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切切實實地貼合先皇和鎮國公嫡長女的婚姻。 景王冷笑一聲,二話不發便派遣王府守軍包圍查封杜家府宅,以杜家二老爺的后院為重點。 京城誰人不知杜家二房的姑娘們,有一個算一個,個個是攀龍附鳳的命。 到了該出嫁的年齡,卻偏偏要待字閨中,硬熬成老姑娘了,還非要公然表示“非梧桐不息,非皇子龍孫不嫁”。 人人都想著復刻姑姑杜后的光輝事跡。 嫁龍子龍孫,掌不二權勢。 呵呵,真是癡心妄想! 景王爺派兵包抄杜府的事祁峟自是有所耳聞。 只是他故意不聞不問,裝聾作啞。 杜家,好歹是他皇祖母的母家。 他再怎么厭惡杜家,也只局限于杜家當權派,至于那些柔柔弱弱的表弟表妹,表哥表嫂們,他還是不忍心痛下毒手的。 但他又堅定地覺著,這群看似無辜的人,也或多或少,直接間接地享受了不少恩惠。 在他心中,這些人,也個個該死。 景王的人在杜二家的后院,里里外外搜查了好些天,都沒查到一點巫蠱的苗頭。 杜二的夫人姑娘們被禁足于閨房,偌大的杜府,便是只鳥,也飛不來出不去。 但是,巫蠱作亂的工具,或者說錘死杜家的物證,卻死活找不到。 景王的府兵和錦衣衛的人,甚至擴大了搜索范圍,杜大杜三的后院也被探查一清。 就在景王和秦悅以為探查方向錯誤,準備暫且放杜家一馬時,久不問事的祁峟突然出宮,親臨杜府,率領數百親軍,親自搜查杜二的前院。 景王和秦悅認為:只有女人才會有通過婚姻改變命運的想法。但事實卻不如此。 祁峟堅定地認為,女人依靠丈夫飛黃騰達留名史冊的故事固然精彩,男人依靠女兒發家致富魚躍龍門的故事也是半點不落俗套。 人人都道杜二爺的女兒們好高騖遠,一門心思地攀高枝,嫁皇室??墒谴笃顑号幕橐龃笫?,一向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憑什么待字閨中,久不嫁人的女孩要飽受“攀高枝、瞧不起人”的謾罵。 而一門心思物色金龜婿,好助自己站在帝國權力物質雙料頂峰的“勢利眼,寄生蟲”要被夸贊為疼愛女兒的“好父親”啊。 杜二最大的姑娘都尚未15,不曾及笄,又怎么算是老姑娘呢?這件事情的真相又有幾個人知道呢? 鎮國公家28歲的姑奶奶尚且馳騁疆場、不曾婚嫁;長樂大長公主府32歲的郡主尚且懸壺濟世,尚未婚配;北城屠戶張家的女兒,37歲了還承歡于父母膝下;南城獵戶何家38歲的女兒,更是繡球招親二十來次,都尚未出嫁…… 數不盡的權貴和平民,交著高昂的“獨身稅”,都要將女兒留在身邊。 杜二家15不到的姑娘們,怎么就算是“勢力虛偽,非權貴不嫁”的老姑娘呢? 有問題的,分明是杜二這個指望出嫁女兒,好翻身農奴把歌唱的父親??! 果不其然,祁峟的帝王禁衛軍在杜二書房暗格的隱秘角落里,找到了巫蠱娃娃的母蠱。 巴掌大小的木頭娃娃上,刻畫著紅艷艷的10·17,觸目驚心的“生死移位、氣運轉移”,讓人心驚膽戰。 原來,杜二爺家,也有個10·17號生日的姑娘,甚至于沖喜這個歹毒的建議,是杜二爺向杜后進諫的。 杜二爺的本意,是將自己10·17號生的嫡長女送進皇宮,將嫡長女的壽命悉數轉交給先帝,再讓他最愛的庶次女進宮,接替亡故長姐的后位。 “生死移位、氣運轉移。 以陰滋陽,以少補壯?!?/br> 對于杜二嫡長女而言,對于無辜牽連的鎮國公嫡長女而言,這是多么惡毒的詛咒! 這個詛咒,它甚至出自于一個父親,一個道貌盎然的父親! 最后竟然是杜后憐惜娘家侄女,這才換了鎮國公嫡長女入宮。 而沖喜事件的最終結果,是先帝駕崩,鎮國公嫡長女進封太后,執掌后宮。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杜二爺,杜家,死期將至。 第10章 杜氏覆滅 時間過去了二十來日,巫蠱事件的真相才得以公之于眾。 這短短不足一個月的時間,徐有錢明柯等人,已經將地宮的糧食草藥盡數運向了北方邊境。從西北至東北,綿延千里的邊境線上,數不勝數的士兵,第一次在軍營吃到了飽飯。 白花花的米飯,甜滋滋的。 白花花的饅頭,軟綿綿的。 …… 更有求生無望,苦苦等死的士兵,接收到了止血化瘀的草藥、棉布…… 重傷垂死的他們,居然沒有被放棄! 有人記掛他們。 百姓記掛他們。 兄弟記掛他們。 新帝記掛他們。 多少人眼里常含著淚水,因著對土地與人民的熱愛,因著對君主與國家的忠誠! 本就難涼熱血的英雄們,更是堅定了保家戍邊的心。他們誓死駐扎在大祁的北防邊境線上,誓死抵御狄人的進攻與廝殺。 邊境連戰連敗的局勢,雖說沒有得到逆天的反轉,但也進步了不少。 至少,戰平的次數增多,戰勝的概率不再為零。 相比北邊防線的欣欣向榮,皇城一片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