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國師 第562節
書迷正在閱讀:Alpha上將的媳婦兒養成記、離婚后前夫加入了修羅場、小酒娘你馬甲掉啦、穿回來后,對老攻無感、他眼中有流光、總有人阻礙我認真工作、獨寵東宮、穿書后我成了反派的貓、穿成年代文深情男配后、全校都以為我A裝O 完結+番外
明朝的市井,始終沒有宋朝那樣繁盛,這跟官府的不提倡商業發展是有極大關系的,而在此情況下,在這種貧困落魄的環境下,很多商業嗅覺敏銳的人其實缺的只是一個機會,而一旦發覺有改善機會,往往會抓住不松手,哪怕付出再大的代價,也會努力去爭取和把握。 因此當寶鈔泛濫的同時,各種商業活動也越發興盛起來。 比如寶鈔兌換。 楊士奇又帶著朱瞻基走了幾家店鋪,最后拐進了一個小巷子,進了另一家店鋪。 店鋪上面掛著“劉氏錢莊”的牌匾,旁邊的小旗上,則繡著“劉氏錢業公司”。 這里,掌柜正坐在店內的里間悠閑地喝茶休息,一陣敲門聲忽然響起。 “掌柜,有客人?!被镉嬜哌M屋子,向掌柜恭敬地稟報導。 掌柜擺擺手示意他退下,繼續低頭喝茶,過了一會兒才走了出去。 見到是一個中年人帶著一個小孩,看起來是父子的模樣,掌柜微微詫異大人看起來倒是氣度不凡,而小孩一看就是養尊處優慣了。 再往門外看去,有些身材雄壯的漢子,正在用警惕的目光,時刻注視著這里。 “掌柜,我們來做交易?!?/br> 聽到對方開口后,劉掌柜微笑道:“哦?不知貴客打算做什么交易?” “賣些寶鈔?!?/br> “自是可以的,我們店里銅錢充裕,貴客想換多少應該都沒問題?!?/br> 楊士奇微微一怔,又問道:“不知是多少比例收?” 劉掌柜哈哈大笑:“貴客這話說得,當然是一比一啊,不過要看寶鈔的新舊若是有折損,還得每貫多收一文的折損費?!?/br> “怎么能是一比一呢?”即便是朱瞻基這樣的孩子,也察覺出了不對勁。 你拿著價值一貫(一千文)的寶鈔,去街上跟人換一千文銅錢,傻子才跟你換。 寶鈔現在實際幣值雖然有所抬升,但一貫面值的寶鈔,最多也就能換到一百多文銅錢,誰跟你換,直接原地虧八成。 “大明銀行有規定,就是這個比例,貴客您看,這寫著呢?!?/br> 楊士奇接過劉掌柜遞過來的文書一看,果然如此。 事實上,不僅是禁絕金銀交易,為了穩定幣值,大明銀行也不允許所有受監管的錢莊,進行超比例的寶鈔-銅錢兌換,這種舉動不是自欺欺人。 百姓日常用,私下里在黑市換,這都沒問題,但是一旦能夠公開兌換,那么必然會遭到擠兌,銅錢的存量馬上就會減少。 在這種情況下,本來就不怎么使用的寶鈔,使用頻率就更低了,相當于自己把寶鈔的流動性給弄得更差了。 而劉掌柜見了外面的勁裝漢子,更是害怕他們是大明銀行派來調查的,無論楊士奇如何說,都咬死了這就是官方的規矩,自己絕對不敢做違法亂紀的事情。 楊士奇無奈,顯然直勾是釣不上來魚的,于是干脆帶著朱瞻基走出了這家錢莊。 但好巧不巧地是,剛走出門,就見到了拉著于謙在實際調查的姜星火。 第444章 潛龍 姜星火顯然也看到了楊士奇、朱瞻基二人,不過此時在大庭廣眾之下,又都穿著便裝,倒也不好點破身份。 朱瞻基聰敏,干脆地喚了一聲“先生”,化解了短暫的愕然與尷尬。 于謙掙開了姜星火拉著的手,主動跑上前去,與朱瞻基結伴而行,而姜星火亦是拍了拍楊士奇的肩膀。 “士奇兄也是來看納鈔中鹽情況的?” “正是如此?!?/br> 楊士奇點了點頭回應道,卻并沒有再多說什么。 姜星火笑道:“正好,今天我也休沐,咱們四人一塊,等下吃午飯?!?/br> 楊士奇本能地想拒絕,卻被朱瞻基扯了扯衣角,只好答應了。 秦淮河畔官營的酒樓很多,但私營的小館子也不少,姜星火沒打算鋪張浪費,就近找了處小酒館,便走了進去。 “幾位客官吃什么?”店伙計都是有眼力勁兒的,看幾人衣著氣度不凡,便立即麻溜地迎了出來。 