,負責鹽場及榷場市令,親自奉上一碗酒,順便向王彥升稟報一事。 “哦?”王彥升來了興趣,盯著他:“我早有令,黨項人要購鹽,拿錢帛、馬匹來還,照價交易。一切,按照規矩來,何必報我?” 市令解釋道:“此番定難軍購鹽數量頗多,足要五百石,另黨項人希望,平抑鹽價以售之,在下不敢自專!” “哼!那李彝殷倒是好大的胃口!”王彥升嘀咕一句,考慮了會兒,問道:“定難軍的人,還在鹽場附近出沒嗎?” “已然少多了!” 王彥升說道:“我看吶,那李彝殷只怕還是賊心不死!此番購鹽,也是試探!” “軍使英明!”市令恭維道。 此前鹽場,雖在鹽州境內的黨項部族手中,背后定難軍的影響很深,所產之鹽,雖然量不巨,但多輸往夏州。事實上,若不是王彥升戍于此,用不了多久,以黨項人的滲透,鹽州遲早為定難軍所并。 是故,王彥升到任鹽州后的一番作為,對于定難軍而言,是個不小的打擊,直接斬斷了其在鹽州境內的一大爪牙,又斷一條財路。是故,從去歲夏起,鹽、宥邊界,摩擦不斷。 在向東京進獻騎士、馬匹的時候,李彝殷還順便表奏一封,彈劾王彥升。 “我要是英明,何至于在此,又沒有仗打,還要管這些買賣事,這豈是大將該干的事!”王彥升粗著性子,嘀咕了句,說道:“真想派軍,將那些敢在我眼皮子底下耀武揚威黨項人給抓來砍了!” “朝廷有事,讓我鎮守此地,又束縛著我手腳!這些胡虜,不用刀兵,不見鮮血,如何能震懾彼輩!” 不敢接此言,市令向王彥升請示道:“敢問軍使,如何答復定難軍?” 王彥升撓了撓腦袋,認真地考慮了許久,說道:“罷了,天子要對李彝殷懷柔安撫,本將也不好挑起事端,就暫且忍一忍。給他兩百石,打發來使,但是,該要的錢帛,一枚都不能少!” “是!” “傳令鹽湖以北各戍堡,給我加強警戒!”王彥升朝帳下軍校吩咐著。 “將軍,州城來報,殿前司都虞侯趙匡胤,巡邊過境!”一名驛卒,入內稟報。 “嗯?這趙匡胤,來得速度倒還不慢,這都巡到我定邊軍了!”王彥升濃眉一聳,語氣中帶有少許的不忿,說道:“我為大將之時,他不過一禁軍小校,這幾年過去,我倒還要去拜見他!這世間,豈有這樣的道理!” “我就不在此地多待,回州城去了!”嘴里雖然抱怨著,王彥升回城的決定倒做得果斷,交待一句,即走。 “軍使慢走!” 鹽州城,乃是境內唯一一座城池,小城,土墻茅房,不過打理得挺干凈,是大漢在此統治的象征。趙匡胤進城,花了小半個時辰,便將各處巡視了一遍。 “這王彥升,性情粗暴,但治兵卻是個能手!定邊軍士,皆雄壯干練,被他調教得不錯,城防布置,也極有條理,我察看一番,也沒找出有什么疏漏之處,不愧是久經沙場的老將??!”站著城頭,撫摸著女墻,趙匡胤嘆道。 “我看倒也尋?!痹谂月犃?,趙匡義低頭嘀咕了句。所幸聲不大,否則趙匡胤聽了,又免不了一頓教訓。 遠處,一隊漢軍騎士奔來,每名騎卒北上,都插著小旗,“漢字”大旗邊上,又以其中一面“王”字旗幟最為顯眼,迎風呼呼而動,疾馳而向鹽州。 “當是王彥升歸來了!走,我們下城,去迎迎這戍邊大將!”趙匡胤眼神好,見了淡淡一笑,率先動身。 州衙不算豪氣,甚至顯得有些落魄,但守備森嚴。衙堂內,備好酒宴,請趙匡胤上座,趙匡胤不許,要屈居客座。一番作態,讓王彥升甚至是滿意,不過以其天使之尊,需顧及天子臉面,朝廷威嚴,固請趙匡胤上座,推辭不得,這才坐上主位。 