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國師 第432節
書迷正在閱讀:Alpha上將的媳婦兒養成記、離婚后前夫加入了修羅場、小酒娘你馬甲掉啦、穿回來后,對老攻無感、他眼中有流光、總有人阻礙我認真工作、獨寵東宮、穿書后我成了反派的貓、穿成年代文深情男配后、全校都以為我A裝O 完結+番外
此時,月亮正升至頭頂的位置,皎潔清冷的月光傾瀉下來,讓整座院落都沐浴在銀白之中,給黑暗籠罩的此地增添了幾分光明。 裴文麗的手里,消無聲息地出現了一塊茶杯碎片。 這塊碎片,是陳天平靴子底部的泥土從屋里裹帶出來的,被裴文麗悄悄撿了起來。 隔壁就是他爹裴伯耆的房間,而裴文麗的目標,正是那里。 裴文麗同樣輕手輕腳地推開隔壁的房門,此時一個人影正躺在床上。 裴文麗聽不到呼吸聲,他也沒有在意,不僅僅是因為重傷之人呼吸本就微不可查,更是因為此時他的胸腔中,心臟正在如同擂鼓一般劇烈地跳動著。 裴文麗悄悄地靠近了床邊,對著背對側臥著的人影,瞄準了脖頸處,高高舉起了手中的茶杯碎片。 只要把這塊茶杯碎片,刺進他的脖頸,再捂住嘴,這樣就算是醒了過來,恐怕也會因為傷口太深,失血過多而死吧! 想到這里,裴文麗的心中不由得涌起了一絲快意。 至于會不會被大明發現,他已經顧不得許多了,對方一旦醒來,自己的身份就將徹底暴露,所有謀劃都將付諸東流,這絕對是他不允許的。 跟陳天平不同,裴文麗對大明來說,并沒有太大的利用價值。 “嘭!” 裴文麗手中的茶杯碎片猛然刺下,然而卻并沒有出現皮膚破裂、血管噴涌的情況,反而是他自己的掌心被茶杯碎片劃得鮮血淋漓。 聽著耳邊傳來的硬木碰撞聲,裴文麗不可置信地一把掀開被子。 然而里面哪有什么裴伯耆,不過是一個雕刻好的側臥木人罷了。 “咣當!” 房門被驟然踹開,一眾錦衣衛持弩挾刀站在外面,在月光下明晃晃的弩箭,已經瞄準了他。 姜星火帶著陳天平走了進來。 “收手吧,外面全是錦衣衛?!?/br> —————— “我是裴文麗,但重傷的人,不是我爹裴伯耆,他是胡氏派來監視我的?!?/br> “你爹裴伯耆呢?” “死了?!?/br> “你出賣的?” “.我沒那么卑劣,是胡氏殺的,我不想死,所以我投降了?!?/br> “你們來大明的目的?!?/br> “探察大明國內虛實?!?/br> “這個‘裴伯耆’為什么會被海盜捅傷?” “借刀殺人,我看到海盜里面很多占城國人,于是邀他出來喝酒,在酒里給他下了能手腳發軟的藥,又激怒了海盜,藉此除掉這個胡氏派來監視我的人,又不用被懷疑.我的身份是經得起查的,而只要他死了,安南拽著我的線就斷了,從此以后,我就能徹底在大明的陽光下生活了?!?/br> “你知道陳天平的真實身份嗎?” “聽你說才知道,以前只知道是陳元輝的家奴,叫阮康,不知道他是廢帝楊日禮那一支的王孫?!?/br> “你對大明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br> 門內慘叫聲傳來。 紀綱提著滴著血的繡春刀走了出來,對在外面看著的姜星火拱手道:“已經辦干凈了?!?/br> 姜星火點了點頭,對身邊的陳天平伸出了手。 陳天平愣了愣,并不曉得這個奇怪的禮節,但還是隨之伸出了手。 握手完畢,姜星火從袖中掏出了一張紙。 “這是大明派兵護送你回安南的條件,看看吧?!?/br> 陳天平借著月光,看著紙上面堪稱辱國的一個個條件,眼皮不由自主地在跳著。 “如何?” 陳天平深呼吸一口氣,擠出了一絲笑意。 “如此我才放心,若是國師不提這些條件送我回去,我反而覺得是要一去不復返了?!?/br> 姜星火仰頭望著月光,只是淡淡地說道。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br> —————— 時間暫時跳到三個月后,南京城一處茶樓。 兩人正在相對品茶看報,看的是《明報》。 “解總編,看報紙說,今日護送陳天平歸國的隊伍已經出發了?!?/br> “嗯?!?/br> 解縉放下報紙,看向對面的裴文麗:“怎么,裴主編你也想回去?” “總編說笑了,見識了大明的論戰,見過了國師的無雙風采,我怎么可能再甘心回安南那種文化荒漠一樣的地方?”裴文麗笑著搖了搖頭說道。 解縉押了口茶水,問道:“那如果國師需要你做文化輸出方面的事情呢?” 裴文麗放下手里的《明報》,嚴肅地說道。 “能做國師門下走狗,實乃裴某三生之幸!” 