嗯,按照這個年代的道德風俗觀念,小孩上桌吃飯都很難得了,更別說點菜了,即便朱瞻基是皇孫,那也是姜星火的學生,是沒資格在姜星火面前吵嚷的,所以點菜權自然來到了姜星火手里。 菜譜還是挺簡單的,姜星火翻了翻,指向其中幾樣菜肴說道:“就這些吧,再上壺茶?!?/br> 店伙計點頭應道:“好咧!您稍候!” 姜星火轉頭望向楊士奇,見他臉色平靜,似乎在神游天外,便問道:“士奇兄,今日所見如何?” “錢莊還算守規矩,納鈔中鹽大約是行得通的,只是.” “且說無妨?!?/br> 楊士奇正襟危坐,思考了剎那方才小聲說道:“納鈔中鹽是要加大力度放鹽的,民間的實際鹽價因此低下來怎么辦?而納鈔中鹽回收的這些大明寶鈔,大明銀行應該是不能再投入市面的吧?否則怕是白費功夫了,可國師若是依著這個法子來當210萬兩商稅,怕是有些得不償失?!?/br> 楊士奇說的不算客氣,事實上這也是朝野目前普遍的看法,姜星火雖然沒義務給他解釋,但見朱瞻基也很好奇,還是耐著性子把兩個問題給他回答了一遍。 “納鈔中鹽回籠的寶鈔,都是為了重塑寶鈔幣值之用,自然不是算到210萬兩商稅里的,這個跟商稅完全沒關系。至于這筆錢怎么用,大明銀行是另有打算的,不會直接重新投入到市面上,但會以另一種方式影響市場?!苯腔鹂此闹軣o人,緩緩說道。 這下倒是激起了楊士奇的興趣,他低聲問道:“敢問國師,這另一種方式,是什么方式?” “想來你剛才見到了那個規模不大的錢莊?!?/br> “是?!?/br> “在南京城里,目前有上百家合法注冊的錢莊,在服務著南京城的一百萬人口,這些錢莊的規模有大小之分,但無一例外,都在受大明銀行的監管?!?/br> 朱瞻基和于謙也很好奇,姜星火略微解釋了一下目前大明金融體系的運行原理,也是姜星火在這個時代,能夠建立起來的唯一可行的金融系統。 “錢莊現在跟大明銀行,主要有兩方面的業務來往?!?/br> “其一是貸款準備金,這個相當于商業錢莊給大明銀行的‘押金’,也就是按照錢莊貸款的規模,上繳給大明銀行的,為了防止金融投機風氣、有效控制風險,這個錢的比率比較高,一般是20%?!?/br> 這里要說的是,之所以沒有存款準備金,是因為在這個年代,沒有人有存款的習慣,即便是有類似的金融服務,也是收取不菲費用的,就是你往我這存錢,你得交錢。 在民間展開的比較多的,是貸款服務,也就是之前達官貴人們踴躍參與的印子錢行業。 但是姜星火是很清楚,這種東西如果不加控制,是有什么后果的,他可不想伴隨著大明進入工業革命時代,直接搞出金融危機來經濟的發展總會伴隨著泡沫,這一點無可避免,但能控制,還是要控制,防患于未然,不可盲目樂觀。 一手對地下高利率印子錢產業重拳出擊,查處到直接判刑;另一手以貸款準備金使商業錢莊的貸款受控制,逐漸規范。 “其二是銀行拆借市場,如果說貸款準備金是控制錢在商業錢莊的流出,那么銀行拆借市場就是控制錢在商業錢莊的流入,這是一個大明銀行與錢莊之間的交易場所,目前在大明銀行的總部,每隔五天定期開放一次,現在只有錢莊向大明銀行借錢,而借錢的利率,也就是拆借利率,是大明銀行根據不同的市場情況進行調整的?!?/br> 事實上,拆借市場就是錢莊在經營過程中,如果存款和放款的導出和匯入形成資金暫時不足或多余時,就可以用多余補不足,調節準備金,求得資金平衡姜星火考慮到如果不同錢莊之前互相借錢,私下互相之間偶爾可以,但以制度形式確立,會帶來很多的問題,以大明銀行現在的經驗、管理能力、人力,都是不足以處理的,所以干脆就沒開放商業錢莊之間的互相拆借,只開放了大明銀行向錢莊借錢的拆借市場。 這種拆借,自然是按天借計息的借款,其期限短則五天,長則一個月,最長三個月。 而大明銀行也可以通過調整拆借利率,來放松或緊縮銀根,然后實現對金融市場的控制。 姜星火給大明設計的金融體系,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有了中央銀行的存在,原本無序且原始的金融市場,頓時就被整合了起來,同時野蠻生長的印子錢行業也被徹底打擊,轉入了地下不敢露頭。 