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節
“會試需要這么多人陪同嗎?”說真的,窩頭有點兒傻眼。 真不是他不重視會試,而是以往也沒發生過先生陪同的事情。他倒是記得自己年幼時,私塾的先生帶他去參加童生試,可那不是因為家里人都沒進過城,再說參加童生試的普遍年歲都比較小。 會試…… 窩頭考會試的時候年歲倒是不大,可眼前這些人,最小的只怕都已經雙十年紀了。 話是這么說的,可來者是客,更別提人家還是千里迢迢過來的。 魏家沒辦法招待這般多的客人,好在南陵郡這邊啥都不缺,再說他們來得這般早,極為容易就租了個清凈又寬敞的院子,還雇了人負責灑掃煮飯。 這些瑣事都無需窩頭來cao心,事實上這些人是在南陵郡那頓下來后,這才依著先前討來的地址,前來尋窩頭的。 無事不登三寶殿,人家特地趕來自然不可能是為了敘舊。況且,其實也沒什么可敘的,窩頭是??凳吣甑倪M士,如今都過去十幾年了,省學那邊早已物是人非。此次前來的人之中,就沒一個是窩頭認識的人。 盡管窩頭早有了心理準備,知曉他們肯定是有事相求,但等到終于知道他們的來意后,窩頭還是被驚得目瞪口呆。 “懇請魏翰林看在同出一門的份上,幫幫省學吧?!?/br> 懇求倒是不算過分,無非就是希望在會試之前,讓窩頭幫著輔導一下。但為了說服窩頭,省學的先生講了一個慘絕人寰的故事。 省學啊,自打窩頭和閔同窗金榜題名之后,就再也沒有出過哪怕一個進士、同進士了。 十三年了??! 這期間經歷了四屆科舉,當然鄉試還是有人中的,但所有人都折在了會試上。 其實按理說,鄉試的錄取率要更低一些。因為很多人考上了秀才后,就會一屆一屆的考,不考上舉人不罷休。反而那些舉人,最多也就試個一兩次,最多三次,實在要是考不上就去謀官職了,橫豎舉人也能當官。也因此,從道理上來說,會試的取中率反而要高一些。 但考試的時候誰跟你講道理??? 事實就是,連著四屆科舉會試,省學的學生乃至先生都榜上無名。 這就很尷尬了,省學作為南陵郡的最高學府,享受了郡守府的直接撥款撥物,結果卻未能給濟康郡爭光,反而被底下的府學趕了上來…… 省學它不要面子的?? 及至這次恩科,算是第五次了。省學派出了精兵強將,提前出發趕往濟康郡。要知道,鄉試放榜都已經是九月里了,能趕在入冬前到達南陵郡,可不就是以最快的速度趕來了嗎? 再加上來年的正??婆e,這要是連著這兩次都沒人通過,只怕省學真的要涼了。 窩頭:…… 他還能說什么呢? 要知道,他身上除了少年天才的光環外,還有一個能讓浪子回頭金不換的神奇光環。 呃,這里頭提到的“浪子”,就是南陵郡赫赫有名的白面駙馬爺劉侾。 作者有話要說:劉侾:誰他娘的叫老子??! 第150章 番外五 窩頭覺得, 要是讓劉侾知曉這個事兒,他一定不會高興的。 不過,省學這些人的情況跟劉侾還是有大不同的。天知道, 當初他為了讓劉侾耐著性子鉆研學問費了多大的心力, 反正好言相勸和威逼利誘都試過了, 中間還夾雜著楊冬燕的威力。 當然, 還要得益于御學那極佳的學習環境,就不說那些詳細的科舉資料了,光是各科先生最差的也是二榜進士,遠不是其他學院做能比的。 哪怕算上這一切的一切, 最終劉侾能成為探花郎…… 真正的原因是因為圣上是他的老丈人?。?! 所以說, 劉侾是不能當做范本的, 他是獨一無二的。 好在省學這些人的優勢也是很明顯的,窩頭答應了休沐日前去教學, 他只準備了教學的內容,全然撇開了教導劉侾時最令他頭疼的那一關。 ——不用勸學??! 只教了一次后, 窩頭就明白這事兒很容易。 省學的這些師生, 有一個算一個, 哪怕是已經擁有了同進士功名的, 面對他的講課, 也是全神貫注聽講的,全程沒有一個人開小差。那認真的架勢, 令窩頭差點兒沒忍住將劉侾提溜過來好生觀摩一番。 當然, 窩頭最終還是放過了劉侾,也放過了自己。 待楊冬燕想起這事兒問起時,他大概的說了一下這些人的來意,著重說明了省學這些年來的可怕遭遇。 