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國師 第475節
書迷正在閱讀:Alpha上將的媳婦兒養成記、離婚后前夫加入了修羅場、小酒娘你馬甲掉啦、穿回來后,對老攻無感、他眼中有流光、總有人阻礙我認真工作、獨寵東宮、穿書后我成了反派的貓、穿成年代文深情男配后、全校都以為我A裝O 完結+番外
“你說過的,唯物和唯心就像是求道的兩個人,好與壞不重要,重要的是求道,而道既不眷顧好人也不眷顧壞人?!?/br> 姜星火抬起了頭,提臂擴胸,向后收縮了一下肩膀,發出了“咔嚓咔嚓”的聲音。 “你很聰明,你是我在這個世界見過最聰明的人之一?!?/br> “從古至今,哲學世界都是混沌的,在這片混沌中,有的人認為世界就該是某個樣子,這是一件理所當然、永恒不變之事,在華夏,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叫做董仲舒,董仲舒認為封建綱常出于天意,永世不變,也就是所謂的‘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而有的人則不停地研究這個世界,思考這個世界的本源,譬如張載?!?/br> “.姑且將他們稱為‘臆想者’和‘鉆研者’吧?!?/br> “除了這種人,還有諸如莊子這樣的‘懷疑者’,他在某一時刻,認為這個世界確實不是真是的,但他鬧不清楚,蝴蝶和莊周到底哪個是真的?!?/br> “懷疑當然很重要,對于哲學來說,如果想要探究這個世界的真相,那么我們必須要將一切未經審視的、含有雜質的、值得懷疑的東西剔除去,必須要懷疑一切才能保證我們的邏輯思考是準確無誤的,而這一切都要有一個原點,這個原點必須是一個能夠不證自明第一定律?!?/br> 曹端看了看小冊子,又看了看姜星火。 這個第一定律,一定不是常識、經驗之類的東西,也不是理性,甚至不是姜星火所提出的“科學”,而是某種更根本的東西。 “不用想了?!苯腔鹦α诵?。 “現在回到兩條岔路的原點吧,你所求的道就在你的身后?!?/br> 在姜星火說出這句話的一瞬間,曹端渾身的雞皮疙瘩都立了起來。 一股混雜著極大恐懼、興奮、麻木的感覺刺激著他的神經末梢。 曹端顫抖著轉過了身,身后空無一物。 曹端卻理解了這一切。 姜星火撫摸著粗糙的樹皮:“當你懷疑一切的時候,只有一件事情不會被懷疑,那就是你的思考,即使你懷疑你的思考,但你依然在思考。換句話說,只要姜星火在思考,不管眼前的世界是他臨死前的幻境,還是某個人筆下的話本,在姜星火思考的這一刻,他就是真切存在的,他就可以以此為原點,探求這個世界的真相,繼而驗證這個世界的真實性.這不是心學,這不是心外無事心外無物心外無理,也不是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而是哲學的第一定律?!?/br> “我思,故我在?!?/br> 曹端看著地上的影子,心中暗自思忖。 “這個世界上,或許物質世界的花草樹木不是真實的,或許心靈世界的道德律令也不是真實的,但一定是有一點是真實的、無可動搖的、本源性的、根本性的、最終決定性的那就是我的思維?!?/br> “是了,當夢里的曹端在沉思他所費解的問題時,只要念頭一起,夢里的曹端就是真實的,他才有可能通過思考意識到自己身處幻境之中?!?/br> “可是,夢里的曹端要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判斷出自己身處夢境呢?” 當曹端說出他的問題后,姜星火再次翹起了二郎腿,把捧著茶盞的兩只手交迭在了懷中。 “為什么你可以很輕易地認識到,夢里的曹端所處的世界是虛幻的?” 曹端坐了下去,跟第一次不同,這次他給自己倒了杯茶。 茶水入喉,頓時讓曹端覺得身體溫暖了很多。 曹端同樣坐在石凳上捧著茶杯:“因為夢即便再‘真實’,夢境終歸是缺失的,它無法還原出一個世界,或者說,夢本身就是一個不完整的世界?!?/br> “是的,不完整?!?/br> 姜星火點了點頭:“一個不完整的世界,不需要費多大功夫,就可以證偽?!?