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這樣一想,他倒是贊同王大偉把熬糖的方法傳授給村民了……這樣一來也能轉移大家的注意力不是? 有閑工夫聊八卦,還是活兒太少! 于是在王大偉的授意下,宋樰把王壯山和幾個難民里有主意的人叫了來,一共六個人。 聽說王大偉要教他們熬糖,還給工錢,都十分欣喜。 不過他們并不知道是要熬制紅糖,還以為是石蜜或石蜜的進化版:他們加入村子之后,已經從原住民口中打聽到了這村子的前世今生,甜桿兒村原本就是做石蜜發家的。 甚至很多人心中已有猜測,王大偉早晚會把造石蜜的方法教給他們,帶領村子在造輝煌,只是沒想到會這么快。 不過這也是好事兒,大家樂呵呵的應下了,當即就動起手來,把王家后院的石轆抬出來,去山上伐了新的木頭來修整。 可惜村里太窮沒有牲畜,不過這石轆人也拉得,不過是辛苦一些罷了。 剛剛有一些苗頭,石轆還沒修好,村里人就聽說了消息。很是有些人心里不是滋味,幫王大偉家干活不僅能學手藝,王大偉還給工錢呢! 但是難民心里不是滋味不敢說,村民們可沒什么不敢的,幾個人就找上了王大偉的門。 王大偉都不明白他們鬧什么:“我倒是想讓你們賺錢,一個個不抽不動彈,抽了也不動彈的,我能使喚得動你們?” 說的幾個村民有些尷尬:“哪就這么懶了……” 王大偉翻了個白眼,“我還不知道你們?都是千年的狐貍,就別跟我這兒唱聊齋了。晾石蜜是咱們村祖上傳來的手藝,你們要真想干也不用我組織人,問問自家的老人先學起來。不是真想干就一邊去,我家幫工招滿了,別在這兒礙眼鬧得我傷口疼?!?/br> 幾個村民面面相覷,再一次意識到這個村長已經不是以前好拿捏的村長了,只得灰溜溜的離開,唯有王小二留了下來。 “你還待著干啥?你轉了性了,打算當個勤快人?”王大偉瞅他一眼。 “那不是!我壓根兒就沒想給自己攬活兒!”王小二連連擺手,讓他干個活兒跟要他命似的?!安贿^村長你找難民們干活兒,那也不能厚此薄彼啊……” 王小二撓了撓頭:“我老丈人也能干的很嘞……” 王大偉有些詫異的看了他一眼,這人居然是來為寄居自家的難民說項的。要知道這些村民,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向來是懶得連門都不想出,路都不愿意走,今天居然為了難民來到了自己家。 王小二說著也有些不好意思:“我媳婦說了,我老丈人為了我,都跟別的村的人動手了,我也得拿出做女婿的樣子來……我娘也說是這個理兒?!?/br> 能讓王婆子也贊同可不容易。 不過來說項的,也只有王小二一家而已。說到底,這還是趙秋秋的本事。王大偉心里另有一番想法,嘴上仍道:“我那兒有五畝地的甘蔗呢,總歸會讓大家都學會。不過是分批次來罷了,這回是王壯山他們,下回就能輪到你老丈人了?!?/br> 王小二得了這個話,也覺得能和媳婦交代了,喜不自勝的走了。 王大偉也不是唬他,他打算讓村里愿意干活兒的,有一個是一個,六個人一隊,兩個人一組學習熬糖,直到全村人全部學會為止。 今年自家只付他們少許力氣錢,到了十月收獲了羅漢豆,旱地就全種上甘蔗,明年就讓他們自行熬糖,再由王大偉出面去和各個藥鋪談生意,從中抽一成利潤——他也不是白教本事的。 這樣弄上一年,難民們家家都蓋得起新房了,而他不用親自熬糖做體力活兒,也能有收入。說到底,王大偉自認為還是一個靠臉……不是,靠腦子吃飯的人,干體力活兒不是他的強項呀。 說干就干,這日下午石轆剛剛修好,王大偉便讓王壯山等人去地里砍些甘蔗來。 “也不用太多,砍個十來根,一百斤多點兒吧……”地里的甘蔗粗壯,一根就有十斤上下,汁水豐沛,再用上石轆,一百斤甘蔗能榨出來五十斤左右的甘蔗汁。 村里人家用的大鐵鍋,一鍋整好能裝五十來斤。 王大偉讓他們六人小組自己商量,兩兩一組,一組人去山上砍柴,一組人負責榨甘蔗汁,一組人熬糖,輪流著來,保證每個人都能學會沒個步驟。 每日工錢都是一樣的,一人一天給五文錢。在村里算是不少了,蓋因榨汁、熬糖都是體力活兒,一刻也不能停的,耗力氣。 大家聽了他的安排,也覺得十分合理,并沒有人爭搶,十分妥當的排好了順序。次日一早,六人便在王大偉的指揮下開始熬糖,先從榨汁開始。 有了石轆,榨汁的速度和效率都提高了不少。一組人分工明確,一人拉石轆,另一人休息順便撇浮沫和雜質,拉上半個時辰便輪換一番。 村里有空的人也跑來圍觀。他們已經從王小二口中聽說以后自己也有機會學習,但對于這些第一批學員,還是十分羨慕眼熱的,便站在一旁觀摩。 看著看著便有人覺得那石轆眼熟:“我們家后院好像也有一個?”那東西是他們寄住的主家隨便堆在后院的,他們還以為是懶怠挪動的廢石料,上頭木頭都糟了,看不大出形狀…… 王大偉便道:“是的,按理說村子原來是做石蜜的,這石轆村里家家戶戶都有。你們若是得空,可以去山上砍些木頭提前修整一番,榨汁費時,要是能兩臺石轆一同榨汁,便可以省不少時間?!?/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