就沖王彥升這番舉動,就可知,貶至鹽州,還是成長不少的,至少以前,他為人處事,可不會想到天子臉面,朝廷威嚴這些事。 “鹽州這里僻遠,牛羊馬駝雖有,卻沒有中原的美食珍饈,只有這些粗食,招待趙都虞侯了!”王彥升指著食案上的酒rou,說道。 掃了眼,趙匡胤爽朗一笑,道:“這哪里是粗食,我等在軍中廝殺作戰時,渴求者便是放肆吃rou,大碗喝酒。于趙某而言,能有幾碗美酒,足矣!” “好!不愧是天子寵信的大將,這等豪情,我喜歡!”王彥升也哈哈大笑,端起一碗酒,盯著趙匡胤:“先干一碗!” “請!”趙匡胤眉頭都不皺一下,拿起碗就喝。 一碗牛飲而罷,擦了擦嘴,王彥升看著趙匡胤,感慨著說道:“趙都虞侯,真是前途遠大??!此前能代天子巡邊的,不是宰臣,就是樞密! 想王某,從軍十數年,縱橫沙場,投效天子也不算晚,軍職最高也不過護圣軍副都指揮使!南征結束,反降到這鹽州來喝西北風了。殿前都虞侯,到如今,我也真就只能想想了……” 聽王彥升之言,趙匡胤保持著謙和:“趙某不才,資歷淺薄,幸賴陛下付以信任,委以重用!反倒是王將軍,鎮守鹽州不足一年,便威名遠揚,胡虜無不畏服,我初入境內,便聞其盛名,心生欽佩,這不是趙某能夠相比的!” “你謙虛了!”自己斟酒,王彥升說道:“天子用人,素重其才,趙將軍若無本事,豈能受陛下如此器重。別的不說,就提征唐,我王彥升自認功高,但也不得不承認,你趙匡胤的功勞更大……” 趙匡胤說:“將軍謬贊了!” “此番你奉詔巡邊,來得倒挺快,前幾日公文發來,還說你尚在涇原!”王彥升繼續邀酒,說:“今日卻已至鹽州!” 趙匡胤舉杯示意了下:“西面邊事,天子所重者,不過兩地,一為隴右,二為朔方。鳳翔巡畢,自然北來!” “那你說說看,我率定邊軍,鎮守鹽州,防務如何?”王彥升望著趙匡胤。 迎著其目光,趙匡胤說:“趙某雖然初至,未及遍察,但在城中走了一圈,軍士精干,紀律嚴明,城中秩序井然,皆王將軍之功??!” 趙匡胤這話,說得王彥升甚是欣喜:“那你可要,如實向陛下匯報!” “那是自然!” “來,喝酒!” “出京臨行前,陛下還特地叮囑,讓在下向王將軍問候,說你戍邊辛苦了!”再飲一口,入鄉隨俗地割了塊rou往嘴里送,趙匡胤慨嘆道:“陛下,可時刻惦念著將軍!” “當真?”王彥升來了點精神。 趙匡胤放下刀子,拱手向東南:“趙某豈敢矯傳圣意!” 王彥升臉上,笑容更盛。趙匡胤問道:“鹽州地處西北邊陲,比鄰定難軍,虜患常在,陛下甚為憂慮。將軍鎮此,可有什么難處?” 聽此言,王彥升直接道:“無他,唯兵少也!一千五百卒,守御并不足備,若是黨項人大舉作亂,我能戰一場,卻不能完守之。 定難軍李彝殷那邊,始終不安分,我到任后,力行整頓,又得罪了他。我看吶,遲早要戰上一場。要增兵,至少三千兵,如定難軍作亂,我可以保證守住鹽州,等候朝廷平叛大軍!” 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 面對王彥升所請,趙匡胤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吹猛鯊┥魂嚸院?,借著酒意,直接道:“都虞侯有話直說,不需打啞謎!” 