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國師 第599節
書迷正在閱讀:Alpha上將的媳婦兒養成記、離婚后前夫加入了修羅場、小酒娘你馬甲掉啦、穿回來后,對老攻無感、他眼中有流光、總有人阻礙我認真工作、獨寵東宮、穿書后我成了反派的貓、穿成年代文深情男配后、全校都以為我A裝O 完結+番外
“什么目的?” 沒有人回答他,但很快所有人都明白了大明進一步的戰略目標。 那就是整個呂宋國。 顯然,呂宋國成為了下一個安南國。 但與安南國不同的是,征安南,尚且需要明軍二十萬大軍出動,但對于人口遠遜于安南國,且極度四分五裂的呂宋國來說,大明只需要一個據點,一支遠洋艦隊,以及不斷地殖民,就足夠了。 許柴佬嘆了口氣,說道:“我明白了,你們需要收編我們這些馬尼拉城的漢人百姓,讓他們成為大明的子民,有了馬尼拉這個天然良港,以大明現在的艦隊實力,自然可以以此為起始點,不斷地向呂宋周圍滲透.只有這樣,你們才能真正占據呂宋?!?/br> “我們不會屈服的?!边@時旁邊有人表態道。 “不會屈服,那又怎么樣?” 少監毫不留情的譏諷道:“馬尼拉看似安穩,可早晚要淪落到海盜或是當地土人的手里,與其被異族統治,還不如歸順我大明,大明不僅能庇佑你們免于戰亂,還能讓你們享有豐厚的貿易收益,不比你們辛苦打拼強嗎?給異族交稅是交稅,給大明交稅就不是交稅?你們過去得以一切,大明都可以既往不咎?!?/br> “這” 有人張了張嘴巴,竟無法反駁。 確實,大明明面上給出的待遇的確很好,若是真的能加入大明的貿易體系,在安南國、占城國、日本國、朝鮮國都享有貿易優惠,他們每年的收益,完全可以養活自家的基業,而且再也不用擔驚受怕了。 而且,其實這些馬尼拉當地漢人大族的族長都很清楚,對方說的是實情。 現在馬尼拉能把海上貿易做的這么滋潤,是因為呂宋國王需要他們這股外來力量,來牽制當地不安分的酋長,但力量的此消彼長是注定的,現在他們十多萬人的總數,還在控制之中,可隨著移民的增加和人口的繁衍,這種脆弱而微妙的平衡注定會被打破,到了那時候,恐怕就是他們滅頂之災的到來了。 然而,如果要重新回到大明的懷抱的話,也是有一些顧慮的。 畢竟,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他們算是叛徒。 不論是哪一朝哪代,都不會容忍不忠之臣,即便是表面上說得好聽,可最后秋后算帳,總是不讓人意外的。 而大明,在他們心中肯定也不例外。 這些馬尼拉漢人大族,并沒有太大野心,他們只希望在馬尼拉這個小島上繼續傳承下去,然后慢慢地融入到呂宋國的權力體系之中。 但如今,大明已經將視線投向了馬尼拉這塊彈丸之地,那么他們的處境,必然會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根本由不得他們。 想到這里,許柴佬忽然開口問道:“大明皇帝陛下,真的肯讓我等重新成為大明子民?我等也可以派遣子嗣,前去故土定居?!?/br> 許柴佬此舉,是試探,也是希望大明可以給予他們一個機會。 而這時少監自然讀懂了他的意思,輕咳了一聲,說道:“放心吧,陛下仁慈,既然已經承諾過,那么就必然會照此執行,至于你們的子嗣嘛,若是尚且年幼,倒是有機會回歸故鄉?!?/br> 聊完這個話題,談判又陷入了沉默中。 沉默,仿佛成為了今天的主題。 事實上,馬尼拉的漢人大族的族長們,此時也慢慢都回過味來。 既然剛才明軍已經展示了其恐怖的戰斗力,把他們那些可笑的小心思擊得粉碎,為什么不一鼓作氣登陸,反而先遣艦隊停滯不前了呢? 說白了那就是明軍認為他們這些人,還有很大的利用價值。 不管是出于收編后用于攻略呂宋國目的,還是需要他們的商業體系,都不想徹底摧毀他們。 因為大明的實力雖然雄厚,但畢竟在還海洋貿易方面,才剛剛崛起不久,而大明在南洋的敵人,卻不止他們一伙兒。 海盜幾乎遍布了南洋各個角落,甚至連馬六甲也沒能例外,譬如陳祖義的海盜團體,就有大小戰艦上千艘,在這個群狼環伺的時代,他們實在難以確定,一向是以陸師為主的大明到底能不能徹底肅清這些海上貿易的隱患,真正地建立起南洋的貿易新秩序。 