不夸張的說, 真心蠻可怕的。 要知道,那可是省學??! 放在整個九州大地興許算不了什么,可擱在濟康郡那頭,省學一直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學府。然而,就是這么個地方,連著四屆會試皆榜上無名,這已經不是丟人的問題了,而是會被人質疑省學存在的意義。 “奶啊,咱們是常跟族里人說,多認識點兒字,多看些書,哪怕不為了考科舉,總歸也是有利無害??墒W那地方吧,人家就是為了科舉來的,鄉試倒還罷了,就算成績不佳總不至于顆粒無收的。會試……” 窩頭都要忍不住嘆氣了,他對自己曾經就讀過的各個私塾、書院都是有感情的。這也是因為他打小認識的先生、同窗都待他不錯,他自然也盼著對方好。 誰能想到呢?省學還能連著四屆會試都全軍覆沒。 楊冬燕原本是不太清楚科舉的那些事情,但因為她這輩子的大孫子太能耐了,再說上輩子的小孫子還差點兒被整死,哪怕不清楚科舉的具體內容,但大概的情況還是知曉一些的。 當下,她就問道:“不是說每次來南陵郡參加會試的,少說也有幾千人嗎?三五千還是多少?每次只取三百人,那省學沒人考上也沒啥吧?” “一屆兩屆的是沒啥,不過多半情況下,還是能攤上一兩個的。像我那一屆就是我跟閔兄考上了,再往上一屆我記得是三人。而省學那頭,曾經還有同屆五人齊齊考上的記錄?!?/br> 省學本身就是整個郡城里最優秀的學子集合,當然也不是那般肯定的,因為有些人可能是跟府學等其他書院有著密切關系的,這種人是不會愿意轉投他人門下的,也有干脆就是跟著家中長輩苦讀的,一樣不會考到省學去。但總得來說,能夠考上省學的,皆是比較優秀的人才。 ……起碼,也該比府學優秀吧? 聽了窩頭的解釋,楊冬燕恍然大悟,并總結道:“省學犯太歲了!” 窩頭無言以對。 還真別說,楊冬燕這話吧,話糙理不糙。 這要是殿試上有個什么問題,倒還能解釋一番。畢竟,這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誰也不敢說狀元的才華就一定比榜眼強。如果是窩頭未入仕之時,興許還真會這般想,但在官場上待了這許多年,他接觸的事情多了,也明白在多數情況下,取誰為狀元更多的是政治考量。而非單純的比拼學識。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會試還是相當公平的。 盡管窩頭還沒能當過會試的主考官,卻也在前幾屆作為輔助參與其中過。這會試,從頭到尾都有重兵把守,盡可能的保持公平,哪怕等卷子收上來后,先是糊名后是謄抄,不敢說百分百的公正,但他們已經盡力了。 所以就是犯太歲了唄。 “奶您說得對?!备C頭認栽了,嘆著氣道,“屋漏偏逢連夜雨呢,省學沒人考中,底下的府學還有另外兩個書院的人,這幾屆里都陸陸續續有人考上。當然,絕大多數還是同進士,名次也相當不好,但對比省學卻是好了太多太多?!?/br> “所以他們來找你出主意?” “那可不?科舉資料我這邊倒是有現成的,我打算先幫他們抓一下考前重點,等來年會試結束后,再讓落榜的人帶一些科舉用書回去。眼下最多也就只有幾個月時間了,只怕效果有限,倒是可以期待一下后頭那一屆?!?/br> 楊冬燕尋思了一會兒,詫異的問道:“不是說今年是加了恩科?那明年還有一場?我估計你得另外找人幫你帶書信了,他們只怕不會回去的?!?/br> 窩頭也是說順嘴了,想著考上的肯定要留下來,落榜的不得回老家呢?得了提醒才想起來,這屆的情況相當特殊,就算來年會試沒考上,那也肯定會等后年的會試。不然,從南陵郡到濟康郡,來回就要浪費小半年時間,圖什么呢? “也成,那我先整理一下東西,到時候托商隊幫我帶過去吧?!?/br> 楊冬燕聽他說得容易,不禁感概道:“咱們當初多難呢,眼下倒是輕松了不少,找商隊幫你帶,或者找年末回京述職的官員幫你帶,怎么著都能托著人?!?/br> 窩頭沉默了一瞬,想起了另外一樁事兒,猶豫著要不要說。 