權當其直爽,趙匡胤不以為意,說道:“將軍之慮,也朝中有識者之憂。然天子考慮,對外政策,樞密布防,兵備調整,絕不局限于一隅一地,需要著眼于大局?!?/br> 去歲冬,朝廷不是下了一道制命,定難軍周圍漢軍,尤其是鹽州這邊,不得又一兵一騎過境,引起沖突!將軍當,用心體會朝廷之意,需顧全大局??!” “說來說去,就是不能增兵了?”王彥升兩眼一瞪,望著趙匡胤。 趙匡胤苦笑,應道:“有王將軍的威名在,足可保證鹽州安寧,到任之后,不就做得很好嗎?” “都虞侯也不用恭維我!”王彥升頭擺了一下,悶了口酒,說:“我身處西北,顧不得西南的大局!” “將軍能說出此言!那便說明,心中實則明了!”趙匡胤舉杯,邀酒示意,輕輕笑道。 王彥升朝投向趙匡胤的目光中,有些意外,有種被道破心思感覺,捻了捻胡子,認真地說:“朝廷不欲西北生亂,要對定難軍,對黨項人行懷柔安撫之策。但是,黨項人如何行事,可不受我們控制。 去歲復取鹽湖,到如今,定難軍的人明里暗里,還在周邊,與我糾纏。朝廷如束我手腳,一旦黨項人攻來,那可就不要指望我以定邊軍這點兵馬抵御……” 聽王彥升這么說,趙匡胤也露出一副嚴肅的神情,道:“倘若黨項人真無視朝廷善意,膽敢悍然造反作亂,那么朝廷也絕不會坐視不理。懷柔不代表軟弱,天子雄才,顧全天下大局,只是所為者分先后罷了……” 而聞趙匡胤之言,王彥升眼珠子下意識地轉悠起來。見狀,趙匡胤似有所感,趕忙打上個補丁,提前勸解道:“但朝廷眼下的政策,將軍務必遵從!” 感覺趙匡胤又看出了自己的某些想法,王彥升嘿嘿一笑,擺擺手:“那是自然!王某雖然膽子大,卻也還不敢違背陛下與朝廷!” 說著,王彥升又道:“飲酒聚宴,怎能沒有歌舞助興,不過我素不喜樂舞,此間的胡女舞姬倒是不錯,稍后我給都虞侯找兩名,伺候下榻?!?/br> “這是王某一番心意,勿要拒絕!”看趙匡胤神情,就知道他想說什么,王彥升直接道。 這個時候,一名軍官入內,向王彥升耳語了兩句。嘴角掛上了點笑容,迎著趙匡胤的目光,王彥升道:“正好,另有一事,可助酒興!來人,帶上來!” 很快,一名黨項囚犯,被押上來,見到王彥升,頓時磕頭不已,嘴里生澀地吐露著求饒。見此景,陪宴的鹽州僚屬們,頓時明白怎么回事了,都落下酒杯,放下碗筷。 指著那名囚犯,王彥升解釋道:“此人在城中酒醉,與人斗毆,損壞酒肆財產,并致兩人重傷垂危!” 敘說的同時,拿起割rou的短刀,大大方方地走到囚犯面前,王彥升露齒一笑,說:“今日趙都虞侯在前,本將給你個痛快,就不生扯了!” 言罷,拎著其左耳,只見寒光一閃,手起刀落,伴著一聲慘嚎,黨項囚徒變成了一只耳朵。但在王彥升的怒視之下,生生地止住了痛吟,低著頭,流著淚,咬著牙,不敢多動彈。 王彥升這才露出滿意的笑容,手里則拿著那只血淋淋的耳朵,向趙匡胤及在座諸人展示了一番。而后置于短刀面上,架到火上烤了烤,然后在人驚悚的目光下,丟入口中,生嚼硬咽。 “酒!”聲音囫圇著。 這副場面,在場的鹽州僚吏,都不是第一次見了,但每次,都難免驚悸。有的事情,聽著簡單,說著一般,但坐起來,是需要極大勇氣的,王彥升,顯然是個狠人。 待到徹底咽下,吩咐了句,立刻有兵士將其拉下去,治傷問罪。