/br> “當我們在思考世界存在的本源時,通常要假設世界是一個完整的整體,或者假設世界是由某些元素或質料構成的,或者假設世界受到了某種神秘的力量、規律和原理的控制才能生生不息、運行不止,以上這一切關于世界存在的哲學思考,都是關于世界存在的本體論問題?!?/br> “而本體論作為一種理論假設,必須首先假設世界是一個整體,否則,人們對世界的認知不具有邏輯完全性,也就不具有可知性,哪怕這種‘整體’僅僅是你認為的整體,也就夠了,因為人是不可能完全認知世界的?!?/br> 姜星火頓了頓,復又說道:“整體的世界就是世界的本體,而不管是姜星火還是曹端,亦或是夢里的曹端,他們所理解的‘現實世界’都是基于‘本體世界’在所謂的‘現實’之中表現出的不同存在現象的總和?!?/br> “那么現在問題其實很簡單了,有了第一定律的獨立思維,如何判斷自己所處的世界是否真實?” 曹端脫口而出:“真實只能通過哲學的沉思與推導得來,只需要研究本體和現象是否符合我的思維根據種種推導對于世界的認識!如果大量不符合,那么這個世界就有可能是假的!” 姜星火把一黑一白兩枚棋子一同捏在了大拇指和食指中間。 “黑的,本體界;白的,現象界?!?/br> “現象界,不用說了,你所見所聞所感,你認為這個世界無比真實的來源,所有感知到的東西,都是現象界的事物?!?/br> “本體界,里面有三種先驗性存在,也就是客觀事物的先驗性存在、主體理性的先驗性存在、邏輯推論的先驗性存在?!?/br> “其一,指超越客觀事物的各種經驗性存在現象,就是關于事物存在的一般性原理、規則和邏輯構成孔希路在研究的就是其中的滄海一粟,之所以要進行這種研究,就是因為一切能被自我所意識到的現象,都按照某種普遍必然的方式被連結在一起,呈現在自我意識中的一切感性直觀材料都被知性范疇所連接,由此綜合得到的經驗知識是客觀有效的?!?/br> 曹端終于明白了在姜星火所開辟的世界里,“科學”到底是做什么的了。 如何驗證這個世界是否真實?當然是通過研究現象來獲得事物的一般原則,用理學的話說就是“格物”。 曹端忍不住問道:“所以孔公口中未曾與我明言的‘新的格物之道’,到底是什么?” “能放大這個世界所有事物的表象,能從一碗水中看到六萬八千蟲的觀察道具?!?/br> 曹端終于明白,為什么孔希路不肯出獄了。 如果換做他,能從“格物”的道路上取得獨一無二的突破,那么恐怕他也會是跟孔希路一樣的狀態,甚至更加沉溺。 曹端忽然咽了口唾沫他看向姜星火的眼神里,帶有一絲.畏懼。 是的,畏懼。 姜星火聚攏人的手段太高明了,在他面前,世界上似乎沒有不能被聚攏的人。 沒有人是無欲無求的,所有的欲求,要么是名,要么是利,即便是孔希路、曹端這種人,看起來很難被收買,可這個前提,僅僅是世界上之前沒人能開出對于的價碼。 價碼當然不是錢財這些俗物,而是他們夢寐以求的“道”。 這世界上唯有一個人,看起來無法被收買。 那就是姜星火自己。 可皇帝真的放心一個無欲無求沒有弱點的人嗎? 想到這里,曹端本能地想象剛才一樣邁開腳步遠離姜星火,可不知怎地,他的腳就像是生了根一樣,站在原地怎么都挪不動了。 姜星火能給他最渴望的東西。 ——認知這個世界真相的辦法。 解答完曹端的問題,姜星火繼續說道: “其二,指超越人的各種思考形態、思維范式,就是關于人思維的一般性原理、規則和邏輯構成,也就是我剛才告訴你的第一定律的出發點?!?/br> “其三,我們研究本體和現象兩界是否符合,以及這個世界是否真實的工具。也就是說,一切推論,都是一種由正題、反題和命題邏輯構成的,我們把對于現象界的觀察帶入其中,就能找到相應的事物本體,而一切事物本體在現實世界中存在形式、類型、范式等,皆為邏輯現象?!?/br> 看著姜星火手中的棋子,曹端終于明白了姜星火為什么明明自己就是提出心學新論的人,卻對那套東西似乎有些不屑一顧。 因為“俺尋思”只能自己騙自己,是探究不了世界真相的。 表面上看起來,心學的道理中只要起心動念就能完成邏輯閉環,但在姜星火教給他的這套探究、驗證本體界和現象界的辦法里,雖然最根本第一定律,是基于觀察者的思維,但觀察者并不盲從于思維,而是用某種近乎絕對冷靜的狀態,通過一套系統的推導工具來驗證現象界的現象,是否符合本體,是否符合思維邏輯,如果出現了大量的不符合,那么他所處在的“現實世界”就有可能是假的。 “一切推論,都是一種由正題、反題和命題邏輯構成的.能舉個例子嗎?” “可以?!?/br> 姜星火在小冊子上寫下了一組正反題。 正題:世界在時間和空間上是有限的。 反題:世界在時間和空間上是無限的。 曹端剛想問這里是否有一個是錯的,但他馬上把這個念頭掐滅在了心中。 看似矛盾的命題,稍微有些熟悉姜星火的他卻明白,卻有可能都是對的,或者都是錯的。 “先證明正題,假定我們的世界在時間上沒有開端,那么到任何一個被給予的瞬間,一個永恒就已經過去了,因而在世界里,就有一個無限系列的繼續著的事物狀態過去了??墒?,一個系列的無限性就在于它永遠不能通過繼續的綜合來完成。因此,一個無限的世界系列已經過去了,乃是不可能的,所以世界的開端就是世界存在的必要條件,這個邏輯推導沒問題吧?” 曹端點點頭,姜星火繼續用邏輯推導證明反題。 “反題,假定世界在時間上有開端,那么,由于所謂開端就是在它以前的時間里這東西尚未存在,因此就必定有一過去的時間,在這個時間里,世界還不存在,那就是說,是空的時間。但是在空的時間里,沒有什么事物能發生,因為空的時間的任何一部分本身都不具有任何‘存在’的而非‘不存在’的條件,把它和其他部分區別開來,不管我們假定事物是由其自身發生或是由某種其它原因發生,情況都是這樣。在世界里,雖然許多個事物系列可能有開端,但是世界本身不能有開端,所以世界在過去的時間方面是無限的,對嗎?” 即便是曹端這樣富有智慧的人,此刻眼神中也浮上了一絲茫然。 “所以,我們的世界在時間上到底有沒有開端?” 姜星火放下了手中的黑白棋子,坦然道: “我也不知道?!?/br> “正反題在理想情況下,當然最好能得出‘其中一個是錯的’的結論,這樣我們就能在探究和驗證這個世界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但遺憾的是,我們的時間是有限的,即便我們在短暫的一生中,把所有相對重要的命題都進行正反題邏輯推導,依然會有很多未解之謎,而這些我們靠著思維無法驗證的命題,就需要許許多多孔希路這樣的人來通過研究世界的辦法來驗證,當他們取得了突破后,原本無法證偽的命題,可能瞬間就會取得突破.但可能有的命題,在幾百年、上千年的時間里,還是無法驗證,可這重要嗎?” 曹端想了想,然后笑了。 這很重要,也不太重要,因為當身處夢境卻又清醒無比的人,能通過兩種相輔相成的方式來驗證這個世界是否真實的時候,他就已經走在了追尋“道”的道路上,“道”的重點是一場大夢還是宇宙終點,都不重要。 對于當下的人來說,回顧過去,不過是茫茫然的混沌。 而這一步,就已經是千載以降,所有哲人未曾邁出得了。 在這一瞬間,曹端終于明白了“朝聞道夕死可矣”里面的“道”究竟是什么。 不是終點的“大道”,而是真的能通往“大道”的那條道。 “縱使我們身處夢境,可我們依然真實地活在‘我思’的每一個剎那,我們的生命和思考絕非毫無意義,我們走在證明世界真偽的道路上,就已經是莫大的意義,即便終點只是一片虛空?!?/br> 曹端長身一揖。 “謝國師指路,曹端此生愿竭盡全力,以求證道?!?/br> —————— 當朱高煦找到姜星火的時候,發現師父已經睡得正酣,微微的呼嚕聲響起。 在這棵熟悉的樹下石桌上放著棋盤、棋子,以及一本小冊子。 小冊子被棋罐壓著,熱風吹過,只露出了一角。 “不可言說之事,必將無言以對?!?/br> 第399章 意義 “師父,黃信要見您?!?/br> 朱高煦抓著茶壺直接灌了一口,茶水本該涼了,但茶壺露在石桌被太陽照射的地方,還沒完全涼,正是溫吞的狀態,就仿佛是經歷過這場辯經的黃信一樣,心中依舊有著能支持他繼續抵抗下去的力量。 此時是盛夏的下午,在樹蔭下睡得有些昏沉的姜星火頭腦還不是很清醒,他閉上了眼睛,狠狠地吸了幾口空氣里那令人舒暢的茶香后才慢慢睜開了眼睛,看向了朱高煦。 “你猜他要干嘛?” 朱高煦撓撓頭,猜度道:“或許是向師父認輸?畢竟之前打過賭來著?!?/br> “不見得,黃信不是輕易服輸的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