更何況,就算大明真的做到了這一點,可對于他們來說,也終究是上了個“緊箍咒”似的東西,他們這些族長也沒辦法像從前那樣,享受到崇高的地位和滔天的權利了,甚至連手中的財富和武裝都未必能維持住。 見他們一時拿不定主意,隨行的武將直截了當的說道:“現在給你們半個時辰的時間考慮,你們若是不同意的話,那就不用談了,我們直接殺過來?!?/br> “不要忘記了,呂宋國距離大明并不算近,距離安南國也不遠,莫說我們這些軍艦和甲士,如今大明單單在安南國,就還有二十萬整裝待發的大軍隨時可以遠征,如果要攻打呂宋國的話,根本不用費什么工夫,就能輕松拿下?!?/br> 少監也看出了他們的猶豫,頓時冷哼一聲,道:“如何抉擇,由你們決定,不過我們的耐心有限,我希望半個時辰后,看到你們的誠意?!?/br> “如果你們拒絕了大明皇帝陛下的條件,那么,呵呵.” 少監冷笑了一聲,隨即帶著一干人等離開了這里返回碼頭上的明軍馬船,竟然沒有人敢阻攔。 誰都不傻,這時候殺了使者一行人,明軍必然大怒到時候,這泰山壓頂般的攻勢,可不是他們能承受得起的。 眾人的面色,卻也都灰暗了起來。 雖然不知道明軍會用何種手段進攻,但毫無疑問,這絕對不會是什么好消息。 因為從幸存的逃亡士兵口中,他們已經得知,明軍的火器,非同尋常的強大,能把十幾門火炮安置在軍艦上,而且還有威力巨大的重炮,這些火炮,跟他們從元朝那里獲得的武器,根本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 除此之外,明軍的火銃,也異常犀利。 不僅裝填快,射程遠,而且發射后的威力,足以撕裂皮甲的防御。 這就意味著,他們根本沒什么有效的防御手段,畢竟鐵甲,在呂宋國也是稀缺產物,他們手里并不多。 而這些馬尼拉當地的漢人勢力,也是一片愁云慘澹。 “使者口中所言的二十萬大軍,估計是有這個數,但想要跨海而來,則完全是唬人的,大明短短幾年,不可能造了這么多的遠洋船只,呂宋國也沒有足夠的糧食供給這個規模的軍隊,想要跨海運糧維持二十萬大軍作戰,更不現實?!?/br> “就算不來二十萬,來兩萬,又是我們能夠抵擋的了的嗎?” 一名頭發花白的老者,拄著拐杖站在碼頭上,緩緩的說道:“難道我們只能任憑他們擺布?” “不然呢?” 另一名身材魁梧的漢子,嘆了口氣道:“難道我們能夠抵抗得住明軍嗎?別說是他們手里的火器了,更別說所謂的二十萬大軍,光是現在已經開始從兩側堡壘登陸的部隊,我們就擋不住??!” 另一人也是嘆了口氣,說道:“唉,我早就勸你們別貪圖那仨瓜兩棗,早點投降就好了,現在好了,說不得我們所有人都得死在這里?!?/br> “你胡說八道些什么???”老人瞪了他一眼。 這時,許柴佬旁邊的另外一個漢人族長突然皺眉問道:“許會長,我覺得這樣似乎有些不妥” 他這句話還沒有說完許柴佬就扭頭看向他,說道:“哦?哪里不妥?” 那人斟酌了一番措辭,說道:“按理說,我們馬尼拉,應該是屬于呂宋國的,現在大明皇帝派人過來招撫我們,理當先與呂宋國國王來講才是,怎么可以用如此蠻橫的態度逼迫我們臣服?這似乎不符合一貫的王道?!?/br> “更何況我們現在也沒什么籌碼可以交換啊” 許柴佬也陷入了最后的權衡利弊階段。 “國王那里,倒也無所謂,兵威之下,我們只是被動的獻城,他們也沒有資格來指責我們背叛?!?/br> “我們受了國王的恩惠,總歸是要為國王盡忠的?!?/br> “盡忠?”魁梧的漢子譏諷的笑了笑,說道:“那么,你告訴我,你覺得呂宋國會派人來幫我們嗎?” 老人一愣,旋即啞口無言。 有人聽了這番話,卻仍舊是擔憂的說道:“可是,如果我們獻城了,明軍以后出爾反爾,或是朝政有什么變數,不管我們了,呂宋國王難道會饒恕我們嗎?” 魁梧漢子冷笑著反問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都不懂嗎?” 魁梧漢子繼續說道:“如果我猜測不錯的話,那個大明皇帝應該是準備用呂宋國來做文章了。明軍這次來,可不僅僅是為了收服我們,而是想要用我們來謀劃呂宋國,然后讓呂宋國和安南國,再加上大明,成為穩定的三角,拱衛南洋海疆?!?