第380章 四策 榮國公府,帷扆四閉,明明是白日,但卻半點光都透不進來,陰森極了。 一間偌大的房間里,地板潔凈無塵,姜星火盤腿坐在上首,雙目微闔,呼吸沉靜。 穿著黑色袈裟的和尚和羽衣鶴氅的道士依次魚貫而入,偏偏卻都沒有發出任何聲音。 當最后一個人進來的時候,姜星火緩慢睜開眼睛,眸子深邃幽暗,如同夜幕下漆黑的潭水般令人看之生畏。 “開始吧?!?/br> 朱高煦撓了撓頭,問道:“師父,咋弄?” 這一聲徹底破壞了神秘的氛圍。 事實上今日卻非是在舉行什么奇奇怪怪的儀式,而是在開會,關于如何準備論戰的會議。 帷扆被拉開,光線照射了進來,塵埃在陽光中翻涌。 “今日把大家召集在一起,乃是因為如今時局艱難,我們既要統一思想,又要群策群力,商討出一個完整的對策?!?/br> 姚廣孝的話語倒不是客套,而是真的時局頗為艱難。 在勘破了“番使傷人案”后,永樂帝龍顏大怒,狠批了鬧出大笑話的禮部,唯一在位的左侍郎王景被臭罵了一頓,讓他專心主持即將到來的【太祖忌日】,而鴻臚寺少卿郇旃倒是沒被下獄,而是被降半級扔到了國子監當司業輔助祭酒胡儼,卓敬因此順利走馬上任禮部尚書,算是給變法派暫時穩住了陣腳。 一兩日的工夫,姜星火做完了接下來關于安南和南洋的幾手布局,自然也是達到了目的,算是不虛此行。 但隨后緊接而來的,變法派便開始了止不住的頹勢。 原因也很簡單,不是變法派變弱了,而是對手變強了。 ——南孔這一代的儒宗孔希路,出山了。 在這個圣人不出的時代,南孔雖無衍圣公之名,但威望卻遠超北孔,乃是海內清譽之所在,孔希路除了洪武朝舉行的三教大會出過一次山以外,其余時間專心在衢州書院教書育人、鉆研學問。 如今孔希路的出山,使得本就占據士林輿論話語權的保守派,氣勢開始急劇地攀升了起來。 在孔希路的號召下,南方許多有名的大儒離開家鄉,開始向南京進發,試圖與剛剛崛起的變法派在輿論和理論上做最后的對抗。 這樣一來,本就岌岌可危的局面頓時雪上加霜,更讓人絕望。 在這樣的情況下,身居中樞的姜星火等人也難免陷入到焦頭爛額當中,好在老和尚及時趕了回來。 姚廣孝秘密抓捕了一大批建文余孽,但由于暴昭行事隱秘,許多人都是單線聯系,身份并未暴露,所以眼下到底還有多少暴昭串聯的敵人,尚且不得而知。 總體來看,還是“敵在暗我在明”的形式,而且建文余孽與保守派混在一起,朝廷中絕大部分文官都是繼承自“洪武-建文”時代的官員,具體的身份確認工作很困難,并不能準確地分清楚,某些人到底是基于何種立場反對變法。 總不能說人家就是反對變法,就要給扣個“建文余孽”的帽子。 若是求個痛快,倒是可以想想全抓起來審問是個什么場景,但如此一來,怕是朝堂都要空了。 洪武三大案都沒達成的成就,顯然眼下是做不到的。 而且眼下雖然時局艱難,但終歸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恰恰相反,姜星火不怕有人站出來反對變法,而是怕沒人反對變法,都默默地憋著使壞。 “不能避戰嗎?”張宇初還是本能的心虛,洪武朝時面對孔希路一敗涂地的挫折感始終縈繞在他的心頭。 袁珙拈了塊海盜們進貢的糕點,入口清涼,頓時精神一振,又喝了口茶方才說道。 “避不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怎么避?退無可退,只能決戰?!?/br> 初戰即是決戰。 何等慘烈,卻又是何等無奈。 儒教統治了百姓的思想已有上千年之久,如今代表儒教的理學可以輸無數次,但新學一次也輸不起。 輸一次,滿盤皆輸。 當然,這一次新學也不是沒有幫手,最起碼,佛道兩教的領袖人物們,都跟姜星火站在了一條戰線上。 “我覺得在思想、輿論層面,打這次論戰,是極有必要的?!?/br> 卓敬也緩緩說道:“敵人已經打上了門,就算我們力量還不夠強大,可還有給我們壯大的時間嗎?敵人不會給的,這世界上也不可能有‘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我’方能開戰的規矩?!?/br> “同樣,打贏這一仗的意義也很大?!?/br> “只要能挫敗儒教理學來勢洶洶的進攻,那么變法與新學,在天下人心中,就不再是倏忽可滅的風中微燭,而將真正地成為一棵參天巨樹!” 說罷這些,卓敬長舒了一口氣。 現階段最主要的事情,莫過于應付眼前這個棘手的難關。 他們需要一個強硬的態度來短暫地統一內部的思想,哪怕是暫時性的。