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一個家族大戶的崛起往往與盤根錯節的巨大的姻緣網密不可分。 如果他強行打破了這個姻緣關系網,或許,放奴分地的事就簡單不少。 當然,家族與人口遷徙之前,他需要先把那二十年的租稅收了。 湊不齊? 那就出徭役。 剛好祁峟打算在每個地方都建設個醫廬和學堂。 順帶在水患頻發的地方建設大壩水渠。 正是缺徭役的時候。 也該是時候讓十指不沾陽春水的貴族老爺、富紳老爺們體驗下被鞭子抽打趕工期的快樂了。 若是不愿遷徙? 那更簡單,或是編點有的沒的、鬧鬼的小故事恐嚇一下;或是給這個地方安排點酷吏,讓他們多多收稅、極力壓榨富紳,也不需要用多么新的花招,只肖把他們壓榨農戶的手段用上就行。 不給百姓上私刑的官老爺就溫和點待他;不草菅人命的官老爺就放他一命…… 總歸有的是法子讓人在一個地方待不下去。 再不濟讓錦衣衛挖點貴族老爺們的八卦消息,在民間肆意傳播。 什么兒子非親崽啊、兒子肖想小娘啊、傻憨子睡豬圈吃豬屎喝豬鳥啊…… 都會是百姓們喜歡聽的笑料故事。 精神攻擊嚇不走、武力威脅趕不走的人,那就讓他社死,讓他無顏在待在舊鄉故地。 其實祁峟覺得這個法子有點不太道德,畢竟大祁人重視祭祀,視祖宗的亡靈地為家族起源地。 搬離起源地就是不忠不孝。 讓祖宗一個人睡在冰涼的地下更是不仁不義。 所以,如果大家實在舍不得搬走,那他是個善良的好皇帝,他當然不能無視大家的愿望和請求。 留下來,可以,沒問題。 但是需要放奴、分地。 也不需要解放所有的奴隸,只放那些貪小便宜買來的、身份清白的奴隸即可。 也不需要分出所有的土地,只需要給放出的奴隸一人三畝地即可。 貴族富戶依然可以保留大量的土地。 但若是遷居他鄉,那么一切的一切,可都要從頭開始了。 土地、房產。 全部按人頭分。 管你是貴族還是平民。 嫌少? 土地就這么些,大家都是異鄉人,異鄉人憑什么厚此薄彼。你過往家世牛逼,他的祖先一定就差嗎? 嫌條件差? 那你自己找人蓋、自己花錢買。 好房子當然是有的,只是不是那么輕易就能獲取的。 祁峟越想越覺得事情可行。 他將想法寫在小紙條上。 用蠟密封了,連夜給遠在北境的明柯將軍送去。 明柯是他最信任的下屬之一,是他遠在北方最堅硬的依仗。 縣制起源于春秋楚國,郡制起源于秦國,經過歷任法家志士的不斷發展完善,郡縣制成了秦漢以后的地方政治體制。這是我們民族的寶貴財富,功勞不僅僅在于秦始皇,也不單單在于楚武王熊通、秦穆公嬴任好等諸侯王……,吳起、李斯都值得銘記。 (下幾章先寫點樂子--,放奴分地和南越換地過幾章在寫,主角先罷朝幾日。) (這兩部分太苦大仇深了,不夠歡樂,也輕松不起來,太嚴肅了,作者寫點樂子緩緩。) 第43章 三寸金蓮 明柯收到信的時候,正在和將士們喝酒,通紅的篝火熊熊燃燒,靜謐的夜繁星閃爍,人語聲四起,歌聲飄向遠方。 黃沙流動的北大漠蕭條靜謐,透著神性,人煙罕至的地方駐扎著大祁最精銳的部隊。 明柯一邊喝酒、一邊聽徐有錢匯報軍務,也沒什么大事,翻來覆去都是些老話題:糧草傷藥還有剩余、軍中庶務一切正常、士兵們有些思念家鄉…… 徐有錢啰嗦一堆,明柯也沒聽進去幾句,只道:“昨日守城勝利,狄軍退出北大漠,兄弟們有大功,應受重賞!” “此事務必稟告陛下太后?!?/br> “金銀珠寶、土地屋宅,務必給兄弟們落實到位!” “大家在前線拼命,后方幫不上忙就算了,絕對不能拖后腿?!?/br> 明柯這酒氣熏天的樣子,一看就是喝高了,喝高了的人哪里還剩什么腦子,徐有錢也不和明柯計較。 他隨意關心了幾句巡防工作的安排,見一切妥當后才放心地點頭,也不攔著明柯和將士們行酒令。 徐有錢很少喝酒,意識就格外清醒,他眼睜睜地看著明柯將一卷帶有蜜蠟的信紙展開,毫不忸怩地當了手絹使用。 明柯將那小小的紙片抹在嘴上,擦了半天都沒擦干凈嘴角的酒水,他一時氣惱,吐槽了句“沒用的東西”。轉手就把紙片扔進了黑暗處。 徐有錢:…… 徐有錢想了半天,覺得不對勁,他連忙低頭尋找明柯口中那沒用的東西。 找了半天卻一無所獲,他懊惱地抓住明柯的侍衛軍,低聲問道:“明柯將軍剛剛隨手扔了什么東西?” “上面可有記載什么隱秘情報?” “不知道??!” “似乎是一只鴿子送來的情報?!?/br> “灰色的大rou鴿,可胖乎圓潤了,這么胖的鴿子還能飛那么老高,真是神奇?!?/br> 鴿子! 灰色的胖鴿子! 徐有錢一整個崩潰,剛剛那東西,一定是陛下的親筆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