在大明經商的商人,都是知道不能跟官府對著干的,尤其是在南京這種天子腳下,更是如此,胳膊怎么擰得過大腿?既然能合法地、細水長流地賺錢,其實除非是想錢想瘋了或者有其他特殊原因,基本沒人再從事印子錢了。 而大明銀行用來拆借給商業錢莊的錢,其實就是商業銀行押在大明銀行的貸款準備金。 不得不說,在封建皇權時代有一個好處,只要朝廷下了政策,而且不損害商人的根本利益,商人確實很配合。 那么有沒有人少交貸款準備金呢?有,但不多。 一方面是要定期查帳本的,另一方面,錦衣衛可不是吃素的。 而且市場的規模就這么大,都是競爭關系,一旦有人特別不守規矩,商業錢莊的同行之間還會互相舉報。 所以出于私心,肯定會有錢莊隱瞞了部分貸款規模,但隱瞞的肯定不會很大,因為現在商業錢莊行業剛剛建立,就被規范化了。 “所以納鈔中鹽回收的大明寶鈔,其實是放在大明銀行里,可以不動,也可以當做拆借給商業錢莊的錢,重新回到市面上?” “不錯?!?/br> 菜肴漸漸被端了上來,到了飯點,小酒館里的人開始多了起來,他們也不方便再交談些什么了,只是楊士奇這頓飯,吃的頗為心事重重。 楊士奇心中暗道:“姜星火理財的本事,古往今來,怕是都鮮有人能出其右,這套一出一入的設計,利用朝廷的權力,便把錢莊行業給整頓的明明白白,而且還不用自己花一分錢,反而起到了調節市場的作用.都說這位是謫仙臨世,如今看來,真是才華天縱?!?/br> 其實內閣這批人,除了已經與自我和解,徹底承認自己不是姜星火的對手的解縉以外,其他人對待姜星火的態度,都是楊士奇這種復雜且糾結的心理。 一方面,他們確實是這個時代教育體系培養出的天之驕子,是日后注定要位極人臣的青年俊杰。另一方面,面對著就差說出“未來是伱們的”,但偏偏比他們年紀還小的姜星火,心中是多少有些不服氣的。 但光是不服氣,顯然是沒用的。 因為姜星火的能力和學識,他們任何一個人都無法比擬,這種差距不是用嘴巴說出來的,而是真真切切能看到的。 若是如此也就罷了,這世界在天才之上,總是有超級天才的。 但這個超級天才,卻在廟堂立場上,站到了他們的對立面,而且正在不斷地破壞著他們所尊奉的傳統政治邏輯,并以某種緩慢、堅決、不可阻擋的方式,在深刻地改造著大明的社會。 眼看著身邊的一切開始向著自己不愿意發生改變的方向而改變,這才是最讓人絕望的。 吃完飯,于謙和朱瞻基對視了一眼。 兩人年齡相仿,身份差異巨大,平日里在大本堂倒也沒什么不合,但你要說有多合得來.于謙心智早熟,看這幫小屁孩都覺得無聊透了,朱瞻基又是個在大人面前乖巧懂事,在同學里面爭強好勝的性子,所以也沒有多合得來。 楊士奇輕咳一聲道:“待會兒回去?” 回去,自然是回大皇子朱高熾的府邸。 但楊士奇今日休沐,大皇子朱高熾卻是不休沐的,朱瞻基難得出來轉轉,自然不愿意回去。 朱瞻基愣了一下,旋即道:“父親大人這不是還沒回來嘛,估計得過段時間,不如兩位先生先帶著游覽一番秦淮河?” 說完后,朱瞻基心虛地偷瞄了眼楊士奇和姜星火。 “也好?!?/br> 姜星火現在身上兼著總裁變法事務衙門、大明銀行、大明行政學院、大明皇家軍官學校,一共四項差事,平時休沐的機會不多,而且于謙似乎來南京以后,也沒怎么出來玩過,今日自然是要好好珍惜的。 四人一同游覽了秦淮河,沿途買了不少小吃,并克服了大明皇帝易溶于水的詛咒,劃船逛了莫愁湖,兩個孩子玩的很盡興,楊士奇似乎在交談中對姜星火的態度有了一定的改觀。 如今已是晚秋時節,天色黑的早,所以到了日落西山的時候,便各自散去。 朱瞻基頗為戀戀不舍,但還是在護衛的保護下,回到了無趣的家中。 —————— “父親大人,我回來了!” 朱高熾府上規矩不算森嚴,朱瞻基又是朱高熾的心頭rou,平素便是聲量高些,也沒有人斥責他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