在旁,目睹此事的趙匡義,直接受不了了,想忍卻根本忍不住,顧不得告罪,急忙跑出堂外,將胃里所進之食,一口氣都給吐了出來。 瞧著趙匡義的背影,王彥升看向趙匡胤:“這少年是都虞侯之弟?還欠歷練??!” 趙匡胤縱觀王彥升之表演,面色倒是平靜,只是不免感慨:“將軍之威,趙某可算是領教到了!” 王彥升哈哈一笑,齒縫間似乎仍帶有血絲,端起一碗酒,繼續對趙匡胤道:“都虞侯一直夸我威名,這威名何來?就在這一只只血淋淋的耳朵中!王某沒那么多計謀,也沒那么多耐性,想要震懾那些胡虜戎狄,只有采取這等血腥殘暴的手段了!趙都虞侯,以為如何?” 迎著王彥升的眼神,趙匡胤拱手道:“將軍鎮此,殊為不易!倘非無法,誰人又愿生啖其耳!” “此言甚得我心!”王彥升表情甚悅,看向趙匡胤的目光都親近了許多,只覺得此人明白自己,笑道:“這人耳啊,當真不好吃!去歲第一次,我也是泛著惡心,才將之咽下……” 鄭重地,朝王彥升敬了一碗酒,趙匡胤說道:“今日,趙某多謝將軍盛情款待了!還需勞煩將軍,帶我看看本州之關隘邊防,風俗民情,還有,定難軍的情況!” “不急!明日,我親自給都虞侯當向導!”王彥升滿臉的豪氣:“趙都虞侯,甚合我脾性,今日,我們不醉不歸!” 看王彥升那副“你不同意就是不給我面子”的表情,趙匡胤無奈,也只得道:“將軍有此興,我自當奉陪。不過僚屬們,或有公務職責,便放他們歸位吧!” 王彥升一擺手,鹽州僚屬們退下。堂間,則只剩趙匡胤與王彥升二者,痛飲不止。如論酒量,趙匡胤可不弱于人,兩個人痛飲十斤,還是趙匡胤笑到了最后。 留下爛醉如泥的王彥升,吩咐人照看好,趙匡胤晃晃悠悠地,回到衙內下榻處。趙匡義在堂外口吐爛食污穢,自覺丟臉,沒有再回堂,一直在外邊候著,親自攙扶兄長。 “二哥,我今日給你丟臉了!”趙匡義情緒有些低沉,語氣中,帶著一絲莫名的情緒:“沒想到,那王彥升竟然如此殘暴兇狠,簡直駭人聽聞!” “你年紀還小,少見識,吃只耳朵算什么,戰場之上,比這更殘酷,更血腥的事都有!”趙匡胤瞥著其弟,說道:“你要記住,許多事情,不是看看書,就行的!王彥升性情乖張兇狠,但也算直率,而朝廷如今,就需要這樣的戍邊大將!今日之事,你能得以親眼目睹,那也算你的幸運,或可留名史書??!” 趙匡義聞言,表情刷得一下就變了,若是真被記錄下來,流傳于青史,那他趙匡義的不堪表現,不就也跟著被宣揚出去了嗎? 心情頓時就不好了,眼神轉了轉,一道念頭開始在腦海中盤桓,日后若有機會,定要尋求掩飾此事,杜絕“謠傳”…… 趙匡胤酒也喝得不少,擺脫其攙扶,直接在園圃前,解開腰帶,掏鳥放水,臉上露出一抹釋然的表情,嘆道:“痛快!真痛快!” “說實話,這一路巡來,也就屬王彥升,最合性情。定邊軍雖未盡察之,但我也可以相信,鹽州之防御,足可使朝廷安心!”趙匡胤趁著酒勁兒,盡情說道:“定邊軍,也不必過久逗留,再往靈州一行,此番巡邊也就差不多結束了!就是不知,朔方那邊,是什么情況……” 回到房間,倒頭便睡,半夢半醒間,察覺到有人在脫自己衣服,猛然驚起,卻見兩名身材誘人,衣著暴露的胡姬,正帶著媚笑,看著他…… 即便酒醉,王彥升也沒忘記他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