/br> “若是我們真得到大明的支持,那土人國王又算得了什么?不如打進王城去,掀翻了他那鳥位?!?/br> 這句話,倒是說到了眾人的心里。 真要說起實力,在馬尼拉附近的那些酋長,其實并不算強,真正的強權,或者說跟他們相比,具有碾壓性優勢的,大概只有一個呂宋國王了,其它的諸侯勢力都不足為懼。 但呂宋國王再厲害,也不能跟大明相提并論啊。 大明若是愿意,分分鐘滅了呂宋國。 畢竟,以大明的實力,可以說只要認真起來,在方圓上千里的這一圈里,除了日本國打起來還費點勁,其他國家,是真的不足為慮,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簡直不費吹灰之力。 另一人卻是嗤笑了一聲:“這話說得不錯,我倒是覺得,這或許是唯一一個,可以拯救咱們所有人性命的機會?!?/br> 老人聽罷,臉色變幻了一陣,最后咬牙切齒的說道:“既然如此,那便依你們所言吧?!?/br> 許柴佬也下定了決心。 “派人去通知明軍,我們不做抵抗,但具體的條件,還要再談,請他們不要繼續前進?!?/br> 第469章 占領 有了效果顯著的武力展示后,第二次談判的過程,顯然比第一次談判要順利得多。 雙方談判了關于待遇、貿易、官位等一系列問題后,明軍艦隊終于開始陸續進港。 “立刻傳令各艦,緩速前進,暫時只讓先遣艦隊護送登陸部隊入港,艦隊展開橫陣,確??梢噪S時變換戰斗陣型,以便側舷炮可以瞄準港口兩側的敵人?!?/br> 很快,先遣艦隊的旗艦就沖到了港口的前端,此時在他們對面,密密麻麻的站滿了各大商會下屬的士兵,這些商會士兵普遍身穿皮甲,背后背著簡易的盾牌作為防御工具,他們的手臂上則掛滿了一些具有當地特色的飾品和離不開海洋主題的紋身,另外,有的人的肩膀上還搭著爪勾,或者是用麻編織的繩索。 這些士兵的武器雖然看起來簡陋而粗糙,但是負責指揮登陸部隊的汝南郡王朱有爋依然能夠感受到,對方在港口兩側布置的力量,遠比他預估的還要強。 至少這些士兵,顯然都是見過血,有實戰經驗的。 人數不多,裝備也稱不上有多好,但卻是真能拉出來打仗的部隊。 不久之后,明軍的運兵船在港口處完成停泊,朱有爋等人下了海船,登陸到了碼頭上,然后向馬尼拉港口內看去,港口內停泊著許多小艇,而岸上的人,也都在神色緊張地看著他們。 由于下西洋,本質上其實是皇室、宗室、勛貴這些階層集資進行的活動,再加上宗室的績效考核指標的問題,所以遠洋艦隊里,并不缺乏各大藩王家不受寵的子弟,亦或是勛貴公侯伯家的遠房子侄,這些年輕人,都是試圖在海外搏個出路,個個雄心勃勃,想要上演“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的戲碼。 當理解了艦隊軍官的人員構成和利益所在后,就很容易明白,為什么這些少壯派的軍官,是如此地渴望戰爭與軍功,屬于路過一塊石頭,不擋道都想踢兩腳。 “這些移民到呂宋的漢人,在港口內修筑的工事不少啊?!?/br> 朱有爋環顧四周,發現馬尼拉港口的四周,街壘都堆砌著厚重石塊,還有許多的石制建筑,顯然,這不是呂宋人臨時構筑起來的防御工事,從它們的規格、材質看起來,根本不像是新壘成的,反倒是更像經常使用的老舊建筑 “這些是以前的馬尼拉人用了好多年才完工的,所以看起來有些年歲了?!鼻皝硪返娜私忉尩?。 馬尼拉本地人,當然不會無緣無故地消失。 顯然,這也是移民到此地的漢人,鳩占鵲巢后的結果。 這些街壘和建筑上面,不知播撒了多少爭斗的鮮血。 “哦?!敝煊袪o淡淡的應了一聲,然后轉移話題,詢問道:“你是哪里人?” 由于知道馬尼拉當地的漢人商會大佬們都已經屈服,所以引路的人也不敢怠慢,連忙答道:“小的姓趙,家父早些年就下南洋闖蕩了,生在馬尼拉?!?/br> “那你父親怎么會來到這處海域?” “唉?!?/br> 這個趙姓引路人苦笑著搖了搖頭:“元末戰亂嘛?!?/br> 說到這里,便不好繼續聊什么了,畢竟那場波及天下的大亂,站在不同立場上很難評判,而這些人,大多數都是出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