最終,還是楊冬燕看不過去,讓他有話趕緊說,別學餃子那傻孩子,磨磨唧唧的比他親娘都煩。 “也不是特別著急的事兒,就是吧……奶您還記得咱們以前剛從鄉下地頭搬到縣城里時,教我念書的那位廖先生嗎?” 還真別說,楊冬燕她記得,主要是對方太有特點了:“跛腳先生?” “對?!备C頭遲疑的道,“廖先生是被人害成這樣的,我當時很是為他忿忿不平,奶您還勸我,說待我位極人臣,就能上折子為先生求情?!?/br> 楊冬燕:…… “這話我說不出來?!蔽粯O人臣啥的,她還能不是說,等你以后當了大官咋咋的? “差不多就是這么個意思,可我曾經試探著問過先帝爺……”窩頭皺了皺眉頭,那還是劉侾入仕那一年的事兒。他剛來到翰林院,偶爾會輪值去圣上跟前講學,趁機提到過一星半點兒,但看當時圣上的表情,似是有些不悅。再之后,他就不曾再提過了。 楊冬燕像看傻子一樣的看向窩頭,半晌才道:“先帝爺? 嘖嘖,他又不是長子,甚至都不是原配嫡子,當然是有所忌諱的。說白了,他繼承大統,不過是占了各種機緣。開國那位先帝有好幾個兒子都是帶有殘疾的,沒辦法,刀槍無眼,走戰場上走一圈,丟個胳膊腿兒啥的,太尋常了?!?/br> “那當今呢?” “我咋知道?我又不認得他?!睏疃鄤e提有多光棍了,讓窩頭想試就試,還提點道,“別老怕這怕那的,當今又不是什么暴虐性子的人,只要你別干出謀反叛國的事情來,他最多不搭理你,不會把你怎么樣的?!?/br> 窩頭“噢”了一聲,決定讓劉侾去試試看。 大舅哥和妹婿嘛,反正要是他家豬妹的夫婿跑來找他叨逼這個叨逼那個,他就算再不耐煩也得聽著,頂多就是找機會在豬妹跟前狠狠告上一狀,又不能真把人給收拾了。 劉侾也是萬萬沒想到,自個兒這就又攤上事兒了。 不過等他得知了窩頭的想法后,倒也覺得沒啥毛病。 這要是像窩頭的廖先生那般,僅僅是走得快了腳略微有些跛,日常生活完全不受影響的,憑啥就莫名其妙的跟仕途絕緣了? 劉侾一口答應了下來,并且轉身就將這一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交給了三王爺。 三王爺:…… 所以他就是個老倒霉蛋吧? 只這般,窩頭一面耐心的等待著新的消息,一面整理各種科舉資料,當然還要抽空給省學的師生上課。得虧他前陣子忙得很,如今上頭并未給他派任務,而翰林院平日里的行程倒談不上忙碌,這才勉強捱了過來。 轉眼就是年關里。 年關嘛,感覺每年的年關都差不多。以前家里條件不好時,還總盼著過年。畢竟,就算家里再怎么窮,逢年過節還是能吃上一頓雞蛋面的。等后來家里漸漸富裕了起來,好吃好喝是不用盼了,連新衣裳都是跟著四季做的,反而愈發的沒了年關的味道。 而今年的情況又有些特殊,那就是連小小妹都要嫁人了。 親事是早先就定下來的,正日子則定在來年的六月里。因為到那時候,老早就出了國喪了,因此日子并未改動,還是依著計劃來??梢哉f,這就是小小妹最后一次待在老魏家過年了。 至于豬崽和豬小妹,那都嫁出去好幾年了。尤其是豬崽,豬娃都要開蒙了。 豬崽都跟窩頭打好招呼了,盧家雖是巨富之家,但無奈家學條件實屬一般,因此只打算讓孩子先跟著家學先生學一些基礎知識,等略大點兒就送到老魏家來學習。 窩頭肯定是沒意見的,不過他的反應也就平平,倒是餃子異常激動,心心念念的盼著大外甥趕緊過來,好讓大外甥感受一下小舅舅對他的愛。 然而…… 大外甥起碼也要等兩三年后才能過來,窩頭已經打算把餃子和饅頭打包去其他地兒了。 饅頭倒是無妨,??凳四瓿錾酿z頭,如今也已經是個小小少年郎的。他跟他親哥一樣熱愛學習,小小年紀就考出了童生試,并打算來年去國子監試一試,能考上自是好的,如若不能就退而求其次去青云書院。 餃子則要麻煩一些,好在他學問不顯,但這些年來武藝是丁點兒沒落下。永平王府的意思是,橫豎他瞧著也不像是能考科舉的料,索性讓他走武將一途,將來也能謀個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